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线和投档线和提档线有什么区别
建档线和投档线和提档线有什么区别
凳尺“提档线”和“投档线”其实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对于高校来说叫提档或调档,对于学生来说叫投档。提档线就是按照第一志愿考生从高分到低分的排队顺序,排到提档数的那个考生的分数确定为提档线。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提档或粗基分数线。在高考录取中,招生部门通常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00%到120%的比例(具体的提档比例各院校不同,以各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为准)向院校投档。
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当中的提档线也叫调档线或者是投档线,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这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是完全相符的。据了解,每一个省份的提档线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省的政策都不同。一般来说,录取线通常不会低于提档线,甚至会出现录取线比提档线高出很多的情况,也可以认为一个考生成绩达到了提档线也未必能被录取。

为了方便广大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解,我以北京大学为例,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什么是投挡线。在每一年6月23号左右高考分数线公布以后,所有的学生都会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完成以后省市教育部门会进行志愿投档首正局,并公布每一所学校当年的投档线,投档线分文科和理科。
如果说你是一名北京大学的理科考生者让,北京大学在北京招生100人,而且要求北京教育考试院要按照105%的比例将考生档案投档到北京大学。简单来说也就是120名考生报考北京大学,分数从高到低,第105个同学的分数就是北京大学的投档线。
假如说你不是北京的考生,是其他省份的理科考生,那么北京大学也会在其他省份招生。北京大学在其他省份的投档线会根据其他省份的具体情况而产生,具体的投档线还是要看当年的考生情况而定。
提档线和投档线
提档线和投档线一样。
学校录取提档线是根升物据批次分数线上考生志愿排队结果由学校自主确定的。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投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银梁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
提档线就是说,你到了提档线不一定能进这个学校,但是不够基本不可能进这个学校。一般每个省的提档线不一样。
提档线,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
例如规定本科一,二批院校的一志愿按1:1.2的比例确定提档人数,学校按招生计划录取结束后,将把多余的百分之二十考生档案退回省招生考试院。提档的最低分便称为提档线。
因此,即使考生的成绩达到了提档线,也未必一定能够被取。如果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有可能降低提档线录取。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投档线和调档线的区别
调档线”又称“提档线”是相对高校调取档案来说的,表示高校从省招办提取了档案。
“投档线”又称“抛档线”是对应省招办来说的,表示省招办向高校投出了档案。其实投档线和调档线是一个意思的。们是相同的数字,不同的称谓而已。例如:2008年某高校在北京当年计划招生100人,一批控制线528分以上第一志愿报考该校人数为200人,由于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该校确定的调档比例为110%,那么排名第110名考生的成绩550分就是该校在当地的调档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