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专业看学校还是排名 考研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考研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通常来说,考生在考研报名时,首先会选择好学校,其次会选择差点学校的好专业。 但据了解,有关高校研究生导师介绍,考生要把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在此建议大家在报考院校时,先选定专业,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学校。因为研究生教育同本科教育不同,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是向高度专业化的过渡。

扩展资料

考研究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法:

考研选专业看学校还是排名 考研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第一步、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例如某同学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局辩吵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同学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第二步、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第三步、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第四步、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同学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就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研友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灶消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桐侍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同学选择。

第五步、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第六步、自我竞争力分析

个人的能力,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第七步、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一)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二)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2、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三)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第八步、确定目标硕士点

确定目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请问一下,考研选择学校时,应该更看重专业排名些还是...

相对来讲应该更注重专业排名,但是学校排名也应该予以考虑.

这其实就是个权衡的问题了:

1. 很多单位其实他不是很关注专业排名,所以就造成了学校咐档帆排名靠前的大学毕业
生的机会更多一些.
2. 当然如果选择了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你的能力提升会更大一些.

所以我的建议:
如果你很自信,你非常的相蠢脊信自身的能力,你就应该选择专业靠前的学校.
如果你的自信衡雹心不是很强,你就需要再比较比较,去他们学校了解一下,实际的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等.

考研成绩排名是专业排名还是学院排名

是按照专业排名的。因为考研招生就是灶告此按院校专业进行招生的,所以一个专业录取的人数其是最终的人数,不是以学校或者院系来进行录取的。很多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就多,而冷门的专业可能都不需要复试就全部录取。研究生是继大专和本科隐迅之后更高层次的学历,又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般提到的“研究生”友携通常指硕士研究生。

在考研当中,择校很重要,那么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排名...

与考大学填志愿选专业不一样,考研择校应该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考研选择学校一直都是一个需要综合性考量的问题。 在考研择校的过程中,有很多情况发生,不能对学校重要、专业排名重要还是导师重要一概而论,需求不同自然选择也会不同

下面,我就 首先简要说明为什么考研和考大学择校不一样,其次,给出几条结合自己经历的一些考研择校建议,最后,从实际出发分别给第一学历好和差的同学一些额外建议 。希望我的观点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帮助。

1、为什么说考大学和考研不一样呢?

本科教育主要是通识教育,而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

(1)课程区别 :本科生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研究生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加注重的是研究。

(2)本科教育模式: 现在国内很多大学更像是一种高中教育的专业延伸,有明确的老师和学生之分,只是学的东西比高中时候更有深度、会深入某一专业领域学得更加专业(一般为大三开始专业课,大四则专业课+企业实践实习等), 整个过程的框架和逻辑还是“完成学习任务+具有基本专业技能 ”。

(3)研究生教育模式 :硕士研究生的 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延伸+科研基础素质培养”,其框架是“研一上课+完成导师任务+研二研三按照导师指导完成研究任务 (以写论文或者做课题的形式) ”。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每一个硕士生都会分配一个导师(也就是题目中提到的选导师), 导师的资源、性格、做事风格等都会对你的研究生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从硕士阶段开始你就必须要开始学会跟领导(导师)打交道了。

因此,从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可以知道,其目标不同自然选择的也不同。 首先,本科教育是不强调导师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更加注重学校和专业 ;当你高分考取了一所知名大学又选择了一个热门专业,那皆大欢喜;当你考取了一所知名大学但专业不太好,那也关系不大,每个专业都有其发展领域和空间,并不是热门的一定好,有的人就喜欢安逸一些,所以 本科更像社会和工作的直通车,考虑的更多的是就业的问题,本科也是第一学历的决定者(很重要!!!)。 考研则不同。

研究生在整个培养中其实是弱化理论课的学习的,正如很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那样,一学年的课程学习时间+十几个学分,研究生的目标是科研能力,而这些是课程无法做到的。所以 考研的则会更加注重专业和导师,可以说专业是成长的土壤,导师是那个精雕细琢的园丁,这时就基本决定了你在旅樱研究生期间的长势如何

2、考研应该怎么择校呢?

