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数学专业是a类专业吗
北航数学专业不是a类专业。

A+: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
A: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A-:外国语言文学,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管理。
B+:光学工程,法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B:工商管理。
B-: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科学与工程。
C+: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野历。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艺术和交叉11个学科门类。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
有82个本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卖培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提出了“顶尖工科、一流中脊唯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统筹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构建了“学科-机构-平台-空间”四个布局,形成了空天信融合、理工文医交叉的学科体系。
在航空宇航、仪器、材料、软件、控制、计算机、力学、交通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专业介绍
确定目标院校对考研来说真的十分重要!首先,确定专业,这个不多说相信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其次,确定学校,可以根据城市选择学校,在自己向往的城市中找出有所报考专业的学校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专业选择学校,比如专业就业前景好的学校;也可以是成功率较高或者有人脉有把握、复试有优势的自己的母校,找出学校后将所有的学校分档:985、211、双一流高校以及冲一冲有机会的理想档。
双非院校在自己水平范围或者略微有难度的尽力档;另外,选择学校时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城市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学校学术氛围、教师团队科研水平、此学校报考专业就业数衡前景、个人学习能力以及英语能力等综合考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83)经济学基础
参考书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帕金《微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4.帕金《宏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模型、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技巧,三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5%、65%和20%(满分150分)。
二、复习经验
政治
低投入,高回报!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不愿意背政治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奔着政治70分高分去,60分+不拉跨就很不错了(其实60分+也不低了)。政治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用的肖秀荣老师的资料,看的徐涛的视频(我觉得也可以买徐涛的资料看徐涛的视频)。前期就是看看视频,过一过知识点,然后做做选择题,大概做完1000题,再有时间就做做市面上的其他的题,只做选择题,边做边背选择题考点,保碰凳证能把选择题刷到35—40分就很好很好了。刷选择题的时候,很多考点大家都会背过,这对之后做大题很有帮助。至于大题部分,相信所有人都会背一遍肖四吧(官方透题,傻子才不背)。如果有精力,背一背市面上其它的题也可以。
英语
单词是最重要的基础。单词我开始的比较早,从寒假回来开始背的。我是用的考研5000词,是一本绿皮书。这本书我一共背了大约2.5遍吧,第一遍总体背一遍,第二遍再回过头来背一遍然后顺手将自己模糊的单词圈出来,最后0.5遍只背自己圈出来的单词,时间的话我就是早上背40min左右,然后中午或者晚上再抽出30min来背一下。我没有刷过单词课,我觉的没什么必要,看课时间比较长而且还不一定能记住,还是自己硬背下来才是自己的东西。
数学
建议大家尽早开始,我是三月底开始的一轮复习,到最后都感觉时间有些不够用的。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跟着老师动笔去算,跟着算一遍都不一定能掌握这个知识点,何况只听,你以为你听懂了,其实那是你的自我欺骗。时间充足最好能完成三轮复习,至少也要两遍,每一天都要动手去做题,保持做题的手感。我自己是高数线代花费了近两个月整理了一套知识框架,建议大家在完成一轮复习的时候也按照自己的习惯整理一套知识框架,这样不仅在往后的复习中便于你查找知识点,而且会让你的基础更加的牢固,我认为这个时间花费的是值得的。至于跟哪个老师我觉得都可以,关键是你有没有从始至终的坚持下来,最忌讳的就是频繁的换老师,这说明你没有学习的耐心,一旦你失去了耐心,你就很难去真正掌握知识点。
