考研三跨(带你了解三跨考研) )

考研三跨(带你了解三跨考研)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考研三跨(带你了解三跨考研) ),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考研三跨(带你了解三跨考研) )

其实考研难度也是相对的,是分等级的,比如:

考研难度等级表

等级一 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等级二 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等级三 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等级四 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等级五 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等级一:本地区、本院校、本专业

难度最小,小到不接受反驳的那种,各种资源全都占了:专业课复习资料不用愁,学校打印店什么的随便去找;报录数据不用愁,每年招多少人,多少推免的,分数线多少,简直就是知根知底;人脉关系不用愁,有些导师还是本科专业课老师;初试分数可能不愁,本科跟老师关系不错,报他门下过线基本上就没问题;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愁找不到,走两步到实验室、教室活捉几只···

所以,属于等级一的同学,一定要张开嘴迈开腿,这么多资源好好利用,考研轻松很多。

等级二:本地区、本专业、跨学校

跨学校也要分跨的远近,比如跨到隔壁的学校,跨到对门的学校···类似这种的比第一等级难一丢丢,难在人脉资源不方便获取,不过休息的时候骑个共享单车就过去问问呗~再稍微难一点的就是需要坐公交去了,到学校书店打印店打听专业课资料,向本专业的学生打听报考信息,相对于跨地区还是会方便一点的。

等级三: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绝大多数考研人都属于等级三,唯一的优势就是本专业了,专业课学习会比跨专业的相对容易。难就难在跨地区、跨院校,报考一个自己之前完全没有详细了解过的院校,各种信息都需要一点一点搜集,报录数据比如说招生人数、分数线等只能从网上看,听各种小道消息,真实性和实用性还不确定,有时候专业课资料都不知道在哪买,简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等级四:本地区、本学校、跨专业

和等级一相比,等级四最大的特点是跨专业,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从头复习一门专业课比重新开始搜集信息难度大多了,而且还要面临着复试中老师会“多多关注”跨考生这道门槛,而且跨专业考生很多都是很早就开始复习专业知识,只有扎实专业知识,才能在那些学了三四年的本专业研友们当中竞争脱颖而出。所以跨专业的老铁们,要在心理和时间精力上做好足够的预期!

等级五: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

三跨最难,同样也是不接受反驳的那种难,三跨考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勇气!三跨除了要面对搜集院校报录数据信息、搜集专业资料、找资源的问题,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家人的反对,身边朋友的不看好,还有自己内心偶尔不坚定的崩溃,不知道能不能考过那些本专业研友…


不管你是第几等级,都有难的地方,有以下几点要提醒大家:

1

积极努力搜集院校及报考信息

不要让选择大于努力这种“悲剧”发生在你的身上,要积极努力的搜集相关信息。

2

做好整体规划

规划很重要,纵观全局,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保证进度不落后。

3

制定具体时间表和复习计划

有时候学不进去早出晚归总感觉没学到东西,那一定是你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计划没有做好。

一份好的时间表能让你作息规律,学习有精神,一份好的复习计划表能让你高效率学习,两者结合能督促你向前进,每天看着计划表上的一个个对勾,也会有满满的收获感,自信心也倍增,心态就好。

4

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备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5

及时回顾总结

不回顾不总结等于白学,经过消化后的知识才算是掌握了,最终才能答到卷子上。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回顾总结,每天的回顾,每周的总结,每一个阶段的总结,每一个科目的总结等等,千万不要偷懒,一定要回顾复习才能算时间没白花。

6

保持良好心态

心态的好坏直接作用在学习效率上,比如说情侣闹别扭、寝室关系不合、自习室环境等都会影响到心态,这时候你要分清主次,该克制的时候克制,该佛系的时候佛系,尽量保持周围和谐的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室友关系和情侣关系。

7

坚持就是胜利

有些同学开始复习的早,现在就到了瓶颈期,感觉每天都很累,有点力不从心。除了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基础,没有了健康一切免谈。及时调整才能更好的坚持!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才能成就别人成就不了的成就!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

考研怎么选择学校(考研该怎么选学校?)



