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哪些土木结构工程,考材力的学校?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简称“东大”,主校区位于江苏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野坦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截至2020年4月,东南大学共有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颂历桐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校庆日
东南大学校庆日。1921年6月6日,国立东南大学在上海烂陆召开董事会,讨论董事会章程,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和编制预算,并一致推荐郭秉文为校长,之后即将6月6日定为校庆日。
1988年5月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1988年6月6日举行更名庆典。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东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一、写在前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光飞逝,一年多的备考生活也已经结束。在收到预录取信息的那一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回顾一年多的备考生活,也来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吧。(希望能对有缘看到的人有所帮助 )
我虽然在3月份就开始准备考研,但我在3月份到9月份这么长的时间中,我只学习了英语单词和基础的高数课,我真正开始准备的时间可以算是9月份,而且在这期间我还要补疫情耽误的课程,我还能取得辩凳这样的成绩,我想告诉大家,不要担心自己得时间不够,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勇敢往前冲,我们大家都可以的。根据我复习考研的过程我做了一些总结前灶蔽,希望对想报考武汉理工材料院的同学有帮助。
二、院校选择
由于本科专业为材料物理,专业对口于半导体器件行业,功能薄膜材料行业,纳米材料电子器件领域和等离子体技术领域,未来就业相对热门,因此我选择相应的本专业材料考研升学去到武汉理工大学深造。
在学校的专业实力方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评估结果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均评为A+档,并列全国第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所北京地区的985学校,属于热门地区的热门学校,初试专业课相对困难。
复试分数线也相对较高,考研竞争强难度颇大,而位于湖北武汉的武汉理工大学,地理位置也优异,学校属于211大学,同时专业课难度较低,根据往年的考研数据可以观察到分数线较低,考研性价比极高,推荐材料专业的学生报考。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院从2007年就被列为了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材料复合新技术与新材料生态建筑材料、高分子材料与树脂基复合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新能源关键新材料及其应用、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生物医用材料和成型制造及其关键新材料八大领域。
其研究领域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其材料学在全国得专业排名都是名列前茅的。虽然它只是个211,因为其在武汉,并且专业的优势,每年报考的人数也是特别多的,每年的竞争也是特别激烈的。现在由于政策的提出,考研招生人数在不断扩招,一般专硕的招生简章上会有340左右的名额,学硕会有370左右的名额,整个材料院招生名额还是很多的,但这是大类,没有进行小方向的细分。
以前复试的人数与录取的人数大概是1.3:1左右,这样看,进了复试留下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但今年由于武理把复试的时间推到了4月多,真是太晚了,好多人都等不住了,对自己没有十足把握的都进行了调剂,导致今年参加复试的还没达到它得招生名额,今年参加的全部录取,这种情况下,选择也很重要,但只要自己的实力够强,绝对没问题。但也是要做十足的准备才是更加稳妥的。
三、各科备考经验
数学
对于数学的复习,我全程跟的宇哥,我感觉是他讲课挺有意思,不枯燥而且他的解题技巧很有作用,数学想冲高分的可以考虑。然后张宇的基础课程题量较少,所以我买了一本660基础题。建议可以买一本这个书,不一定都要做完。
因为这本书很多题目都是概念性的,可以帮助对概念的理解。然后数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做题,且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不要让手生了。我自认为数学复习的还行,可惜最后两个星期忙于背专业课,政治,没有做数学题。很遗憾数学只考了73。
高数课程我看的是武忠祥老师的,现代是看的李永乐老师的课,买的也是他们的配套书,练习的题目我只写完了660,330我由于时间原因基本没做,还有历年的真题和预测卷,预测卷我写了张宇的8套卷和李林的6+4。
