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高考总体情况如何
2023江苏高考总体情况如下:

2023年江苏省语文、数学高考题目难度都有所降低,英语难度有所上升。理科三门物理、化学难度都下降,生物则比较难。文科三门的难度很平均,比较适中,文科出题组的难度控制比较均衡。总体来看,今年的总分比去年来说,应该会有所上升。
2023江苏新高考录取规则:
一、批次设置
录取批次共设3批,其中本科2批,专科1批,依次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军事院校等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
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专科批次的体育类、艺术类等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
二、划线办法
普通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生源情况等因素分别划定。特殊禅配类型招生控制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正陪类),参照往年文理科类本一批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
体育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因素分别划定。艺术类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以及不同专业类别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因素分别划定。
三、投档规则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文化分。
当投档分相同时,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体育类各批次以及艺术类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对于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均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文化分和专业贺清指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当投档分相同时,先按高考文化分排序,其后排序规则与普通类相同。
211大学和985大学是什么意思
211大学指211工程建设的大学。985大学指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985工程 ,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伍激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渗橘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3年8月25日,“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下发了《“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985工程”简介: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首批“985工程”建设高校共9所(即:九校联盟),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获批建设的“985工程”高校总计39所。
211大学和985大学对比:
通常来说985大学比211大学好,985大学共39所,是中国最好的一批大学,211大学共有115所(包含39所985大学),可以认为他们是中国大学的第二梯队,实力也非常强。那么它们的区别如下:
1、985大学办学水平比211大学高
985大学包括了我国最顶尖的大学,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这些学校支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四梁八柱,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军。而211大学则包括了一些地方院校,办学水平显然不如985大学。
2、985大学社会声誉比211大学高
从社会地位来看,985大学要比211大学高一截,因为985大学本身数量少,报考之后被录取的难度也大,物以稀为贵是人之常情,所以985大学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认可程度都比211大学高。
3、985大学综合实力比211大学强
985大学都入选了双一流建设高校计划,而有的211大学却没有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甚至连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也没有入选。由此可见,从整体上来看,985大学显然要比211大学强。此外,综合实力还体现在每年入选国家科技三大奖、各类人才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在这些领域,985大学比211大学要强很多。
另外,根据公开信息可知,全国985大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9所学校。
全国211大学名单,共计115所: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3 安徽大学 安徽
4 清华大学 北京
5 北京大学 北京
6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8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9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丛槐
11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13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14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15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16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17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8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9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20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2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22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23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4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27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29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30 厦门大学 福建
31 福州大学 福建
32 兰州大学 甘肃
33 中山大学 广东
34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5 暨南大学 广东
36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37 广西大学 广西
38 贵州大学 贵州
39 海南大学 海南
40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41 郑州大学 河南
42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4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44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45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46 武汉大学 湖北
47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4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49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50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5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52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53 中南大学 湖南
54 湖南大学 湖南
5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56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57 吉林大学 吉林
58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59 延边大学 吉林
60 南京大学 江苏
61 东南大学 江苏
6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63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64 苏州大学 江苏
65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6 河海大学 江苏
67 江南大学 江苏
68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69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7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71 南昌大学 江西
72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73 东北大学 辽宁
74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75 辽宁大学 辽宁
76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77 宁夏大学 宁夏
78 青海大学 青海
79 山东大学 山东
80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8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8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83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84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8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86 西北大学 陕西
87 长安大学 陕西
88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8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90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91 复旦大学 上海
92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93 同济大学 上海
94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9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96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97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98 东华大学 上海
99 上海大学 上海
100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10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102 四川大学 四川
103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104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105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06 南开大学 天津
107 天津大学 天津
10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109 西藏大学 西藏
110 新疆大学 新疆
111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2 云南大学 云南
113 浙江大学 浙江
114 重庆大学 重庆
115 西南大学 重庆
总结:
2016年06月7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已失效的规范性文件不再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2019年11月2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声明:已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就我个人而言,您平常就三百带一点的成绩,可以给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就业之路有一个总体规划,比如:考虑给自己选择一个就业率较高、较实用的专业,然后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客观实际的学校,学成了较实用的专业,相信您在自己未来的就业之路上会更一帆风顺!
