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新增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现在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从外地考北京研究生会不会和高考一样很难
我会从整体分析北京的优势,哪类同学适合报北京的学校
一、北京地区独特的优势
北京拥有985/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全国共有39所985院校,北京地区拥有数量最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占到了20.5%;“211工程”院校共有116所,北京地区有26所排名第一,占比22.5%;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36所高校,北京地区独占8所,占比达到25%。在这样的大学城中,你想学的方向在北京基本都能找到,且在领域中在全国均属顶端。随之而来的丰富的导师资源、工作实习机会就更不必多说了。
北京释放就业机会及薪资水平全国第一:根据《2019上半年GDP十强城市中高端人才分析报告》显示:从十大城市上半年的人才需求占比来看,北京释放最多的就业机会,其人才需求占比为14.09%,为人才需求第一梯队;在人才供给占比方面,北京仍为第一梯队,和上海一起,汇聚了全国超过三成的中高端人才。另外,从GDP十强城市中高端人才的月薪排名来看,北京、上海、深都超过2万,北京以22306的平均月薪位居第一。
整体来说,政策倾斜、教学资源丰团滑富、人才汇聚、就业前景广阔,让北京相比其他地区,容易让你获取更多的人际交流,更快的生活节奏,更高的胸怀眼界,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报名人数增多,竞争激烈。 下图是一高考学生的母亲咨询高考塌洞腊择专业,但分数不够不得已作罢。后经推荐去了性颤销价比较高的东北林业大学,已被录取。
二、报考/推免人数全国最多
报考人数全国最多:以2019年考研报考情况为例,全国共有290万同学报名参加统考。其中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人数共有38.3万人(不含推免生),占总人数的13.21%,全国排名第一。
推免人数排全国前列:无论是推免人数还是接收推免人数,北京相比于其他地区普遍偏高。一般情况下,排名越靠前的学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越高。根据2018年高校数据统计,北京师范大学推免生占招收人数的57.2%,北京大学占比49.2%,一些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占据了90%以上,有些专业甚至达到了100%……
抛开具体院校的报录比情况,光是以上这两个数据,就足以证明报考北京的竞争程度相对其他地区要激烈得多,所以报考有风险,择校需谨慎。
三、推荐报考北京的三类同学
这里推荐三类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北京:
第一,有明确缘由的,或者有北京/北大情怀,或者家离北京近,或者男/女朋友在北京等等;
第二,虽无明确缘由,但有实力的,或者本科出身不错,或者本科成绩不错,或者专业实力不错等等。
第三,虽目前无实力,但做事有狠劲儿的,凡自己认准一件事情,能下狠心去做,不轻易放弃的同学。
简单来说,要不【你足够想】,要不【你足够行】,否则,并不推荐报考北京地区院校。不是说报了一定考不上,而是反过来你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地区院校。毕竟有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的分数就是神仙打架,绝对不是一般人之功,也不是一年之功。
以我带的学生为例,考北京知名院校的同学,几乎都是二战以上,比如去年出的经验贴,就有三战上人大,三战上对外经贸的,而且还并不是以稳妥的初试分数被录取的。去年还有一同学让我印象深刻,他二战:数学125,英语69,政治63,专业课138,总分395,仍然被中国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刷掉,最后调剂黑大,这个分数来说,非常可惜。
上面的这些建议,是从整体的报考动机给大家的建议。但如果有同学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还想来北京求学,这里还有一些其他较为实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可以考虑热门学校一些非热门学科,比如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等学科,中国农业大学数学、生物物理学等,甚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依然相对弱势的学科。这里的非热门专业不仅仅指的是报名人数少的专业,还有新开设的专业也是可以“捡漏”的。比如,我前年带的一个学生,考对外经贸的全球史就是因为新开设的专业,所以录取门槛很低。第二,可以考虑热门专业中的非热门学校,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是985、211、双一流院校,但不参与单独划线,2019年考研经济类的国家线为345分,中央民族大学公布的拟录取名单中国际商务和金融专业最低录取分数为347分,且存在大量的调剂录取,在同等级院校中性价比算是非常高的学校了,相比于对外经贸大学经济类的学科成绩要低30分左右。
记住,没有绝对热门的院校,也没有绝对热门的专业。每年有很多考研学子胡乱择校择专业,导致年年战败。但如果能学会其中的诀窍,考研会相对简单很多,甚至有的完全可以捡漏考上一个好学校,成为别人眼中的幸运儿。想要用好上面这两个建议,一定要确定好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并查好数据,才可做决定。
四、哪些择校工作必须做
1、必须拿出准确的数据,用数据说话!
