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考研该怎么准备?求过来人分享 -...
我是自小是在小地方长大,高考考得也很一般,读了一个普通二本,一直到大三快要结束也没想过自己会考研,后来在一次与亲戚的聊天中得知,我一个远房表姐,考研上岸了南京大学,她本科也是双非,能考到这样一所985大学,是真的挺厉害的!所以这件事也让我得到了启发,搏一搏也许单车变摩托!
于是在大三的末尾我开始了一战考研学习,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结果很遗憾国家线都没上。

在毕业的那一年,我又开始二战,好好规划,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成功逆袭上岸211大学~
可把我高兴坏了,不枉费夜以继日的学习。其实在第二年的时候身边的有些人就开始唱衰了,这中间有多少辛酸苦楚也只有我自己知道。但好在我没放弃,用我的成绩狠狠打脸那些瞧不起我的人。
废话不多说,我直接上我的考研备考+学习经验吧。
好啦,2023的考研北鼻们,以下是真正的干货!
一、准备好备考心态
这一点我觉得是考研的前提,可以说是一切学习的精神基础。特别重要!我发觉大多数人都是有这个问题,备考过程中情绪不稳定。我觉得与其在备考中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不如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这个过程有多难。然后才能下定决心去面对其中的艰难困苦。
不过实在扛不住还是需要心态调节的。给你们推荐下两种调节心态的方法吧~
1、从内部鼓舞自己,填满信心
当你发现自己复习的很慢的时候,你就不要慌,淡定。心里想着:他们快就快呗,可能学完了啥都没记住,我接着学,可能比他们学的更高效!
当你复习的比别人快的时候,你就心里想着:学快了也不能窃喜,我加油保持这个效率,还是最稳的仔~
如此你在备考的过程中便不会丧失信心。
2、或者寻求他人的鼓励
如果真的觉得真的状态不佳,建议可以找找亲朋好友聊聊天,如果能得到许多鼓励也会让你更坚定。
二、如何选择学校专业?
第一步:先确定自己要考的专业。
1、确定好自己要不要跨考?考什么专业?
跨考尽量选和本科专业有关联的专业。
例如:本科学数学,你可以跨考经济学、统计学;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总之就是,跨度尽量不要过分大。如果跨度大,那就必须是你擅长的/感兴趣的。
第二步:排除法。
建议各位同学到研招网查一下,进行一次地毯式搜索,看看全国总共有多少院校在招你想报考的专业,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把所有你不可能考的院校剔除。
第三步:对剩下的院校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
1、分析院校名气,确定上岸难度。
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学科领域内的名校。选择的时候选一个垫脚能够到的学校,而不是一味的非得选名校。
2、看地理位置。
比如互联网相关专业,最好选择北京、杭州、深圳;学金融、经济,最好去中国华东地区,那边是金融中心;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3、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
你可以先去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进行检索。
4、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
粗略算一下近五年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自己的初试目标。
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难度就非常大;招生人数多,考研成功概率也会大一些。
可以用下中国研究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进行筛选~
三、了解考研各个阶段
1、基础准备阶段:(2022年3月中旬-2022年6月)
开始找资料想好你选什么学校、专业。以及重点复习英语、专业课、政治。
2、考研强化阶段(2022年7月-2022年8月)
因为之前已经有知识积累,所以到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各科的2轮复习了。
3、考研提高阶段(2022年9月-2022年10月)
这一阶段就要加油把知识往一个更高程度强化,提高自己的做题技能。为冲刺做准备!还有要注意招生简章什么的,这个阶段也该放出了。
4、考研冲刺阶段(2022年11月-2022年12月)
关于每个学校的确认,在11月时重点关注下,另外还要接着开始做第三轮复习,也就是开始做各种模拟题、真题。
5、临近考试阶段(2022年12月中旬)
打印准考证,准备应战。
6、准备复试(2023年1月-2023年2月)
7、复试、调剂阶段(2023年3月-2023年5月)
8、政审、领通知书(2023年6月-2023年9月)
四、各科复习需要注意什么?
1、英语
①别轻视单词+长难句,重视起来
我觉得不管学什么语言,都像是盖房子,单词什么的很重要,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不可以忽略。这样才能建造出结实牢固的房子。背单词应该是每天必做的项目,到考试前一天我们都需要坚持!