江苏605分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605分能上什么大学如下:
根据2019年全国院校在江苏高考投档线数据分析,江苏高考理科605分能上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江苏高考文科605分能上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扩展知识
1、简介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还是全国74所“特色重点项目”高校之一和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2、创立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旅余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拥有1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在校生376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
3、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4月,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4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4个一级学科,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培镇游,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配销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4位)。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及其医药转化。
江苏606分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606分能上什么大学如下:
根据2019年全国院校在江苏高考投档线数据分析,江苏高考理科605分能上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江苏高考文科605分能上的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
扩展知识
1、简介
江苏大学位于江苏省镇江市。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桥罩,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还是全国74所“特色重点项目”高校之一和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2、创立
截至2019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拥有启谈1所直属三级甲等医院;在校生376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19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1位。
3、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4月悄消碰,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4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4个一级学科,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4位)。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农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及其医药转化。
江苏2021新高考录取方案解读!
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大家等待已久的志愿填报和录取方案终于落地,面对40个志愿240个专业、填报批次,划线标准等,各位家长还是有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聚焦一下江苏省教育厅如何解读?
一、关于考试与成绩
Q:2021年统一高考考试科目有哪些?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有哪些?
A:2021年统一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外语科目考生可以从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中任选1个语种参加考试。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考生首先从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
Q: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A: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9日。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具体考试安排为:
统一高考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以教育部统一公布的安排为准,如有调整,我省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安排相应调整。
Q:考生报考科类有哪些变化?
A:2021年考生报考科类由改革前的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4个科类,调整为普通类、体育类和艺术类3个科类,每个科类按考生的首选科目不同分为历史等科目类和物理等科目类。
Q:考生报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有什么要求?
A:考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达腊迟到合格后,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性考试。
Q:高考文化总分是如何组成的?
A: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各统考科目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轮散李100分。其中,历史、物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4门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Q: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考试成绩的等级分是如何转换的?
A: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二、关于计划编制、招生批次与划线办法
Q:2021年招生计划是如何编制的?
A: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招生计掘世划均按照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分别编制。高校按院校专业组方式编制招生计划。院校公布的招生总计划数须具体编制到各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的计划须具体编制到组内各专业。
可不编制分省计划的特殊类型招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Q:2021年招生录取批次是如何设置的?
A:2021年招生录取共设3个批次,其中本科2个批次,专科1个批次,分别为: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专科批次。与改革前相比,合并原本一、本二批次为一个本科批次,合并原体育艺术类专科批次、文理类专科批次为一个专科批次,取消原注册入学批次。
在本科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专业)包括部分普通类本科院校(专业)、体育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
改革后,本科提前批次招生院校(专业)与改革前基本一致,具体招生院校(专业)按有关规定执行。其中,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仍分3小批依次录取。第1小批: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和原“211工程”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的非美术类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2小批: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省内外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第3小批:除第1小批以外的其他院校校考的艺术类本科专业。
在本科批次招生的院校(专业)包括除本科提前批次及特殊类型招生外的普通类本科招生院校(专业)。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开始之前进行。
在专科批次招生的院校(专业)包括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专科院校(专业)。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士官在普通类批量投档前完成录取。录取分批次依次进行,具体安排见录取进程表。
Q:合并本科批次是基于什么考虑?
A:《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本科批次,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能够更好满足高校、考生及社会的发展需要。从高校的角度考虑,有利于高校更好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引导高校注重内涵发展,专注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考生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增加考生选择机会,引导考生结合个人志向、学科兴趣、个性特长,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促进考生成才成长。从社会的角度考虑,有利于扭转简单用录取批次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片面导向,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推动高等教育公平发展。
Q: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
A:根据高校在我省安排的招生计划数、生源情况、考生成绩等因素,分科类、相应类别和科目类,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1)普通类
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生源情况等因素分别划定。
(2)体育类
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因素分别划定。
(3)艺术类
本、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以及不同专业类别(美术类省统考、音乐类<声乐、器乐>省统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艺术类专业校考)本科和专科层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并结合考生文化分、专业分等因素分别划定。
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本科高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校自行划定。
Q: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是如何划定的,有什么作用?
A: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按照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参照往年文理科类本一批次招生计划比例分别划定。主要用于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院校(专业)以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录取的参考。
三、关于志愿设置和填报
Q:2021年在志愿设置和填报方面有哪些主要变化?
A:与改革前相比,志愿填报单位、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发生了变化。
(1)志愿填报单位
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1所院校即为1个志愿填报单位,按“院校+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填报单位,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
(2)志愿数量
增加平行志愿数量。改革前各批次平行志愿设置8个院校志愿,征求平行志愿设置10个院校志愿。改革后,普通类的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次、体育类各批次以及艺术类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平行志愿设置一致。
(3)填报要求
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时,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我省填报志愿的时间段和填报方式与改革前相同,仍采用在高考文化成绩公布后,分本、专科两个阶段组织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
Q:如何理解“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的志愿模式?
