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业转考研的学校排名 大专生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211转专业难度排行榜

211转专业难度排行榜如下:

历史专业转考研的学校排名 大专生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考研难度大学排名:第一名:清华大学;第二名:北京大学;第三名: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名:复旦大学;第五名:浙江大学

拓展资料:部分学校简介

一、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学校雹则指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二、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三、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四、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1917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医科大学前身盯衡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

五、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源配、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

大专生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1、河南大学

河南的双一流高校,历年来都接受专科生报考,现在也不例外。每年都有专科生上岸,据说复试是匿名的,丝毫不歧视,有能力就上。办学历史悠久物旁册,名声高,对于专科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2、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和河南一样,考生很多,考研竞争压力大。好多山东人都是学霸,省内还没啥能考的学校。推荐一所山东科技大学给大家,可以考,难度建议大家参考一下历年真题。总的来说,题目没有很偏的那种,但是题量较大,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下。

3、辽宁师范大学

名字听起来非常霸气,但是排名却不算靠前,毕竟东北有师范类全国排名第四的 东北师范大学 ,还有排名22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

辽罩宏宁师大 位于大连,风景秀丽,经济也不差,毕业之后留在大连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辽宁师大开设的硕士点很多,毕竟是师范类院校,文科类巨多,所有专业都接受专科生报考,不想考数学的小伙伴可以把这所作为备选。

4、西南科技大学

有想去四川的小伙伴,但是在成都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学校。推荐四川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这所学校很多工科专业还是挺不错的。而且在同样排名下,会比位于 省会城市 的学校竞争压力小一些。所以想去四川启碧或者西南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所院校。

5、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没别的说的,就是美,旅游景点多。来云南上两年学,可以把周围大理、丽江、成都、重庆转个遍。不要以为二区的学校排名就一定低,实际上二区也有很多好学校,比如 广西师大 的排名就高于 河北师大 、河南师大。

云南农业大学不乏像 马克思 、社工这样的硕士点,但是大部分都跟农林相关,而且由于位于云南,也开设了一些民族相关的硕士点。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河南大学

百度百科—山东科技大学

百度百科—辽宁师范大学

百度百科—西南科技大学

百度百科—云南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本科是历史本专业,是个一本院校,在2021年春决定报考南开大学中国史专业。我的考研分数为政治73 英瞎陪语75 专业课249,成绩自我认为还可以,4月收到了上岸的好消息,也拿到了通知书。

关于读研,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自己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还要往上走一走,我本科院校是个一本,学校本身实力综合来说不算强,大四面临毕业,我学的历史专业,就业的话很难有较好的发展远景,估计最后糊口都困难,所以考研可能是我突让神友破瓶颈的较好选择。其次,我的专业水平并不弱势且我对历史本就有着较强的兴趣,这构成了我敢于备战,敢于在研究生阶段有所突破的信心来源。最后,当前就业压力异常严峻,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忙择业可能会造成不可挽救的遗憾,与其在社会中盲目游荡,不如沉下心学习,打工人太难啦。

不做打工仔

既然决定考研,那么就面临择校的状况,我对于考研专业选择以及院校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第一,考研镀金型选择。从字面上理解,此类选择的人群本身对专业发展并没有很大的追求,考研仅处于被迫之举,为了就业或者其他目的而采取的举措,我相信大部分考研人都是这样的。第二,专业深造型选择。这类考生,对专业学习有着执着的追求,期望身居于好的院校提升实力,以名师教导以展学术之志。我的建议是第二类考生,或者是有第二类想法的考生务必要选择考研,因为这是改变你当前专业落后,前景暗淡的绝佳选择。对我来说我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结合体,虽然对历史专业有着较强的兴趣,但是也并不是有着纯学术的追求,且夹杂着更多的功利性想法。我的选择是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即中国史专业。

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史专业国内院校的排名来衡量评估备选院校。当时我筛选的中国史强校主要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结合备选学校的本身难度水平以及学校实力,我最终确定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容易考且实力较强的南开大学。在确定了方向后,我开始着手检测一下自己的实力是否和备选院校相匹配。我的做法是找到南开大学的几份考研真题,假如在未通轮复习可以解决一半试题的话就明确自己的选择(我自我检测后发现南开大学世界史考坦槐研真题并不难)。在完全确定后,便义无反顾的制定学习计划并投入实际行动。