(1)拟报考院校(可不止一所)的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录取人数(需要除去推免人数、少干等名额),报录比、招录比两个数字能反映该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2)录取分数线、学校单科分数线、真正录取名额的分数区间。
(3)初试难度(参考书目数量、难度及喜好),获取初试资源的难易程度(这个很重要)。(4)从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来看,北京地区在英语、政治、专业课方面存在略微压分的情况。另外还要注意歧视是否严重(非211、985等硬性条件);学校是否过分照顾本校资源(比如专业课题目已经公布给本校学生、比如复试本校学生走过场);学校是否照顾第一志愿的同学(即使第一志愿没有考生,也会给一些本校调剂或者其他推荐)等等。
2、查询时间跨度为3-5年(不可只查一年),考研分大小年。
3、最高效的办法是直接问之前考这所学校的学长学姐要资源,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一切都想着从零开始。但所有拿到手的资源,都尽量去核实,不可一味道听途说或偏信一两个人的说法。如果你的查询工作可以做得足够详细准确;如果你能认识比较靠谱的学长学姐;如果你能动用一些可利用的资源;如果你可以获取一些含金量很高的消息,比如有些专业很对口但无人问津;有些新增专业、新增学院或各种扩招的情况(这些在最开始条件都是相对宽松的),都可以帮助大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祝同学们一战成硕!
现在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2020年考研,什么专业比较热门?
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
1、会计
高层次人才是“香馍馍”。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汇总和分析,向有关方面报告财务信息,并直接参与单位的经营管理,促使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和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技术性强、适用行业广、收入稳定、文理科考生均可报考等优势。会计行业高端人才缺乏,普通人才供过于求。
▲推荐院校:
2、金融
说到热门专业,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经济类的专业。中国教育在线的一则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报考的都是经济类专业,由此可见经济类专业确实非常热门。在经济类专业中,报名数量最多的就是金融。那么金融为什么这么热门呢?主要是由于经济类专业就业形势好,而当前招聘企业对应聘者学余冲贺历要求比较高。
A+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判纯经大学。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计算机
“学计算机就要修电脑?我们‘程序猿’不约。”计算机类专业学生不仅要会用计算机,更要学习计算机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基本算法、基本设计等,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制造计算机,更好地开发新系统新软件、新功能。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有广泛就业领域。各高校培养特色和优势有很大不同。考生选择院校时,要对专业恃色和方向有所了解,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高校。
考研最有利于的高考的专业都有哪些?
