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普查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

跨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

考研目标的选择可以说是考研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事务之一。一般而言,应该在计划考研之后就着手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也可以先准备公共课,同时多了解一些相关院校的信息,最终确定学校和专业以及导师。但最好事先定下目标,这样就能有明确的目标意识,用目标来激励自己。当然了,对于很多考研人来说,选定学校和专业以及导师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考研人一般都会或多或少犹豫不决。为什么会有犹豫呢?犹豫不决是天生的性格弱点吗?非也。所谓“艺高人胆大”,“英雄无惧”,真正的英雄在做出抉择时必然非常果断。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平常人做选择,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就在于获取正确的信息,采用正确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正确的结论就是适合自己的目标,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一个可以为之付出青春、血汗的目标,一个即使由于各种外因导致自己无法抵达也无怨无悔的目标!

正确的信息,就是要通各种渠道获取充分而可靠的信息;正确的方法,即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如何联系导师,这是本节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节共分两个部分,其一是选定学校和专业的一些思路、方法和经验之谈;其二是选择导师的一些思路、方法和经验之谈。本节最后附上了一些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案例,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借鉴。

(一)选定学校和专业

在确定考研以后,选择学校和专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我们将结合自身经验、针对考研人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常见问题来探讨如何选定最适合考研人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1.选好学校?选自己喜欢的专业?选好专业?

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应当优先考虑专业,并且要优先考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追求好专业好学校。我们给出的理由如下:

(1)到了研究生期间,应首先着眼于追求自己的兴趣,要真正做到“学有所长”,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继续深造时得到老师的青睐,获取更多的机会,例如出国。对于想出国的学生就更是要慎重选择专业了。毕竟要想顺利出国,并且希望争取奖学金的话,专业成绩、科研能力是关键。此外,对于读完研后选择就业的人,如果想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工作,那么拥有专业“核心竞争力”必然会让你在职场上如鱼得水。而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对自己的专业真正感兴趣,那么做出成果来就要顺利得多,出大成果的机会也要高一些。反之,如果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而且你没有扎实的学习态度和坚持精神,不懂得在自己需要做的工作中找到兴趣的话,那么读研又将成为一场可怕的梦魇,两至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而你很可能依然两手空空,职场无助。

(2)研究生期间最主要的任务是课题研究,读研期间所从事的课题/项目直接关系到就业的前景。研究生就业的优势主要地体现在专业素质(科研能力、技术水平等方面)。而专业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可以学到知识的多寡和能力提升的高低。排名靠前的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在继续深造、选择就业等方面都会有比较优势。

如果你对想报考的专业没有特别的兴趣,只要你不讨厌它,那么就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兴趣更多的在于培养,在于寻找。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坚持的精神和扎扎实实学东西、做事情的品格。这样的话,即使你对专业没有激情,但至少不至于被动。你仍然可以通过读研学到很多东西,收益也就不会太少。

至于学校也是很重要的。不少企业还是倾向于去名校招聘人才,学校牌子硬,找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学校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如果各方面的资源多一些,个人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更多的选择机会。

2.报考太好的学校里的好专业怕考不上,报次了又怕亏了自己,怎么办?

这是考研人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普遍烦恼的一个问题,也是选定学校和专业时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破解的思路是“知己知彼、果敢决断”。

(1)“知己”

也就是分析自己的基础实力如何,兴趣所在,预期目标如何,备考时间有多少,人际资源有多少。

基础实力包括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素质、本科专业知识基础、本科学校背景等。相对关键的是本科专业知识基础、本科学校背景,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心理素质都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兴趣就是我们对什么专业感兴趣。

预期目标就是我们的人生理想,我们希望去哪个城市,哪所学校,也就是我们想追求什么。目标,或者眼界,往往决定行动。目标有多高,成功很可能就有多大。清代胡雪岩曾有句经商名言:“你的眼光及于一省,你就做一省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全国,你就做全国的生意;你的眼光及于天下,你就做天下的生意。”许多报考名校的学生就是那种志存高远、勇于拼搏的学生。他们敢于梦想,所以实现了梦想。