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经验总结

英语部分

英语算是大多数考生的一个难点,考研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分数不够而考研失败的。 而我本人英语不算太好,大学不咋学习英语,考完四级几乎就把英语丢下了,所以决定考研之后,英语完全是重新准备的。英语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的,建议从3、4月就开始准备,而且每天坚持直到最后一天不能中断。最开始应该是单词与长难句,单词的背诵依个人的英语水平而定,长难句没有具体的标准,有好多考研老师每天都有发,大家可以关注之后,每天跟一看,之后就开始做真题,英语只需要做真题,历年真题做个56遍,你会有感觉的,相信我。我个人真题做了4谝,就已经是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了,因为我是考研单词没背,只背了真题里的单词,长难句基本没怎么看过,后期就是在研究真题。对于我这种英语一般的同学来说,英语最终考了73分,出平我的意料。所以真题的重要性大家了解一下。在大概10月份的时候何凯文会有一个五夜十篇的课程,对于何凯文有人认为他的课没什么用,有人认为有用。大家见仁见智,他别的课我没有听过,但五夜十篇我是认真听了的,主要是讲真题,就我个人而言,启发很大。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文的话,我个人是小作文、大作文各准备了一个模板,不用太多,一个就够,但一定要背的很熟。考场上不论他让你写什么,你就去套。而且这个在最后10几天准备一下就行,不用花太多时间。

书籍推荐:

朱伟《恋练有词词》

新东方《考研英语单词乱序版》

张剑《英语真题黄皮书》

政治:

我是八月开始准备。用到的资源有:徐涛强化班和徐六;肖秀荣一千题、肖八、肖四、时政小册子;腿四;空卡刷题本。

主要进程是:

九月初至十月中旬:先看徐涛的强化班,同时做第一遍肖秀荣的一千题。这个过程不需要在意正确率,但是要保证把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搞懂,做好错题整理工作。在这里我用了刷题本,还是很方便的,推荐一下。

十月中旬至肖八到手:继续结合刷题本刷一千题,巩固知识。我当时二刷没有刷完,导致客观题基础不是很牢,所以建议在早期(肖八到手之前)尽量多刷一千题。

肖八到手至肖四到手:刷肖八选择题,做到涉及的知识点全部掌握。学有余力就做徐六和腿四。

肖四到手:刷选择题,背诵大题。大题尽量全背下来,今年政治主观题就基本上用到了(许多人认为肖四22年翻车,其实我倒是认为21年的押题准确率才是非常态。今后政治的难度很可能是和22看齐的),多关注时政,看到就稍微记一记。

专业部分:

专业课 专业课分值占比很大,专业课考的好会对自己很有利。 一定要先用几天逛论坛,把复习范围和考试方向搞对。南开中国史初试题目,从时间范围上看,是从春秋战国考到建国之前,题型是名词解释8选5,论述8选5,古代汉语两道大题。我先来放一下南大2022年专业课真题,大家看一下:

是不是看着很简单,感觉不考研的人拿到手里也能写两句话,但细看这题,题目少,分值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题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论述问题尽量详细。这套题“名词解释简答化,简答论述化,论述论文化”,是非常准确的;题目虽然基础,但是可发挥空间极大。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一题举例,教材中提到的内容可以算是基本采分点。如果想继续拿分,就需要写出教材内容之外的学术研究成果,例如:抗战胜利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尤其是内陆地区)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影响;对中苏、中美和中英关系的影响;对战后国共关系的影响等等。如果还想更进一步拿到高分,那么就需要提出一种属于自己的自洽的观点了。历年都是如此,所以南开中国史答题要点就是掌握基本史实、 提及学术观点、发挥个人见解这三点。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推荐使用南大历史学院指定的初试参考书:邱树森主编:《新编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

最开始的时候基本史实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这一部分不要求速度,但要尽量做到细致和扎实。其中细致分为两方面,一是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要学习全面,教材内容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只有考察概率高低之分;二是每个知识点要了解得尽量详细。例如涉及一场战争,就要清楚其起因、经过、结果、涉事双方以及影响。扎实是指掌握知识点的大致轮廓,做到在需要时可以快速调动出来。看教材一定要边看边划线(不是做笔记),把比较重要的观点划出来,确立一个朝代的线索,这样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只需要看画线部分就能快速回忆。或者自己画一个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孙立群老师的《中国古代前期史》

,北大邓小南和张帆老师的《中国古代史(隋唐—明清)》

,阎步克和老师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几位老师都是顶尖学者,讲课既精彩又有深度,比起教材,更加贴合学术动态,课程都是南开和北大本科生上课时的录像,对于本专业不是历史的同学也许会有更大的帮助。这一阶段人其实非常轻松,在学习教材时经常会接触到之前从来没有了解过的知识,就经常会有“原来如此”的感慨。

