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百科> 高考百科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投档位次怎么定的 投档线怎么定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投档线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一般大学按1:1.2的比例划定,有的好点的大学也按1:1.1或者1:1。比如:招100个人,这一百个人最低分数是560分,但是实际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止100个人,那就把第120名的人的分数作为投档线。这120个人都有可能被这个大学录取。

排前面的人,有可能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分数,又没有服从调剂,就被刷下来(先达到大学录取分数,再达到专业录取分数才可录取)。后面的人就有可能上去了。但是如果这个大学有100个招生名额,是二本大学,但是只有80个人报的话,那录取分数一般就是2本线,除非填好专业,没有服从调剂的,可能被刷。

投档位次怎么定的

各省、自姿槐胡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投档线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分数多少,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参与录取。

达到投档的考生不可能百分明局之百地录取,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根据投档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迹拦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投档线是怎么确定的

一般大学按1:1.2的比例划定竖链投档线,有些好的大学也按1:1.1或者1:1来划定。

例如招100个人,这100个人最低分数是560分,但是实际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可能不止100个人,那就把第120名的人的分数作为投档线,这120个人都有可能被这个大学录取。

注意事项

投档分数线不是录取分数线,达到投档线只是获得进入大学院校的初步资格,是否被录取得看所选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和自身情况(视力、单科成绩等)是否符合条件。举例说华南理工大学招生比例为1:1.2,今年招 100人,有200人报。那么就从成绩按高到低的第120名的成绩就是投档线,也就是说这120个人算是上了投档线,他们的档案投档到余锋孙大学院校。

但是招生计划只招100人,前100名除身体条件不符合外(如视力、单科成绩等不达标),排在最后的那20人中的部分人可以补上空缺位置,其余的人将可能面临被“退档”的风险。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基亏科-投挡线

录取线和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录取线:录取线一般指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线一般指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二、分类不同

1、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一般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相信许多同学十分好奇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下面,我整理了投档线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投档线过了不代表被录取呢

投档在前,录取靠后。负责的单位是不同的,所以当然不是一回事。假如你已经投档进了学校,决定你是否被录取的,就是大学的专业录取规则。

很多专业的录取,是有条件的,比如说要求你英语要110分以上,比如说要求你不能是色盲色弱,比如说要求你必须是男生。但所有这些条件,在投档阶段,是不会被考试院筛选出来的,投档成功之后,由学校在分配专业的时候,进行筛选。

学校投档线是怎么定的

首先按照拟录取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一个数字,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中,排名为这个名次的人的得分,就是提档分数线。比如准备录取10个人,提档比例为1:1.2,那么报考专业第12名的考生分数即为提档分数线,超过这个分数的人就会被提档。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省录取场根据普通高校在各地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数,按相应规则投档后,向院校所投考生档案的最低投档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分数线。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