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

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大家好,我是学术大佬,研究生总成绩第二成功上岸。

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高档次的论文(2篇SCI,3篇EI,3篇核心论文),参加两个课题,主持一个课题,三年来收获满满。

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7月一9月 新大纲发布,注意大纲变动,调整复习策略未分类


8月一9月 院校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公布


9月19日一9月23日 研招网的网上咨询周,可以打电话咨询招生办


9月24日﹣9月27日 考研预报名开始


10月10日一10月31日 考研正式报名


11月初 现场确认/网上确认

大家好,我是学术大佬,研究生总成绩第二成功上岸。


研究生期间发表多篇高档次的论文(2篇SCI,3篇EI,3篇核心论文),参加两个课题,主持一个课题,三年来收获满满。

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7月一9月 新大纲发布,注意大纲变动,调整复习策略未分类


8月一9月 院校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公布


9月19日一9月23日 研招网的网上咨询周,可以打电话咨询招生办


9月24日﹣9月27日 考研预报名开始


10月10日一10月31日 考研正式报名


11月初 现场确认/网上确认


11月底一12月初 各省市公布考研防疫政策


12月15日左右 打印准考证


12月25日—26日 初试


次年2月中旬 初试成绩公布


2月中下旬 34所自划线院校公布复试线


3月15日左右 国家线公布


3月15一4月初 院校公布复试名单、细则


3月底一4月初 调剂通道开启


3月底一4月中 各院校组织复试

整理了一些考研复习资料(22年的及23年考研资料),有需要可我领取哦

考研资料也会定时进行整理更新



11月底一12月初 各省市公布考研防疫政策


12月15日左右 打印准考证


12月25日—26日 初试


次年2月中旬 初试成绩公布


2月中下旬 34所自划线院校公布复试线


3月15日左右 国家线公布


3月15一4月初 院校公布复试名单、细则


3月底一4月初 调剂通道开启


3月底一4月中 各院校组织复试

整理了一些考研复习资料(22年的及23年考研资料),有需要可guan~zhu我领取哦

考研资料也会定时进行整理更新

我是专注分享科研知识与论文写作技巧的皇家学术大佬,你的点赞和收藏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感激!

考研的目的(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2年已过一半有余,这是正值考研暑期复习的关键时刻,希望各位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努力复习,都能上岸。我是2022届应届毕业生,双非院校,普通高校应届生,研究生3年生涯已经结束,自己看待实物的眼光也有所不同,总想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记录下来,也特别希望和各位师弟师妹分享一下我上研究生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要和大家首先分享的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根据我自己身边的同学的经历,大致分为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想要进行深造

在我没有上研究生之前我感觉大部分的同学都是这个目的,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学的更多,会的更多,可能以后还会再去读博,或者出国深造等等。但是在我上研究生期间这个目的的同学可能占到40%~50%,也就是一半左右,这部分同学应届生也相对更多,当然这部分同学在我的交流之中大部分同学学的是理科或者工科专业,上的也是学硕,这些专业也更适合上研上博,当然,可能更加偏基础学科的同学上研究生可能还不够,上了博士之后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学科的作用。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辞职之后继续读研

有这个目的的同学的人数这几年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笔者也是这个目的,笔者是2017年开始正式工作,工作了之后感觉这份工作确实不尽如意,因此萌生了上研的想法。这类目的的同学可能跟笔者的经历相类似,笔者身边的同学有很多都是这个目的,当然这部分同学更多都是跨专业或者有想法考取专硕的同学,说的更通俗一点上研究生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同学上研究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届生的身份,这个身份考公更加有力,而且很多政府工作都需要一个应届生身份,这部分的同学大概占到20%~30%。


第三,没有找到自己心仪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满意或者心仪的工作,来考取研究生进行一个过渡,这类同学可能占到10%~15%,确实就笔者而言今年毕业找工作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这类同学的想法就是宁缺毋滥,既然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还不如继续读研,等读完研找工作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对应届生这种考试能力往往相对更强,也更容易考上研究生。

第四,随波逐流,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

这类同学往往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还在工作与考研之间徘徊,这类同学往往考研也更容易放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陪考。

笔者认为:在想清楚考研的目的之前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以后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自己以后想要做一个技术性人才还是一个科研学者做出一个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创业,你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到底需不需要上研,不然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其次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上研究生,不然等到上了研究生之后在后悔那只能是骑虎难下。如果你对考试特别的拿手那笔者更建议你去考证,上了研反而会限制你的长处。最后,自己是否能面对考研过程中的孤独,焦虑,紧张等等的负面情绪,一定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一个评估,不要为了上研究生把自己弄得精神崩溃,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能心想事成,既然决定了考研的同学也能持之以恒,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历年研究生考试时间(考研重要时间节点)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