南开大学每年考试的题目出现一定量的重复,所以一定要认真研读真题,将南开近十年的真题一题一题的作答,并找老师改正后背诵,真题重复率能有一半,所以南开的卷子拿高分,真题必不可少。名词解释之类的就用名词解释,记忆背诵,真题的名词解释不外乎如此。这一阶段需要用到教辅了,我选择的是长孙博的名词解释。

另外还有《中国古代史教程》和《中国近现代史》,以及陈谦平总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导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内化是指把知识点通过自己的话讲出来,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或者是教辅的内容。这一点十分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专业课得分高低的分水岭。因为教材和教辅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都有局限性,前者按时间顺序讲解,横贯多个时间段的知识点就会被割裂;而后者则是三手材料,覆盖不全面,很多知识点并没有答到点上,甚至包含错误。所以教材的作用主要是了解和定位知识点,教辅的作用是提供答题的模板。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教辅提供的模板框架,整理教材上的知识点并加以补充或修正就好啦。

关于复试:

2022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分数线365,复试进了12人,最后淘汰1人,进11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学校线是355分,由此355分及以上的有近10人调剂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文博和考古学专业,也极大提升了考南开历史学院的上岸率。

由于处于疫情时代,所以复试形式主要是线上,且采用问答式方式复试。强调一下,一定要保证设备正常、网络优良。

复试分为专业复试和英语复试两方面。

1.英语听力考试

首先是英语听力考试,题型和六级差不多,就是多了单词填空,南开对英语要求极高,每年分数线都是六十分左右,所以复试英语所占比重也跟大。

2.英语口语考试

接下来是英语口语考试,两个人一组,先是自己抽取一遍文章进行朗读,读完之后老师会收回文章,然后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问,自己简答回答。然后两个人一组进行时政问题的讨论,我当时抽到的是有关一带一路的问题,对阵北京大学英语专业的跨考生,说得我哑口无言,经验告诉我,英语口语考试一定不要紧张。

3.专业课考试

第二天是专业课笔试和面试,笔试题型和初试一样,就是题目略少,所以大家在初试结束后仍要认真复习专业课。面试是一个人一组,自我介绍,然后讲自己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以后想从事的研究方向,老师们会根据你现今方向提出相应的问题,所以一定不要胡扯,会很拉低印象。有一说一。一个人半个小时,一定要自己把握主动权,不要把弱点放在老师手中。南开的老师都是学界大佬,一个问题会与不会老师一听就了解,不会的时候就说不会,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当时是将问题的重点放在李鸿章淮军建制方面,对这个方面很感兴趣,遇见了研究这个方面的老师,对话也很开心。

关于复试,切不可掉以轻心,临门一脚必须得踢好。

最后的话

虽然我也在输出经验,但自身的经验也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不要迷信经验,只看其中自己需要的部分,有一套自己的备考逻辑很重要!所有的经验变成一句话:一定要有逻辑!复习也是,答题也是!住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学科思政考研学校推荐

