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考研学校排名 广东研究生院校有哪些

广东研究生院校有哪些

院校专业:

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18个。其中网络工程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财务管理3个专业通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验收;软件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Android手机编程》、《网络营销》入围省一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与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8个产业学院,与东莞证券、莞通股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30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7%。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72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230余部;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国家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70余项。学校连续获得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20年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佳绩。,学校不断加强育人特色培育,形成了“党委引领、党政统一、分工协作、课堂支撑、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入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广科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加强五线交叉、多元融合创新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大力开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着力打造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鼓励师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经过多年积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挑战杯”、“蓝桥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专业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科专业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广东省大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中,成绩骄人,年均取得百余项单打冠军,彰显了广大学子勇于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学校本科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学生考研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达99%以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英、澳、加、日、韩、泰、西、意、匈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4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本升硕、交换生、双学位、国际班等合作项目,以及赴台湾高校研修、莞台大学生文化交流、莞港学生双向交流、赴美带薪社会实践、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澳门大学寒暑假访学等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有14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经过18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在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等知名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各类高校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分别为“2018中国民办高校信用指数榜单”广东省第1位;2018、2019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广东省民办高校第1位;2018-2019学年度、2019-2020学年度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民办高校第2位。在2020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全国民办大学第38位,广东省第2位;在2020年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我校位列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第1位;在2021年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广东省第1位;在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含独立学院)榜单中,我校首次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并在三类综合排名中并列12位;在“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综合排名位居广东省公、民办高校一流专业(应用型)第7位。,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秉承“崇德、尚学、精艺、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办学方略,以规范管理、深化内涵、培育特色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办学愿景而努力奋斗!

广东省外考研学校排名 广东研究生院校有哪些

广东院校榜单

其他信息:

广东研究生院校主要有: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汕头大学五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补充材料:

广东的大学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惠州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大学、广州航海学院广东警官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五邑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东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州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等。

其他信息:

广东省内有九所医学类本科院校 重本:中山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普本: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 中山大学医学部

还有广州医,广州中医药,广东药学院,广东医学院 南方医以西医见长,选专业当选临医. 广中医是中医中药见长,如果对中医中药有兴趣可以选这间学校.

广药是以药学见长的,也有临医,不过他的临医不好.04年新复办的,水平比不上广州医和广东医.而且这间学校的学风不好,会让人堕落的.建议不要报广药.广药最高分的也是临医,其次制药工程,再次药物制剂.

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也可以,麻醉学也可以,不过在湛江东莞.

广东省内有九所医学类本科院校:

重本:中山大学医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普本: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深圳大学医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湛江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要办学特色的涵盖医、理、管理、法、工、文、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湛江医学院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广东医学院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

扩展资料: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设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等15个学院(部),开办23个普通本科专业。

截至2016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396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489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高校优秀辅导员等10人。

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扬帆计划”16人、南粤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4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

广东会计专硕学校排名

广东会计专硕学校排名一览表
截止至目前广东省会计专硕考研前4名的学校,分别是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排除这些比较靠前的,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也是不错的。
学科评估:
全国首次会计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学位
评估结果 院校名称
B+ 中山大学(985)
B+ 暨南大学(211)
B- 华南理工大学(985)
C- 深圳大学
复试分数线:

学校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中山大学 245/120/50 250/120/50 250/125/65
华南理工大学 245/120/60 230/120/60 215/120/65
暨南大学 241/100/50 242/92/46 245/88/44
华南师范大学 242/100/50 232/149/62 234/149/62
广东财经大学 225/100/50 223/92/46 223/88/44
广州大学 222/100/50 218 207/88/44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29、217/100/50 233、221/92/46 223、222/88/44
广东工业大学 224/100/50 217/92/46 223/88/44
华南农业大学 228/100/50 225/92/46 195/88/44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10/100/50 209/92/46 205/88/44
国家线 A线 193/100/50 179/92/46 175/88/44
招生人数、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广东财经大学;招生人数最低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录取人数最低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录取15人,最高分268分,最低分250分;另外还有三名少干计划,初试分数分别为219/188/177,后又补录1人)
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选择
1、全日制
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全日制+非全
中山大学
3、非全
深圳大学

三、会计专硕毕业工作去哪?
第一种是“做会计”,可以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或政府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相关的核算工作,起薪在6000-8000之间。
第二种是“查会计”,可以在事务所做审计工作,或者去咨询公司做咨询工作,起薪在在6000-10000之间,四大会计事务所起薪要高一点,在8000元以上。
第三种是“管会计”,比如国家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应的会计审计监管机构任职的会计、审计管理人员,起薪依据当地公务员薪资级别定。
第四种是“研究会计”,在各类会计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担任讲师,需要很高的专业研究能力,大多还需要取得博士学位,起薪在6000-10000间。

考研最好100所大学

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第2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第3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第7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第8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第9名: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第11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第13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第14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第15名: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第16名: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第17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第18名: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第19名: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第20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如果是觉得自己自制力没那么强的小伙伴可以尝试报一个考研辅导班。

有道考研全程班较便宜,而且老师的质量很高,总体来说还可以,我自己当初考研也是报了全程班,不仅能对自己有一个督促的作用,而且对于基础不那么扎实的小伙伴比较好,可以通过名师辅导不断查漏补缺。

不过在报名之前要谨慎选择,可以去找试听课,例如 有道试听课 ,通过试听课去看看这个辅导班是否适合自己,避免踩坑。

拓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是国内第一所研究生院。虽然没有985等头衔,但也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

