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整理丛书有哪些
中医古籍太多了,海内外保留下来的中医古籍数不胜数,

以下罕见的中医古籍均出自此处图中,自己注意看一下图中右上角
中医古籍目录:
《医方考. 巻之1-6 呉昆 著 寺町通円福寺町(京都) 》
《一夕医话. 巻上,中,下 革溪 记 [出版地不明》
《丛桂亭医事小言【日 南阳先生口授】》
《东医宝鉴【朝 许浚】》
《东垣十书【明嘉靖八年(1529年)刻本】》
《伤寒论注来苏集【和刻本】》
《伤寒论疏义【和刻本】》
《伤寒论辑义【日 丹波元简撰】》
《保婴全书【明刻本】》
《先哲医话. 巻上,下 浅田惟常 著 ; 松山挺 校 东京府 松山良祯, 明治》
《内科秘录【日 元治刻本】》
《内科秘录【日 本间救著 彩色插图版】》
《医书六种【清 乾隆刻本 半松斋藏版】》
《医事说约 香川秀菴 撰 ; 暘谷 阅 本石町(江戸) 万笈堂, (之一) 》
《医便. 巻1-5 [王三才] [辑] ; 张受孔,姚学颜 重订》
《医典襍钞 写, [书写年不明]》
《医医谈 大矢贞吉 著 [出版地不明] 》
《医学正传. 巻之1-8 虞抟 编集 [出版地不明] 》
《医学统旨【玉夏斋藏板】》
《医学読书记. 巻上,中,下 尤怡 著 [出版地不明] 松风阁, 嘉庆 》
《医家千字文注 惟宗时俊 撰 本町(名古屋) 东壁堂, [出版年不明]》
《医方口诀集. 上,中,下 土佐道寿 编集 ; 中山三柳 》
《医方启蒙. 巻1-2 香城老人 编述 [出版地不明] 医卜堂 明治 》
《医方大成论 孙[允贤] [撰] [江戸] 须原茂兵卫, 贞享5[1688]》
《医方大成论和语钞. 巻之1-8 》
《医方大成论钞. 巻1-5 意安宗恂 解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寛永 》
《医方考縄愆. 巻之7 呉昆 述 ; 北山友松 縄愆 京极通円福寺前町(京都) 》
《医方考绳愆【(明)吴昆撰 (日本)友松子绳愆版本】》
《医方集解. 巻上,中,下 汪昂 著辑 》
《医案类语. 巻1-2 淇园 訳定 ; 吉冈元亮,中川僖,厚木有则 纂辑》
《医眼方 顾公 著 东都(江戸) 万笈堂英平吉》
《医范 吉益南涯 著 ; 大江広彦 校正 纪伊 稽古馆》
《医范提纲. 巻之1-3 宇田川榛斎 訳述 ; 诹访俊 笔记》
《医籍考【日 天宝二年写本】》
《医者谈义. 巻1-5 粪得斎 [著] 金沢安江町(加州) 》
《医蔵书目 殷仲春 甫辑 写, [书写年不明]》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和刻本】》
《医门法律【和刻本】》
《医雑録 写, [书写年不明]》
《千金方【明刻本】》
《千金方衍义【清 嘉庆刻本】》
《丛桂亭医事小言. 巻之1-6 原南阳 口授 下町本町(水戸) 须原屋安次郎 0004》
《古方药品考【和刻本】》
《名医类案【日 寛文元年刻本】》
《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呉医汇讲. 巻1-11 唐大烈 纂辑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嘉庆元》
《和兰药镜【日 宇田川榛斋著】》
《和兰医方纂要. 巻之1-4,附録 江马元弘 訳 大垣(浓州) 》
《和语本草纲目【和刻本】》
《外台秘要【唐 王焘著】》
《大和本草【日 宽永刻本】》
《奇效医述》
《女科证治准绳》
《妇人良方【和刻本】》
《小青囊【德聚堂藏版】》
《巢氏诸病源候论【和刻本】》
《广义本草大成【和刻本】》
《弁医断. 上,下 堀江道元 著 心斎桥通安土町(大坂) 》
《张氏医通纂要. [首巻],巻之1-4 张【ロ】玉 著 》
《御纂医宗金鉴【清乾隆七年(1742年)武英殿刻本】》
《新编集成牛医方 赵浚,金士衡 [等撰] 》
《新编俗解八十一难经图要【和 刻本】》
《普救类方【日 亨保乙酉年官刻本】》
《景岳全书【明·张景岳撰,乾隆33年藜照楼版,早稻田藏】》
《景岳幼科良方【明·张景岳撰,书肆植村氏梓行版》
《本朝医家古籍考 壶山逸人 著 东都(江戸) 中邨雪山(写), [书写年不明]911》
《东医宝鉴. 目録,内景,外形,雑病,汤液,针灸篇 许浚 撰 [出版地不明] 0002》
《格致余论疏抄【和刻本】》
《汉土医方沿革论 冈田昌春 [著] 白峯(写), 明治29》
《疡科秘录【日 本间玄调撰】》
《病家示训 洛下隠士 [著]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正徳3[1713]》
《病家须知【日 择善屋藏版】》
《眼科新书【和刻本】》
《种痘亀鉴 久我克明 述 东京府 岛村屋利助, 明治》
《类经【明.张景岳.日本版.早稻田大学藏】0004》
《类经(日文注释版)》
《素问识【日 天宝八年(1837年)刊本】》
《経络歌诀 汪昂 编辑 ; 汪端 较》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7 李梃 编注 金【ショウ】 同青堂》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8,生理解剖図说 李梃 编著》
《脉经【日文注释版】》
《葛氏方. 巻上,中,下 写, [书写年不明]》
《薛氏医案【明 薛己等撰 吴琯辑】》
《行馀医言【日 香川修德著】》
《订正东医宝鉴【和刻本】》
《质问本草【和刻本】》
《赤水玄珠【日文注释版】》
《辩证录(宽政6年日本刻本)》
《达生录【明·褚胤昌(字百斯)著】》
《远西医方名物考【日 宇田川榕校补】》
《远西方药【日文版】》
《遵生八笺【明 高濂撰 弦雪居重订本】》
《金匮玉函经【清 道光 经义斋藏板】》
《金匮要略国字解【和刻本】》
《金匮要略正义【汉.张仲景原著.手写本】》
《金匮要略心典 遂初堂》
《金鶏医谈 畑秀竜 著 ; [畑]毛义 校 日本桥通(江戸) 》
《集验良方【清 乾隆刻本 喻义堂藏版】》
《青州先生医谈 [华冈青洲] [述] 江口良斎(写), 天保13》
《风寒热病方经篇【日 宇津木撰】》
《养寿院医则 山脇尚徳 著 ; [山脇]侃 校 京都 林芳兵卫, 天保》
《黄帝内经素问【日藏版】》
《黄钟录【日 尾张山碕克辑】》
《新刊仁斎直指附遗01》
正保本《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珍版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系列
医说 著者张杲(宋)朝鲜刊本
医门法律6卷.清.喻昌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清乾隆30年(1765)黎川陈守诚刊本
医林指月十一种十九卷.清.王琦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清乾隆32年(1767)宝笏楼刊本
医方集略乙 编者郭鉴(明) 朝鲜刊本
新刻针医参补马経大全 著者马师问(明)江戸刊本
新刊医家必用 著者孙応奎(明)朝鲜刊本
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26卷小儿附遗方论5卷方论医脉真经2卷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宋.杨士瀛撰.明.朱崇正补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嘉靖29年(1550)朱崇正刊本