专业介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学院遵循“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院、科研强院、特色兴院”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善思骞行”的院训,棚档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师院精神,推进多学科协同创新。
历史与民族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历史学等4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法学、历史学两大学科门类,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4个一级学科。
学院现建有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贵州省民委特色学科、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重点学科——民俗学;建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大和指心”等科研教学平台;经省教育厅批准,建有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经省民政厅批准,建有贵州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同时,与学校招就处合办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创业培训中心(SIYB培训机构);建有黔南州首家专业社工机构——都匀市联众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NGO组织)。
历史与民族学院在教学管理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坚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坚持传统优势学科的主导地位,在保证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以服务地方作为基本服务宗旨,不断推进历史与民族学院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学院成立以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着力推进应用转型,紧扣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滚配展能力,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探索有本院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目前已初具成果。
专业点分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大连大学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延边大学 北华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洛阳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三峡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延安大学 陕西理工大学 宝鸡文理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 喀什大学
专业院校排名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授权”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参评30 所;部分具有“硕士授权”的高校 也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 101 所(注:评估结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学校代码排列)。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A+
2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A+
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A
4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A
5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A
6 10001 北京大学 A-
7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A-
8 10335 浙江大学 A-
9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A-
10 10635 西南大学 A-
11 10003 清华大学 B+
12 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B+
13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B+
14 10384 厦门大学 B+
15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B+
16 10475 河南大学 B+
17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18 10542 湖南师范大学 B+
19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B+
20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B+
21 10007 北京理工大学 B
22 10056 天津大学 B
23 10065 天津师范大学 B
24 10165 辽宁师范大学 B
25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B
26 10231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7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B
28 10414 江西师范大学 B
29 10602 广西师范大学 B
30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B
31 10075 河北大学 B-
32 10285 苏州大学 B-
33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B-
34 10370 安徽师范大学 B-
35 10394 福建师范大学 B-
36 10446 曲阜师范大学 B-
37 10476 河南师范大学 B-
38 10637 重庆师范大学 B-
39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B-
40 10762 新疆师范大学 B-
41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C+
42 10094 河北师范大学 C+
43 10108 山西大学 C+
44 10118 山西师范大学 C+
45 10135 内蒙古师范大学 C+
46 10247 同济大学 C+
47 10295 江南大学 C+
48 10351 温州大学 C+
49 11078 广州大学 C+
50 11646 宁波大学 C+
51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C
52 10167 渤海大学 C
53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4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5 10418 赣南师范大学 C
56 10512 湖北大学 C
57 10524 中南民族大学 C
58 10663 贵州师范大学 C
59 10673 云南大学 C
60 11117 扬州大学 C
61 10066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C-
62 10205 长春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考研分享?

苏州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考研分享?

二战上岸苏州大学学科历史,先简单地说一下我一战的情况:2021年考研,因为保研失败,加上教育实习的影响,最后一个月认真复习了一下,在英语只背了单词,869历史教学论之一的中学历史教学法没有读,333背了一个月的情况下考了346分,过国家线9分,初试排名75(没进复试),二战从5月开始准备,2021年12月考完初试,今年3.28日复试。

初试成绩:371 专业排名 5 复试成绩373 总排名6

距离考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断断续续给23考研的学生做过考研咨询,趁着时间充裕,想详细地写一下备考经历与考研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择羡仔乱校

考研的择校是重中之重,在决定考研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择校,要了解好选择学校的参考书、报录比、历年的的分数线变化、初试复试比,初试题目,专业的师资力量,专业院校学者的研究方向,报考要求等等。

一般来说,考研大多是为了提升自己学历层次,最好也不要比本科学校差。因为我本人有过一战备考的经验了,所以二战继续选择苏大,那么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苏州大学学科历史的报考情况。

苏州大学作为211学校内较为顶级的综合性院校,专业门类多,一直以来是考生报考的热门选择。就学科历史而言,211以上的学校,除了六大部署、湖南戚滚师范、南京师范、华南师范,接下来就到苏州大学了。其实就层次而言,苏州大学的牌子在211里是非常强的了,整体对标南京师大,其实苏大之前也是师范起身(原江苏师范学院),其教育专硕也是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和传统,加上苏州地理位置的加持,苏州大学的学科历史这几年热度不断。可以看一下历年的报考情况。

江苏省内开设学科历史的学习很多,最好的莫过于南师和苏大,但南师的学科历史会相对比较难,苏州和南京相比,地理位置各有优势,总体上来说,苏大的学科历史难度略低于南师大,就业方面,只要进了教师招聘的面试,就是拼个人能力了,一般来说南师能进的,苏大也能进。所以苏大和南师可以算是江苏师范类的双子星学校了。

可以看出,苏大学科历史的报录比是逐年下降的,一方面也是报考人数逐年增多,苏州大学不限制报考专业,跨考人数较多(相当一部分一志愿上岸的同学是跨专业的),当然今年的情况会略微有点特殊,收了八个调剂。原因就是333和869的题变难了。

苏州大学的学科历史,才能就业上来看,如果自身素质过硬,在全国范围内就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想留苏州或者江浙沪,牌子也足够了,所以我认为苏大兄档对于双非一二本的学生性价比极高。毕竟教育硕士的就业多为中学教师,而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是最吃地域的,苏州当地公立中学,一年加起来20+是有的,随着教龄的增长还会增加,可以说是全国除了珠三角外教师工资待遇最好的地级市了,这也是苏大的教育硕士特有的优势之一。

大家不要被这百分之5的报录比吓到了,其实除了今年外,前几年苏大学科难度普遍不大,专业课二两本书,复习量来说也是比较小的.

