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北京电影学院需要多少分才能被录取?
2006年本科录取分数线
表演专业(表演方向):文化考试成绩要求达到当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均为286分。
录音艺术专业(录音艺术方向):文化考试成绩要求达到当年北京市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文科、理科均为476分。
摄影专业(电影摄影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50分。
摄影专业(图片商业摄影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58分。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影视人物造型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10分。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影视虚拟空间设计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70分。
广告学专业(影视广告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290分。
录音艺术专业(影视音乐录音与创作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20分。
动画专业(动画艺术方向):文科、理科均达到324分后,。
动画专业(漫画方向):文科、理科均为366分。
导演专业(纪录片方向):文科、理均达到455分,对于文化过线的专业合格的考生,要求英语分数不得低于90分(满分150分。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剧作方向):总分按考生专业成绩(占60%)与文化考试成绩(占 40%)综合成绩排名[计算公式如下:总分(百分制)=考生文化课成绩÷750×100×0.4+考生专业课成绩(百分制)×0.6,达到综合成绩文科、 理科均为63.86分。
摄影专业(图片摄影方向):按考生高考成绩排名,文科、理科考生达到408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影视管理方向):按考生高考成绩排名(男女生比例各占50%),达到分数线男生文科、理科均455分,女生文科、理科均为475分。
动画专业(游戏设计方向):按考生高考成绩排名,文科、理科均达到427分。
动画专业(电脑动画方向):高考成绩达到384分。
摄影专业(多媒体影像创作方向):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当年北京市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6分,理科为528分)。
2005年录取分数线
系所及专业名称 文科 理科
最高分 最低分 最高分 最低分
文学系影视文化与传播 539 445 570 477
导演系剪辑 554 448 548 477
表演系表演 472 235 493 251
摄影系电影摄影 551 329 487 410
录音系录音艺术 567 476 529 416
影视音乐录音与创作 396 279 444 295
美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462 335 543 463
新媒体艺术 496 333 422 357
管理系影视管理 567 437 539 437
文化经纪人 494 381 499 382
摄影学院图片摄影 557 363 548.59 411
动画学院动画艺术 475 279 474 302
游戏设计 555 325 411 341
漫画 512 298 368 228
电影学系影视媒体理论 578 473 559 482
影视技术系网络游戏 507 458 507.85 428
2004年
一、本科录取原则,以下分专业说明录取原则:
1、 导演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电视剧作方向):文科(不含数学)达到348分,理科(含数学)达到433分。
2、 摄影(电影照明设计方向)、摄影(图片摄影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管理方向)、动画(电脑动画艺术方向):文科(不含数学)需达到208分,理科(含数学)需达到260分。
3、 动画(动画艺术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特技方向)、广告学(影视广告方向):动画(动画艺术方向)、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特技方向)、广告学(影视广告方向)要求语文不低于90分,外语不低于55分。
4、 录音艺术(音乐录音方向)、表演:文科(不含数学)需达到208分,理科(含数学)需达到260分。
5、 录音艺术(不含音乐录音方向)本专业要求学生高考分数达到北京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即文科435分,理科433分。
二、高职专业
我院共有四个高职专业(4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录音艺术、动画(电脑动画制作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管理方向)、表演。以上专业须达到北京市艺术类专业(其它专业)最低控制分数线要求(文科不含数学175分,理科含数学206分,对于个别省市文理不分的学生根据有利于考生的原则,分别以文理标准要求,只要符合文理分数线之一,即视为文化过线)。
关于2007年本科、高职招生答考生问
问:北京电影学院今年招生有无新的举措?
答:为了能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报考渠道,更广泛的选拔具有动画创作潜质的人才,今年我院从动画学院动画专业开始试行网报、函报以及面报三种形式,考生可通过网络或邮寄的方式提交初试作品(详细请见《简章》),省去考生来京参加初试等费用,这一举措将推动我院今后招生考试形式的改革。
问:北京电影学院今年设几个考点?