备考时间就是除掉课程学习时间、课程考试准备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专业实习时间等或者工作时间之外的可以用于专心复习的时间。一般来说,对于基础一般的考生,报考本校本专业至少需要3个月,本校外专业至少需要5个月,外校本专业至少需要7个月,外校外专业至少需要9个月。

人际资源是指是否有学长、老师、同学、朋友在所报考的学校或专业就读。我们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有往届就读那个专业的学长,那么你就比别人多占据了一份“人和”,显然成功的机率就增加了一倍还多。所以在没有熟人的情况下,要尽最大努力通过朋友的朋友以及网络、甚至直接去报考院校“踩点”找到学长或老师。

(2)“知彼”

具体来说,要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如下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分析。

1)竞争态势。也就是录取人数,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过复试线人数与最终录取人数之比,以及调剂情况。一般看最近三年的就可以了。但也不要为竞争所吓倒,只要自己喜欢,实力可以,备考时间足够,那么就可以大胆选择。

2)学校/专业实力。这与个人预期目标有关。目标高,对学校/专业要求也高。主要了解学校/专业知名度、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一般的指标是看该所院校是否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等。一些网站的研究生院实力排名和专业实力排名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但需要客观地看待,尤其是对“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的实力更是要高看,绝对不能低估。

在专业方面,还要尽力搜集专业就业情况,以及专业今后的发展情况,比如导师的科研项目情况,学生的出国情况,读博的情况等。

3)招生与考试政策。一般通过招生简章、复试办法公告等了解。

4)专业是否欢迎跨专业报考。对于跨专业考研人而言,需要“投石问路”,事先联系导师或者给研招办打电话,或者上网,了解对方专业是否欢迎跨专业考生。一般而言,报考专业应与自己的所学专业相关或者不是离得太远,最好选择与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这种情况下,由于大学四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专业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课复习起来往往会顺利一些,会比较得心应手。将来从事进一步的研究通常也会上手更快一些,并且在复试时也会占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不少专业,尤其是交叉学科是很欢迎跨专业考生的。这时就另当别论了。

(3)果断决断

知己知彼之后,就需要经过分析权衡果断决断。也就是如下两个方面的决断:

1)专业决断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预期目标、备考难度,以及对目标院校的目标专业信息(实验设备、导师状况、发展前景、就业前景等)的了解,果断选定目标专业。

2)学校决断

根据自身实力、备考时间状况、备考难度,以及对目标学校的信息(知名度、人文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科研成果)等的了解,果断选定目标学校。

关于备考难度如何估算,我们在这里推荐新东方周雷老师讲的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如何判断报考难度的基本公式,供大家参考。这个公式关于难度的估算只是涉及到了目标学校与现有学校之间的差异(地理位置、软硬件实力)、目标专业与现有专业之间的差异(软硬件实力)两个方面,因此是片面的,不具备权威性的,我们之所以列写出来,只是帮助大家对考研难度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具体的难度如何还请参见第二章第六节关于“跨校跨专业考研”部分的叙述。

基本公式:

目标得分(Goal,G)=目标学校地理位置得分(Location,L2)+目标学校软硬件实力得分(Rank,R2)+目标专业软硬件实力得分(Major,M2)-就读学校地理位置得分(Location,L1)-就读学校软硬件实力得分(Rank,R1)-就读专业软硬件实力得分(Major,M1)

目标学校地理位置分为三个档次:

① 沿海热点经济发达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等。

② 区域中心城市和中部城市,比如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青岛、大连、杭州、西安、武汉、郑州、长沙、重庆、成都等。

③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比如呼和浩特、银川、石家庄、保定、兰州、贵阳、昆明等。三个档次中第一档次分值为3,第二档次分值为2,第一档次分值为1。

目标学校软硬件实力可以粗略的分为三个档次:

① 名校:国家教育部定的“2+7”:定位为世界一流的清华和北大,定位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 。

② 其他“211”入选学校。

③ 一般本科院校。

三个档次的分值也和城市一样。

目标专业软硬件实力也可以粗略的分为三个档次:

① 热门专业:法硕,金融硕士,管理,新闻,计算机,通信等。

② 大众化的专业:国际政治,会计,中文,数学,物理,和大多数工科专业。

③ 冷僻的专业。

三个档次的分值也和城市一样。

经过计算,如果一个同学的选择小于2分,那么说明竞争的程度不会太过于激烈,考取的希望比较大。如果分值在2~4分之间,那么这就意味着竞争相当激烈,如果分值大于4分的话,说明要将经过超出常人努力才有成功的希望。

(二)选定导师

导师的选择对于报考某些院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复试中往往确实起着决定作用。但也有为数不少的院校对导师选择是不做要求的,甚至是反对的。比如清华大学,很多专业都不要求事先选择导师,一般是录取后,开学前两周进行双向选择。学生了解老师的科研课题等情况,与老师谈自己的读研计划等,然后再决定选哪个导师。当然,不管怎样,如果能够联系上一个看好你的素质和能力的老师,那么必然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即使他/她没法决定你的录取与否,但他/她在帮助你了解专业科研方向、专业实力、专业报考与录取情况方面以及在复试科目的重点、考查形式等方面给予你的指点都是相当关键的。因此,尽力联系一个好导师(即使最终他/她没有成为你的导师),与他/她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件比较重要的事。我们针对考研人最为关心的问题来探讨如何选择好导师,以及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1.什么时候选导师?

根据院校要求而定。如果院校对选导师有要求,在开始准备复习时就应选择导师。当然也可边复习边考虑选择的事情。如果院校没有要求,则可以先全力以赴准备初试,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考完后可以对下答案,估个分数,再结合以前的录取线(要根据该年试题的难度进行调整),大概确定自己能够进入复试。在成绩出来之前,多了解一下各位老师的基本情况。分数出来后,双向选择导师。

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的是,参加调剂时一般需要实现联系导师。

2.选择什么样的导师?

理想的参照系是这样的:

(1)人品好的导师。研究生阶段,老师的为人必然对你,甚至对社会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好的导师,一般都很谦虚,尊重学生,给研究生一个很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这个一般要通过学长才能了解到,当然也可以在跟导师的联系交往中看出来。

(2)科研能力强的导师。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科研实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在某方面有所建树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在经济技术一体化的今天,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很可能意味着导师的科研经费少,科研经费少就无法保证一些实验的顺利进行。所以报考前应该对导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有一些了解。看看导师的科研经费是否比较多,科研课题是否比较多,是否比较前沿。

(3)导师性格与自己性格相合的导师。首先要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主动型、外向型,开朗活泼型的,还是内向,被动型的。不同性格的老师有自己各自行事的风格,喜欢各自不同类型的学生。通常你是没有资格要求老师来迁就你的个性的,如果自己不是百变超人,那么最初选择的时候,老师的个性和他喜欢的类型还是最好和自己相合的好。这和将来工作环境找领导和同事相处是一样的道理,职场有很多人最初找工作都是看待遇,看工资,但最后走人的,往往是和领导或同事没处理好关系,这个对研究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考察因素。

(4)导师科研方向与自己的兴趣、专业追求相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真正喜欢这个方向,你才能干一行,爱一行,你也才能够愉快地度过研究生阶段并且有所收获。所以要尽可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深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那些科研方向与自己兴趣一致的导师。这个可以通过他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他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这个方面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看自己是喜欢理论还是喜欢实践,如果喜欢理论,就最好找一个教授级别的老师;如果喜欢实践,则要找实践项目多一些的导师,至于导师级别倒不是很重要。还要看自己今后有没有出国的打算和读博的打算。想出国的话最好选一个有海归背景的导师,想读博的话最好选一个教授级别的导师。如果想毕业后就业,导师选择就相对没那么重要。

至于选年轻的导师还是选年老的导师,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没有定论。

3.如何查找导师信息?