因为我的时间很短,复习的科目很多,我在看完武钟祥老师的基础课就开始写660,现代我是先看一遍我以前的课本,然后直接看的李永乐老师的加强课,我是一边看一边刷题的,开始写题的时候真是没有一道题是会的,这时候不会不要紧,大家都是一样的,不会就翻一下书,找到对应的知识点,或者类似的题目,看自己能不能解出来,实在不行可以看一下答案。
大概在660全部做完的时候知识点很多都记住了,而且在看课的时候可以将那些易错点记下来,生僻的解题思路等记下来,在题目中遇到时可以直接翻笔记,节约时间。真题的话2000年以前的其实不用做了,那些参考价值也不高,有时间可以把真题多做几遍,多总结知识点,慧州不能为了做试卷而做。
我们是为了查缺补漏的,这过程一定要做好笔记,自己的薄弱点是什么,想办法克服。做题的质量要高,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是最多了,如果它的回报不高,那就太浪费了。我推荐大家找一个研友,不管是不是每天一起学习,可以每天给对方出几道题,各个知识点的,这样可以更好的学习不同的方法,能够共同提升。
英语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了,如果连单词都不认识,读都读不懂,怎么去理解。单词一定要坚持天天背,而且要做好复习,不能背了后面忘了前面,对于单词方面我推荐单词书背单词,它可以对你背过的进行复习,是根据遗忘曲线来规划的,但只要你坚持每天背单词,是每天都可以记很多单词的。
阅读我买了阅读理解书,但我没怎么做,我是直接做真题的,推荐黄皮书,有时间可以多做几遍真题,但开始每做一遍要弄清楚,弄透彻才行,不能只追求对错,有些重点词汇要重点关注。
其实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解题的规律,这些刘晓艳老师提到过,时间多的可以看她的课。最后我去年考研由于我的真题全部写完了,我在试卷上做的,重新做不好,我就买了黄皮书的预测卷,但有很多人不推荐预测卷,因为预测卷难一点,怕在最后打击大家,但我收获还挺多,因为去年有新增词汇,平时真题中遇不到,结果在考试时我碰到了很多相似的阅读,这对英语不好的我来说帮了大忙。最后作文只要背模版的,最后冲刺的时候背就可以了。
政治
考研政治的复习我是从7月中旬开始的,前期复习跟随徐老师的复习配套核心考案的讲义对知识点有个了解和框架,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肖秀荣的1000题进行知识点复习,每看完一章的视频课就做一章习题。
中期等到陆老师的背诵手册出来,主要每天进行背诵手册上的选择题知识点背诵,继续做1000题。后期等到各个老师的模拟卷和预测卷出来,开始做选择题,同时配套听陆老师的选择题技巧,同时每天背读肖秀荣的时政。最后主要做模拟卷的选择题,然后到了12月份肖4发售,每天主要背诵肖4的大题。
我看的是徐涛老师的课,还有肖秀荣的1000题和肖四肖八,在看课的时候如果大家时间不够的话可以倍速,我到后面都是2倍速看的。
我看第一遍的时候看的好仔细,有时候还停下来做笔记,有时候还自己看一遍书,我发现到后面又没用,笔记根本不看,大家就可以看一遍课,浏览一下书,就开始刷题,题可以多刷几遍,最后就是背诵的时政了,大家也可以看腿姐的课,挺生动的,记忆点也挺好。推荐徐涛老师。
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从7月份开始复习的,第一轮复习是跟着视频先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先过一遍,每学完一章我会把书上的课后题做一遍,及时进行巩固复习。
大概8月中旬我会进行第二复习,对第一轮的难点专门进行突破,同时会做真题和买的资料里面的习题,对往年的题型和考点做到心里有数。这一轮大概一个月。
9月份开始背诵知识点,武理的专业课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为了避免背诵时间和背诵政治冲突,所以专业课背诵最好9月初就开始。背诵的时候可以先背课本,书上的背完了再背诵真题,为了记得牢固,可以滚动式进行,在背诵的同时复习进度也不要落下,可以早上背诵,然后上午复习专业课,把背诵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专业课在复习的时候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把自己遇到的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和不容易记的名词解释及公式记下来,平常多翻翻,考前再看一看,记得更牢。专业课背诵从9月一直要持续到考试前,只不过前面需要花费的时间多一点,等知识点背诵的差不多了后期为了防止遗忘每天过一遍就可以了,考研后期把背诵时间留给政治和英语。
每年的真题是重中之重,而且会有一部分原题,因此往年的真题需要反复做,复习到最后,能做到看到真题就可以立即想到答案在课本中的具体位置基本就差不多了。
我专业课选的是高分子化学,这也是我本科学习的专业,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我用的课本潘祖仁第五版和配套的绿皮书,还有蓝皮书,其实武理主要考的就是绿皮书和蓝皮书,这两本书一定要重点看,重点背,几乎都是原题出的,最后可以做一些真题,从去年开始就确定没有名称解释了,重点背一下原理分析题,要多做一下计算题,出过的基本不会再出了。
四、复试
22年武汉理工是线上复试,没有给具体的复习科目和书本。复试内容主要是自我介绍、抽题做答、外语问题和老师提问。抽题作答主要涉及的是初试的知识点内容和材料测试的内容,需要复习初试的内容和材料表征仪器的内容。
抽题作答的题目都比较基础,对应初试的某些名词解释和重点的知识点,这些需要自己总结归纳,然后材测的内容需要自己总结每一个材料表征仪器的使用原理,表征方法等,特别是自己毕设所用到的表征仪器需要搞明白。