考研最有利于的高考的专业都有哪些?作者:本站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网上传时间:2015-06-1009:32:11
2015年高考结束后,即将面临选学校、选专业。结合学科特点和就业形势,五大类学科专业适宜先就业,再考研。
大多数同学因为当时的年少或一时盲从的原因,到了大学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或者不适合学习本科期间的专业。因此,就想通过考研来改变曾经的错误选择。事实上,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错误是可以加以调整的,然而,还有一些错误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在考研的路上友启也是如此。
第一类:工科类专业
盘点最有利于考研的高考专业
很多工科类专好码如业都是一些实践背景强的专业,考生须结合社会用人实际和本专业的学科特点认真作出判断,不适合立即作出考研的选择。即使选择考研,也应先到实践中磨练数年,再返回到研究生课堂当中。工科是培养学生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它是理科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是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工农业生产的纽带。工科的专业名称往往不带“学”字,而是多以“技术”、“工程”以及“科学”为后缀或直接以技术名称命名。如计算机技术、通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科学、机械、电机、电子、自动化、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等等。工科各种专业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所设的,这个行业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背景,因此不太适合立即选择考研,学生可考虑先到实践中磨练数年后,再返回到研究生的课堂中。我们最近了解到一则关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新闻:一位某重点科技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与工人师傅一起工作时居然把螺丝都拧反了,这位工人师傅叹息道:“大学培养出如此大学生,怎能找到工作?!”所以,攻读工科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将自己和社会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为自己确立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起点,不要盲从选择读研。
第二类:教育类专业
盘点最有利于考研的高考专业
教育类专业以培养教师尤其是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在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慎重。教师职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但需要教师有较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取一线教学经验尤为重要。
本科阶段学习教育类专业的同学,最好能在获取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选择考研,为将来能成为既有一线教学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做好长期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在国内,这类人才是比较稀缺的。根据针对许多中小学包括一些着名中小学开展的调查发现,在许多的学校,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很高,但理论研究水平却很低;另一类则恰恰相反,在高校里的研究生、教授们,教育理论水平很高,但却距离实际的教学十分遥远,所写的教育论着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常常是“隔靴挠痒”。于是形成了从事教学的人不搞教学科研,而那些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人却又往往不搞教学的局面,致使在教育领域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而真正能做到两者兼而有之的则是凤毛麟角。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值得当今的教育类专业大学生深思。所以,读教育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在毕业后不要立即考研,不妨先选择走近学生、走进课堂,为自己确立一个好的发展基点。
第三类:语言文学类中某些侧重实践性的专业
如新闻学专业、外语类等专业,需要到实践中去学习锻炼,试看有多少知名记者是从课堂里培养出来的。所以,像新闻学这类专业应先到社会中实践,锻炼几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模姿要决定是否考研,这样才能够将实践和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小莲同学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后没有立即选择考研,而是选择了到新闻单位就业,通过孜孜不倦地工作,几年下来不仅工作出色,而且在多家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影响的文章就有七八篇,正在她工作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刻,通过科学备考如愿考入了某着名大学的新闻学研究生,良好的知识积累,加上丰富的新闻工作背景,使她很快出类拔萃,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当即就被一家大报社“抢”走。再如小吕同学,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她并没有选择读研,而是看准了目前国内阿拉伯语人才短缺的现实,应聘国家水电公司去了利比亚。她准备工作一两年,一来使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二来也能积攒下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再返回高校读研,之后准备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
第四类:财经类专业
这类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社会需求导向也如此,因此更适宜工作后再考研。例如会计学类及相关分支专业,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达到90%,虽然社会对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可是对于学习这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社会上各种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需求人数远远大于从事教学科研人才的人数。而现实状况是,众多财经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本身的能力和素质,与实际工作的需要距离很大,如果在本科毕业后立即选择考研,就会与实际需要相差更远。以前曾遇到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小王是一名毕业于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他为人聪明机灵,毕业后没有立即考研,而是选择了就业。他先从一个小企业的会计做起,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就熟悉了会计行业方方面面的情况,工作频频受到企业老板的赞扬,专业技能也不断提高,几年后他就被一家知名的大企业“挖走”,并晋升为财务总监。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要求财经类专业应聘者要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也因此这类专业的学生不适合毕业后立即选择考研,最好是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考研,以便有更好的发展。有心的同学,看到这里应该可以发现“新大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适不适合考研,上网浏览所学专业的用人信息,看看此专业的人员需要具备专业以外的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还可以去招聘现场了解本专业的用人要求。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做出客符合实际的决定。
