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理工类政治考试大纲
内部用的资料,专门在U盘里拷出来的,不在私藏了,希望对广大的成考学员 有帮助:
成考大纲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命题依据,更是考生复习、考试的重要参考。成人高考没有指定教材,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必备用书。
总 要 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 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1讲)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2讲)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3、04讲)
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 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意识与人工智能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5、06讲)
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基 本规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和 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2.对立统一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
4.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7、08讲)
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实论的根本特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践观 和真理观,批判错误的真理观。
(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及其本质
2.认识的辩证运动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真理发展的规律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9、10、11、12讲)
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政治、文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 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经济、政治、文化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3、14讲)
要求: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 本概念。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性与人的活 动的能动性的关系,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个人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5讲)
要求:了解社会形态、人的本质、社会进步等基本概念。理解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 展等内容。掌握人类社会进步基本趋势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性与人的本质
2.人的价值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1.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2.人的全面发展
3.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1讲,本部分仅作复习参考,请看书认真复习本小节)
要求: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 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要求: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人手,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 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重 点掌握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权、动力、特性、前途等一系列理论观点;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2讲)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3讲)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性和前途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4讲)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6、37讲)
要求:充分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特点、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了解国民革命 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实践;着重掌握关于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若干基本观点;深刻理解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要点
1.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要点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军队的建设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5讲)
要求: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充分认识建立广 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 任务、内容和特点;理解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经验。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3.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4.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
(二)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4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3.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见课程补充03、04、05讲)
要求: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 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密切关系,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掌握毛 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和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点 理解从思想上建党,以及注重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观点和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2.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1.党的思想建设
2.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1.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
2.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探索
六、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9、40讲)
要求: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和条件;掌握党在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理解这条总路线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掌握 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要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见视频辅导课件第41、42讲)
要求: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及其若干重大理 论的探索成果;掌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的 理论成果;正确评价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
3.关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2.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局限 5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6、17讲)
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分主义理论的科学体 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沦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见课程补充01、02、03讲)
要求: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 史地位和意义,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8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掌握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硬道理
3.“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9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长期性、基本 特征、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特别强调经济建 没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3.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2.基本纲领的意义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五、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0、21讲)
要求:
了解选择正确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掌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邓小平 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2讲)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4讲)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依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3讲)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7
3.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瘦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6、27讲)
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 证。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了解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见课程28讲,特别说明,本部分需要认真看书,辅导课件仅做参考)
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 本方针、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九、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5讲)
要求: 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及其格局,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我国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4.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8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9讲)
要求: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掌握“一国两 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0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第四部分 时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07年考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概论 约2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约37%
时事 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3%
辨析题 约13%
简答题 约20%
论述题 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成考大纲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是命题依据,更是考生复习、考试的重要参考。成人高考没有指定教材,大纲是考生复习备考的必备用书。
总 要 求
1.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2.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3.对于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批判。
复习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 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1讲)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2讲)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二、物质和意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3、04讲)
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 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3.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意识与人工智能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5、06讲)
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规律等基本概念。理解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基 本规律的主要内容以及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学会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和 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规律及其特点
2.对立统一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
4.否定之否定规律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现象与本质
2.形式与内容
3.原因与结果
4.必然性与偶然性
5.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实践和认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7、08讲)
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实论的根本特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践观 和真理观,批判错误的真理观。
(一)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二)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及其本质
2.认识的辩证运动
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1.真理及其客观性
2.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真理发展的规律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见视频辅导课件第09、10、11、12讲)
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经济、政治、文化、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基本概念。理解唯心 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 性力量,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根源
3.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二)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是个有机体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三)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1.经济、政治、文化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3、14讲)
要求:了解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历史人物等基 本概念。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及社会发展规律性与人的活 动的能动性的关系,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原理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1.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个人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5讲)
