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大学有好几个投档线?
形成不同的
录取分数线
的原因: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不是高校在录取之前确定的,而是根据填报该校的所有考生按照分数高低排队,从高到低投档,在投档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投进去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这所学校的 投档线 。
投档后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后的最低分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分数线。如果高校分 提前批次 和一批次录取,那么就会排两个不同的队毁团列,形成两个不同的投档线。
扩展资料:
录取待审
本状态一般持时间将较长,通常为3~12天。这是因为省招办审核、签字、盖章都是通过人工完成,而一个批次少则一两歼嫌万人,多则十几万人,而省招办的人员有限,不可能快速完成如此多档案的审核、签字、盖章。
一般到达了录取待审就可以说基本等同于录取了,除非档案内有特殊情况:高分低纤改橘录,违规录取,考生档案有限制等,但是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例如:2009年湖北省仅出现15例录取待审又被退档。
投档能投几个学校
填志愿时,最多能填孝瞎6个院校,但投档时,每一轮招生考试院只能投出一间学校。如果正投没被录制,可参加征集志愿。
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档案状态显示为“已投档”的时候,就表明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被投档的某一招生院校了。这种状况和被录取还有一定的区别,由于高校还要依照选取的规矩来对考生进行审阅,这样才能确定是录取还是退档。
投档是录取的第一步,高校录取一般有四步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
2、拟录取,即院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漏团,即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巧搜空人不能录取,这些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投档在前,录取靠后。负责的单位是不同的,所裤搜裂以当然不是一回事。假如你已经投档进了学校,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就是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
很多专业的录取,是有条件的,比如说要求你英语要110分以上,比如说要求你不能是色盲色弱,比如漏镇说要求你必须是男生。但所有这些条件,在投档阶段,是不会被考试院筛选出来的,投档成功之后,由学校在分配专业的时候,进行筛选。
一般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相信许多同学十分好奇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下面,我整理了投档线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录取线和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录取线:录取线一般指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线一般指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二、分类不同
1、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首先按照拟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一个数字,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中,排名为这个名次的人的得分,就是提档分数线。比如准备录取10个人,提档比例为1:1.2,那么报考专业第12名的考生分数即为提档分数线,超过这个分数的人就会被提档。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胡闭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