在对要选什么类型的导师有个大致参照以后,就需要获得所在专业方向的各位老师的信息,根据信息划定一些老师,然后与这些划定的老师进行邮件或电话联系。了解信息的基本途径列举如下:

(1)学校的网页上关于专业领域老师的介绍。

(2)通过百度、谷歌等网站搜索导师的毕业学校、科研经费、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信息。这些介绍可能很简略,有些甚至是过期信息。通过这种方法你只能做到初步筛选。

(3)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

(4)与老师的学生或高年级的学生交流。

4.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在选定自己理想的导师以后,应该及时和导师取得联系,以防别人捷足先登,因为导师可以带的研究生人数毕竟有限,如果你联系得比较晚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处于劣势,甚至会直接被拒绝;另外,及时联系导师还有可能对你的复试有很大帮助,你可以诚恳地告诉他你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对他本人非常钦佩,还可以询问一下,要想成为他的研究生以及更好的适应研究生生活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

当然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沟通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也是考研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有不少人正是由于害怕与老师沟通或担心不会于老师沟通而不敢联系老师。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沟通能力不强的朋友可以通过多看看人际交往方面的书,多听讲座,多与身边的朋友(电话)交谈等途径来提高沟通能力。

与导师沟通的方式很多。一般而言,如果你擅长口头表达,可以首先电话联系,一般选在周一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打办公室电话为好。如果你不擅长口头表达,那么最好先发封邮件给老师,写明你的考研打算、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科研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是否有念博的打算)等。最后表明你对导师的敬仰之情,感谢导师的阅读,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

导师回复邮件之后,可以继续保持邮件联系,也可以打电话告诉导师已经收到邮件,并感谢导师的关心和指导,顺便询问几个相关的问题。除非与导师关系密切,否则应把与导师的电话交谈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至于邮件联系或电话沟通的语言技巧,则要各位自己去斟酌了。总之,不卑不亢,自信而不自负,谦虚谨慎而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年轻人的活泼、活力来。记住导师也是人,和自己身边的老师一样的人。导师一般都是喜欢学生的,乐于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即使你表达力有所欠缺,导师一般也会原谅你。

最后请记住两点:

(1)实事求是。不说假话,自己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能力差,背景差一点关系都没有,关键是要诚恳,要虚心,要上进,要勤于学习,勇于挑战,大胆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考研的成功要凭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面试成绩说话。初试分数、复试笔试分数高的话,从大量的案例来看,导师是绝对不会在面试中为难你的。如果失败,失败的原因也肯定在自身。

(2)大胆尝试。确实有一些导师会对学生询问考研事情表示出冷淡的倾向,因为他不了解你,也不知道你能否考上,也可能他们正在繁忙中。这个时候你不要气馁,不要灰心。只要大胆尝试,多试几次,总有可能遇到热心的老师的。即使万一遇不到,你努力了,就可以放心了。复试时当面找老师谈可能就容易得多了。

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案例

案例1

[靳欣,2007年应届考取清华法律硕士]

我报考清华大学法律硕士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是考研的必要性。想有一个舒服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有个好职业为基础,而拥有好的职业,学校和专业背景很重要。我的大学是一般的本科,这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改变!那么读个硕士对自己有多大的改变?第一点就是学历,由本科学士到研究生,特别是拿到一个名牌的毕业证对找工作是有帮助的;第二点则是学习经历,毫无疑问读研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职业技能;第三点就是认识一些同等水平的同学,拓宽自己的人际关系。一个数据表明:一个人的收入水平等同你最熟悉的五个朋友的平均收入。此时改变的方式就是考研,于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考研,而选择清华大学可以满足上面的要求。

再就是考研的可能性。这里分析影响考研成功的三个因素:第一就是自己,包括学习成绩和专业。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特别是英语(Q吧),考研重要的科目之一是英语。我学的专业是社会学,它属于“大法学”的概念,所以我考研时选择法律硕士,一个注重实务的专业。 报考时要选择与自己本科最相近的专业,最好是直接考本专业。第二就是学校选择。学校的选择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否则是不切实际的。能力以内的学校尽量选择好的学校,我身边有很多工作后又回来考研的同学,他们所选择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名校。我不认为他们比我们实力上有多大优势,而是他们的选择就是当今市场的选择,就是就业的最好反馈。还有考虑学校的名气、师资、教学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这相对次要一些。清华大学法学院在全国属于一流的,而且分数相对北大不是特别高,属于我能力以内的选择,而且清华又很重视法律硕士教育。

第三就是考研的心态调整和坚持下来的韧性。选择了一个好学校以及加上现实就业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一个人静下心来看书。选择心仪的学校,会燃起心中的斗志,会让自己心无杂念坚持下去。在学习不专心的时候,一想到清华这个名字,就会让自己安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

