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初审结果
扬州大学2023年综合评价初审结果如下:

一、教学方面
扬州大学在本次综合评价中,得到了高分的评价。特别是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注重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二、科研方面
扬州大学在科研方面也表现出色,在本次评价中得到良好的评价。学校秉承“产学融合、服务地方”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创新科研能力建设,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社会影响力
扬州大学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得到了高度肯定。学校在文化传承、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发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扬州大学注重与企业对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扬州大学在本次综合评价中表现出色,凸显出了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教育和科研工作,加强行政管理和各项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地方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江苏立法学堂,历经数次更名和合并,于1996年正式成立扬州大学。目前,扬州大学已经成长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碧猜,拥有多个学科门类和学位授权点,并在全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科门类丰富
扬州大学一直以“博学、厚德、笃行”为校训,致力于优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创新。学校设置了不同类别的学科门类。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经济、法学、管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艺术等。其中,扬州大学农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唤慧乱
师资力量雄厚
扬州大学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聚集了一大批高水平教学科研骨干和专家学者。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600人,其中教授550余人、博士生导师143人,建有“杰出人才基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等多项人才工程,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支持。
学生综合素质高
扬州大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积极实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设立了众多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项目,在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点。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并在各个领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
扬州大学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等众多学生公共服务设施,为学生和档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此外,学校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在师资、科研、学科专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世界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之,扬州大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高等学府,成就斐然并且前途光明。未来,扬州大学将继续肩负着培养人才、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并努力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奋斗。
扬州大学2023年本科的招生简章
位即将步入校园的友友们,肯定特别想知道扬州大学2023年的招生简章及收费,作为资深学姐,现在为大家介绍一下,不要错过哦。
1.收费标准
(1)学校根据价格管理部门核准的标准,按学年收取学费,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发的《扬州大学新生入学须知》也将告知各专业具体收费标准。
(2)学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根据价格管理部门核准的标准,住宿费为每人每年750元至1500元(扬子津校区1500元;江阳路南、路北校区按1500元预存,荷花池校区按1400元预存,其他校区按1200元预存,入校后按实际住宿标准结困含算)。
2.奖助学金
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设立奖助学金项态尺梁目20余项、校友及社会捐赠奖助学金项目70余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申帆运请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伯藜助学金、校友助学金等社会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方式获得帮助(助学金、助学贷款等申请办法可在《扬州大学新生入学须知》《扬州大学学生手册》等材料中查阅)。
2023扬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多少?
2023扬州大学研究生分数线是330分。
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衡旁迟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任党委书记焦新安,校长丁建咐李宁。
校训为“坚苦自立”。截止2022年,扬州大学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79名。
扬州大学相关内容简介:
截至2022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学校启敬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全校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