新刊刘河间伤寒直格3卷后集1卷续集1卷别集1卷.金.刘完素撰.元.刘洪撰.元.马宗素撰.金.张从正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天顺7年(1463)建安熊氏种德堂刊本
万氏家钞济世良方7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汤液本草2卷
四部丛刊·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论集成 巻之1-4、6-10 山田正珍著
伤寒集注
伤寒明理论4卷.金.成无己撰.明.巴应奎校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查氏书林刊本
伤寒论译解卷
伤寒论
明清医药精华读本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名医名方录
名医经典医案
疗治茶谈 初、後3-4 勧学治体、5-6 続编 続编附録 津田玄仙述
立斋外科发挥8卷
近世汉方医学书集成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
古今医统大全100卷.明.徐春甫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明万历间古吴陈长卿刊本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全二十二部三十册)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共十册)
病因精义 巻之1-10 小森桃坞讲述
扁鹊心书扁鹊心书神方
本草纲目卷1-17,19-52,濒湖脉学1卷奇经八脉考1卷脉诀考证1卷
本草纲目卷1-15,17-33,35-44,47-49,51,52序目1卷
本草纲目(合肥张绍棠本)
本草纲目新校注本.第三版
中医药精华读本(共六册)
中医验案点评与误案分析丛书
中医学解难
中医实用技术丛书(全10卷 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全5册)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全26册)
中医名家名师讲稿系列
中医临床捷径丛书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高清版)
中医经典注评丛书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中医古籍新点、新校、新参考系列(全10册)
中医古籍临床新用丛书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仲景全书
中医海外古籍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47 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
中医典籍大全
中华医书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
中国医学大成全50册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清晰pdg)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中国古典医学大全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160册
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
中医方剂大辞典(高清十一卷完全版)
中医大辞典(全七卷)(扫描版)
中医必读百部名着
中药类书籍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华医书集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全2册)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全10卷)
中华传世医典(全12册)
中华本草.完美修改版
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全6册)
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全4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
中国医学大成续集
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全套10卷)
中国医学大成(简体横排版)
中国医学大成(繁体竖排版)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全七卷)(扫描版)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药典(2010版)(全3部)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全套六集)(高清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全六集)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33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全十五部)
中国藏药(全3卷)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珍本医籍丛刊
针灸治疗常见病证图解(全6册)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的目录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中医古籍314本」珍稀抄本、精华丛书、奇方妙治、...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 糖尿病 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 《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 温胆汤 -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 逍遥散 -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 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 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 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 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 明镜 (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 《字里藏医》 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 气虚 、血虚、阴虚和 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 高血压病 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 王琦 .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 黄帝八十一难经 (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关于成人高考,如果自己在家自学,应该买些什么书? - ...
