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最低投档线一定会被录取吗
过了最低投档线不一定会被录取。

资料扩展: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弊戚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计划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租基陵。
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锋庆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过了投档分一定会被录取吗
不一定能被录取。
河北省招办相关负责人提醒,投档线并非录取线,过了投档线并非100%能录取。该负责人解释,在录取时,省招办按照高校提出袜唯的调档比例,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举枯次向招生高校批量投档,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高校的投档线。由此,即使过了投档线,告答培少数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被招生高校退档。
扩展资料:
投档与录取是两个概念,投档是录取的前奏和基础,一般来讲,投档进去基本上就可以录取,但投档并不等于录取,因为还有个投档比例的问题,即高校为了保证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在各专业之间进行调剂,所以需要投档时多投一些学生进来并筛选。
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进去的学生如果被高校退档,就没有第二第三志愿可投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平行志愿的退档比例较小,一般为110%-105%,一些高校还承诺:只要投档进去后服从专业调配,保证不退档。
参考资料: 人民网-河北省招办:达到投档线并非100%能录取
高考上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高考上了投档线,不一定会被录取。
投档≠被录取,投档这仅仅是录取过程中的第一关,也就是考试院将考生的档案投到了旦消高校,但这并不代表着考生就被录取了。
虽然过了投档线,并且还超了好多分,但是所填报的几个专业都比较热门,或者都是学校的好专业,亦或者自己填报专业的时候,顺序没有调整好,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学校录取的时候又有专业级差,这种情况下模衡知,可能即使超过投档线也是没有办法被录取的。
还有就是上了投档线,但是总分擦投档线了,最终却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因为有可能单科成绩没有比过别人,继而位次就排在别人后面去了,然后没有被投档,也就录取不上了拦稿。
高考上了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综述:其实这是不一定的,过了投档分数线之后你的档案就会被投入这座学校。陪纳然鹅,在这座学笑顷校里面,如果你服从调剂的话,那么学校就会按照单科成绩来进行对你的专业志愿进行一个排列。
投芦升没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投档分数线
高考超过投档线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基敬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投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