答:今年仅设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考点。在此我们提醒考生注意:2007年报考我院的考生在参加我院专业考试前,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当地高招办组织的“艺术类考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文化考试”的报名,取得生源所在地的报名证,凭此证件参加我院组织的专业考试。考生所报考专业如属省统考专业范围,考生还须按当地省招办的有关规定参加省组织的联考。有关艺术类高考报名和省统考相关规定,请考生向所在省(市)高招办咨询。
问:2007年招生简章及专业介绍及考试辅导如何购买?
答:北京地区的考生可到我院收发室直接购买(为方便考生,周六、周日不休息),外地考生可汇款到“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编100088”。汇款时须写清楚您的姓名和地址,我们收到汇款会及时寄发。《北京电影学院2007年本科、高职招生简章》含一份报名表12元(含邮资),《北京电影学院专业介绍和考试辅导》为25元(含邮资)。我院招生简章的主要讯息已在我院网站上公布,并将于近日全文发布。
问:专业考试中,可兼报几个专业?
答:考生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报考我院两个专业(报名资料请自备两份)并参加该两个专业的专业考试。
问: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答:2007年的录取原则在招生简章中有详细说明,具体的录取分数线待高考结束后根据具体专业考生的整体分数情况确定。想了解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可登陆北京电影学院主页,点击“招生信息”一栏,在“2006年本科、高职录取原则”中将有各个专业的录取详细情况,只供考生参考。
问:报考贵校有身材限制吗?
答:除表演专业在身高上有特殊要求(男身高不低于1.73米,女身高不低于1.62米),其他专业均无身材限制,具体各专业的报考条件要求请关注当年招生简章。
问:文化考试对语种有限制么?
答:对报考我院的考生,文化考试无语种限制,但入学后一律学习英语。
问:有些院校在专业考试期间不允许家长陪同进入校区,贵校是怎样规定的?
答:由于专业考试期间正处于寒冷的冬季,我们考虑到报考我院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且年龄较小,很多问题需家长协助。为此,我院在校园环境有限的情况下,开辟家长休息室及考生候考区,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最大的便利。
北京电影学院2007年本科、高职招生简介
一、本科招生专业及人数
序 号 系 别 专 业 ( 方 向 ) 学制(年) 人 数
1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电影剧作) 4 20
2 文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影视文化与传播) 4 20
3 导演系 导演 (故事片) 4 15
4 表演学院 表演 4 30
5 摄影系 摄影 (电影摄影) 4 12
6 摄影系 摄影 (多媒体影像创作) 4 6
7 录音系 录音艺术 4 15
8 录音系 录音艺术 (影视音乐录音) 4 12
9 美术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电影美术设计) 4 12
10 美术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特技) 4 10
11 美术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广告导演) 4 12
12 美术系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新媒体艺术) 4 10
13 管理系 公共事业管理 (影视管理) 4 25
14 管理系 公共事业管理 (文化经纪人) 4 25
