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浙江大学 A+ 10 吉林大学 A 20 天津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11 河北工业大学 A 21 华中科技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 A+ 12 南昌大学 A 22 华东理工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13 东北大学 A 23 湘潭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5 西安交通大学 A 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6 西北工业大学 A+ 16 南京大学 A 25 南京理工大学A 7 中南大学 A 17 山东大学 A 26 南开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18 湖南大学 A 27 兰州大学 A 9 复旦大学 A 19 武汉大学 A  B+等(39个):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燕山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广西大学郑州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 B等(39个):江苏科技大学河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河南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大连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辽宁工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华侨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C等(27个):名单略

材料分析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其他信息:
  <br/>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全国金属材料专业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学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北京科技大学

4.清华大学

5.哈尔滨工业大学

6.中南大学

7.浙江大学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西北工业大学

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2.大连理工大学

13.华南理工大学

14.湖南大学

15.山东大学

16.四川大学

17.同济大学

18.天津大学

19.东南大学

20.东北大学

21.燕山大学

22.北京理工大学

23.厦门大学

24.北京化工大学

25.武汉理工大学

26.南京理工大学

27.东华大学

28.吉林大学

哈工大的焊接亚洲第一。中科院金属所就不用说了强的很。上海交大的材料学院是全国排名第一的,北科的材料也是他们学校最好的专业其中金属最强。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4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材料物理专业 知识,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 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材料的组成、 结构、性能、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材料 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并接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 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熟悉国家的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诚信,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结 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材料设计、能级剪裁、性能优选的原则,以及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关系;

3.掌握材料的物理合成、掺杂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及相关工程技术 原理,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现有材料进行成本、工 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材料物理专业在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 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 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开展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分析测 试、新材料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类、物理学类。

核心知识领域: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电工电子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现代 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表征、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学、纳米 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学物理(160学时)、大学化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48学时)、材料力学(32 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32学时)、量子力学(48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64学时)、材料表 征(64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材料物理(64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64学时)、材料 科学基础实验(64学时)、材料物理实验(64学时)、材料科学前沿(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180学时)、普通化学(54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72学时)、纳米技 术导论(36学时)、材料力学(包含理论力学)(54学时)、固体物理(包括结构与物性)(72学 时)、材料物理(72学时)、材料微观分析技术(72学时)、材料物理专业实验(72学时)、材料热力 学与动力学(54学时)、先进材料科学与进展(36学时)、科技英语(54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76学时)、大学化学(9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54学时)、理论物理基础 (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32学时)、固体物理学(54学时)、材料 分析方法与技术(48学时)、材料物理综合实验(96学时)、材料热力学(48学时)、材料的表面与 界面(32学时)、材料物理前沿专题(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材料制备实验,材料表征 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基础物理》、《近代物理》、《材料物理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原子物理及量子力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基础》、《材料的力学性能》、《微电子材料》、《材料的相与相变基础物理》、《计算材料学》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电子、工业类企业:产品研发、半导体技术、生产技术、生产管理、质量检测; 科研类单位:材料研发、性能测试。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具有很强的物理、化学、数学理论水平,以及较高的独立实验能力和操作复杂仪器设备的能力,素质比较全面,所以,能够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军工、航空航天、仪表等部门从事材料的生产、研究和开发,或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进一步培养成为高级材料科学研究人才。

从事材料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按工作性质可分为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这随着材料事业的发展有所不同。在七八十年代,有些学校,例如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主要培养从事硅酸盐材料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了有关工厂,对加强生产单位的技术力量,提高技术人员素质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天津市和与外省市交换培养的学生所在地材料生产厂技术力量趋于饱和,这方面人才需求量有了变化,现在在建筑行业从事材料应用、检测及材料管理工作的只占一半左右。

现代工业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产生了更多的需求,例如钢铁大型企业、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等,都需要精密的材料技术。本专业毕业生一般都能有1∶1.2以上的比例,根据各院校的情况具体而定。材料物理专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适应性比较强,有就业“万金油”的美誉。