还有就是学习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做错的要反复做,温故而知新,总体来说,我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底到9月初):
因为是跨考,所以相当于看书的时候都是第一次接触的,第一遍看书大概从四月中旬开始,到暑假结束。花了4个月,有薯吵做一点拖沓,因为中途也有搁置过学习去写课程论文去考试之类的。暑假也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假。所以算起来有效的看书时间大概是两个半月,而且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在看第一遍课本的时候,按照老师的建议做笔记,做点题大概写了30个作业本,做了300页A4纸的笔记,几乎是抄书了。但是我认为这对基础差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你读书不一定能读得进去,但是如果你写下来,是至少会过脑子的。这里插一句话,大家做笔记做题也好,可以在网上买打印纸,我买了1000页,也就花了50块,算下来比作业本划算多了。而且A4纸做笔记很方便,用一个文件夹可以随时归类。
第二阶段(九月初到十月中):
我在这个阶段做题我也做了差不多一个半月,囫囵吞枣的,其实质量不高,我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十五页辅导老师给的题库。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每天的学习量和学习内容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否则很有可能到时候的复习时间会不够。只有心里有数,按部就班的做你猜不会着急,才会有信心。
高代在强化阶段我首先不是去做题,而是看了辅导老师的强化讲义,一边看书,每天也是看10到15页,强化讲义内容不多,两百页,要看完很快,但是必须反反复复看,因为高代的小定理和小结论太多,不经常看很快就会忘记。强化阶段我看了2遍讲义,后来就去做真题了,但是做了一些感觉自己完全就没有题感,那个时候已经十月将近十一月了,特别着急。但是为了让自己找做题的感觉,我又做了习题集,所以我两个多星期迅速的就把题集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再去看真题,就有信心多了。
第三阶段(十月中到十一月底):
到了第三阶段基本就是冲刺阶段了,这个时候我是一天一套老师给的北航真题,整整做了3个星期做完的,做完以后迅速归纳,将不同类型的题目整理起来,我还做了个每年的题型一览表,可以清晰的看到近年来热门的题型和学校的出题方向。这个其实是一个讨巧,对于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如果你都没学好,又不知道学校考什么,就非常吃亏。当然,假如你学得不错,这一步做起来也很轻松,至少让你有个底。再者就是,做归纳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把真题做了第二遍,归纳过后,真题的题型和做法就更是了然于心。
专业课
我的建议是6月—8月中旬过高鸿业宏微观课本,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规定自己一天看多少节,在八月中旬最迟八月底将书本精细地看完(对照视频,第一遍就要弄懂,看的时候对照核心笔记将重点着重看下,方便后续的二三轮复习,然后每学完一章对应地做课后习题,第一遍看书时最好一字不落地过一遍,课后习题最好每题都写在纸上,尤其是计算题。看核心笔记时整理好下一个阶段要背的名词解释和一些基本的简答题。8月—10月初对照核心笔记重点再复习书,每天要留一下午或者其他时间段几个小时时间再对照核心笔记复习重点并进行背诵(重点是指章节的名词解释和基本的简答题)可以把南大官网上指定的课本参考书补充地看看。10月初—11月中旬做真题,真题最好做一遍(20年可以两天一年真题,不会的回去背书),记得更牢一点同时前一阶段的重点背诵需要继续滚动背诵(自行安排是早上还是什么时候,言外之意留一个下午或者上午整的时间做真题,然后早上早起或者晚饭后零散的时间背重点,这个阶段任务有点重,大家坚持、加油。)南大真题每年重合率很高,真题要好好利用真题。11月中旬—考前,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计算题重复背诵和做,自己做好计划,滚瓜烂熟!考前20天可以看看热点、模拟卷。南大专业课有转型的趋势,看20年的卷子就很明显,所以要方方面面兼顾到,你以为的重点他有些没考,但该掌握的重点必须要掌握,不管他考没考,20年也考了以前真题都没考的知识点,大家要复习好,把能拿的分拿到。
经验分享
很高兴一战成功,顺利考上北航,我的文采不是很好,但还是想用粗糙的文字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备考的小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说说我的择校历程,我因为不想从事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且很想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本着年轻就应该多闯荡的心理,我决定报考北航的数学专业,专业课主要是609和891,在北航有考相同科目的同学也可以参考我的经验。下面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择校方法:
很多同学在择校时很犹豫,可能是因为自己现在的学校不好,因此对自己丧失信心,考研择校时不敢去追求理想的学校,这大可不必。你的本科学校如何,是由你的高考成绩决定的,而高考成绩首先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考定终生"自然也就不能百分百断定一个人的水平和实力;其次,即使你真的是学习基础不太好,那么现在抓紧时间确定下目标,好好努力,充分准备,正常发挥,也未必就不能鲤鱼跳龙门,任何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只看你有没有决心和梦想、想不想改变自己和命运另外不可否认,211、985学校的本科生,从整体上看综合实力相对而言的确要高一些,但其实大学是怎样过的大家心理都清楚,你的学校很好不代表你大学四年就定学到了比别人多的东西,反之亦然。所以,既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好就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也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差就妄自非薄、看轻自己。不要因为现在的学校而降低了你自己的档次和追求,这一点对每一个尊重自己和尊重母校的人而言都应铭记。至于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这个问题,我想说除非你是处于对该专业知识本身的热爱或者决定以后读博的学生以外,学校对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专业排名的重要性。另外建议大家还是要有一个研友,尤其是自制力不高的人。或者报班,很多人排斥报班,但现在的大趋势仍然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报班的,但前提是不乱收费,专业、正规的老师讲课的辅导班,我自己因为跨专业,跨的还很广,于是经学长推荐在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报名了xx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专门针对我的专业课给我讲解知识点,感觉讲的很到位,我复习效率蛮高的,推荐大家可以试一试。
另外在复习上一定要有一个计划,月计划或者周计划就可以了,个人更加推荐周计划,不用写的太详细,写一个任务清单就可以了。
复试
联系往年本校考上的学长学姐,我当时是在新祥旭报了个一对一面授班,他们的建议往往也是很宝贵的,你可以知道往年考试的重点,同时借鉴他们的复试经验,还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导师,这对你选择导师也很有帮助。一定要主动联系老师,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请求老师和你见一面聊一聊。老师是对复试最了解的人,他肯定会给你一些有用的信息,所以你一定要主动去问,老师一般都会解答的。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主动争取和老师见了一面,老师专门指导了我的复试,虽然最终我没有进入这位导师的课题组,但他的指导还是很有用的。复试过程中不要紧张,要气定神闲。
寄语
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我们都是追梦人
北航 北师 数学专业比较
院士:0:2
博士点:2:3(北师大的博士点是一级博士点,即可以授予所有数雀虚改学类的博士学位)
国家重点学科:0:2(北师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数学)
教育部重点学科:1:1
师资对比:
北航: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教授16人(含博士导师12人),副教授25人,讲师助教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全体教师的71%。
北师:数学系现有教职工七十余人,其中二名中科院院士,二十多名博士生导师和三十余名硕士生导师
实验室与研究所的对比:
北航: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数学研究所,
基础数学实验中心和应用数学实验室。
北师大:数学系已经成为誉燃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系拥有设备先进的、网络化的"数学实验室"、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系资料室藏有专业图书二万多册,其中外文图书13000余册;有科技期刊400余种,其中外文期刊300余种。国家级专业实验室--模糊信息处理与模糊推理机实验室。
特色比较:
北顷判航:重理工,数学是北航赖以生存的基础性学科。
北师大:重理论,光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就知道了,看看你的人教版本的数学教材,北师大的功劳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关于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1)首先要明白一点,考研选择大于努力,这是真的,你可能没经历过和我当初一样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但是我经历过并且录取了之后,才真的明白了这句话。选对了学校和专业首先就是降低了你考不上的风险,其次就是让你的学校配得上你的努力,就比如我的分数虽然比我两个舍友要低一点,但是我的学校却比他们好一个等级,这就是选择的作用,当然,倘若我对自己的实力错估了,去报了一个更热门的学校,那我一定就考不上了。此时我将面临的就是同辈已经走进人生新征程自己却在原地踏步,这巨大的落差感真的很要命。所以说选对了学校和专业就是成功的开始。
