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表(2023年考研你如何填写报考信息)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表(考研你如何填写报考信息) ),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3年考研的预报名已经开始了,你是不是害怕填错信息,迟迟不敢下手填?
还没有填报报名信息的同学,可以跟着我一起,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填写报考信息。
首先,打开研招网。网页顶部中间第二个硕士部分,下方有一个统考网报,点击进去,右下方有一个统考报名,根据提示逐步点击进去,即可开始考研的预报名。
其次,进入报名系统。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填写考生信息,一个是填写报考信息。考生信息需要检查自己的个人信息有没有错误,没有问题的话,直接点击确认,开始下一步的填写报考信息。
考研报名的重头戏来了,报考信息的填报。
第一部分就需要填写报考单位,报考单位只能填写一个,也是自己最想去冲刺的目标院校,报考时要着重关注报考单位的相关公告,尤其是该院校有没有特殊要求。切记,报考单位一旦提交,就不允许修改了。因此,一定要仔细填写,慎重提交。
考试方式,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大部分选择全国统考即可。
专项计划,如果自己是退役大学生或者其他满足专业计划的考生,可以着重关注专项计划,这个可以如实填写,说不定可以增加上岸概率。如果没有,填无即可。
报考类别,大部分是考生选择非定向即可。部分有工作单位的,可以选择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返回原工作单位继续工作,就读时,需要自己和招生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分别签署一个定向就业的协议。
第二部分需要填写报考专业,我们填完报考单位以后,下面就需要选择报考的院系名称。这个院系一定要以招生目录中的为准,选择你报考专业所属院系即可。
这个需要着重提醒一下,部分硕士专业,还存在同一个专业,在不同学院招生和培养的问题。
举个例子,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这也是我的硕士专业),它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工程。我硕士就读院校,这个专业的四个方向分别在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和化学与材料学院招生。
如果你没搞清楚你这个专业的具体方向,那极有可能你本科是学发酵的,最终被录取到轻工学院去学制浆造纸。因此一定要分清报考专业的代码,以及学硕和专硕。
专业的研究方向,以招生目录中你所报考的专业下的方向为准。刚刚所举例的“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四个学院,就是研究方向的不同。如果还是对研究方向不了解,也可以多多咨询上岸的师兄师姐,最好的目标院校的。
学习方式,可以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想脱产学习,选全日制即可。在职的考生,可以考虑非全日制,既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又不影响本职工作,缺点就是学习期间要兼顾学习和工作,要累一点。
考试科目,选择考试科目一定要格外注意,一般专业课会好几门可以选择,一定要选择自己学的更好的那一门专业科目。同时也是要对目标院校的所选择的专业课程是否和本校一致,专业名称和代码是否一致?
第三部分选择报考地点。报考点是考研信息现场确认和考研初试的地点。应届生选择本校即可,有些学校本身没有考点,那就可以选择离自己最近,且交通最为方便的考点即可。
往届生选择报考地点,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一是可以选择到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二是如果有工作,可以在工作所在地参加报名和考试。
部分艺体类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可能会指定报名点,那你就只能根据报考院校的要求来选择报考点。
最后就是确认报名信息。如果我们所填写的信息全部准确无误,就可以点击下方的同意承诺书,然后确认报名。
需要注意的是,报名结束后,一定要记得点击缴费,并支付。
待所有报名步骤完成后,会有一个报名信息表,里面也会有一个报考号,这个报考号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报名信息表建议下载一个电子版,保存在电脑、优盘或手机里,以备不时执行。
因为考研报名只能允许有一条报名信息,如果想修改信息,或者想重新报名,也可以在报名时间内,可以取消本次报名,重新再报一次即可。
不过还是建议一次性填写到位,既麻烦,又影响备考心情。
关于考研报名,你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考研的目的(考研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022年已过一半有余,这是正值考研暑期复习的关键时刻,希望各位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努力复习,都能上岸。我是2022届应届毕业生,双非院校,普通高校应届生,研究生3年生涯已经结束,自己看待实物的眼光也有所不同,总想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记录下来,也特别希望和各位师弟师妹分享一下我上研究生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点启发。
要和大家首先分享的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根据我自己身边的同学的经历,大致分为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热爱自己的专业,想要进行深造
在我没有上研究生之前我感觉大部分的同学都是这个目的,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学的更多,会的更多,可能以后还会再去读博,或者出国深造等等。但是在我上研究生期间这个目的的同学可能占到40%~50%,也就是一半左右,这部分同学应届生也相对更多,当然这部分同学在我的交流之中大部分同学学的是理科或者工科专业,上的也是学硕,这些专业也更适合上研上博,当然,可能更加偏基础学科的同学上研究生可能还不够,上了博士之后能更好的发挥这些学科的作用。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辞职之后继续读研
有这个目的的同学的人数这几年突飞猛进,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笔者也是这个目的,笔者是2017年开始正式工作,工作了之后感觉这份工作确实不尽如意,因此萌生了上研的想法。这类目的的同学可能跟笔者的经历相类似,笔者身边的同学有很多都是这个目的,当然这部分同学更多都是跨专业或者有想法考取专硕的同学,说的更通俗一点上研究生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更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同学上研究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应届生的身份,这个身份考公更加有力,而且很多政府工作都需要一个应届生身份,这部分的同学大概占到20%~30%。
第三,没有找到自己心仪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这部分同学可能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找到自己满意或者心仪的工作,来考取研究生进行一个过渡,这类同学可能占到10%~15%,确实就笔者而言今年毕业找工作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这类同学的想法就是宁缺毋滥,既然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还不如继续读研,等读完研找工作的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对应届生这种考试能力往往相对更强,也更容易考上研究生。
第四,随波逐流,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考
这类同学往往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还在工作与考研之间徘徊,这类同学往往考研也更容易放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陪考。
笔者认为:在想清楚考研的目的之前必须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以后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自己以后想要做一个技术性人才还是一个科研学者做出一个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去创业,你也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等,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到底需不需要上研,不然只会白白的浪费时间。其次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己到底适不适合上研究生,不然等到上了研究生之后在后悔那只能是骑虎难下。如果你对考试特别的拿手那笔者更建议你去考证,上了研反而会限制你的长处。最后,自己是否能面对考研过程中的孤独,焦虑,紧张等等的负面情绪,一定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一个评估,不要为了上研究生把自己弄得精神崩溃,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能心想事成,既然决定了考研的同学也能持之以恒,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表(考研你如何填写报考信息)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