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一、成人考试介绍
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三种: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简称高职、高专)。
二、成考教材
成考用书除了大纲全国统一以外,教材辅导书试题集都没有做统一规定。考生在选择教材时应谨慎。选择辅导书、习题集时要看看出书组织单位是否是合法的法人,编写小组是否有正式的名称,出版社、出版单位最好选正规的单位。购书时应该到大书店或者各区县成考办购买以防盗版、假冒伪劣辅导资料回家害人,选择辅导书不能贪多也不可贪便宜。
一般而言,高中起点升专(本)科的教材就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还有人大出版社和成教出版社出版等,专升本教材则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具了解,如果上辅导班的话高中起点的教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升本的教材用电大版高教版的比较多。但是如果是自学呢?最好用高教版和海南出版社的教材。
三、授课方式
成人高考的授课方式大体分为脱产、业余及函授三种形式,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
业余:业余授课方式一般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脱产:年龄较小或者想进入大学校门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脱产学习就是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方式,其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函授:该种学习形式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间一般为寒暑假。
报名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2010年北京报名时间暂未确定,参照北京2009年的报名时间,为:8月15-28日网上报名,9月3-7日现场确认。 各区县均设报名点,现场确认需要带网报号及身份证件,毕业证原件,复印件。外地考生需要带暂住证。9月中旬的某周末开考。
2.脱产、函授和业余的学习形式所发毕业证书没有区别。
四、标准化试卷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升本科:
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
高中起点升专科:
理科,医学,中医:语文,数学(理),外语
文科,司法警官学院:语文,数学(文),外语
专科起点升本科;
政治,外语,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大语,艺术概论,高数一,高数二,民法,教育理论,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
[编辑本段]标准化试卷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
专科起点(专升本):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
标准化考试(全科采用答题卡不分卷考试)的科目为:医学综合(专升本)。
其它统考科目不实行标准化考试。
[编辑本段](一)试卷
1、标准化分卷考试:同一科目试卷分为试卷(Ⅰ)、(Ⅱ)两部分。试卷(Ⅰ)的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填写在试卷(Ⅱ)上,二者不能混淆。试卷(Ⅰ)的答案采用计算机评卷方式,试卷(Ⅱ)的采用人工阅卷方式。考生如将答案写错地方,就会白白丢分。
2、标准化考试:同一科目试卷不分卷,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
[编辑本段](二)答题卡
标准化分卷考试所用的答题卡为32开幅面,采用一题二卡制,即有A、B两种格式。考试时考生不论用哪种卡作答,评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确填涂答题卡,是保证计算机评卷质量,保证考生成绩准确的前提。
1、姓名栏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缺考标记的信息点由监考员给缺考的考生填涂,参加考试的考生千万不要填涂。
2、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有十位,请考生将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园珠笔认真写在空白格内,然后再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如果涂错准考证号,就会影响成绩和录取。
3、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医学综合、民法、生态学基础等,考生考试时考哪科就把哪科的信息点涂黑,千万不能涂错,否则就会影响计算机评卷。
[编辑本段]二学历
2005年成人高校仍停止免试招生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学生,考生需参加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录取人数纳入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
中国自考成考学历将被加拿大认可
我国教育部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签署的《关于互相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的合作协议》,已经生效,这是我国在中、北美洲国家中签署的第一份互认学历、学位的协议。