最后,选择学校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自己的情况。要先选专业后选学校,选择学校时可以在自己能力以内大胆地选择好学校。此外还要考虑自己的投入和回报要对称,你选择一个学校花费很多精力考上,结果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到时会十分尴尬。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一个选择过程中,有时候很难决定选择哪一个,这时候我们要跳出直接选择思维的圈圈,而采用排除的方法。先划出专业一条线,这会排除掉一部分学校,比如我选择法律硕士这个专业就排除了很多学校;再划出自己能力以内的学校和好学校,这样又排除一部分,再考虑学校基本情况,比如招生人数、就业、师资、住宿条件和环境等你都可以考虑进去。我当时只剩下对外经贸、北大、人大、中国政法和清华大学五所学校,这时是最难取舍的。这时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哪一个自己最有把握考上,经过权衡我最后得到一个理性的选择――清华大学。

案例2

[陈丰坤2007年应届考入北大化学系高分子专业]

关于学校的选择:个人认为不外乎两个原因:学校的实力和个人兴趣。下面将根据我本人的情况加以说明。

在本科阶段,我学的是高分子专业。经过几年的接触,对高分子学科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也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该方向进行深造。所以,在我做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想报考的学校的实力,包括学校的科研水平,导师的科研力量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等。最初进入我视野的学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北京化学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这些高校或研究所在高分子领域都是比较不错的。至于最后选择了北大,很大一部分是个人意向起了作用。

在还没有正式进入复习阶段的一段时间里,我准备的是清华和中科院的考试科目,因为两者考的都有物理化学和数学两门课,所以一开始就先准备这两科。到七月份正式开始复习的时候,我打定主意报考北京大学了。这是因为北大一直是我梦想的地方,我为那里的人文气息所吸引。来了之后,我确实感受到了这一点。当时的考虑是如果这次不选择北大,也许今生就要与北大绝缘了。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北大。

当然,在做出选择时还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说成功的概率。如果你是真地想进一步深造,考研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重要的。报考具有一定胜算的学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地质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学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地质大学 A+
2 中国石油大学 A+
3 中国矿业大学 A-
4 吉林大学 B+
5 中南大学 B+
6 成都理工大学 B+
7 长安大学 B+
8 同济大学 B
9 南京大学 B
10 西南石油大学 B
11 西北大学 B
12 东北石油大学 B-
13 河海大学 B-
14 山东科技大学 B-
15 长江大学 B-
16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17 河南理工大学 C+
18 西南交通大学 C+
19 西安科技大学 C+
20 东华理工大学 C
21 桂林理工大学 C
22 昆明理工大学 C
23 太原理工大学 C-
24 东北大学 C-
25 安徽理工大学 C-
26 中国海洋大学 C-

地质工程专业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原二级学科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和探矿工程为主体,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本工程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油气及固体矿产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遥感地质、数学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在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包括地质调查、油气及固体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与评价、大型工矿企业和水利水电建设、公路和铁道建设、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调查、勘察及监测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矿产普查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

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想以上岸为最终目标,不想去做一些满足自己虚荣心,报考特别困难学校的事情。我觉得那种行为很愚蠢,量力而行,在自己能接触的范围内做到最好是我认为考研的初心。本人考研目标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备考一年后顺利上岸。在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备考经验。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资源学院(102)硕士招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分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地质学(070900),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00)与资源与环境(085700)四个。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00)学科又分为矿产普查与勘探(固体矿产)、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矿产普查与勘探(煤及煤层气)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四个方向,隶属于工学(照顾专业),历年国家线分数中处于各学科的中下游。A类考生总分分数线分别为:260(2017)、255(2018)、260(2019)、254(2020)、253(2021)、260(202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为部属211高校,初试分数线即为国家分数线。资源学院是学校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也是我校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学院下设资源科学与工程系、石油地质系、石油工程系、盆地矿产系、资源信息工程系等教学和科研单位。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全国第一,2017年学科评估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因此,如果大家对于地质现象、野外考查和能源矿产的学习感兴趣,分数低、实力强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大家的不二之选。