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最多的五个省市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陕西省。

中国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和广东省。

上海大学 :最著名的专业是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暨南大学 :名牌专业新闻学和经济管理。

苏州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法学、教育学。

郑州大学 :最好的专业是新闻传播学院、法学院、化学,材料,临床医学。

福州大学:最好的专业是物理化学,化学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安徽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对外汉语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是老牌专业、英语和俄语都非常拔尖。英语专业是外交部定点招聘的专业。

南昌大学 :比较好的专业是食品类、材料类。

西北大学 :陕西文科实力很强的大学,理工科就不太强。

院校专业:

广东科技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拥有南城和松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于2011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东科技学院”。2015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成功入选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发展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共开设本科专业41个、专科专业18个。其中网络工程专业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并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财务管理3个专业通过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验收;软件工程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物流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培育专业;《Android手机编程》、《网络营销》入围省一流课程。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共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8项;与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建有8个产业学院,与东莞证券、莞通股份等知名企业合作开设了30个创新班。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87%。先后有24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及中文核心期刊720余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奖励430余项;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230余部;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国家新工科研究实践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70余项。学校连续获得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2020年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的佳绩。,学校不断加强育人特色培育,形成了“党委引领、党政统一、分工协作、课堂支撑、全员参与”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深入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广科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人职匹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加强五线交叉、多元融合创新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大力开展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着力打造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鼓励师生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经过多年积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挑战杯”、“蓝桥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专业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科专业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广东省大学生定向运动锦标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中,成绩骄人,年均取得百余项单打冠军,彰显了广大学子勇于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学校本科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学生考研上线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达99%以上。,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先后与美、英、澳、加、日、韩、泰、西、意、匈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4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协同开展本升硕、交换生、双学位、国际班等合作项目,以及赴台湾高校研修、莞台大学生文化交流、莞港学生双向交流、赴美带薪社会实践、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澳门大学寒暑假访学等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国际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有140余名优秀学子考取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勒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硕士研究生。,经过18年的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稳步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两新’百强党组织”、广东省民办高校竞争力十强单位、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机构”等荣誉;在中国社会信用研究院、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科教评价网等知名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布的各类高校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分别为“2018中国民办高校信用指数榜单”广东省第1位;2018、2019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广东省民办高校第1位;2018-2019学年度、2019-2020学年度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广东省民办高校第2位。在2020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居全国民办大学第38位,广东省第2位;在2020年中国民办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我校位列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第1位;在2021年中国民办普通本科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位列广东省第1位;在2021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含独立学院)榜单中,我校首次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并在三类综合排名中并列12位;在“2021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综合排名位居广东省公、民办高校一流专业(应用型)第7位。,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秉承“崇德、尚学、精艺、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协同发展”的办学方略,以规范管理、深化内涵、培育特色为抓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实现“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办学愿景而努力奋斗!

广东2A大学排名

2015年广东省大学排行榜

广东省排名 全国名次 学校名称 类型 总分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影响 2015办学类型、等级和层次
办学类型 星级排名 办学层次
1 14 中山大学 综合 75.07 75.4 74.79 74.69 中国研究型 5星级 中国一流大学
2 33 华南理工大学 理工 68.07 70.14 64.63 68.58 中国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3 58 暨南大学 综合 65.26 64.7 64.37 68.11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4 75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 64.26 64.06 62.75 67.22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5 89 华南农业大学 农林 63.67 63.9 62.27 65.41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6 99 南方医科大学 医药 63.39 62.71 63.06 65.63 区域特色研究型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大学
7 105 深圳大学 综合 63.29 62.15 62.37 67.57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8 150 汕头大学 综合 62.27 61.44 61.84 64.99 区域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9 15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药 62.24 61.73 61.06 65.4 区域特色研究型 3星级 中国知名大学
10 165 广州大学 综合 62.08 61.7 61.06 64.66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1 174 广东工业大学 理工 61.96 62.09 60.79 63.53 专业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2 285 广东财经大学 财经 61.15 61.01 60.35 62.7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3 294 广州医科大学 医药 61.12 60.49 60.68 63.35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4 305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师范 61.06 61.66 60.08 61.16 应用型 2星级 区域高水平大学
15 340 广东海洋大学 农林 60.88 60.39 60.26 63.1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6 372 广东金融学院 财经 60.77 60.5 60.14 62.45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7 387 广东医学院 医药 60.72 60.42 60.15 62.41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8 397 广东药学院 医药 60.68 60.32 60.27 62.2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19 406 东莞理工学院 理工 60.65 60.25 60.04 62.62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0 433 惠州学院 综合 60.58 60.27 60.03 62.26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1 433 五邑大学 综合 60.58 60.32 60.02 62.1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2 451 嘉应学院 综合 60.56 60.19 60.05 62.2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3 466 韩山师范学院 师范 60.54 60.49 60.03 61.5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4 477 肇庆学院 综合 60.52 60.2 60.04 62.0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5 50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农林 60.48 60.18 60.1 61.81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6 506 韶关学院 综合 60.48 60.18 60.14 61.74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7 53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综合 60.45 60.18 60.04 61.8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8 583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师范 60.39 60.07 60.02 61.7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29 615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综合 60.36 60.3 60.02 61.09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30 632 湛江师范学院 师范 60.34 60.09 60.03 61.4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31 643 广州航海学院 理工 60.32 60.04 60.11 61.33 应用型 1星级 区域知名大学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广东省外考研学校排名 广东研究生院校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