历史学本科的同学肯定学过《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 赵亚夫 于友西)

马工程版本的《史学概论》

非科班的同学,这两本书复习起来,也是比较容易的,至少复习量没有通那么多。

分数线是每年波动的,20-22这三年是有很大变化的,应该和题目的难度有关。按照规律,明年的分数线应该会高明年的国家线10-20分左右。但大家也不要有太大的压力。报考人数看着多,实际上坚持到最后的不多,我一直觉得,无论多难,多高的分数,就这个专业而言,只要肯用功,花心思,都能考的高的。学科历史毕竟没有什么拼天赋和智商的题目,背多,背全,背透 融会贯通,书写规范,上岸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二,接下来简要介绍下苏大学科历史的参考书与资料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

333教育综合已经很成熟了,当然我不仅用了参考书,也用了直系学姐那边给的资料,还是挺不错的,很全很细。

869历史教学论:

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

史学概论的话,要关注今年会不会变成第二版的,一般来说按第一版复习即可。

考研政治:《肖秀荣全集》

徐涛的背诵笔记

腿姐的考研4个押题卷。

政治的参考书核心思路:肖秀荣全集+各个老师出的选择题和考前的各种押题卷、资料背诵。

考研英语:

单词:红宝书

张剑的黄皮书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集(注意要带详细解析的版本)作文:

薛非的《作文之间》

第三,考研整体规划:

我从5月份开始正式备考。单词的话,从1月份开始背的。5-8月因为工作,每天只能看看333和政治,8月开始全身心投入,每天话8-10个小时进行学习。

早上8.00—11.00 英语 中午1.00-5.00 333教育综合 晚上17.00-23.00 政治与专业课二。学习顺序可以根据自我需要进行安排。

首先是英语二,英语二整体并不难,客观题差不多小于等于6级难度。所以大家不要被英语二给吓到了,正常来讲考到70+是没有问题的,备课英语二的核心是单词。背了2万+的单词词组,重点攻克考研单词的部分,可以结合纸质单词书,但我觉得手机背单词挺有效率的,因为会帮你安排每日复习量。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从准备备考的第一天背到考前的最后一天。也不用背太多,我觉得8000-10000是最合适的。单词可以白天起来背,饭后休息背,晚上睡觉背,抓住零碎时间背,记忆方法可以自行去知乎搜索(毕竟每个人记忆习惯不一样)总之单词量是最基础的。

接下来是阅读,阅读一开始做会有点难度,但不要怕,先买黄皮书,阅读一份卷子5篇(包括新题型),英语二10-22十三篇,一开始每天做2-3篇,这是第一轮。做完后对照翻译逐句过关,记下不会的单词和词组(熟词生义尤为重要),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每天反复熟记,超纲词不用掌握,但要看到这个单词能想到这个单词的意思。第一轮过完后,考前一个月可以再过一轮,阅读做真题即可,英语二做完做10年以后的英语1,把这些真题吃透就行了。如果是基础不那么好的研友,可以结合长难句的网课来学习。第三轮可以直接看阅读中英文的对照翻译,理解关键句式的语法运用什么的,这是理想的学习状态,实际上我并没有那么按部就班,但客观题阅读错了3个(有一个对的改成错的)。做阅读有很多方法技巧,具体可以去关注考研英语博主或者知乎看看。

完型填空我没有作为重点,一般单词量够了把真题做完也就够了,不过22的完型比较简单,我错了2个。具体操作和阅读一样。

主观题是我这次考研扣分比较厉害的地方,扣了十多分,应该是我作文没有处理好。不然考到80+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翻译可以跟网课学,如果有时间的话。大小作文我是跟薛飞,买了他的作文,直接把里头的范文模板背熟。我是考前一个礼拜才开始准备作文,略显仓促,一般9月后就要开始背作文了,可以自己先抄写一遍再背,要学会从范文中提取关键句式为自己所用。另外考研写作文的时候要看清楚题目,我因为没看清楚题目作文的人称写错了,估计扣了不少分。小作文一般是应用文,写信,注意格式。大作文则要提前背好主题词,今年的“快递”我没有想起来,又是一个扣分点。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主观题很重要,是决定你能不能上80的关键因素。

然后是政治,政治我建议拉长战线,现在就可以开始跟着徐涛的网课学了(买一本核心考案),然后就是肖秀荣全套,跟网课的时候做框架笔记,我是把肖秀荣最后的一本认真读了一遍,重点抄写下来。9月后可以重点看知识点提要和背诵的小本子(徐涛的背诵也可以买来看看)。然后暑假就是刷选择题阶段,1000题刷两遍,错的题,不会的知识点记下来(别的老师的题也可以买来做)。时政和国际方面按肖秀荣和徐涛出的的教材学即可。政治的学习第一轮要重理解,第二轮重点背诵,背诵也是每天背一点,第二天背新的前复习旧的。