15 电影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 (影视媒体理论) 4 11
16 摄影学院 摄影 (图片摄影) 4 15
17 动画学院 动画 (游戏设计) 4 20
18 动画学院 动画 (动画艺术) 4 30
19 动画学院 动画 (电脑动画) 4 30
20 动画学院 动画 (漫画) 4 15
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
本人介绍:我是本科是一所普通一本,专业为新媒体,算是小跨,报考了华东师大广播电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到数字媒体艺术方向) 初试:英语二86,政治68,数媒基础117,数媒实务132,成功上岸。

关于择校:
我本科专业所涉及的内容颇广,而对所学的影视技术类课程很感兴趣,考虑到我对影视文化的喜好,抱着想继续深入学习的想法,我决定考这方面的专业,去追寻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所以我的建议是,回顾你的本科所学,结合你的兴趣所在,找出你想深入学习的领域,有没有基础其实无所谓,兴趣和决心是最好的动力,认定了就去努力做,过程就已经是宝贵财富。
关于择校,你可以向往一座城市或者一所大学并结合专业做出选择。我在搜寻信息的时候,有一段盲目期,花了大量时间全网盲目搜索,觉得信息越多越好,但是整理出来的一大堆零散信息更加让我无所适从,而有效性和针对性更为重要。直奔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会是你了解一所院校及相应专业的最佳途径,学长学姐的一手信息更为详细准确且关键,有针对地对目标院校和专业有所了解,并且根据学长学姐的反馈以及你的能力对考取目标院校的可行性进行评估,然后做出选择。广播电视专业考研的难度也不是非常难,对于跨考生来说非常友好,而前期的择校、择专业非常重要,随着考研难度加大,它拼的不仅仅是努力,更多是选择。所以前期一定要慎重选择鸭。
今年艺术类的国家线是347,直逼文学类的国家线,其实之所以国家线这么高大概率是因为广电和戏剧这些学科的普遍得分都高使得艺术类国家线也跟着水涨船高,所以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觉得艺术类就很好考,如果不好好准备很可能会翻车的。另外华师作为211,985该有的牌面还是要有的,今年报录比大概在1:20左右,而且华师每年变着花来出题,所以大家懂我的意思了吧。
关于政治:
我的政治现在看来绝不算高,做到了不拉分就也还好。政治复习我的心得是培养兴趣还有高效复习,前期找到喜欢的老师的视频去培养兴趣,了解一下涉及到的内容,中期就把大量时间用在刷题上,刷刷刷,选择题真的很重要!后期就是背,肖爷爷的四儿背起来,我在背诵的时候用了一些技巧,没有花很长时间,后来结果证明效果也很好。
9月:我的政治开始得比较晚,所以后期刷题的时间就会被压缩从而受到影响,我9月份还在乐呵呵地看徐涛老师的视频课,从基础到强化,边看边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上面做符号和笔记,也借此过了一遍所有的内容。
10-11月:视频课之后,我对着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做1000题,边做边查边熟悉,边改边加强记忆,我1000题只做了不到两遍(第二遍只做了错题),基础不够牢固,我建议还是要尽可能多做几遍的。
1000题之外,肖爷爷的八套卷也必须要做,很惭愧我只做了一遍八套卷,分数也只是惨惨的37-40分,后来我有做徐涛的题,也是一遍,分数很不稳定,不过错题都是浏览了好几遍。这里要强调的是,由于我对政治的时间分配比较少,刷题的量没有上去,建议有时间一定尽量多刷题!选择题做到40+,总成绩70+问题不大。
12月: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任务很紧,专业课的记忆任务也很重(怪我拖延),所以我对政治的要求就是:短时高效。采取的方法就是用了小白总结排版的肖四答案以及空卡(B站可搜到)总结的关键词逻辑速记,背起来依然要花时间,我零零散散背了大概一周吧,但是已经性价比很高很有效了!最后的成绩也说明,只要用心背过,大家都不会差多少!
