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线和投档线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

批次线:又叫省控线、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指大学在高考中的录取分数线,也就是考生想要报考某个批次大学的话,首先要达到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投档线:投档线也叫投档分数线,也称提档线或调档线。
第二,分类不同
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本科线、专科线,每个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不同,其中决定因素有两种,分别是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当年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
投档线:每个考生的投档过程都可薯历以在相关网站上查到,考生的档案状态共有7种,分别是:自由可投和已经投档、学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以及录取待审、录取。
每个省份的批次线是不同的,这是根据各个省份的考生成绩情况来定的,每一年考生的水平不同,但是批次线一般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批次线分为本科线和专科线,然后又分为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
就拿今年江西省来举例子,如果考生是文科生的话,她的分数只有在558分及以上才有可能上一所一本院校。但也不排除个别状况,有一些学校由于招生名额未满,会补录一部分同学,这部分同学中,有可能是那些没有到达第一批次线的同学。
一般以每个学校为单位,招收固定比例的学生,而这个比例大多都是1比1.03。每个学校所设立数尺搜的投档线是不同的,如果同学们已经有了目标院校的话,就需要格外关注学校的投档线,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学校的投档线是只有当考生志愿填报结束之后才会公布。
这也让一部分同学感到非常为难,假如说你的高考分数是560分,虽然这个分数已经在本省的一本分数线以上,但是你所报考的院校投档线确实565分,那么,被这所院校录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观察投档线只能观察前几年的学校投档线变困宏化情况,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一分一段表,和自己的名次进行推测,如果觉得希望不大的话,可以把它放在第一志愿,这样分数没有过投档线的话,不影响下一所学校的录取工作。
在高考整个环节中,一般会有七种比较常见的分数线,比如说:省控制分数线(批次线)、投档分数线(投档线/调档线)、录取分数线(实录线)、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高考排位、超线分、线差/级差等等。且批次线一般情况下是不等于投档线的,故而具体区别如下所示:
1、批次线作为“批次录取控制线”,郑腔睁主要是根据全省考生的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照一定比例确定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而各批次(指提前批、第一批次至第四批)、各科类(文、理、艺、体类)的分数线都会不同。所以说,批次线就是考生确定是否具有资格的一种指标,毕竟院校只能录取分数线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所以说简单点来说批次线就像合格线一样,是一种衡量是否有资格的标准。
2、被称呼为“院校调档分数线”的投档线,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其是不相同的,具体的高低是由各自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录圆友取控制分数线。
故综上述,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是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录取分数线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投档分数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所以能够直接影响是否进入某院校的就是投档分数线,而决定能否被录取的是录取分数线。
投档后,到预录取一般不会超过3天。显示预录取后,只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就基本可以看作被录取。从预录取直到可从网上查出录取结果需要时间较长,但考生不用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