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考研学校排名江苏 院校专业: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207

制造工艺考研学校排名江苏 
  院校专业:
  <br/>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 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车辆构造与原理、车辆设计与理 论、车辆试验测试技术和车辆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 练,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 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车辆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知识基础;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车辆理 论、车辆设计、车辆构造、车辆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 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车辆构造拆装实习、发动机台架试验、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车辆电器与 电子技术实验、车辆性能台架试验、车辆道路性能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C/C++程序设计》、《测试与传感技术》、《机械精度设计》、《自动控制基础》、《机械制造工程学》、《Matlab建模仿真技术》、《车辆检测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实践》、《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子与电器》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车身、汽车工程、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汽车类企业: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 交通运输类单位:车辆维修、车辆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车辆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1.吉林大学

综合类、 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等

2.清华大学

理工类、双一流、 985 211、研究方向:汽车动力学、汽车动力系统、先进汽车设计等

3.湖南大学

综合类、双一流 、985 211、 研究方向: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

4.北京理工大学

理工类 、双一流、985 211、 研究方向: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人机与环境工程等

5.重庆大学

综合类、双一流、985 211、研究方向: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

6.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类、 双一流 、211、自主招生、 研究方向:机车工程(总体与走行部)、机车电传动与控制、内燃动车组与液力传动等

7.上海交通大学

综合类 、双一流 、985 211 、重点学科:振动、冲击、噪声学科、热力涡轮机械学科

8.同济大学

理工类、 双一流、 985 211、 研究方向:轿车整车集成开发技术、汽车网络化制造、洁净能源汽车等

9.江苏大学

综合类 、卓越计划 、本科、公办、重点学科:新能源汽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

10.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类、 双一流 、211 、自主招生 、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等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

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主要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车辆工程专业

材料物理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其他信息:

产品设计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是: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等。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苏州大学共设有132个本科专业;4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5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5个“十三五”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130504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 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 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 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产品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 观、加工工艺、内部机构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开发性设 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形象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 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 艺;具备综合运用CAD/CAM/CAE手段设计开发产品的基本能力。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产品模具开发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相关材料与制作工艺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相关产品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产品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产品设计的前景、需求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产品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学。

核心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模型 制作与工艺、产品调研方法、产品设计报告书制作、数字化产品设计及产品设计相关软件等基础 理论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 (平面、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工业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进行产品从策划、设计、模具设计、模型制作、完成产品设计报告书等实践课题教学。

主要专业实验:按产品设计专业方向,在产品设计公司、科研单位进行工业产品的相关材料 性能及加工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工艺美术史》、《工业设计史》、《设计手绘》、《色彩传达》、《产品结构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产品造型材料工艺》、《产品语义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服装设计、家具设计、数字设计、应用设计、纺织品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珠宝首饰设计、鞋类设计与工程、鞋类与皮具设计、鞋靴与箱包艺术设计、现代陶艺与装饰雕刻设计。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各类企事业单位:产品开发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产品设计所包含的范畴非常广,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器物都存在设计的需求。小如杯盘、刀叉、电子产品,大至家具、汽车、轮船、各类机械等。而根据性质和用途的不同,产品设计被划分为很多种类,如手工艺设计和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和结构设计等。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着产品的发展和演化,而设计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媒介。近几年,许多企业已意识到设计的重要性。今天的文化、艺术、食品、汽车、手机、电脑市场中,各企业越来越关注设计问题,谁的设计有创新能取胜,谁就能赢得市场。

美国一位画家,只是把橡皮用铁皮固定在铅笔上,变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带橡皮的铅笔。这一设计在办了专利手续后,卖了55万美元。苹果产品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了鲜明的印记,它以优越的性能、独特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一度成为“酷”和“时尚”的代表,风靡全球。同样国内的很多大企业如海尔集团,也高薪聘用了多名外国工业设计专家,每年投入的开发设计费达8000多万元。

我国的产品设计正处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折点上。各种新产品都希望以新颖独特的外观和性能,吸引大众的目光。各行各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渐凸显。

产品设计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材料类,其中材料类共17个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在材料类专业中排名第3,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3位。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厦门、东莞、佛山、宁波。

产品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

学习产品设计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很多:如可以在互联网、手机、电子、纺织、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家居、家用电器、奢侈品、装饰品、手工艺品、生活用品、食品、旅游产品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设施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产品开发相关的媒体、印刷、包装、广告、营销等研究与管理工作;还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产品研究以及顾问等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产品设计专业大学排名

力学考研学校排名

力学考研学校排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等。

一、力学专业简介

力学又称经典力学,是研究通常尺寸的物体在受力下的形变,以及速度远低于光速的运动过程的一门自然科学。考研方向主要有:工程力学、固体力学、建筑与土木工程等。毕业之后可以往土木,建筑,设计等实业方向发展,有想法的话可以找导师询问。

二、2023年力学考研学校排名

力学第四轮学科评估

力学考研学校排名 评估结果 学校名称

1 A+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2 A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B+ 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5 B 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6 B-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7 C+ 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湘潭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8 C 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中南大学宁波大学

9 C- 石家庄铁道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昌大学长安大学

三、前三名学校简介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王牌专业有哲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国际政治、社会学、英语、俄语、德语、汉语言文学等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王牌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金融专业等。

3、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校本部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王牌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急切!!!食品科学考研院校排名

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下是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这个排名体现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可作为考研择校参考排名。