第五类:已经饱和或过剩学科专业
一位中学物理教师,由于觉得在小县城当中学教师教书太清贫太寂寞,想改变一下自己的现状,于是就辞去了原来正式岗位的教师职业,报考了西北某知名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可等到毕业后才发现,法学学科方向研究生早已人满为患,不仅失去了原来的工作,新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最后只有加入到了“失业”的行列,另谋出路。目前我国百分之九十九的高校都开设有法学等专业,如果选择这类专业方向考研,那就是一条“不归路”了。大家可能认为言重了,在此不妨分析一下,首先是法学等专业开设院校多,门槛高、关口多,而就法学专业来说,如果就业选择律师,那么就一定要取得律师资格证,考取此证比考研难多了。如果想要有效避免这位中学教师所犯的错误,就要多关注目前考研动态,做到知己知彼。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考研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一、选择学校
态度:全面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智、慎重,务实。
建议:枯搭一个原则,两个因素。
一个原则:超越自己。简单来说就是比本科就读的院校或专业层次要有所提高。
两个因素:院校地理位置和竞争态势。
考虑城市因素的原因如下:
1、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
2、中国地没蔽拿大物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城市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当地的烙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以及特点,因此当地研招办对于当地的生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3、大城市上学可以开拓眼界,学到更多知识,还可以感受大城市各种前沿的东西,同时985院校和211院校确实较多集中于大城市。
4、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和视野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学生在读研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的人脉圈。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和发展前景等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那么,选择城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坚持“在哪工作,在哪安家,就在哪读研”的考研地区选择的基本原则。
1、认为如果一定要进行地区的转换,那么一定要选择比自己现在所在地区更发达的地区,比如从郑州到北京。这种选择很有可能需要牺牲你的专业和学校排名,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发达地区即使是比较差的学校,分数线都会比较高。但是这种转化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研究生本身就属于高端人才,一定要选择对于高端人才需求量特别大的地区,只有这种地方才能消费得起高端人才,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机会才足够多、足够好。
2、如果觉得北上广压力很大,那么你可以考虑选择自己的家乡,因为地区的转换意味着成本,成本意味着要额外的付出。选择在家乡生活和工作,你的成本是最低的。
3、如果你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像样的大学,甚至没有大学,如果你不打算选择北上广,就应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考研热点地区,因为区域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而且交通成本低。
二、权衡院校竞争态势
各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大,特别是自主划线的高校。因此必须详细了解:
一是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
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
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
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集几年,有助于看出某种趋势。通过对比,确认选择哪个学校对自身有利。
另一种情况,一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可能往年招生,今年不招,也可能有些学校以前没有这个专业,而近年新增。因此,学生们要多搜集与报考专业相关学校的内部信息,探清招生人数中的实际外部招生名额。
选择专业
三、选择专业的三大因素
在专业选择上,主要考虑主要三大因素:兴趣、特长和需求。
1、兴趣
高考选专业很多人不知道兴趣,那么考研是一次机会。去并冲结合自己的兴趣,不要以后在人生感悟中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去追求过自己的兴趣。
2、特长
当然很多人可能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那么换个角度,其实人往往是因为擅长某个领域,然后才培养出兴趣的。那么,考研选择自己熟悉或擅长的领域,至少避开自己最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今后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3、需求
如果特长和兴趣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确定专业,那么就要务实一点。就是说看看社会需求,社会哪些专业就业情况好或者薪酬待遇好,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本专业与跨专业的选择
也有学生会问,我是报考本专业好,还是跨专业好呢?
简单来说,以下同学适合报考本专业:
1.对本专业比较满意,希望在专业道路上继续研究的同学。
2.对本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课基础扎实的同学。
3.需要有研究生文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的同学。
以下同学适合跨专业:
1.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读研改变求职方向的同学。
2.学习能力强,有信心通过复习拿下所跨专业的专业知识的同学。
3.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强,能找到所跨专业的信息和资料等的同学。
总之,在不同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和基础具体分析。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好高骛远。毕竟每年超过200万考生,只有约50万能录取研究生。
就像有句话说的:“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明白自己真正要什么。
有考研打算的高考考生,该怎么样选学校和专业?大家有...
有考研尺枯配打算的高考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实力较强的院校,最好是985 211,在考研的时候比较有优势,可以选择会计专业,电子信息与工程,法学专业,金融专业,财务败汪管陵指理,工商管理,历史学,以上这些专业在考研的时候都比较好考;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分享。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新增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现在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高考新增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现在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