外语作答的随机性较高,需要自己多准备素材,既涉及到专业英语也涉及到日常英语。老师抽题作答主要是和你本科专业相关与你的本科毕业涉及,所以需要提前了解本科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热点前沿内容,同时本科的毕业设计是提问的重点,必须完全掌握其理论原理和操作过程以及实际应用意义。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占60%,面试占40%。总的复试占30%,初试占70%。所以初试成绩是很重要的,复试笔试有3个模版可以选择,我选的还是高分子相关的,每个模版设计的科目3科左右。
我选的主要考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复合材料学和材料力学等,题目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和分析题三类,总的来说题目不会很难。推荐大家写徐世爱主编的华东的高分子物理习题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书,其他的我是看的资料。复试面试会有5分钟的自我介绍和老师提问环节,提问会有专业的英语问题,其他的就是关于毕业设计相关的问题,一定要把自己毕设弄的十分透彻。
五、结语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上帝明目张胆地不公平,但凡人保留偏执的权利。”
也许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人生故事,书写得像电影一样精彩。
而考研,最是一段这样的日子。
我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做出这份选择,毅然决然地来到这条路上;我们拼上了一切,用尽全部的力气,只为了在青春里不留遗憾。
这份青春时勇敢的经历,是可以骄傲地讲给自己的孩子和爱人听的,是多年之后回忆青春时可以笑着怀念的,是可以写成书拍成微电影,把它留在这个世界上的。
它会伴随我们一辈子,也值得我们骄傲一辈子。
老了之后,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时,能够微笑着想起,自己也有过一段精彩的青春故事。
坐在温暖的炉火旁,满膝的儿孙围绕在身边时,我们可以骄傲地跟他们回忆说:
“在那个最好的年纪里,我们也勇敢过一回,我们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选择,并且用自己的努力,把命运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里,一生都没有放开。
这一辈子,我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这辈子,活出的是自己的人生。”
那该有多幸福,多美好啊。
所以,为了这段旅途的圆满,为了日后幸福的回忆,请你务必把这条路,好好地、认真地走完。
木材科学与工程考研方向及学校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1:木材科学与技颂链术
专业介绍 :“木材科学与技术”是“林业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研究木材性质、加工理论及技术的学科。
本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与植物学、生态学、林木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材料科学、工信笑业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等学科均有交叉和密切关系。
木滑樱含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2:林业工程
专业介绍:林业工程专业涉及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方法,并与建筑与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相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分享?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材春空激料加工工程考研分享
1、 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⑴、我本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非学校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个人认为跨专业考研的话难度有点大,便决定还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学校的时候,我当时想的是选择一个在某地方(某省或者某市)是学术天花板的学校,排除北上广深后,我当时筛选出来了三所中流985院校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三者综合比较,四川大学排名最为靠前,地理位置也比较优越,当然考研难度也是三者之最,慎重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四川大学。而后,便又把主意打定到了山东大学,原因是离我家北京较近。一直到9月份我的考研目标是山东大学,但是当各高校招生简章公布之后,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招生规模缩了将近一半,当时的我也是比较绝望的,9月份考研学校换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所幸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一战上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根据专业方向分成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与化工(专硕)四个方向。下面我列举近几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招生人数情况,更多数据请各位学弟学妹查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官网。