读者提问:我是大三的女生,最近因为考研的事情很痛苦。

我是三流大学的,想去一座双非院校,毕竟只有一次机会,二战太不孝顺啦,我父母很体贴,但是我爸说“我养你”的时候,我真的哭了。

现在没办法获取院校信息,目标院校离我太远了,最近又全部是满课,没法自己过去。

我特别想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但是我专业是语言方面的,没有高数基础,又是跨考,一点优势都没有。

他们推荐我去应用心理(专硕),我想不错呀,结果一查,上海师范录取比例20:1,看起来比211还难考。

本来想考这个学校给自己一个机会的,结果老师说我的本科院校在他们那里风评不好,其他的就是深圳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师等,竞争都很激烈。

我是苏州人,远的地方父母不让去,他们觉得太远了,女孩子不好,现在我回苏州有7小时,他们就已经很想念了。

然后我想,要不以后当学校的心理老师吧?

结果一查,由于专业太偏僻,什么相关信息都没有,每天都会花费很多时间用于网络搜索,好焦虑,找不到合适学校、找不到学校信息、没有认识的人在那里。

我每周都在约辅导员,她每次都答应,然后到时间了这个有事那个有事你等会儿你别来了我没空了。

我在苏州的学校,没有老师会爽约,他们都对学生很重视。万分无奈下,想问问过来人,希望这位性感女青年能帮帮我。


将军答:

你的提问里充斥着一个句式:“XXX很好,但是……”,你用无数个“但是”不停地在否定自己,也在逃避现实。

世间所有的事其实都符合你的句式,事情都有“但是”,也就是都有不那么美满、不那么容易之处。

如果凡事只看“但是”,那就什么都不用做了,因为“生活很好,但是我们都会死的”。

我也来个“但是”吧,你说的困难都是存在的,但是其实都能解决。

录取比例20:1并不低了,记得当年我考试的时候,录取比例好像大概在80:1,如果1:1录取,那还考个什么劲儿。

考研不是过独木桥,绝大多数人就是分母,这是一个考研人应该有的觉悟。

而至于你找不到院校专业信息,我表示存疑,我12年前考的研,网上信息都不算少,互联网如此发达,12年后怎么会有找不到信息这一说。

就算网络上没有,电话总有的,打过去问,真问不到就去当地院校找导师、找师姐,你说课多,那就请假去。

还是那句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肯付出的代价。

关于高数基础薄弱,那就多花点时间复习,我们班当年有不少纯文科背景、并且本科院校平平的同学,也有你提到的来自“风评不好”的院校。

大家都是从千军万马中冲出来的,考研这个事算是相对公平的,有实力你就能上。

至于找不到辅导员,也很简单,“堵门口”吧,总有个见面的机会,再忙也会跟你说上几句话的。

因为“你们学校风评不好”就打消考这个学校的念头了,因为父母不让去远的地方就不考虑那些院校了,我觉得你好像没准备好考研。

任何一点微弱的阻碍,都能成为强有力的理由,那你到底准备为考研付出什么呢?

你四处寻找信息,到底是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还是为了逃避现实不努力备考呢?

我要说最后一句伤人的话了,确定考取院校,不是在报名前做的事,这种调研和准备暑假就可以完成了。

以上这些,可能我说的有点严苛了,但看你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觉得你需要当头棒喝,你现在的问题不是找不到信息,而是有很强烈的畏难情绪,以及行动力弱。

我自己就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所以给一些具体建议供你参考,但很可能有些过时,最后决定在你自己:

1.你提到的几所院校考取难度应该不相上下,所以还是选一个你想去的城市。

离家远近暂不用考虑,毕竟也就2、3年时间,毕业后还可以回家乡,上海和深圳都是一线城市,获取资讯以及接触社会的机会更多,就比如找实习,一线城市可能性更大;

2.关于考研的具体方向,这几年应用心理学确实非常火,考试难度相对低,所以大家蜂拥而至,录取率看起来就更低了,最后选什么,取决于你未来要做什么,

如果认准了心理学这条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更适合钻研(去学校工作更有优势),应用心理学的专硕相对而言含金量低一些,很多人只是为了拿文凭;

3.考研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不必贴标签就是“二战”不孝顺。

如果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多花一年时间也不算什么,都值得,以及我就是“二战”上岸,我感谢多花了一年时间,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还考了公费研究生,省了好几万块!

最后的最后,不要对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抱有幻想,最适合学这个专业的人,都是那些热爱心理学,且不太会用世俗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人。

祝福你能得其所愿,努力,就是最好的投名状。#努力生活,如你所愿#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考研三跨(带你了解三跨考研)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