考研院校选择首先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自己学习刻苦比较自律的话可以冲一下神老好学校,但是如果连玩手机都控制不住就不要太好高骛远,因为考不上的代价真的不小,比如我,讲实话我本科是个双非,虽然也算是双非里数得上号的,但是我成绩又一般,所以我选学校没有太激进,基本就没有考虑985了,所以从本专业排名比较靠前的211里选一个。首先力学最好的211肯定是南航这没跑,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是“力学”最强也是最火的211了,其专业排名确实强于一众 985,但是也因此,考的该学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在我们班就有好几个,而且还都是平时成绩靠前的好手,所以我决定避其锋芒选择了仅在南航之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结果而言这个选择无疑是明智的,因为要是我报了南航,我指定是考不上了实事求是的讲。所以说选择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要学会“欺软怕硬”。
(2)关于专业选择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最好就是和你本科一致或者联系紧密,比如你本科工程力学考研就可以考土木工程,最好就不要大跨专业,因为你本科开始的阶段学校给了你转专业的机会,那个时候才是你换专业的最好时机,结果你早不换非要学了四年之后换,总的来说就是非常的亏,即使你四年学的东西不多,但要命的是你对其它的专业了解太少。举个例子,我舍友就是觉得我们本专业太难太累去跨考管理了,结果当然是落榜了,但是它的分数是很高的,如果拿到我们本专业,不说热门985,上一个211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管理类真的太热门,考生们分数都很高,而且跨考的话专业课问题也很大,结果就是只能选择二战,花钱花时间还面对巨大压力。这与我们“欺软怕硬”的宗旨是不符的,所以说我们尽量要避免这种情况,也不是说一定不让你换,你真的讨厌本科专业可以咬牙换,但是你就得考虑失败的后果了。
(3)关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专业的考研情况近两年的变化是很大的,当然这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首先2020年的时候专业课考题是十分简单的,拿给我做的话130分是没有问题的。结果我也因此轻敌了,2021年力学专业课难度骤增,从分析到计算的量都得到了巨大提高,可能是因为2020年的题太简单被领导指摘,所以这次巨变导致说专业课考80分都算高分,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真题是不对外公布的,只有我们内部学生有,所以我们一般考生不要去纠结真题,我们该做的是要扎实基础,练好自己的本事,以不变应万变。
关于报录比,2021年跟2020年比较来看,招收的人数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略微少了一些,而且增加了10个推免人数,所以说对于统考的考生来说稍微增念段加了一点点压力,不过问题不算太大,只要坚定目标踏实努力是一定不会有大问题的。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它很保护第一志愿,是第一志愿的考生复试完并且确定录取结果后,调剂的同学才开始复试,这点真的很棒,比某些211强多了。所以说报录问题不是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同学需要关心的问题。
二、初试复习经验
(1)考研英语:先从最基础的单词开始,单词背诵要贯穿始终,每天都要坚持仔瞎誉背单词,多重复,多回头看,多比较,可以采用联想、口诀、拆分等方法来记忆单词,日积月累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单词背诵主要以考试大纲为蓝本。可以把单词分为会拼、会用、会认三个层次,考拼写的一般不会太难,基本上中等难度,尤其字母和读音不太对称的喜欢考。词组一般要会用,剩下大部分单词会认就行。当然,每个单词都达到会拼会用就更好了。记住,一定要坚持背诵到考试前。
阅读分理解数占比最高,拿高分就靠它了。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和唐迟的阅读技巧课,黄皮书中的答案解析非常清晰,唐老师的视频可以教给你一些做题的技巧。暑假开始做历年真题阅读,一天一篇,做完对答案看解析,如果还是不能理解就去看讲解。每做完一篇阅读要把这篇阅读吃透,不认识的单词划出来背过,不懂的句子结构和语法彻底搞懂。
作文就背王江涛的二十篇作文,包括十篇小作文和十篇大作文,十月份开始背,还要背一些作文模板的常用句型,多背几遍,不但要背,还要多写几遍,找找手感,到考场你就会发现,你脑袋里会自动蹦出句子来可以写。
新题型,完型和翻译的话,前期单词、阅读练得好的话,这几项我只做了真题部分。
(2)考研数学:
本专业考的就是最难最多的数学一,想上岸一定要把数学学好,想把数学学好一定要选好老师,选老师最关键的一点不是说你选的老师有多么大的名气,而是我们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无论你是买的名师网课,还是辅导机构的老师,只要你选择了,就不要再去纠结“这老师讲的好不好啊,会不会不如其他老师啊”,诸如此类的问题了,因为毕竟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而且网上公认比较好的老师都是得到了大众肯定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住老师,记好笔记,一步一个脚印把知识学到手。
注意,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因为你只要基础足够好,数学分数一定不会太低,千万不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偏题怪题上面,这就属于舍本逐末了,是万万要不得的。其次数学要考高分就是得多做题,学到了知识就去实践,学会知识的运用。做题也要讲究吸收,一道题做完,要明白用的是什么知识,怎么用的,千万不要过度依赖答案,遇到一点不会的就去看答案而不是动脑思考钻研,这样的话收获是很低的,印象浅下次遇到大概率还是不会。这样知识掌握了,学会运用了,能够独立思考解题了,等你到考场上一定会镇定自若,考出该有的成绩。