2017-2022年招生人数
初试经验
考研英语
(1)3-12月份:整个复习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单词,单词全程都要背,全程都要背。切记切记单词很重要,市面上单词书很多,但都是根据考研大纲编写的,大家只要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即可。每天都要背单词,重复前一天的,我知道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是只要上岸了一切都是值得的。英语真题中的单词也很重要,建议弄一个单词本,把真题中不会的单词记下来,每天都进行复习。这个过程大家不要怕我把单词记下来了二刷三刷真题的时候阅读都记下来了怎么办,每年英语真题单词重复率很高,对我们帮助还是很大的。建议大家单词书和手机上的软件结合使用,可以利用回空闲时间用手机的软件背一下单词。
如果语法不好的同学建议去同一边田老师或者唐老师的语法。
(2)6-10月份:重点是阅读,做近二十年真题就可以。推荐唐老师阅读,一定要利用好真题。可以不做模拟课,真题必须反复推敲。切忌太早做真题,暑假开始第一遍真题就可以了。真题的解题思路也就是你在考场上的解题思路,所以好好利用真题,不要在乎答案正确,一定要把真题做题做透,要做到知道为什么其他答案错了,错在哪里。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利用了真题。真题每天做一篇就可以,不求多做做完可以去听唐老师的讲解然后复盘思考,自己做的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没有注意。
(3)10-11月份:小三门包括新题型、选词填空、翻译。阅读做透后在开始就可以了,而且有唐老师小三门逻辑课程的加持,唐老师讲解思路清晰堪称保姆级教学,会帮你总结规律、做题技巧、合理安排时间。
(4)11-12月份:重点是作文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可以背王江涛的作文模板,然后根据老师模板整理自己的模板,越早开始越好,一定要动手写,一定要动手写,自己写很重要。市面上老师的模板很多,建议只可做参考还是要自己整理属于自己的模板。十二月份开始建议每天自己写一遍作文,巩固背诵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书写。
考研政治
8-11月份基础阶段:基础阶段推荐大家利用暑期去看徐老师的强化,直接看强化,不必去看基础。亏袭基础好的或者二战的同学可以不用去看课,后期直接看一下冲刺课就可以了。课上讲解的知识点都扒袜在书上,老师另外补充的在记在书上即可。在这个阶段大家一定要多做题,首推肖爷爷的1000题。市面上的题有很多。
大家备考时间有限而且政治包括很多时政内容,所以建议大家选择一个老师的题目做两遍以上就可以了。前期做题的时候不要太在乎正确率,做题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点记忆的过程,政治的复习同其他科目不同,是可以通过做题对知识点进行了解并记住。
11-12月份背诵阶段:这个阶段各个老师都会出带背课,每年也会有很多学生背肖八肖四,但肖八肖四每年出的相对较晚,尤其是肖四,大概是考前一周才会出版。背诵阶段会出一个技巧班,每年好评率和推荐都很好建议大家时间充足去看看,利用晚上的时间一周左右就可以看完了。关于背诵资料的选择大家主要看自己整体时间安排和整个考研科目的整体背诵量来安排。如果没有背诵压力,建议大家选择腿姐和肖四的组合,如果背诵压力大一定要把肖四被熟。
3.考研数学
数学由于数一、数二、数三的内容不一样,但高数都还是占比很高,这里主要说一下复习方法。方法正确了无论什么内容都会取得好的效果。
(1)7月份之前(最晚暑假之前):一定要完成基础复习包括看基础课做一遍基础题,弄清楚所有知识点,基础班推荐看汤老师的基础和做汤老师1800题,个人认为效果很好。
线性代数推荐李老师被同学们称为线代王。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刷两遍基础,数学是考研的关键,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家一定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我是考数二的,不太了解概理论,这里就不过多评价概理论的老师。
(2)7-11月份强化阶段:强化阶段高数可以去听一下武老师的强化和后期十二讲,解题思路情绪,题目推荐660题和330题。
660题是基础题时间允许也可以做一下,做题对数学来说很重要。我强化阶段全程都跟的武老师。线性代数依旧推荐李永乐老师,只要跟住李老师的脚步,线代不成问题。
(3)11-12月份冲刺阶段:大家一定要把近二十年的真题做一遍,重要性不言而喻。真题不会的问题可以去B站看李艳芳真题讲解,很详细每题都会将到还会把涉及的知识点讲解出来。真题结束后十二月各个老师的模拟题都会出来,模拟题不推荐做较难的题目这样会打击大家的自信心,而且考研难度都很历年真题差不多,不会太难。