关于英语:
华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考的是英语二,我的英语基础还不错,四六级都过了。而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语感,语感是个很玄学的东西,我的歌单都是英语,平时看的也都是美剧,所以这个也为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3月到6月我坚持每天打卡阅读一篇外刊,每篇文章分析它的长难句和段落之间的联系,并开始单词的背诵。词汇可以说是备考英语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六级500以上的话当我没说),如果英语基础不好的小朋友可能刚开始背起来很痛苦,所以为了减轻背单词的压力,在背英语初期可以听听词汇课,直接二倍速听就可以了。但是听课只是强化记忆的过程,更多的还是需要自己去背诵,建议可以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法。 另外市面上是词汇书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不论是哪一种只要全部都背完都是足够用的。我将核心词汇背了两轮。我觉得光背单词是无用的,必须配套进行阅读。
在7―8月我购买了黄皮书,从英语一97年的真题开始模拟,每周大概做一年的真题,我不会一下子把几篇阅读全部做完,我一天练一篇文章,培养自己的阅读思维。阅读可以说是整张卷子占分比重最大的板块,四篇阅读一共40分,如果阅读可以得34以上,那么英语大概率就能得65+了,所以它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虽然华师的专硕考的是英语二,但是英语二满打满算只有十年真题,40篇,数量是远远不够得,所以建议大家为了不要浪费真题,可以先从英语一的阅读开刀,其实大家如果做下来会发现英一阅读和英二阅读并没有太大区别。首先墙裂推荐新东方的唐迟老师,唐迟老师讲阅读的思路极其清晰,有了唐老师甚至可以不需要买真题答案了。另外就是我准备阅读时候用的方法其实蛮笨的,但是很有效。大家可以把近20年的英语一真题和英二真题打印下来,每一篇的每一段都留白,做出一个手译本,然后把文章里面的长难句都自己翻译一遍,长此以往自己不但能看懂英语文章,甚至顺带把翻译也给练了。
9―11月我一边刷真题一边配套跟老师阅读课和单词课。单词课是按照每年的真题出现的高频考点来授课的,所以这个课的性价比非常高。而英语一和英语二2010-2019的真题我都刷了两遍。第一遍做感觉,第二遍去拆分段落。最后我的客观题只扣了6分。而华师也很看重英语,所以英语好很重要啦
12月份就是背诵作文,考研作文一共有两篇,分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一般是就表格写观点,小作文无非就是写意见。听起来感觉挺玄乎的,事实上作文也可以算是送分题,如果背的好,25分的作文应该是可以得15的。有很多小朋友会选择背王江涛的20篇,其实我觉得有点太多了,而且很多句子如果在考场上记不起来的话,大概率就白背了,所以我认为石雷鹏老师的作文课还不错,他教的是模板,但是真的很好用,只要作文题目正常,你都可以大写特写。
专业课一
我专业课一是697数字媒体艺术基础。
参考书目: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影视动画后期编辑与合成》刘秀梅
《重构美学》贾秀清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数字艺术论》廖祥忠
《视听语言》陆绍阳
考了117分不高,算是不会拉分。这门课需要阅读参考书,关注一些数字影视行业热点,都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和时间去解决,内容也比较庞杂,我暂列出以下几点:读书整理框架,练习真题总结体系,热点补充加深理解,模拟训练提前熟悉。方法是一回事,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实践起来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进行知识的转化。
5-7月:专业课一因为有好几本参考书,所以我一开始主要精力在啃书本上面,涉及到的书籍有刘秀梅老师的《影视动画编辑与合成》
以及《视听语言》
等。方法是先通读一遍,读的过程中尽量去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思想;第二遍就要理清整本书的逻辑框架,带着逻辑去读书,筛选出关键内容,对不重要的内容进行过滤;第三遍呢,就在逻辑框架的基础上,对关键内容加深理解并开始记忆,做到合上一本书之后,脑子里会浮现出逻辑图以及具体分支的大体内容。
8-9月:这段时间我主要花精力去看一些行业前沿的论文,可以去看像《现代传播》
这样的杂志啊,知网上关键词搜得的论文啊,通过大量的阅读去补充一些比较新颖的论点论据以及学习和培养行文用语的习惯。我会整理出一些专题,比如说关于像VR、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热点,关于文化综艺、微纪录片这样的影视热点,多借鉴学者的观点,摘抄一些比较好的句子,形成自己的素材文库。
10-11月:10月份我开始做真题,以真题为本,结合自己读过的专业书籍以及总结过的专题热点,组织自己的语言,尽量形成有逻辑的思路清晰的答案。一开始我写的也是一塌糊涂,不过随着自己的练习,对论文行文思路的模仿,答案会越来越像样的。当你做完真题之后,一定要去回顾,去发现真题的“套路“,看看老师喜欢考什么,最好能把考察内容分类归纳做成体系,这样你在考试的时候,就可以往你归纳的体系上面靠,避免跑题。
12月:最后的这些天,我主要把我看过的参考书,总结过的专题以及归纳的真题答案体系仔仔细细回顾了一下,加深了记忆。最后记得要至少做一套模拟题训练时间的把控还有手速,保证你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题,这真的非常重要!