协议签署后,留学生在魁北克省学习所取得的学历回国后将得到认可,学分换算将逐渐形成统一标准。而且,以前在原则上并不认可的自考、成考学历,在通过加拿大相关机构的评估之后将逐渐得到认可。
[编辑本段]部分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部分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的通知》〔教学司(2005)5号〕的精神,从招收2006级成人高校学生起(考生2005年10月考试、2006年春季入学),教育部对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的部分专业基础课调整如下:
1、取消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考试科目中的《医学综合》、《中医综合》、《监狱(劳教)基础》、《公安专业基础》等4门专业基础课考试,所有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的考生,均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公共课。
2、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中的民法专业基础课考试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
3、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经管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2(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等六个一级学科)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1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4、高中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
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理化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1.报考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的考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普通班外,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以招收在职,从业人员为主,不得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医科院校招收从事医务工作的在职人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以下简称“高职班”)经教育部批准,可招收成人中专、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
3.师范类专升本科班除教育管理类专业可招收中学校长和其它少量教育行政干部外,其它专业限招普通中学教师和各中专学校普通课教师。师范类高中起点本、专科班,主要招收中小学教师、校长和其它教育行政干部。
[编辑本段]成人高考院校及志愿填报
一、报名时如何选择学校
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学校一样,选择成人高等学院首先要看其师资力量如何,是否有专业的教授成教课程的老师;其次要看其成人高等教育是否有独立的学院编制;第三要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看其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否齐备;第四要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名的,或者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报考。
此外,还要看其是否是一所管理严格的学校。因为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自身具备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所以有些院校就打出容易拿到毕业证书的旗号进行招生。但一般这类学校的社会口碑不好,用人单位不认可他们的毕业生。学生在选择成人高等学校时,学习态度要调整好,是为了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才参加成考,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管理严格的学校,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其社会口碑很好,能够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文凭的含金量自然很高。
二、考生志愿填报
每个考生可填报1至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选报1至2个专业志愿。如果填报二个志愿,不得跨科类兼报,即要保持所报志愿的科类一致、考试科目相同。
1、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2、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考生在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后,还可以填报三个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3、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
4、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求学机会,在本科和专科志愿后还设了两项调剂意向选择。
5、凡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必须为第一志愿,否则该志愿无效。
成人考高的录取工作采取分批录取的办法,即艺术、体育类专业参加第一批录取,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专业参加第二批录取,高中起点专科参加第三批录取。录取中,各批录取工作不会影响到其他批次录取。
