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
怎么查大学专业排名?
搜索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网站:
http://www.cdgdc.edu.cn/
,输入: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学科评估结果即可。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是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的学科划分,对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
此次学科评估历时一年,按照自愿申请参评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所需数据由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公布的公共数据和参评单位报送的材料构成。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公示、核查,同时还邀请了学科专家、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进行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最终评价结果。
公布评估结果旨在为参评单位了解学科现状、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提供客观信息;为学生选报学科、专业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有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状况。
学科目录适用于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和规范功能。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称为“专业”)三级。
考研怎么选择学校
考研选择学校需考虑的因素:符合自身条件、符合自己的专业、学校难度、城市难度。
符合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喜欢的城市,在自己成绩范围以内,清楚判定自身的实力,考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一般考研的学校也决定了自己在哪里发展,要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
符合自己专业,要符合自己学习的专业,考研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择学校,如果学习的是理工类就可以报,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类型的学校。
学校难度,决定考研的还是自身实力,每个学校的难度都不同,他会根据你的成绩来决定会不会录取你。
城市难度,要看一下该地区的考研竞争人数,不过要是对自身成绩果于自信可以选择那些排名靠前的学校。
考研流程:
1、查看一些大学的招生摘要、目录和招生数据,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合适的目标专业。
2、确定目标学校、目标职业和初试科目。
3、开始在线注册和付款。
4、确认考试考场。
5、打印准考证。
6、初试复试。
7、等待通知。
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第一、确定报考专业
因为报考专业会直接影响报考的学校的选择。在这温馨提醒大家,如果不是对本专业彻底失望或失去兴趣,或者觉得本科的专业没前途,最好不要随意跨专业报考,毕竟跨专业报考难度较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可以跨专业报考,就是报考相近的专业。比如,学会计学、或学经济学的报考金融专业;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子信息工程的,报考自动化专业等,这些专业相近,专业课上有交叉重叠,跨专业难度相对小一些。
第二、确定报考学校档次
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评估一下自己的能力,切忌盲目。
比如你是普通二本院校的学生,建议报考211工程或普通的985大学,报考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这种风险很大,一来竞争太激烈,二来这些学校部分老师可能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
比如是211工程或985的大学,同等条件下,建议首选本校,或者选择比自己学校稍高层次的大学,专业上水平更高,就业前景更好的大学。
第三、确定报考城市。
大学是具有城市属性,城市经济越发达,大学也会随之跟着快速发展。这在我国大学历史上已经有许多案例,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还有地理位置不佳的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大学。
建议在城市选择上,决定以后在哪工作,就选择在当地或周边的大学。同等条件下,优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或北上广等大城市。
考研应该怎么选择学校?
考研选择什么学校很关键,得想想为什么考研,考研的目的是什么。一种是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另外一种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第一种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第二种只是为了研究生的文凭,那么要确保能考上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一般来说,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可以以这个规律为参考,不过要注意越来越多好的学校已经留给统招的名额在变少了,更多的名额给了保研的同学,所以报名之前一定要明确招生的名额,最好能和在校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交流,了解具体的招生名额和保研名额。
其实很建议报考34所自主划线的院校,因为这34所院校一般都是985、211学校,学校都很好,并且考研初试成绩是比国家线先出来,初试的时间也较早,这样可以提早知道结果,即使没有考上,也有时间调剂。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考研学校理工类排名怎么看 如何选择考研院校和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