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完初试之后是自己联系导师选择导师还是让学校研...
途径一: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查询导师的简介
①进入院系列表
②进入意向报考院系,查询导师名录
途径二:通过专业学术网站
学术网站或者图书馆搜寻导师的著作与文章。学习研究这些文章,以了解导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很多导师的课题论文较多发布到国外期刊,也要注意搜集~
比如中国知网,点击链接-> 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途径三:直接与导师接触(注意方式方法)
如果你居住在所报考学校的城市,可以抽时间去听导师的课,甚至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争取与导师交流沟通,这是最直接地了解导师的好方法。比如可以去学校看相关公告,导师的讲座之类,如果导师让你复试的时候面谈,那么是最佳的接触机会。
途径四:通过你周围的人
如果你有师兄师姐或者老乡正好是导师的学生,或者与导师有一定的接触,通过他们就能了解到上述4个方面的信息,尤其能了解师生相处情况。因为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在与他周围的人接触的时候会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学生或者熟人获取的类似信息,是其他途径所无法获得的。
自我形象--印象管理的核 心
如:生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学习执著追求、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学生,让人感觉充满活力;而执著的追求,是科研必备的品质,这种执著精神某些时候会感染导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第一印象--印象管理的关键
方式一,发E-mail在E-mail中,简单的自我介绍及表达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是必须的,但这不是拉近与导师关系的最好切入点,询问有关的专业问题才是一种更好的切入方式。这种询问,容易引起导师的注意,引发彼此的交流,且不落俗套地为进一步交流留下余地。【注】发邮件是联系导师必备的方法,也是首先需要做的
方式二,给导师打电话这是最难以把握的一种方式,但很多考生由于距离太远,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包含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如果第一次电话联系不成功,第二次再联系就难上加难了。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通过E-mail与导师联系,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给导师打电话
巩固联系--印象管理的延续
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如何巩固联系、保持接触的延续性,以加深导师对你的印象十分重要。
借助E-mail,通过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感想和观点的交流,考生与导师的联系会得到逐步加强。
沟通忌讳--印象管理的雷区
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对导师有所知晓。
忌讳二: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忌讳三: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联系老师切记不要广撒网细捞鱼
很多同学会有通病问题是在得知老师的邮箱之后,同时发了好多邮件,以为这样对他很有利,从愿意收他的老师里面挑自己最喜欢的那个……
最好的方式是这样的:先整理一下你想报考老师的顺序,然后按照这个顺序联系老师,等上一个老师给你确切答复之后再决定是否联系下一个老师,确定好联系导师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安心准备复试或者是找老师面对面的谈一谈……
如何评价2020考研计算机硕士诸多高校继续“爆炸”? ...
今年炸到什么程度?只有想不到没有炸不到,重邮、桂电这样的都炸了,北上广深杭南京等大城市一本几乎都炸了,上图所谓渣本零基础保底211去年都炸了。其实,作为网络唯一不劝退的专业,动不动就吹研究生白菜价30万+(其实只有一部分985个别211计算机软件工程学生中一部分才能达到),导致几乎所有人的人都想考计算机,不炸才怪呢。其实去年就炸了,今年只是延续而已,估计还得炸个几年,内卷到一定程度才会慢慢下降。真是,内卷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对于2021计算机考研有什么启示呢?
合理选择学校层次。这个合理就是废话,就是尽可能保守的意思,因为大部分人习惯眼高手低。原则就是尽量选择同层次院校,如果是偏远地区、农林地矿油,工科很差的院校,可以提升一级。有考公务员需求,尽量选择学硕,因为专硕叫计算机技术,属于电子信息类,不一定符合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岗位要求,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不一定能做到与时俱进。
运气越来越重要。因为在超级内卷下,已经乱了章法,没有规律可循了,总体来说,所有学校的计算机都炸了,只是炸的程度不同,和高考计算机专业是工科最高分一脉相承的。大小年情况还是存在的,杭电今年就炸的不厉害,但是谁也不敢说明年哪个不炸。今年没太炸的211和比较好的一本,明年炸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肯定有众多考研机构挖空心思搜罗。你说,这种情况下谁还敢保证哪所不炸?二本院校不炸,偏远地区一本不炸。炸,是个相对概念,二本也炸,偏远地区一本也炸,炸的意思是报考人数远远大于招生数量的,报考人数的增长,远远大于招生数量的增长。只要有这个前提,谁也避免不了。
还有哪些机会?这纯粹是瞎猫碰死老鼠了。无非是偏远地区211和农林矿油地等院校,以及湘潭大学、燕山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等非省会城市的强校。另外,一些看起来偏文的,或者看起来跟计算机八竿子打不着了的行业性院校,或者冷门的行业院校,都还没彻底炸,几百所985211和一本,总有一些漏网之鱼,需要一定的搜商(查询资料和总结能力)和运气,甚至运气更重要。切记, 不是说这些学校今年没炸,而是相对同层次学校炸的不厉害而已,有个别炸的也挺厉害,西南财经、华中师大、暨南大学都炸了。
部分专业,不要往里挤了,也可以考虑相近专业。其实学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数学、测控类等专业的,可以不用必须往计算机挤了。如果从当前的热门领域看,其实到了到了硕士及以上阶段,计算机、自动化、数学、甚至测控技术和仪器等,基本就算是一类专业了,全是各种算法、各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工程计算、各种优化。计算机类专业的硕导博导教授不敲代码,主要研究数学逻辑问题。代码只是基本的技能(也不限于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核心还是数学和物理逻辑,以及设计和优化思想等等,没有这个东西做基础,想成为高薪人士几乎没可能。
