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资料
考研究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法: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局辩吵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灶消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桐侍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六步、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七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一)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二)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2、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三)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第八步、确定目标硕士点
确定目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 但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在此建议大家在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
考研报名时的研究方向 影响录取吗
考研研究方向对录取没有什么影响,初试前报名的研究方向和录取的研究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初试复试过了之后看你导师的研究方向,老师会给定研究方向。
初试分数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或达到自主划线院校的分数线后,才有资格进入复试,但是这也不代表考生就一定能进入复试。还要看包括院校的招生人数和差额复试比。
假设报考院校只招收10人,差额复试宏樱晌比是1:1.2,那么按照排名,前12人可以进入复试。排名第13的考生即使达到了复试分数线,也不能进入复试,只能选择调剂了。
扩展资料:
新设立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方向,比如大数据相关方向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中途更换导师,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但是也会出现;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后获得导师的认可。
研究生在报考时就要明确自蔽锋己的学习方向,虽然报考时的方向划分往往并不会特别细致,但是也会有一定的范围限定颂蠢,这样研究生可以围绕相关方向来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便于为后期进入课题组做好准备。
考研与专业有关吗?必须考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吗? - 百...
考研是可以跨考的,你既可以考你本科读的专业,也可以考别的专业。不过跨考难度大,一般都要提前准备。
拓展资料: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族磨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要求报名时通过学信网学历检验,没通过的可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学历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早埋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陆穗蚂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考研,同一个学校出的专业课试卷对学硕和专硕的难度...
考
学硕
的难度大一些,而
专硕
难度较小运闹消。它们的区别主要有:
1、学硕和专硕考的专业课是不一样。
例如
土木工程
考研,考学硕一般都是考
结构力学
,而考专硕就可能可以选择考
材料力学
、混凝土结构等课程,而且试题会出得相对简单一些。而且专硕初试一般都是英语二,难度相对较低。
2、学硕和专硕的
复试分数线
不同旁知。
一般学硕的分数都会高一些,专硕分数相对较低。
3、学硕和专硕的考察方向不同。
专硕:偏实践,两年,国家扩招而设的,奖学金较学硕难拿,需要双证(注明
专业学位
);
学硕:偏研究,三年,传统研究生形式,奖学金相对容易,需要双证。
扩展资料:
如何备战考研
一、专业课为主,辅助备考
1、开始养成规律的作息。 因为课不少,有时早上要上课,索性坚持每天早上7点半起床,有课去上
课,没课去图书馆做课程作业,看看数学课、背英语单词(每天1h)、看各种专业课的扩展书籍。
晚上12点前睡觉,睡前要是有精力可以看看
考研政治
视频。
重点是培养自己没事去图书馆、
自习室
的好习惯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2、专业课试着认真听讲。 如果之前的两年多时间过得浑浑噩噩,读书的心态早已不在。那么在大
三就一定要试着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这样有利于调整读书
的心态。
3、不用力过猛,把大三下当一个过渡期。 大三真不宜全力以赴地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想看考
研资料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要能试着尝试前面的一二就是很大的进步。心态上不要给自己太大压
力,事情慢慢做就好。
二、选择专业
1、选专业,兴趣肯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2、除了兴趣还要考虑就业的情况,因为有些专业由于近些年招生太多已经严重的供大于求,如果考
这些专业的研究生将来不好找工作。前景堪忧。
3、
跨专业考研
,则更要慎重决定,早作准备。因为跨专业考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课复
习。除此之外,跨专业考研初试、复试中专业知识背景不占优势,更需要提早准备。
三、选择院校
1、考虑是未来工作的城市。
将来打算在哪里就业,就选择哪里的高校,这样既熟悉当地环境,又有人脉资源。
2、考虑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考研不容易,读研的
机会成本
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
研也有激情。
3、考虑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弯肆上,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4、考虑所选择的专业,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未雨绸缪 大三的你如何备战考研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专业学位考研学校排名靠后 研究生报名时应该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