政治主观题有五题,首先要把肖秀荣和徐涛的背诵笔记熟记,(能背的尽量背)然后是时政和国际的政治术语记下来。最后两个月重点背肖八肖四徐六腿四(带背博主很多,我推荐苏一)这四份押题卷总会命中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政治学习没有捷径,就是积累的过程,早点准备,每天读一点,比把政治放在最后学要俩的轻松。一般来说,认真背诵的话,考75+是没有问题的。

教育学333——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要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觉悟,猛学狠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有些人为了考333可以硬背原教材(这个我做不到,有精力可以试试)。备考时间长的可以先看333教材,一边看一边用电脑摘录重点,做框架(文科的考试框架及其重要,整理完后可以打印下来看)教辅的话,用的就是直系学姐整理的资料以及参考书,第一轮可以先背两本书,比如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外国教育史这样搭配,一本书每天背10页,一天背20页,一般两周可以过完两本,背书也是背新的前先复习旧的,这样一般一个月过完第一轮,第二轮就一天背4本,每天背10页,20天过完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看自己背诵进度,到考前应该能过7-8轮,背到你最后一天能背完一本的水平即可,不用担心忘记,你会越背越熟练。考前最后一周把4本书最后过一遍。

苏大333比较特殊的是填空题(超纲的比较多)我的一个研友和我说可以背超纲题,淘宝应该有卖。据说超纲题多出自311和教招的题目。大家可以关注下。

今年苏大333有点压分,主要是超纲题比较难,考我这个专业有一个同学考了127分,应该是我见过最高的了。正常来说333考到120+还是可以的,如果明年继续严格改卷,考到115+也是可以争取的。我今年333考的有点拉胯了,反思自己的备考过程,就是对超纲题的准备不够,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333页是要从备考第一天背到最后一天的)

869:我建议是先读一遍课本,自己梳理一遍笔记,整理考点来背诵。当然资料我建议还是用直系学姐整理的,比较全。

869不要试图去压重点什么的,这两年的命题逐渐精细化,教学法还好,史学概论真的是考到细中之细。史学概论所涉及的所有所有人名、书名、观点、论述都有可能出题,自己整理的话按照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三个维度即可。每个单元背后的题目要重视,课后扫二维码的拓展也要去认真阅读,注释也不要放过。这是22届考研血的教训,虽然我自己考的还可以,但觉得不够。

869可以从暑假开始背,9月以后重点背(这时候333应该背3-4轮了)历史教学法可以记住关键大点,熟记表述,答题的时候自己组织语言。另外考题有一点特殊,考题的题目表述会和书本的标题有所出入,考试遇到要学会转化,这也是我今年考试所吸取的教训。

最后是时间安排和心态的自我调整:一般来说考研的备考要有规律性,每天安排8-12小时备考。时间不足也要保证6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我是早上英语,中午政治333,晚上869,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曲线来组合安排。另外每天最好给自己30分钟的锻炼时间,平常也要吃的好一点,好的身体是考研的根本。我考试前一天背书背到晚上1:30,早上5:30起床,喝了两杯咖啡续命,这样很伤身体,所以平时的备考要注意休息。

还有就是心态,心态一定要放好,说真的,考研压力很大,尤其是二战的考生,加上今年国家线疯狂上涨,许多人觉得要考380以上才有书读。苏大今年是略有压分,题也有点难,我和其他17个一志愿同学可以说的上是十分幸运了,当然我觉得我们也足够努力。如果要考,就全力以赴,一切事情让位给考研。学科历史是存粹拼努力的。你有读,就有回报,另外不要觉得自己本科不好或者跨考就低人一等或者担心啥的,请放心,每年都有很多跨考的学长学姐考上,苏大很保护一志愿,而且不歧视本科,只要你过初试线,一律平等对待。

我备考的时候,晚上睡觉前,也会有压力,毕竟二战,也很怕自己考不上,怕辜负身边人的期望,每当这时,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会考上的,每天都和自己说这样的话,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就玄学来讲,心诚则灵,只要你真的把计划转化成行动。就算一战没上又怎么样,你们都还年轻,大不了再考一次,是吧。我今年24周岁了才上岸,年龄不是问题。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历史专业转考研的学校排名 大专生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