考研专业哪个好考一些,有推荐吗
第一名:采矿工程专业
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有独具特色的采矿工程实训基地,省市两级矿井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高校煤炭资源开发与建设研发中心。采矿工程专业以煤矿开采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为特色。这个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工作。
第二名:动物科学专业
这个冷门专业,不少家长和考生表示没有听过。那么,这个专业学什么?养猪还是养羊?甚至有家长疑惑,将来就业不怎么样啊。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动物科学专业在报考中属于相对冷门的专业,录取线比不上热门专业。不过毕业时就业是相当的火。动物科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社会需要量大,用人单位每年来校招聘岗位平均需求人数2000人以上,为毕业生总人数的8倍以上,年就业率高达100%。
第三名:环境管理专业
大部分管理类专业都是热门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比起这些专业,环境管理对大家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了。不过环境管理专业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就业方向也很不错。像环保局、监测站、建筑行业、机械制造行业都是非常不错的就业单位及行业。
第四名:地质勘查专业
这个专业范围比较广,涉及的内容也也比较广。不过概括起来,主要就是在工程建设中,对于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或者对工程建设可能有影响的抵制条件的调查和研究。根据采用的手段和目的方法的不同,勘查技术与工程的方法主要有应用地球物理学(物探)、应用地球化学(化探)、岩土钻掘与岩土工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我们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应用地球物主要采用物理的方法,比如说地质雷达;应用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比如采样化验;岩土的主要是钻探和治理;水文地质主要是找水等等。但相互会有很大的交叉。
第五名: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如果你想锻炼自己在经济大潮中高瞻远瞩的视野,如果你想了解经济发展中的趋势,如果你想对经济发展有宏观的整体认识,那么学习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肯定会让你学有所得。但所得还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已经逐渐从单纯培养具有宏观经济管理人才转为培养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适合各类经济管理工作的经济管理人才。开设院校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第六名:生物安全专业
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小编知道开设院校有福建农林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
第七名:光学工程专业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很多大学这个专业都招不满人哦!年年看到调剂信息一大堆,但是很难学,要考数学、物理,难度比较大。
第八名:物联网工程专业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第九名:自然地理学专业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道,属于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自然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性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
第十名:文物与博物馆专业
提起文物与博物馆,大部分人会认为学这个专业的一定是在博物馆或者文化部门工作,其实不然。这个专业就业面比我们想象的广泛,像拍卖行、艺术收藏类公司、鉴宝专家等等,发展前景都很不错。小编通过市场了解,发现拍卖公司起薪较高,一般在6K以上。同时,一个优秀的拍卖师主持一场拍卖会,收入一般过万。
考研冲刺阶段的“四大雷区”
到了考研冲刺阶段,复习的时间也越来宇少,复习的状态也越来越紧张。冲刺阶段是考研最关键的时期,同学们一定要做好计划和准备,高效备考。有些小伙伴可能因为焦虑走入复习误区,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复习的雷区,同学们进行合理制定计划,事半功倍。

从基础阶段到冲刺阶段,同学们一直很辛苦,但同学们一定要咬牙坚持到底。因为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是最为关键的复习时段。这里给大家一些前辈们的忠告,冲刺阶段的几大雷区要避开。
雷区一:冲刺复习重点不突出
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考研复习,应该是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往年考研同学的冲刺阶段复习,基本上没有和前期的复习区分开来,也就是重点不够突出,还是地毯式复习,对于重点和次重点的处理方式一样。这样的复习,导致复习效果不明显。
雷区二:真题不够熟练
最后的三个阶段,我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于真题的钻研上。毕竟是考试,我们想要顺利考上研究生,还得有一种不太认可,但是很实用的功利心,也就是围绕如何复习才能提高成绩。历年的真题,是我们最接近考试的素材,我们务必要熟练历年真题。
雷区三:掐表做题演练不够
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同学们还需要对做题时间进行把控。只有掐表做题,考生们才能对自己的做题速度有个准确的把握,避免最后做不完题,或是提前做完但答题不充分等这些情况的出现。
雷区四:压力过大,适得其反
冲刺阶段,是同学们压力最大的时候,这需要同学们进行减压,才能高效复习。因为压力过大,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到睡眠和饮食,进而影响到身体,最后只会是适得其反。
不论同学们前期在考研备考上花了多少时间,成败都在最后冲刺阶段几十天了。所以,最后的冲刺复习,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高效的冲刺复习,首先应该避免进入冲刺的雷区,才能取得高效的复习效果。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雷区考研学校排名 考研完初试之后是自己联系导师选择导师还是让学校研...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