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物理电子学专业怎样?好考研吗?就业前景如何? ...
如下:

中科大 的物理电子专业实力很强,在全国物理电子专业排名第2,仅次于电子科大。
考研需要考数学一,英语一,政治,专业课(固体物理,高频电子电路),难度不小,2015年中科大物理电子分数线375,数学要求不低于110,专业课不低于115。
物理专业由于市场较小,就业前景并不景气,中科大的物理电子也不例外。最好能去研究所或是留校当老师,想企业工作得在研究生阶段多加实习。
学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 郭沫若 兼任;建校后,中科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 钱学森 、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科大
物理电子学考研考什么科?
培养目标:
一、掌握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国内外的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具备一定的听说及交流能力。
三、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科学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且有新的见解,可胜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就业方向以可从事电子工程系统和设备的分析,研究,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可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或通信等相关领域工作。
物理电子学是很难的一个考研专业,相信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都是非常热爱物理学和电子学的考生。可以根据学校公布的专业目录,好好规划自己的备考时间。
了解更多的考研资讯,欢迎大家关注 高顿考研 ,祝各位考试顺利!
光学专业就业怎么样啊
光学专业就业不太好,就业门槛比较高。但是学好了还是挺好找工作的。
光学方面的技术人才的门槛相对较高,学好了肯定还是吃香的 ,尤其是几个传统的光学强校。这个行业的小公司一般不会找这种人才, 学好了出来基本都是去大公司和研究所工作。
光学的涵盖面太广,不太好作具体建议。大多数行业都是二八分化,尽量靠着前20%的话很有优势,读个研排名就提高不少。很多大公司招人都是研究生起。
就业方向:
1、图像处理。这个因为计算机专业也有这个方向,所以就业面广但竞争力看个人了。如果做图像识别之类的可以签百度之类的。
2、虚拟现实及现实增强。这是未来的大方向啊,前景比较好。
3、电相关。做成像的电路,现在很多用FPGA,DSP这些嵌入式的东西,就业面宽些。
4、激光方面的。本身应用的地方较少,但因为冷门,招聘的少,应聘的也少,通常公司招人也是直接要,因为没得挑。
5、光学设计。由于国内精密加工水平有限,所以很多人都是奔研究所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想报考研究生,哪个大学的强一...
2009年全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最新排名|排行榜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北京邮电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清华大学
5 东南大学
6 北京交通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哈尔滨工业大学
9 华中科技大学
10 上海交通大学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北京大学
13 西北工业大学
14 大连理工大学
1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6 南京大学
17 四川大学
18 山东大学
19 天津大学
20 浙江大学
21 西安交通大学
22 武汉大学
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24 南京邮电大学
25 上海大学
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B+等(41个):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深圳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江南大学、安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长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厦门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济南大学、西安邮电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北方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
B等(40个):江苏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南大学、贵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汕头大学、长安大学、新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五邑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燕山大学、湘潭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烟台大学、重庆工学院、北京印刷学院、青岛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扬州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内蒙古大学。
哪所大学的物理比较强,想去考研。
10284 南京大学 1 95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92
10001 北京大学 3 91
10003 清华大学 4 88
10246 复旦大学 5 85
10335 浙江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7 81
10055 南开大学 8 79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9 76
10486 武汉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11 75
10610 四川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3 74
10730 兰州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5 73
10247 同济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9 72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21 71
10108 山西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25 70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90002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28 69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29 68
10280 上海大学 30 67
10286 东南大学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107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34 66
10075 河北大学
10532 湖南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38 65
10140 辽宁大学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673 云南大学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44 64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1066 烟台大学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50 63
10475 河南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52 62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54 61
10110 中北大学 55 60
一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著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物理系之一。1984年,声学和无线电专业从物理系中调整出来,组建了信息物理系(现改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以物理系中一些研究组为基础,发展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建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5个博士生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学6个硕士生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生专业.
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
物理系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建校时即设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担任。先后还有马大猷、严济慈、钱临照、朱洪元、曾泽培、王守觉、章综、李荫远、张宗燧等著名科学家在物理系任职、任教。1964年,与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组成物理系。1978年系调整时物理系保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低温物理、磁学、固体发光、光学等物理专业。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三 清华大学物理系
清华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6年,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吸引了多位著名物理学家,如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等,在清华物理系任教,培养了王淦昌、钱伟长、钱三强、林家翘、彭桓武、王竹溪等一大批卓越的物理学家。清华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一级学科下除无线电物理外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1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清华物理系具有国家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是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物理系设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四 复旦大学物理系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师学生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数理系,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3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3个本科专业,这3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五 浙江大学物理系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物理系具有辉煌的历史,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吕敏、贺贤土等13位科学院院士先后在该系学习和任教。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免试保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六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5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1998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物理科学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等本科专业。
七 中山大学物理系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30年代初就已成立的院系之一。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5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7个硕士点。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八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来。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查谦、潘祖武、江仁寿、桂质廷、张承修、马师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4个学科门类,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
九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点,又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建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和光学工程,博士点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十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吉林大学是由东北人民大学发展而来的。1952年院系调整时,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调入余瑞璜、朱光亚、吴式枢、�a清泉、霍秉权、郑建宣、高墀恩等一批著名的专家、教授,建立了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1958年东北人民大学更名为吉林大学。1998年学院的凝聚态物理学专业、光电子和光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211”工程重点学科专业。2001年原子相干与原子分子光谱实验室被教育部评定为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5所院校的物理系(室)合并为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学院下设4个系和7个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对物理学一级学科所包含的理论物理学、光学、声学、磁学、凝聚态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全部8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外,光学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3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十一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的前身为山东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30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束星北、王淦昌、丁西林和郭贻诚先生等曾在此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出自该系。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成立,原山东大学物理系正式定名为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学院涵盖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学3个本科专业,有11和硕士点和10个博士点。
不一定全啦!但列出来的算是中国物理方面定见的大学了!!不一定要非上这些不可,不过楼住加油,要有考这些学校的志向,加油,努力!!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物理电子学考研学校排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想报考研究生,哪个大学的强一...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