A: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类)”模式。“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同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也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
具体说,一所院校被拆分成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包含若干个专业(类)。改革前,考生填报某一院校志愿时,可在该院校文科、理科等某一科类下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专业;改革后,考生填报某一院校专业组志愿时,只能在该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专业。如果拟报考某院校的两个专业分布在该院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中,考生须分别填报两个专业所在的院校专业组志愿。
例:“A大学专业组4”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专业;“A大学专业组5”选考科目要求为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或生物,包括临床医学等若干专业。如考生拟同时报考A大学通信工程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应同时符合以上2个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填报 “A大学专业组4”和“A大学专业组5”两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并分别在两个院校专业组中填报通信工程、临床医学专业志愿。
Q:各批次志愿是怎样设置的?
A:(1)普通类
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平行志愿设置一致。
(2)体育类
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各批次平行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平行志愿,征求平行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平行志愿设置一致。
(3)艺术类
设置传统(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两种方式。本科提前批次中第1小批和第3小批实行传统(顺序)志愿,第2小批实行平行志愿。专科批次中,使用校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传统(顺序)志愿,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的专业实行平行志愿。专科批次中,艺术类考生只能在传统(顺序)志愿或平行志愿中选择其一填报。
传统(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平行志愿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各批次志愿录取结束后,设置征求志愿,征求志愿设置与相应批次志愿设置一致。
Q:特殊类型志愿是如何设置的?填报特殊类型志愿有何要求?
A: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志愿实行传统(顺序)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包括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4类志愿之间不得兼报。
填报高校专项、综合评价、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志愿的考生须符合相关院校相应招生资格,且高考成绩等达到有关要求。
Q: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类专业吗?
A: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也可兼报普通类专业。本科提前批次的普通类的各类院校(专业)、体育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艺术类提前录取本科院校等均不能同时兼报。专科批次的定向培养士官计划与体育类、艺术类不能兼报。
Q:志愿填报时,考生选考科目应如何对应高校选考范围要求?
A:高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提出本校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考生应对应高校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精准填报。一是符合首选科目“历史”“物理”要求。比如,历史等科目类下的专业,只有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能填报;物理等科目类下的专业,只有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能填报。二是符合再选科目要求。
(1)不提再选科目要求的,符合首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填报;
(2)提出1门再选科目要求的,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选考化学的考生才能填报;
(3)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均须选考的,考生须同时选考这2门科目方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对化学和生物科目提出要求,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同时选考化学和生物科目的考生才能填报;
(4)提出2门再选科目要求且只需选考其中1门的,考生选考该2门科目中的任意1门即可填报,如某校某专业要求考生选考化学或生物科目,符合首选科目要求且只要选考科目中有化学或生物科目的考生即可填报。
Q:如何查询招生院校对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要求?
A:考生可以通过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 https://www.jseea.cn/ ),或通过我省《2021招生计划专刊》查询各高校院校专业组的选考科目要求。
Q:考生填报志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A:考生要认真做好填报志愿的准备工作,仔细阅读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和我省招生计划专刊等,了解有关招生政策和要求。根据自己的成绩、选考科目、志向、体检结论等,慎重报考。省教育考试院将开发专门的志愿填报服务系统,提供招生院校专业选科要求等信息查询、志愿预填报等服务,帮助考生进行志愿填报。
四、关于投档录取
Q:2021年录取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变化?
A: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录取。按历史等科目类、物理等科目类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专业(类)”组成,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主要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方式,部分特殊类型及有相关要求的招生除外。
与改革前相比,主要变化为:
(1)由投档到院校变为投档到院校专业组。
(2)专业调剂范围不同。改革前,专业服从调剂志愿可在招生院校未录满专业中进行调剂,改革后,只能在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未录满专业中进行专业调剂。
Q:如何理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A: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是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单位,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平行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上述过程完成后,无论档案是否投出,均视为该考生已享受了本批次平行志愿投档机会。如果考生档案投档到某院校专业组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专业组。
Q:平行志愿投档时,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投档分是如何构成的?
A:平行志愿投档时,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考生的投档分按以下规则执行。
普通类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文化分。
体育类和艺术类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具体构成办法为:
(1)体育类:投档分= [(高考文化分÷文化满分)×0.7+(专业分÷专业满分)×0.3]×7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2)美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投档分=[(高考文化分÷文化满分)×0.6+(专业分÷专业满分)×0.4]×750,结果四舍五入取整。
(3)音乐类:投档分为专业分。
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如符合照顾加分投档政策,则按有关规定在考生高考文化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Q:平行志愿投档时,考生投档分相同时如何排序?
A:普通类使用平行志愿投档时,如考生投档分相同,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体育类、艺术类使用平行志愿投档时,如考生投档分相同,依次按高考文化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