数学建议大家多做题,真的很有用,弄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记在上面,冲刺阶段可以反复看一下。一定要弄懂当初为什么错,哪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再去掌握一下。数学题要多做但是不是盲目的多做,要把做过的题真正的弄懂,市面上的老师很多,建议大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就可以。
专业课的学习
专业课考试是材料成型基本原理,考的是《材料成型基本原理》第三版祖方遒主编,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简单的材料知识,第二部分属于力学方面的知识。学校的初试试卷,体形是10个名词解释、20道判断题、填空题、大概五道简答题、后面都是大题。第一部分以理解记忆为主,第二部分需要进行理解。总体来说这本书不是特别难,我是暑假八月开始进行复习的,第一遍是一章一章的看的,每次看完一章内容,会把课后习题做了,大概两天看一章的节奏。第二遍就是以真题为导向,重点攻克第二部门的力学部分,由于力学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每年的大题会有两道涉及,简单题也有一道。所以重点在于第二部分力学的复习,特别是后面算应力的滑移线法,现在出题的方式更加灵活,需要理解。现在出题的方式更趋向理解,不再是单纯的记忆和之间的重复率高的情况。关于对第一部分的背,我的个人观点还是需要先理解再背,特别是对于基础概念的理解,比如晶体概念的理解。我大概复习了三遍之后的样子,开始对真题上的所涉及的一些章节又过了一遍。名词解释找个本子抄下来没事就去背,可能会问背到什么程度算是可以了。其实很好判断,当我合上书,我会从第一章第一节的名词解释以及真题出现的问题点都能背出来。后面就是三天可以把背的内容回忆一遍。背到这时候,才算是专业课背的可以了。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考研一对一私人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复试经验
⑴、复试数据:
22年复试分数线(院线)
相关说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是根据学校要求按照招生计划名额120%划线,遇小数点四舍五入,同分并列考生全部进入复试(上线率低于划线比例的专业,复试分数线为学校分数线)。
2020-2022复试分数线
从表中可以看到,22届和20届材料学分数线较高,为332分和329分。而21届材料学复试分数线仅为300分。而材料物理与化学21届分数较高为343分。因此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在选择方向时一定要慎重选择。
复试流程:一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先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大概2分钟左右,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英语问题。第二部分是专业知识能力测试,该部分会抽取三个题进行回答,有一次换题机会,换题的话会扣一定的分值。第三部分是综合能力测试,老师会问学生一些关于学习与生活的问题,一般比较回答,该部分考生放宽心态回答问题即可。
复试备考策略:关于复试考察的知识点比初试专业课更多,且知识点的深度更大,没有其他很好的建议,只能背了,买一些相对应辅导机构的复试书,我用的是材子考研的。英文的自我介绍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张口就来,此外最好记几个常问的英语问答,这样更容易临阵发挥。
难度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业课考试虽然难度上升,但大部分同学分差并不大,所以能决定你最后命运的是你的三门公共课。以22年为例,大多数上线的同学都能被录取,最后刷掉的人大多数都是院线边缘人。
对于23的你们,对于自身定位的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合理的报考会是你能否考上的关键。比如22年考研,身边有的小伙伴报考了材料学,总分未达到332分,因为相关方向人数报考较多而落榜。而选择材料物理化学或者材料加工的同学310分左右就顺利进入复试了。在报考前一定要了解好自身实力及报考信息,争取把握好自己的主动权。
其他建议
大家可以提前多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比如说加入目标院校的考研群,及时了解考研新动态;考研备考时间比较长,大概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所以建议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把任务留在最后,心态崩溃,合理安排每阶段的任务,保持心情的积极,对考研也十分有益。
个人建议和心态调整
备考的时候大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心事,大家要记住我们的目标只有上岸,不要被其它不值得的事情影响心情。每周末找一个下午都可以适当的放松,出去吃吃饭看看电影散散步。考研是个体力活,坚持到最后就能胜利,可以每周锻炼一到两次,利用晚上时间跑跑步打打球,适当放松可以更好的学习。
最后一点可能就是大家都有的感情问题,有对象的尽量别分手,没对象的别动情,等上了岸会遇到更好的,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顺利上岸自己的喜爱的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考研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考研分享?