材料物理专业乃至整个材料科学专业,毕业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很多高校建立材料专业的背景不同,兼之材料科学作为专业名称提出来,又不是很长时间的事情,造成很多就业单位不了解这个专业的人才究竟是做什么的。所以毕业生在应聘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澄清自己更细致的研究方向,比如,研究电子材料的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则可以考虑到与之相关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学生,则可以考虑到与有机分子化工有关的领域求职。

目前,随着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日益提高,各个三资企业对材料物理专业的需求也开始增多。例如,杜邦、Motorola、宝洁等公司,每年都需要材料物理相关方向的人才到其研究发展中心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

随着材料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逐渐得到应用,材料产业的逐渐形成,材料物理专业的毕业学生的就业范围正在逐渐拓宽。21世纪,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能源的枯竭,世界各国都正在致力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各种环境替代性材料正在被研制出来。新的替代材料,以其低廉的成本,良好的性能,正逐渐应用于各个行业,获得了非常客观的效益。

虽然材料行业在当前形势下还处于低谷,但是结合以往的就业趋势,该专业就业前景美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选择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一定不要被暂时的局面所震慑。就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材料产业将成为本世纪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个行业前途无限。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拓展资料:

研究方向:

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是大幅度提高实际应用量大面广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

材料表面工程:以提高材料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及赋予其某种功能或美观效果为主。

超硬材料:以金刚石材料及其铁基触媒剂为主。

先进纤维材料:以碳纤维材料的原丝及制品为主。

功能材料:以能量转换(如电-热、声-电等)材料为主。

生物医用材料:以人体缺损硬组织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为主。

上述方向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发展跨学科的趋势,非常有利于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

职业方向:

1、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工厂及粉末冶金厂等企业,从事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产品研制开发、产品质量的检验与控制,以及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2、在交通机械、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车辆、船舶等制造厂或修理厂,以及轴承、阀门、弹簧等零部件、标准件制造厂,从事金属零件的铸造、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热处理等热加工工序的工艺编制、工装设计,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零件内在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及车间、工段的现场技术服务工作;

3、在建筑、矿山、化工、交通运输等行业,从事该行业生产用金属材料(如罗纹钢筋、盘条、钢板等)的选用和材料质量的检验;从事相应机械设备的维修件、备用件材质的选用、改进及其质量检验;从事各相应机械设备修理的热加工工序(焊接、热处理)的工艺编制及现场技术服务;

4、在有关材料研究院、所,如冶金研究院,钢铁研究院、有色金属研究院、铸造研究所、焊接研究所等,从事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研究工作;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材料系从事金属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有关院校的机械系从事金属工艺学的教学工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考研排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材料的制备、材料成型与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全国共有41所开设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中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吉林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列表:

拓展资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同义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一般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较广泛的人文知识基础、较深厚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和较扎实的工程学基础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参考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百度百科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如何?

金属材料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1、上海交通大学

2、哈尔滨工业大学

3、清华大学

4、华南理工大学

5、西北工业大学

6、北京科技大学

7、华中科技大学

8、东北大学

9、吉林大学

10、天津大学

11、同济大学

12、西安交通大学

13、大连理工大学

14、山东大学

15、郑州大学

16、太原理工大学

17、浙江大学

18、四川大学

19、兰州理工大学

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武汉理工大学

22、北京工业大学

注:前五院校为A+,其他院校为A。

拓展资料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按教育部最新专业目录,金属材料覆盖了冶金、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方向。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合金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属材料工程

材料学专业考研,考那个学校比较好?