正如前面所提,研究生教育 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延伸+科研基础素质培养”,其框架是“研一上课+完成导师任务+研二研三按照导师指导完成研究任务。 这里面体现的关键词自然是 “专业” “导师”

并不是说学校不重要,可以不考虑闭镇毕,只是优先级可能靠后一些。

原因有三个:

(1)专业和导师同生同长 。二者往往是在一起的, 一所学校的专业好坏关键还是看师资力量 。在大学,专业实力很大程度上要看有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还要看专业轿芹师资中人才称号的老师多少,这些决定了专业教育资源的流向。所以, 一般有大佬的地方,专业水平自然不会差

(2)导师起决定作用,条件允许应优先考虑 。从研究生学习框架可知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业和能力培养,所以 导师将对你的研究生生涯起到决定性作用 。包括你的论文、你参与的课题或项目等,都是导师在主导。另外,在选导师中又会出现是考虑大牛还是年轻老师,这个需要具体讨论,本文不再详细论述。

(3)本文中考研不是考博 。这点非常关键,直接决定了本文的观点,为什么要强调考研不是考博呢? 因为考博其实很看重学校的,博士毕业进入工作单位对于博士毕业学校的综合水平考量的比重很大 ,对于专业和能力水平目前则只是简单从论文数量和质量中进行评判,也就说你个人能力很强将决定你的论文情况。

因此, 我的考研择校考虑顺序是:导师>专业>学校 ,当然不会这么简单,比如导师差异、专业差异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

3、你不知道的考研注意事项?

考研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会按照你的计划来完成,在考研大军逐年扩大的几天,考研的压力和竞争力很大。

如果你是一名本科985或者211的学生,那么压力自然会小一些。 因为:(1)学校本来就会有很多保研的名额,可以不用参加考试就能考上研究生;(2)本校的导师和专业都很熟悉,在选导师方面也能按照自己的考虑进行,且双选成功几率很大;(3)第一学历好的学生考取其他学校也会受到目标院校青睐,这个是事实。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大学的学生,那压力自然大一些。 因为:(1)考211或者985等学校的名额较少,但是竞争者多,通常比例能达到14:1,成功考取的同学自然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佼佼者;(2)在选导师方面存在一定劣势,需要主动积极地提前联系才有希望,且导师也不愿意提前确定;(3)本科专业实力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专业学习情况,在面试中现场问答环节体现较明显。

因此,目前, 对于如果本科学校和自己的专业能力都较弱的考研学生,需要把导师放在第一位,不能太过于追求学校综合实力。 首先,我的第一学历学校是一所普通大学,且我的很多同学都直接报考的本校,至少能保证只要达到分数线就有学可上。

写在最后:

(1)我的考研择校考虑的基本顺序是:导师>专业>学校,适用于211或985高校学生,也适用于普通大学的学生。

(2)考研竞争力越来越大,要灵活变动自己的选择,不能一根筋;

(3)研究生教育 内在逻辑是“专业知识延伸+科研基础素质培养”,其框架是“研一上课+完成导师任务+研二研三按照导师指导完成研究任务。 这里面体现的关键词自然是 “专业” “导师”

(4)考研和考博不一样。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话题的想法,欢迎大家指正。

考研更应注重专业排名还是学校排名?

(一)文科,院校排名更重要
文科类纤滑的学科,学习的知识,和动手能力关联性不大。走入工作岗位,人力资源管理部分更加毁悄腊看重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对于专业排名,并不是太在意运租。因为大家的工作能力差别不是很大,你做的工作,被别人替代的概率越大,说明你的专业的可操作性越大。这时候,你会发现文史哲不分家,专业之间都是互通的,你的毕业院校更重要了。不论是否有用,或许你们能力并没有差别,但是母校排名一定给你的薪资添砖加瓦。
(二)理工科,专业排名更重要
理工科类的考生,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自己专业性更强。在选择的时候,建议优先考虑专业排名。理工科的专业,毕业以后,靠的是一技之长找工作。如果自己选择的专业性不强,没有学到实用性的技能,毕业后就业很难。你学到了一项别人无法替代的技能,你就比别人多了一项生存技能。
对于选专业和选院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如果兼顾院校排名和专业排名,当然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考研选专业看学校还是排名 考研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