就高中起点考生而言,如艺术、体育类专业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到本科或专科专业的录取;同样,填报专科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也不会因为填报本科志愿而受到影响。在填志愿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正确区别志愿的类别。有的考生想报艺术类本科专业,但却填在
中医学专业课程调整前后对照表
你好,孙广仁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书好些,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习中医推荐版依权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等,后面的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和中医基础理论是一个版面的,都是绿色的。在优酷网还有对应的讲课专辑,配起来看效果更好。可以看看《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指导丛书》
你先把这几本搞定,你就入门了,后面学什么你自己应该也知道了。
2. 求中医学院课程表
2009-2010 2008-2009 学年第 1 2 3学期学生个人课程表
学号:00000000 姓名:++| 学院:临床医学院| 专业:中医学骨伤| 行政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早晨
上午 第一节 英语Ⅳ
周一第1,2节{第1-15周}
周媛
致远楼3408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诊断学基础
周二第1,2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英语Ⅳ
周三第1,2节{第1-15周}
周媛
知行楼4103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药理学
周四第1,2节{第1-14周}
陈兰英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8日(14:20-16:20)
知行楼4406 方剂学
周五第1,2节{第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第二节
第三节 诊断学基础
周二第3,4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英语Ⅳ
周三第3节{第1-15周}
周媛
知行楼4103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方剂学
周四第3,4节{第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创新学
周五第3,4节{第1-10周}
王力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2日(14:20-16:20)
知行楼4304
方剂学
周五第3节{第1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第四节
第五节
下午 第六节 药理学
周一第6,7节{第1-14周}
陈兰英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8日(14:20-16:20)
知行楼4406 局部解剖学
周三第6,7节{第1-14周}
高书亮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11日(14:20-16:20)
知行楼4401 诊断学基础
周四第6,7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第七节
第八节 乒乓球
周一第8,9节{第1-15周}
谢小进
乒乓球馆 局部解剖学
周三第8,9节{第1-14周}
高书亮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11日(14:20-16:20)
知行楼4401 诊断学基础
周四第8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第九节
晚上 第10节 音乐剧鉴赏
周四第10,11,12节{第4-15周}
曲宁
知行楼4304 灾害应对
周五第10,11,12节{第4-15周}
任玉玺
知行楼4110
第11节
第12节
调、停(补)课信息:
编号 课程名称 原上课时间地点教师 现上课时间地点教师 申请时间
实践课(或无上课时间)信息:
课程名称 教师 学分 起止周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实习课信息: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实习时间 模块代号 先修模块 实习编号
未安排上课时间的课程: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学分
3. 想知道中医学专业本科要学哪些课程能按照先后顺序说说吗
这个都不一样的,大一的时候肯定先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四大经典,中药学,医学伦理学。中医诊断,方剂,是大二的。内科是大三的。还有西医的课程,解剖,医学生物学,化学,生理,病理,诊断,内科
4. 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有哪些
对于楼上的答案,有一点不太同意,虽然是中医学,但肯定是要学西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回,但答是所学比例并不是3:3,毕竟专业名称是中医药,所以还是中医占主要地位,我是广中医的,我学校的中医学中西医比是6:4,中西医结合的才是5:5。
其实西学实验不是无为单调的,相比起理论课,实验课什么的还是很有乐趣的,例如解剖尸体、给小白鼠灌胃、数青蛙心跳、看各种细胞啊什么的,而且实验真的是加强理论很好的方法。
5. 想知道中医学专业本科要学哪些课程能按照先后顺序说说吗
一般土质都可以的,江苏金银花苗圃有详细介绍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 中医学课程设置
本人中医学专业,现在大五,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按顺序学的)。
这是学校安排的课程。但个人觉得其中中医基础部分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必须通过中医基础弄清人体的中医的生理病理,这是尤其重要的,也是其他学习的基础!就个人经验,觉得还有帮助的课外书籍:《医间道》、《发现中药》、《药性琐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些书适用于在中医基础有一定理论后学习!另外推荐一个新浪博客:中医修正。
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嘿嘿!)