一、选择学校的方法

1、与目标专业的匹配

想要知道一个院校是否适合,首先应考虑该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专业的强弱等。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同时,考生在选择学校时,要对自己专业进行全国索引,了解它们的排名情况再行定夺。热门专业普通学校,热门学校普通专业都可以多加考虑,毕竟名校毕业后可以凭借它的名声来打响第一炮。相对看来,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是挑战系数最高的,也是最困难的。同时,该学校该专业的导师构成也要考虑在内,导师的教育背景、学术方向、科研成就、为人作风等都与学生日后的学业甚至就业前途息息相关,那么考生在选择学校时就要多加一份关注。

2、城市效应

可以说专业和性格都是确定你的方向的问题,学校是决定你能不能考上的问题,同样一个专业,全国那么多学校开设,他的难度可大可小,所以定学校关键看成功率。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此外,每个城市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当地的烙印,因此当地研招办对于当地的生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当然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很多考生会选择到一线城市读研,他们认为,大城市上学可以开拓眼界,学到更多知识,还可以感受大城市各种前卫的东西,同时211院校和985院校确实较多集中于大城市。

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和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当然并不是鼓励大家一窝蜂的挤在一线城市,也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还是那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个人水平

考生要明白,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也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

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

二、评价学校的标准

1、院校名气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对于本科阶段来讲要更深,更细,同学们在某个学科上能否接触到前沿的东西,能走多远,学校的专业实力不可忽视。每年,教育部和有关机构都会公布大学以及各专业的排名。我们可以根据这份排名表直观地看到研招单位的实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上目标单位的网站和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学校声誉、历史、学科架构、硕博士导师数量和质量、硕士点和博士点的数目以及开设的年份、学校所在地理区域以及就业情况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我们选择学校时作为评判研招单位实力的依据。

学校的综合实力能说明学校的资源、学校可以提供给的一个发展的平台,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能学到的东西也会截然不同。因此,需要在专业实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当中寻找一个平衡。

2、学术氛围

对读研来说,学术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读研就是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慢慢熏陶并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会拥有自己良好的学术传统,在这个学术传统中读书的人会不自觉地烙上这个学校自身的气质与秉性。并且,在热门院校里,会有各式各样的学术讲座,图书馆里会有更丰富的藏书。

对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冷门院校的学术氛围是相对不够浓厚的。学术讲座很少,可能在一个学年里也听不到几个学术牛人来讲学,学校里面的图书资料也不够完备,学术资讯会比较闭塞。

3、师资力量

读研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活动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导师对研究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读研是很讲究师承关系的,好的师资对学生从事学术研究非常有帮助。

一般而言,热门院校里的冷门专业具有不错的师资,这是与热门院校尤其是名校自身雄厚的师资配备紧密相关。考取热门院校的冷门专业,有可能跟随一位很有名望的导师来从事基础性强的学术研究。

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很多冷门院校纷纷申请并开设热门专业的硕士点,以吸引更多生源。但是,这些冷门院校所开设的热门专业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没有很好的师资,尤其是没有名师。因此,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师资相对较弱。

4、就业前景

就业是选择院校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同学们在决定了专业后所以奔着名校去就是希望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同学们应摆正心态,立足实际,在就业上理性选择。我们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中小的城市,硕士研究生学历在那里会受重视,同样机会就多,成功的机率也大。

通常而言,热门院校看似有着不错的就业前景。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是这句话其实还有半句没说出来:在成为英雄之前,是要问出处的。

在毕业时参加工作应聘,如果在同一个专业之内进行选择,大多数单位可能会优先考虑热门院校的毕业生。然而,冷门专业的社会需求是比较少的,相反,社会对热门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大。因此,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社会需求较大,可能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5、录取比例

同学们参加考研,都希望自己能金榜题名,能否考取是衡量考研是否成功的标志。

报考热门院校的人数是很多的,但应该注意的是,很多人都集中于报考这些热门院校的热门专业。因此,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人数可能并不多,录取率可能较高。

相反,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一方面,同学们会认为冷门院校相对好考;另一方面,大多数同学们选择报考热门专业。这两者结合起来,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反而可能很多。

6、调剂机会

考研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再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

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在同一专业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调剂到非热门院校的机会,甚至也会有调剂到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机会。

对于冷门院校热门专业而言,一般来讲,即使是同一专业,很难调剂到热门院校,但可以调剂到同一院校的冷门专业。因此,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调剂机会相对较少。

总之,学校的选择是一个大工程,不仅重方法,还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希望广大考生慎重对待,理性选择。

材料物理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材料分析工程考研学校排名 其他信息: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