4.专业课二
专业课二877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实务同样是很重要的一门课,主要考察故事和节目策划的文案创作,我考了132分(大家普遍都考得比较高),这门课需要你在熟悉套路之后有一个不断积累和练习的过程,唯有巧和劲都用对了地方,才可以获得好的成绩。
5-8月:专业课二前期我复习得比较松散,一是阅读大量的故事,遇到好的故事就做标记保存下来,留待以后备用,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我大概找到十几到二十个满意的故事为止。二是阅读节目策划案,搜寻一些成熟节目的策划案来读,从中提取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来做成模板,留待以后套用,节目类型尽量做到多样化。
9-11月:做真题,我尝试把我积累的故事与真题进行“对接“,在立意、人物等方面按照题目要求对故事进行选择和改编,使我的故事能够灵活适应具体语境,这是一个需要利用脑力大胆联想想象的过程,如果遇到没准备过的故事类型,就再去做阅读和搜寻。节目策划与故事类似,已有的进行套用,进行切题的改编和丰富,没有的就继续搜寻整理。
12月:我整理了之前所有积累过的故事和策划案,挨个过上几遍,熟悉内容,做到想到名字或者主题就能联想出相应的内容。之后也是要做至少一套模拟题,练习时间掌控和手速,专业课二更会考验你的手速,切记在切题的基础上务必要写完!大家不要想着在考场上临时编个新的故事,时间是不够的。而12月的时候我就不去写新的故事了,每天就练手速,最后可以不动脑子的把一个微电影剧本给写出来,考场上我也是这种感觉,写着写着就考完了,也来不及作过多思考。
四、最后总结
疫情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且也是神仙打架的一年,首先我们不公布排名,所以我看到自己分数时还是非常焦虑,在准备复试的三个月时间我也每晚失眠,但是该学的还是得学,我相信焦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但是该准备的我也没少准备,15个中文问答、15个英语问答、作品集、科研设想,我都准备的很充分。在考前也和很多可爱的小伙伴们模拟面试,最后我的复试也是排在了专业第二名。
而初试在准备微电影剧本时我是很开心的,我看了四十多本故事会,经常兴奋的把新写的故事给老师看。我还写了一个农村姑娘大学毕业回村养鸭,推动村子现代化进程的故事。我觉得学广电有时候可以给自己些使命感,像纪录片《寻找手艺》,导演组就是为爱发电,也帮助了我们记住这些传统文化和手艺人。
在学累的时候大家也可以看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或者看看电影,说不定初试就考到了。我觉得学习广电的人特别幸运,因为可以边学边玩,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祝大家都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加油!
国内有哪些纪录片专业的研究生院校?
国内有纪录片专业的研究生院校有: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电影资料馆 也有研究生专业,纪录片也会学。
并且 香港城市大学 有一位研究生导师,就是专门教纪录片的,叫魏时煜,她是女性电影方向的,曾拍摄过 《金门银光梦》 。
其他也就不太清楚了,台湾的一群人拍摄过《幸福定格》、《日常对话》、《台北抽搐》等非类型纪录片,他们有的不是科班毕业的。
对纪录片的拍摄:
想拍纪录片的话,是不是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不重要,我看了我上了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又真的拍了纪录片吗,重要的是要有渠道接触到一些东西并在心中埋下种子。
其实在西方,纪录片只被划分为了: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和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这两种类别。
在国内,真正的在做这方面研究的还是少数,因为样本量还不够多。我所提及的一些纪录片是我个人感兴趣的方向。真正确切的定义,更具体的类型划分,还是要由学院的专业导师来进行。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纪录片导演考研学校排名 国内有哪些纪录片专业的研究生院校?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