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考研土管排名前三的学校是哪些?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第四轮公共管理学科评结果整理出的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是研究土地资源与资产之利用、配置和管理的一门科学,是人地关系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应用基础和管理基础。该专业为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的学科分支,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管理理论和新的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对土地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其研究方向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显示地理与资源学科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掌握空间分析高科技手段的优势和特色。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开发经营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研究与实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考研 学校排名
1. 北京大学(北京) A++ A++
> 2. 复旦大学(上海) A++ A++
> 3. 中山大学(广东) A+ A++
> 4.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A A++
> 5. 清华大学(北京) A++ A+
> 6. 浙江大学(浙江) A++ A+
> 7. 南京大学(江苏) A++ A+
> 8.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A+ A+
> 9.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A++ A
> 10.武汉大学(湖北) A+ A
>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A+ A
> 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A A
> 13.天津大学(天津) A A
> 14.厦门大学(福建) A A
> 15.苏州大学(江苏) B+ A
> 16.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B A
> 17.湖北大学(湖北) C+ A
> 18.汕头大学(广东) C+ A
> 19.深圳大学(广东) C A
> 2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A+ B+
> 2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A+ B+
>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A B+
> 23.东北大学(辽宁) A B+
> 24.南开大学(天津) A B+
> 25.山东大学(山东) A B+
> 26.四川大学(四川) A B+
> 27.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B B+
> 2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B B+
> 2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B+ B
> 30.郑州大学(湖南) B+ B
> 31.山西大学(山西) B B
> 3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C+ B
> 33.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C B
> 34.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C B
> 35.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E+ B
> 36.吉林大学(吉林) A+ C+
> 37.大连理工大学(江苏) A C+
> 38.云南大学(云南) B C+
> 39.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C+ C+
> 40.湘潭大学(湖南) C+ C+
> 41.云南民族学院(云南) D C+
> 4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E C+
> 43.西北大学(陕西) B+ C
> 44.南昌大学(江西) C+ C
> 45.西南民族学院(四川) D C
> 46.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E+ C
> 47.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B+ D+
> 48.兰州大学(甘肃) B+ D+
> 49.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B+ D+
> 50.重庆大学(重庆) B+ D+
以上列举全国排名前50的院校,希望可以对楼主有所帮助。
公共管理考研学校排名
1.中国人民大学 A+
2.清华大学 A+
3.北京大学 A
4.南京农业大学 A
5.浙江大学 A
6.武汉大学A
7.中山大学 A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9.北京师范大学 A-
10.复旦大学 A-
11.上海交通大学 A-
12.华中科技大学 A-
13.四川大学 A-
14.西安交通大学 A-
15.中国农业大学 B+
16.南开大学 B+
17.天津大学 B+
18.东北大学 B+
19.吉林大学 B+
20.同济大学 B+
扩展资料:
行政管理专业:专业代码:120401 门类/类别:管理学 学科/类别: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或者administration)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具有全局性,统筹性,这就要求新一代的管理人员具备管理职能、协调职能和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