长难句也是如此。他是贯穿在阅读翻译以及作文里的,虽然没有什么针对的题目,但是无处不在,想想要是你的作文里面有一句写得特别漂亮的长难句,你的作文分一下子就拉高了,跟别人也能拉开一些差距。阅读理解过程中,多读懂一个长难句,或许就能多对一道题。我自己之前备考期间就翻译过很多长难句,十分受用。
这边一定要推荐一下李达老师的课,真的是太有趣了,从没见过可以把单词讲出这么多和花样、把长难句讲得能这么清楚易懂的老师,而且人很幽默,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也让我很投入学习,直到英语复习结束。
②阅读理解很拉分
不要小看阅读理解哦,我觉得这是最考验综合实力的一个题型。语法、单词、翻译都涉及了,最重要的是得阅读理解者得天下,真的很拉分。差的人能到10来分,考得高的人阅读相关分可高达70!可以说是英语提分的重点突破口。
你想想每提高一分,你的排名就可以提高10%-30%,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挤下去了多少人啊!
相信不少学弟学妹们,也被阅读理解绊倒过,我曾经也是,因为英语基础真的过于一般,我在之后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个真理:一定要多刷几遍真题,因为真题是特别有参考价值的模拟卷,你可以在刷题的过程中总结出题人的思路,几遍刷下来,不太出错的时候,那你就心里有底了。
2、政治
我在开始政治复习的开始,一般都会看下李丽双老师的课,会看下政治会涉及什么方面的内容,摸清考试脉络大纲,然后再刷题,以及分析自己错在哪儿,然后把内容背下来。
在看视频课的时候,我会用ipad在精讲精练上做些笔记,记录。或者圈出来我不太清楚的。
而在看完每天的视频课之后,我还会再做一些对应的练习题,从而达到知识的熟悉,以及加强记忆。
在我觉得自己学的不牢固的时候,我会多做几遍,这样可以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把选择题搞定,一般总分就可以达到70+。
后期,就主要是背知识点,只要你真的记住了,那在大题的时候就能巧妙应用进去。分数不会太惨!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学专业的行业前景如何?
作为一名法律硕士研究生,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先我想说一下,法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有以下几个: 考研、考博;公务员;专职律师;企业法务。 当然,如果不局限于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你的选择可以更多。
一、公务员
每年大量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会选择参加国考、省考以及其他公务员招录考试。众所周知,公务员的考取难度相当之高,同一个岗位数以千计、万计的人同时竞争。 所以,据我了解,身边考取公务员的同学均集中在基层法院、即便是国家公务员,往往也是所在市县的国家公务员。 这里,谈到的仅仅是一个普遍现象,也不排除身边确实有顺利考取中央部委的国家公务员的少数同学。
二、专职律师
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立志与从事法律相关工作,法考是你无法避免的一大难题。 如果毕业时顺利通过法考,那么律师也是一个你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 据本人了解,身边已有学长成功入职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 但是,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律师、律师助理,刚刚入职的你,可能会觉得律师难做、案源难找。相信每一个法律专业的同学,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律师穷三年。 这也是律师起步的现状,前期确实十分艰难,可能需要三年甚至五年才会有所起色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如果你去观察那些在律师行业摸爬滚打很多年的老律师,你会发现律师这一职业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三、企业法务
除上述就业途径外,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选择企业法务。 我大学室友,就选择这一就业方式,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也是十分不错的。对于广大法学毕业生而言,企业法务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四、考博
如果对学术充满热情、立志于从事学术研究,考研、考博会是你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就业难度的问题 。多年以来,法学专业一定在最难就业排行榜中,排名靠前。这一现象,导致很多人,谈法色变,甚至有,劝人学法,天诛地灭的说法。可是,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就业难,难的仅仅是法学专业吗?显然不是。 每年成百上千的毕业生,无论何种专业,无疑都渴望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业人口基数大,工作岗位确是有限的,所以各行各业的就业均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所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说不被淘汰,就需要你本人更多的付出和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才能在就业的浪潮中顺利上岸。
谢谢您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法学考研易上岸学校排名 法学专业的行业前景如何?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