1. 本科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701
录取学校:上海交通大学
录取专业:学科教学(数学)专硕
初试成绩:总分:418 排名第一
(101)政治 74 (204)英语二 79
(333)教育综合 121 (823)高等数学 144
2. 考研目的:本科就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的,后面还是想朝着教师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又觉得自己能力和知识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就决定考研。希望通过考上研究生,让我在未来的职业生活能够有个较好的起点,而且还能让我继续学习与进步,从而在正式入职前有沉淀自己的时间。
院校介绍: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简称“上交”,位于上海,是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为九校联盟 [140]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成员,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圆或亏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学校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学校共有33个学院/直属系,31个研究院,12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
二、关于初试
1. 院校规划和选择
我是先确定专业再确定学校,专业就毫无橘神疑问按照我之说的考研目的,是选择了专硕学科数学的专业。学校的确定依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就是学校本身、专业实力和竞争的情况。二就是学校该专业课考试情况。比如历年的真题情况,会不会有太大变化从而导致无重点可抓?或者后面出来的招生简章变化的可能性大不大,如果变化比较大,可能就会影响我们后期的学习。三就是地区的选择了,这主要取决于自己未来大概的发展规划。比如我家就是上海的,所以还是希望学校不会离家太远。
院校的选择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大家要重视,可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考虑,然后经过深思熟虑选团旅择好院校以后,就要下定决心,不要轻易改变,如果你三心二意的话,不仅自己会焦虑,而且也浪费时间,影响你后面的学习。还有一点就是择校不要受身边的人的影响,你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从其他人那里获取一些院校情况,但重要的还是需要通过自己思考与考虑,从而选出自己满意且比较适合自己的学校,这样目标明确了,学习起来也会更有动力。
2. 各科复习经验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在2020年的5~7月中旬根据学校的安排去了中学实习,并且下半年学校也有几门课要上。所以各方面的进度和情况可能跟部分人不太一样,没有特别系统的复习安排,我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备考进度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里主要还是讲一些我在备考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仅供参考。
(204)英语二
①单词。英语单词是很重要的,3月份开始背单词,因为用书背单词不太适合我,所以我一直都是用xx背单词app在手机上背。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用心背。
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每天都有要完成的单词任务量,跟朋友每天互相监督签到打卡一直坚持到考研最后一天,,单词背完重复背;用app背单词时不是一晃而过,而是要认真看里面的一些内容,比如里面会有教你怎么记或者一些有联系单词短语;此外,该app还可以自己编辑单词页里的内容,所以你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输入进去,这样也能加深你的印象;还有就是在复习单词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记得的单词就要点击忘记,这样app后面才会继续给你安排复习这个单词。
②阅读。阅读主要是要能理解长难句以及文章的逻辑。我英语基础不错,从8月份开始准备。长难句看的是刘晓艳,阅读逻辑是唐迟,可以不用看完,主要是要得到清晰的做题思路,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在阅读的时候还可以加深单词记忆,做阅读的时候不需要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但做完阅读之后就要仔细比对思考。真题至少刷两遍,第一遍熟悉一下做阅读的感觉,第二遍则是有目的地做,可以做一些小总结,不需要多高深,主要是根据自己做阅读的情况做一些总结和反思。
③作文。11月份开始背大小作文。背的是王江涛的高分预测,没有全背,挑了一些背,主要是里面的素材和可以用的上的句子,然后利用这些句子可以总结一个框架,然后自己再写一写,熟练一点。
(101)政治
①了解政治要考的大概内容。8月份开始看徐涛的核心考案的视频,我也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所以看完视频就看下精讲精练,里面会补充一些知识,然后再做肖秀荣的1000题练习巩固,根据自己的进度规定每天的任务量。
②强化。看完视频做完1000题后,我买了腿姐的背诵手册,我觉得里面的内容还是比较简练干货的,所以能很好的帮助我们巩固知识。而且小小一本,没事就可以看看并且和同学讨论或互相问答。然后二刷1000题,政治选择题是值得重视的,没书的时候可以在一些公众号或者小程序上练练。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经常考的土地法等可以做个归类总结。
③后期。做肖四肖八,把里面的选择题搞透。考前大概一两个礼拜出肖四,将肖四里的大题背熟,如果不放心并且时间允许,还可以自己找找素材背,这次考试肖四押题押的还是蛮准的,背肖四其实还是足够的。