7. 中医本科五年的课程目录
、五年制本科专业
1.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中医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为中医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古汉语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法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中西医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进入临床医学院进行毕业临床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中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外、妇、儿、伤等临床医师工作,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科研等岗位。
2. 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突出掌握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骨伤科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整骨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伤影像诊断学、骨科手术学、骨科生物力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工作;各类医学院中骨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针灸推拿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扎实的人才,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医院校、中医学科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中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的推拿、针灸等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如:康复、骨伤等工作;各医学院中针灸、推拿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治疗以及常见急、难、重症进行救治和处理,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医古文、英语、计算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生理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医古典医籍(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三、四年制本科专业
1. 中药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能从事中药研究、生产等多种岗位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在中药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另外,在选修课课程中设置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三大选修模块。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医院见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中药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和药品经营企业。
2.药学专业(中外合作)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而设立,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及技能,适合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领域从事药物鉴定、药物设计、药品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物制备、药物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联合办学,课程设置涵盖中英两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科目。课程教学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部分主要课程由伦敦城市大学教师全英语授课任教。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本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微生物学、中药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天目山野外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
[学位授予情况]
四年内修完规定学分,可同时获得本校药学专业理学士学位和伦敦城市大学理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雅思6.0),可直接申请赴伦敦城市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修完规定学分后,将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药学、中药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药品检验、管理机构。
[备注]
本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应达到90分以上。学费标准19000元/年;赴英国学习一年,学费按伦敦城市大学规定缴费。考生一经录取入学,不能申请专业调整。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在卫生管理部门特别是中医药卫生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卫生预防基础知识、公共卫生政策、法规等,在卫生管理专业领域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院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法学、现代医院营销战略、财务管理、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战略管理等。另外在选修课程中设置社会医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经济法、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部门,与卫生管理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相关的医疗卫生企业管理部门。
4.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特色、扎实的中西医医学基础、合理知识结构、鲜明专业特色、较强实践能力的康复医学医疗技能的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康复医学导论、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各类运动康复机构,老年康复院等;各级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临床科室,如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等;医学院校中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护理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较深的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必需的基础医学、卫生保健、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中医整体观开展身心整体护理的高级护理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有医学基础、护理学等;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人文学科、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西医护理学基础、社区护理学、精神卫生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及护理教学机构,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备注〗本专业限招身高1.65米及以上男生和身高1.55米及以上女生,品貌端正(面部无生理缺陷及明显缺陷)。
四、三年制大专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
五、三年制高职
1. 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年管理与服务方向)
3.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方向)
4.医学营养专业(中医营养方向)
5.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6.护理专业(梅陇校区)
7.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卫生方向)
8. 求中医专业的课程表
回去先把皇帝内经熟读(最好读懂),再背熟伤寒杂病论(及处方),回头再看历代医家验案,多总结归纳。有机会就拿自己当实验小白鼠,吃了后总结结果,多看医家验案!
9.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课程怎么安排
多看看英语吧来!其他知识上的准备自就不用了,大学跟高中不一样,大一很轻松的,学的都是些基础课,类似于启蒙教育,真正让你深入专业的也不多,当然太专业你也理解不了,中医不仅仅是医学也是哲学!当然学医很辛苦的,以后记忆的东西会比较,比如中药学,方剂学,。。。。。每门都是几百页的书,开学好好再学吧,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你要真的觉得无聊就看英语和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开卷有益,看多种类型的书堆你人生也大有裨益啊!
10. 教育部规定的中医专业必修的课程有哪些
中医必修课:
(1)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版剂学、中医经典(内经、权伤寒、温病)、针灸
(2)专业课: 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除此必修课之外,可能还有限选课:医古文、中国医学史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中医专业自学考试丛书 关于成人高考,如果自己在家自学,应该买些什么书? - ...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