2、初试经验。

(1)考研英语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四个专业均为学硕,因此英语为英语一。英语的学习主要分为单词的积累和实际的练习。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词的积累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每天应拿出固定的时间完成单词的总结和背诵。单词可分为两个部分同时进行,即一部分通过手机的单词app进行新词的学习,重在零散时间的积累;另一部分为通过英语题目练习后所积累的生词,这也是最为关键的,因为考研单词中高频词汇往往包含于真题各个题目中;同时,对于这一部分单词,除整理背诵以外,需要不断的复习直至完全掌握。

实际的学习主要是指对于英语题目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英语的练习需要通过真题来进行,一切模拟题的质量都是不及真题的。同时,英语一和英语二部分题目相同,可相互借助,达到练习的目的。英语一题目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阅读、大小作文和其他题型。

阅读的比重最大,耗时也最久,因此,阅读部分的复习也应该最早开始。学习课程推荐英语唐迟老师的“阅读的逻辑”一课,其中讲解了大量的阅读题解题技巧,较为实用。

大小作文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平时需要注重好词好句的积累,同时需要多次反复模拟,熟能生巧。对于语法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通过学习英语老师刘晓燕的语法课程进行逐渐的掌握,如果复习较晚,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法学习,可以通过对刘晓燕作文课的学习来达到应试的目的,课上会讲解作文模板的构成和要素,然后结合个人的经历和修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也可以取得错的成绩。

其余题型可以放在英语学习的第二阶段,通过视频课程学习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2)考研政治

政治的复习一般6、7月开始,我看的是徐涛老师的视频,讲的是核心考案,写的题是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每看完一个章节,进行相应的记忆,然后写题,把不会的题和写错的题标记一下(建议用铅笔写,后续二刷的时候可以擦掉,当然也可以再买一本新的)。等做完第一遍1000题后,进行总结,然后可以进行二刷。

等到11月的时候可以写模拟题(建议肖八和肖四),背诵大题的时候可以以肖四为主,然后参考其他考试的总结进行背诵。模拟的时候建议写到答题卡上,不仅要练习知识的记忆,更要练习写题时的速度和篇幅排版的规划。

政治是我们大学的必修科目,但是应该没有人上课的时候听。考研政治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开始学习的,政治不用太费心思,我当时是特意选择了每天早上的八点到十点学政治这个时候头脑比较清晰,政治学起来特别容易犯困,10点之后和12点之后都是比较适合午休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学政治不仅记不住可能还会起反作用。买了肖秀荣的练习册还有徐涛的核心考案,最开始是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一定要老师讲一部分就做一套练习题,及时巩固和复习。每章这么学完之后可能印象还不是特别深刻,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是把所有的重要知识点都会聚在一起,这个在每次做完题之后看可以巩固加深印象。最后考试之前直接背肖四的大题答案,肖四一共四套卷,前两套是最重要的两套,肖秀荣认为大部分会考的题都压在了前两套一定要逐字逐句背,后面两套可以自己的话概括背。

(3)考研数学

数学一定要做真题,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是来不及系统复习数学,他们只认真做了真题但是最后依旧过了国家线,因为他们的学校比较一般过线就能走。数学一每年的国家线也在逐步提升,题没有简单的趋势以后数学只会越来越灵活,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有的变化都离不开题源,就好像平时我们学的习题都是从书上例题演变过来的,考试真题也是从书后习题演变过来的,把握好这条线索我们直接做数学真题的模拟题,还有书后习题做一道会一道。也可以从真题入手,在书上找到真题的题源,数学一定是一个钻研的过程,要动脑想为什么是这个步骤,也要自己用笔算一下。如果一道题你最开始不会看了,答案会了之后就不要直接放在一边,而是要重新自己再做一遍把这个东西变成自己的。就说最难的级数,数学一的级数是最恶心而且最复杂的,我学的步骤就是先看例题,把书上的东西都看懂然后尝试做一些题,先把例题弄清楚,每一步都是怎么做的看明白,然后找到练习册和这个例题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点,慢慢学会做自己的题。把所学的知识掌握在自己手里。