1    中国农业大学    A+

2    江南大学    A+

3    南昌大学    A

4    南京农业大学    A-

5    浙江大学    A-

6    华中农业大学    A-

7    华南理工大学    A-

8    天津科技大学    B+

9    大连工业大学    B+

10    东北农业大学    B+

11    上海海洋大学    B+

12    江苏大学    B+

13    中国海洋大学    B+

14    华南农业大学    B+

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B+

16    北京工商大学    B

17    内蒙古农业大学    B

18    沈阳农业大学    B

19    吉林大学    B

20    浙江工商大学    B

21    合肥工业大学    B

22    福建农林大学    B

23    西南大学    B

24    河北农业大学    B-

25    吉林农业大学    B-

26    哈尔滨商业大学    B-

27    上海交通大学    B-

28    南京财经大学    B-

29    河南工业大学    B-

30    武汉轻工大学    B-

31    广东海洋大学    B-

32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3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C+

34    浙江工业大学    C+

35    集美大学    C+

36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37    河南农业大学    C+

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39    暨南大学    C+

40    四川大学    C+

41    渤海大学    C

42    福州大学    C

43    河南科技大学    C

44    海南大学    C

45    西华大学    C

46    四川农业大学    C

47    云南农业大学    C

48    陕西科技大学    C

49    宁波大学    C

50    上海理工大学    C-

51    安徽农业大学    C-

52    青岛农业大学    C-

53    长沙理工大学    C-

54    甘肃农业大学    C-

55    扬州大学    C-

拓展内容: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贮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随着世界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危机不断加剧,以及食品领域大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关注加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食品行业内的工程设计领域,营养健康领域,安全检测领域,监督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与作用。

    根据院校不同,该专业有食品加工储藏与运输、食品营养安全与检测、食品工程设计与研发、食品品质管理与监督、食品企业经营管理等方向。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就业前景良好。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学科内涵建设的状况和成效。

参考资料: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百度百科

2.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百度百科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4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材料物理专业 知识,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 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材料的组成、 结构、性能、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材料 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并接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 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熟悉国家的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诚信,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结 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材料设计、能级剪裁、性能优选的原则,以及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关系;

3.掌握材料的物理合成、掺杂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及相关工程技术 原理,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现有材料进行成本、工 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材料物理专业在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 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 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开展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分析测 试、新材料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类、物理学类。

核心知识领域: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电工电子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现代 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表征、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学、纳米 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学物理(160学时)、大学化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48学时)、材料力学(32 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32学时)、量子力学(48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64学时)、材料表 征(64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材料物理(64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64学时)、材料 科学基础实验(64学时)、材料物理实验(64学时)、材料科学前沿(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180学时)、普通化学(54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72学时)、纳米技 术导论(36学时)、材料力学(包含理论力学)(54学时)、固体物理(包括结构与物性)(72学 时)、材料物理(72学时)、材料微观分析技术(72学时)、材料物理专业实验(72学时)、材料热力 学与动力学(54学时)、先进材料科学与进展(36学时)、科技英语(54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76学时)、大学化学(9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54学时)、理论物理基础 (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32学时)、固体物理学(54学时)、材料 分析方法与技术(48学时)、材料物理综合实验(96学时)、材料热力学(48学时)、材料的表面与 界面(32学时)、材料物理前沿专题(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材料制备实验,材料表征 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基础物理》、《近代物理》、《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原子物理及量子力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能》、《微电子材料》、《材料的相与相变基础物理》、《计算材料学》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电子、工业类企业:产品研发、半导体技术、生产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检测; 科研类单位:材料研发、性能测试。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具有很强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水平,以及较高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操作复杂仪器设备的能力,素质比较全面,所以,能够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军工、航空航天、仪表等部门从事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材料科学研究人才。

从事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这随着材料事业的发展有所不同。在七八十年代,有些学校,例如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主要培养从事硅酸盐材料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了有关工厂,对加强生产单位的技术力量,提高技术人员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天津市和与外省市交换培养的学生所在地材料生产厂技术力量趋于饱和,这方面人才需求量有了变化,现在在建筑行业从事材料应用、检测及材料管理工作的只占一半左右。

现代工业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例如钢铁大型企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等,都需要精密的材料技术。本专业毕业生一般都能有1∶1.2以上的比例,根据各院校的情况具体而定。材料物理专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适应性比较强,有就业“万金油”的美誉。

材料物理专业乃至整个材料科学专业,毕业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很多高校建立材料专业的背景不同,兼之材料科学作为专业名称提出来,又不是很长时间的事情,造成很多就业单位不了解这个专业的人才究竟是做什么的。所以毕业生在应聘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澄清自己更细致的研究方向,比如,研究电子材料的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则可以考虑到与之相关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学生,则可以考虑到与有机分子化工有关的领域求职。

目前,随着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日益提高,各个三资企业对材料物理专业的需求也开始增多。例如,杜邦、Motorola、宝洁等公司,每年都需要材料物理相关方向的人才到其研究发展中心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随着材料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应用,材料产业的逐渐形成,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正在逐渐拓宽。21世纪,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的枯竭,世界各国都正在致力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种环境替代性材料正在被研制出来。新的替代材料,以其低廉的成本,良好的性能,正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获得了非常客观的效益。

虽然材料行业在当前形势下还处于低谷,但是结合以往的就业趋势,该专业就业前景美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选择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一定不要被暂时的局面所震慑。就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材料产业将成为本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个行业前途无限。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浙江大学 A+ 10 吉林大学 A 20 天津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11 河北工业大学 A 21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 A+ 12 南昌大学 A 22 华东理工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东北大学 A 23 湘潭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6 西北工业大学 A+ 16 南京大学 A 25 南京理工大学A 7 中南大学 A 17 山东大学 A 26 南开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8 湖南大学 A 27 兰州大学 A 9 复旦大学 A 19 武汉大学 A  B+等(39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B等(39个):江苏科技大学河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大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C等(27个):名单略

车辆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制造工艺考研学校排名江苏 院校专业: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