(333)教育综合
①第一轮。学长学姐一般是推荐lucky学姐的高分笔记和凯程的书,挑一种适合自己的背就可以了,我背的是高分笔记。先背了教育学,然后是中外教育史,最后背了心理学。我第一轮是背了三个月(8月~10月),开始的比较晚,再加上开学的时候忙了些其他事,属于比较慢的,但不需要去跟别人比较进度,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不过还是建议早点开始背更好,不然就会像我一样时间有点赶。第一轮背书都是比较痛苦的,我没有看视频,直接开始背,你会发现很快就会遗忘,这是正常的,到后面重复背的时候自然是有效果的,所以不用太担心,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任务进度,并且每天坚持完成。尝试回忆是个比较好的巩固方法,你可以睡前在脑子里回顾一下背的内容。还有个比较有趣的方法,就是将经常联系的好友的备注写成各大教育家,并且加上关于他们思想内容的关键词。
②第二轮。
十一月份才开始第二轮,时间有点匆忙,所以没有全背,只背了了比较高频的考点,目标院校历年真题考过的更是重点背。
③第三轮。第三轮就比较快,这里开始按题型背,并且整理了一些资料。因为我想名词解释一起背,每天背几个,所以我买了lucky的冲刺必备题,里面把名词解释都放在一起了,有些会漏,可以自己补充。看了历年真题,我发现中外教育史,20分的论述题一般都是考名人的思想,所以我就在A4纸上按论述题的写法写下各个名人的思想并且反复复习,要自己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然后到时候考前直接看那几张A4纸就能很快地复习了。心理学论述题也可以根据考试重点挑一些写一写。
因为当时大纲是教育学原理60分,其他各30分,所以我教育学原理背的内容是最多的。这门专业课至少要重复背三四遍。注意还要理解背的内容所对应的提问方式和标题,不然到时候看到题目却无法立马想到对应的内容。
(823)高等数学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我那年专业课考的是高等数学,20x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二改成了数学分析。
但我觉得高等数学与数学分析的知识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作为数学专业本科就已经学过数学分析了,所以说认真学习是能取得一个满意成绩的。
备考高等数学的情况:
①从四月份开始看高等数学上下册的教材,并且做了课后习题。
②到七月中旬差不多看完,然后买了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认真看里面的内容,然后做每章小结的习题。
③看的差不多了,每天抽下午一段时间做真题,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把它当做就是考试。写完后核对答案,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把握并搞透考试重点。一些重要的公式、题型可以记下来,这样方便考前复习。
3. 初试感悟
在经历了整个初试过程之后,感悟比较深的就是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就比如我们这次,招的人比较多,招不满,所以上了国家线的基本都录取了。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有许多人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再坚持一下,也许录取的也有自己。
不要总觉得自己进度慢,时间不够了,只要你一直在努力就不会晚。我因为上半年疫情一直放假在家,并且还去了中学实习,只有周末时间比较充裕,相对其他人备考的时间不是那么充足,在备考过程中觉得时间紧任务重,也想过要放弃,但又想到之前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愿意前功尽弃,而且看到身边的人都还在努力,自己就会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所以越到后面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就越不会动摇,我始终相信“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其实到考研前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但也庆幸自己一直坚持到了考研最后一刻。即使是考研前一刻我也在认真复习,这时只要把之前整理得资料简单浏览一下,在考场就能回忆起来了,当时我在考场就感觉大部分好像都复习到了。
三、关于复试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们是进行的线上复试。
①复试内容:包含但不仅限于招生简章中各专业复试科目,每个考生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流程:英文自我介绍(3分钟)+英语问答(2分钟)+考生随机抽取专业知识题库中的试题回答(5分钟)+复试专家组结合考生提供的个人简历、大学学习成绩单等材料自主提问(10分钟)。
②复试推荐的资料:宋乃庆张奠宙的《数学教育概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③备考。熟背数学教育概论和课程标准里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内容,提前准备好英文自我介绍并能流畅地说出来,事先准备好英文问答常会问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提供的简历和材料,从老师的角度预测大概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这样可以有个心理准备。我当时抽到的专业题是:请你说一下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在等比数列中是怎么体现的。
祝大家考研成功!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材科专业考研学校推荐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考研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