要求:了解社会形态、人的本质、社会进步等基本概念。理解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 展等内容。掌握人类社会进步基本趋势及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3.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性与人的本质
2.人的价值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1.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2.人的全面发展
3.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1讲,本部分仅作复习参考,请看书认真复习本小节)
要求: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准确掌握毛泽东思想的 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深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正确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 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3.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要求: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人手,了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 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必然性,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重 点掌握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权、动力、特性、前途等一系列理论观点; 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和民族民主革命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2讲)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3讲)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性和前途
(三)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4讲)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6、37讲)
要求:充分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特点、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了解国民革命 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实践;着重掌握关于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若干基本观点;深刻理解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大意义。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要点
1.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要点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
(三)人民军队的建设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人民军队的建设
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5讲)
要求: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充分认识建立广 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解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 任务、内容和特点;理解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历史经验。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3.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4.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
(二)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4
2.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3.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五、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 (见课程补充03、04、05讲)
要求:在中国,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 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密切关系,及党的建设面临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掌握毛 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和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点 理解从思想上建党,以及注重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观点和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1.党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特殊困难
2.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本内容
1.党的思想建设
2.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三)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
1.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
2.对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探索
六、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9、40讲)
要求: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性和条件;掌握党在过渡时 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理解这条总路线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然性;掌握 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要点;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二)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见视频辅导课件第41、42讲)
要求: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及其若干重大理 论的探索成果;掌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取得的 理论成果;正确评价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一)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1.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3.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化发展战略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1.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
3.关于祖国统一和对外关系的指导方针
(三)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和历史局限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2.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局限 5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6、17讲)
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分主义理论的科学体 系。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沦的科学体系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见课程补充01、02、03讲)
要求: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 史地位和意义,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3.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8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解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掌握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一)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4.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发展是硬道理
3.“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19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形成,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长期性、基本 特征、主要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特别强调经济建 没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
(一)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2.经济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3.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基本纲领的内容
2.基本纲领的意义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五、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0、21讲)
要求:
了解选择正确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掌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2.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二)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要求: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邓小平 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2讲)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3.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4讲)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背景和实践依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任务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3讲)
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7
3.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4.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瘦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6、27讲)
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 证。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了解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见课程28讲,特别说明,本部分需要认真看书,辅导课件仅做参考)
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 本方针、基本内容和根本任务。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九、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5讲)
要求: 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及其格局,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和我国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4.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8
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29讲)
要求: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理解“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掌握“一国两 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1.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胜利
2.以“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见视频辅导课件第30讲)
要求: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理解并掌握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核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
1.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2.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1.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第四部分 时事
了解上一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例如,2007年考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概论 约2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约37%
时事 约7%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53%
辨析题 约13%
简答题 约20%
论述题 约14%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较难题 约20%
成人高考专升本都要考哪几门?
专升本的全国统考科目均为三门.两门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招生专业所隶属门类确定(共分八类).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其考试科目为:
(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中医及中药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大学语文.
(2)艺术类(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一).
(4)经济学,管理学,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等六个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二).
(5)法学专业基础课考民法.
(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教育理论.
(7)农学专业基础课考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医学综合.
*各学科门类,专业与统考科目请考生查阅<<成人招生招考指南>>中的专业与统考科目对应表.
*除上述规定全国统考科目外(含体育,艺术类各专业),招生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自行确定专业课加试科目,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考生可查阅<<成人招考指南>>,直接与学校联系,加试科目成绩不记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祝你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 www.lnzsks.com
(1)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中医及中药学(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大学语文.
(2)艺术类(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艺术概论.
(3)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一).
(4)经济学,管理学,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中药学类除外)等六个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考高等数学(二).
(5)法学专业基础课考民法.
(6)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教育理论.
(7)农学专业基础课考生态学基础.
(8)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基础课考医学综合.
*各学科门类,专业与统考科目请考生查阅<<成人招生招考指南>>中的专业与统考科目对应表.
*除上述规定全国统考科目外(含体育,艺术类各专业),招生学校可根据专业要求自行确定专业课加试科目,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考生可查阅<<成人招考指南>>,直接与学校联系,加试科目成绩不记入总分,供学校录取时参考.
祝你如愿以偿!
参考资料: www.lnzsks.com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专升本都要考哪几门?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