数学的复习也是越早越好,我一开始看的是张宇老师的视频,但是因为基础不太好,有些地方听不太懂,后来就去听汤家凤老师的视频了。基础篇的视频一定要好好听,一定要好好做笔记,看完视频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推荐汤老师的1800题和李永乐老师的题)。7月前要结束基础篇的学习,7月到9月进行强化篇的学习,看完汤老师的强化篇后,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其他老师的相关章节,看完视频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9月就可以开始真题练习了,建议掐表练习,无论是真题练习还是章节练习,都要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不要把问题留下来。等11月就可以写模拟题了,建议李林老师的题,当然也可以写写其他老师的题,数学这门课当然是写越多题越好。

(4)考研专业课

自2021年起,资源学院的考研初试专业课全部统一为《909地质学基础》,要求学生熟悉并基本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基本要点,并能结合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中的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强调地质学理论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我选的是工程地质学一,看的书是《铁路工程地质学》这本书是蒋爵光老师写的。题型有名词解释、填空、问答、单选,我把我自己觉得可能会考的题写在这里/工程地质条件、地应力、砂土液化、黄土的名词解释、岩土工程性质取决于什么、活断层的分类、滑波体/这部分可以是重难点了吧,至少我觉得都会考。我自己的复习方式就是每天都要读专业课的书,每天读几十页,甚至是一百页。我一直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我们这种工程地质学更偏向于计算,但是我觉得理解下来之后会更好背一些。尤其是简答题的部分,我会多读几遍抄写下来,每天抄写一遍加深印象。时间长之后有些东西不用背就已经全记住了,计算题还是要看看书后题和真题,其实真题是最重要的,不论是学硕和专硕真题永远有交叉。名词解释是我觉得比较好得分的,老师不会去一个字一个字看你做的对不对,只要有关键词大概意思正确就能满分,选择也是有选项只要你复习过有大概印象也能八九不离十。但是填空一定要一字不错,所以在背书的时候不要将就,填空题每一部分都会涉及一些,只要能考填空的都必须背,最后冲刺阶段买了真题考前模拟。三个小时不要被外界打扰,全身心的做题最后按照正确答案给自己批分看自己和正确答案到底差在哪里才能一点点提升专业课成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复习规划:

针对本科期间有学习过《地质学基础》、《普通地质学》等相关课程的同学来说,专业课可放在九月左右开始,九月至十一月期间,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对照考试大纲,一章一章逐步复习总结。十一月至十二月底,在充分学习往年真题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总结,开始专业课的背诵工作。背诵一轮后可二刷一遍专业课真题,根据真题反馈来补充自身不足。

针对本科期间未学习过相关课程或跨考的同学来讲,可提前两月份开始专业课的准备工作,七月份开始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将考研参考书目《地质学基础》杨坤光版进行一轮的熟悉和了解,对科目大概的内容和方向有所掌握,对考试中涉及的各类专业名词和地质现象有一个初步的基本概念。

909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偏向于文科的专业课程,前期以理解为主,特别是矿物、构造中的褶皱、断层等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后期则以背诵和掌握为主。最好可以自己准备一个专业笔记本,将总结和知识点记录在上,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3、复试经验。

2021年,资源学院复试院线与国家线保持一致,复试分数线即为国家线。按照复试公告,复试录取比例较高,部分一志愿未录取的同学均通过校内调剂系统进入专硕专业进行学习。

复试的准备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笔试,一个是面试。笔试各个方向的复试内容不同,固体矿产方向复试科目为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油气方向复试科目为石油地质学,煤及煤层气方向复试科目为沉积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向复试科目为遥感地质,笔试均有对应的复试参考书目,笔试内容以基础为主,面广但是不深入。面试主要考核个人临场发挥能力和专业素养。可分为自我介绍和评委题目两个部分。自我介绍需个人提前准备两到三分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内容,随后评委针对个人情况和专业内容进行提问。专业内容各个方向涉及的知识点不同,均较为基础,石油地质方向主要考察图件的识别、岩心的判断以及油气基本情况的掌握。

4、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青春如火。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因此,这个时代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知识和成长,只要决定了走上考研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定会遇到不同的人生!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能顺利上岸!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矿产普查考研学校排名 跨专业考研如何选择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