(3)关于考研政治,
有两种方案,一是从现在就开始对知识点进行记忆,每天都记忆背诵一部分,这样长期积累的话在后期做选择题的正确率会高不少,但是这样付出的时间比较多,而对考研总分的提升不是特别的大,这方案适合肯于付出较多时间精益求精的同学。第二个方案是依赖我们肖老的八套卷四套卷了,这不用我说懂的都懂,肖秀荣是真的神。此方案是让我们在政治上花费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多的分数,具体如何做选择各位同学自行决定。
(4)专业课928结构力学
参考书目:
1.结构力学.第六版,李廉锟主编,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2.结构力学教程,杜正国主编,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结构力学学习指导与典型例题解析,刘蓉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丛书《结构力学》,于玲玲,中国电力出版社。
相较于其他学校的结构力学考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考题单个题目难度并不大,但是题量非常大,对考生的知识点熟练成都和计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建议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上的习题以及例题全部搞懂,前几年的真题用来练手(我的真题资料是在土木水利硕士之家找到的,大家可以去常用的gou物软件搜一搜),熟悉考试题目的布局以及考点分布,最近两年的真题风格变化较大,也要做一些其他高校的较为有难度的真题。
专业课928的题型以大题为主,计算题与作图题。可以找上岸学姐学长画重点,这点是很重要,现在社交媒体比较方便,几乎都能找到学姐学长的联系方式,可评论区留言。
具体复习方法:
4-7月份,主要进行知识点的掌握和基础习题的练习。学习官方推荐的教材内容(练习题可以不做课后习题,去做另外两本参考书的题目),重点掌握上册的知识点(几何组成;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位移;超静定结构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等)。要基本掌握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刚度矩阵,转换矩阵,结构动力自由度的判断,自震频率计算)。
8-9月份,要通过大量练习提升解题技巧的、明白前后章节的联系。大量练习于玲玲和刘蓉华的两本书上的习题,至少所有题目做一遍,并且对不会的题目做好标记,方便后期复盘。强化下册的难点知识,完全熟练矩阵位移法的运用,并且要回做结构动力学的多自由度题目,了解荷载不作用再质点上的情况。
10月-考前,练习真题,报考本校和其他高校有难度的真题,并且复盘错题。这个阶段要保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一整套的题的状态,前期可以先做早年真题适应一下,后期可以做模拟考试练习(其他院校真题,模拟卷),以及近两年的真题。复盘错题,总结自己经常范错的原因(计算、没有分析好结构组成、方法选好、基本结构内力以及刚度记忆)。
三、关于复试准备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复试相对来说是比较关键的,因为总成绩比的直接就是初试加复试的分数,所以复试一定要重视。
复试的参考书在学校官网很容易找到,科目很多,而且这些内容都可能会考,不过主要是在面试进行考察,而且各个科目我这里也有参考资料,把资料里的内容记熟也足以应付面试了;至于笔试,据往年学长所说,是考英语高数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四门的综合卷,当然这是两年前的考法,经过连续两年的网络复试之后,新的笔试的形式也真的无人可知了,我们普通考生也只能以往年情况作为参考了。
我们这一届统考进复试的五十人左右,录取的估计有四十人以上,因为我们这届初试专业课难度骤增吗,光过线的就不是很多。所以报录比显得相对较高。关于我们网络复试的内容真的就是老师想起来什么就问你什么,但是一开始的英文自我介绍都是固定的,这个可以放心用心的去准备,其他的就是看你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了,掌握的越深并且面试过程中叙述的越多越好。面试不要紧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就好。
四、最后建议及鼓励
其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专业相对来说不算难考,但在这个考研人数众多的今天也需要我们用心去准备。最好就要把过多的心思花在无关紧要的事物上面,不如玩游戏,其实你考上了有的是时间玩,不要在该努力的时候去玩,该玩的时候咱可劲玩,但是该干事的时候咱就要好好干事。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对方向,一定可以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门,加油吧家人们!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数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北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专业考研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