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科技考古考研专业学校排名 我想了解一下全国各大学的考古系,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各院校考古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 - 百...
一、走进考古学考研的大门
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调查古代人类的遗址、遗物和文献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人文社会学科。考古学主要研究从距今250万年前东非最早的石器发展,直到近代的人类历史,通过科学分析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实物资料,深入了解古人生活和社会各弊局凯个层面,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
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学习主要内容包括田野调查、发掘、分析所收集的资料,重建古代人们的物质文化与环境资料,包括器物、建筑、生物遗留与文化等。
1、考古学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历史学、考古学基本理论素养、基础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考古、文博、历史、文化、出版等部门从事考古发掘研究、文物保护与管理、民族文化宣传、专业书刊编辑、专业教学等实际工作。
2、考古学考研方向:
古文字学、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明考古、东方建筑、美术考古、文化遗产研究、古代陶瓷、文物学等。
3、课程设置:
国考古学、考古学概论、古文字学、田野考古学、博物馆学、考古绘图、科技考古学、考古测绘。
二、考古学可以报考哪些院校呢?
研招网2021年专业目录显示,2021年共有36+所院校招收考古学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校。
尽管有36+余所院校招收,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考古学的整体实力比较强,有鲜明的特色的院校。我腊巧们将从招生人数、目标专业的分数线、学科评估等角度出发展开介绍。
按照学科评估排名【如需要查看各院校备考方法,可以点击对应学校查看详细备考经验及方法】
评估结果学院代码院校名称A+10001北京大学10697西北大学A -10183吉林大学三、考古学历年考研国家线对比 + 备考指南:
考古学考研:历年分数线备考分析及指导
以上就是猎考小编整理的“各院校考古学考研初试和复试备考方法详细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对正在备考2022考研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知识,欢迎关注猎考考研指南频道租唤。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https://www.87dh.com/xl/
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分享?
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分享
1、 个人情况
我本科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生报考的是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二跨(跨学校、跨地区,专业并不算跨,因为安徽大学文博涉及到文保的东西还挺多的)、二战上岸。
2、 关于择校和择专业
我是2020年4月2日开始一战复习的。起初,关于择校和择专业都很草率,并没有过多的收集信息,属于随大众选手。对于我的专业来说,北京科技大学(211)是个很好的选择,专业发展前景很好、也很强(讲实话主要是看中了地区,选择北京是为了方便追星)。
所以,我很快就决定了要考北科大的科技史专业。这时候并没有关注该校的报录比情况(莫名地觉得我肯定能考上)。七月中旬,我看到自己一直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发了一篇推送,内容大概就是安徽大学文博系某实验室要招收文物保护技术的硕士研究生,然后我就给该实验室的老师发了邮拍握件,老师也建议我考取他们实验室的研究生。通过搜集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报录比、录取分数、真题、参考书目,随后也听取了老师们、学长、学姐们的很多建议,反复斟酌,于是决定换学校、换专业了。做这个决定最重要的原因是该实验室的老师的研究方向我非常感兴趣,并且想以它们作为我未来的职业方向。于是从2020年7月21起,正式复习,开始看书、看论文、整理笔记等等。
(1)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历年报录比如下:
(2)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考研改革情况:PS:文物与博物馆专业虽然是专硕,但是安徽大学文博专业考的是英语一。22考研,安徽大学有5名报考文博专业的学生优先调剂去了考古专业,其中包括最高分(421分)和几个较高分数,所以22考研安徽大学文博专业的最高分为415分。21考研,安徽大学有4名报考文博专业的学生优先调剂去了考古专业,分数排名是文博专业的1~4名,所以21考研安徽大学文博专业的最高分为404分。
安徽大学文博专业考的是政治(55分)、英语一(55分)、文博综合。考题从2020年开始有了改革,试卷不再区分文、理科答题板块,改为选做题,例如11道名词解释选做6道等。
3、 初试经验(我是二战上岸的,所以两年的学习方法会有所不同。)
经验总结
(1)英语
1)经历篇:
一战的时候,英语是从4月2日开始的,最初是先背单词(不背单词和红宝书同时刷,但红宝书不推荐,太多太杂了!),四月中旬开始听语法和长难句,老师推荐刘晓艳,她讲课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而且经常会以自己的经历来激励考研学子(或许有些人会觉得她废话很多哈哈哈,但我觉得还挺有趣的,顺便可以休息一下!)。在这期间,我用的是她的《不就是语法和长难句吗?》这本书,跟着课程,将习题全都做了,感袭行庆觉自己的语法进步很大,基本所有的句子都能自己分析了。七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刷张剑的黄皮书,刚开始的时候错的特别多,心态爆炸,之后自己慢慢复盘,看黄皮书的解析,准确率慢慢上去了,但仍然达不到我的目标分数。之后又听了何凯文的阅读技巧,当时感觉有点用,但后来才发现并不适用于我,可能我一战英语没考好就是因为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做题方法。新题型和完形填空都听了刘晓艳老师的课,感觉还带兆不错!翻译没有练过。小作文听了一下刘晓艳老师的课,看了一下写作重点,觉得自己能写出来,然后就没有准备。大作文听了李晓艳的课,自己写了三个作文模板,然后将模板和潘潘老师的模板结合了一下,形成了我自己的模板。临考前留了三套题自己模拟,每次都是67左右,一直都没考到自己的目标分数。最后也因为21考研英语一过难,考场上没有稳住心态,所以没有考好,但也比校线高十来分。
二战的时候,从五月份开始就一直在刷不背单词,六月下旬到十月份,基本每天都会刷一篇真题,然后听一下唐迟的阅读讲解,开始可能觉得有点用,但效果也不大。之后又听了两节斌斌老师的课,不适合我。十月份开始做新题型,听了一下刘琦老师的课,但是好像对我用处也不大,或许是我一直都没有将自己的阅读解题思路转换过来。完形填空没有听课,直接自己做的,但是准确率还可以,一直都是8~9分左右。作文也没听课了,用的还是一战时候自己写的模板,然后就自己练,微信有一些作文批改小程序,可以免费批改。但是二战英语还是没考好,又考了一战那个分数(气死我了,因为22考研英语一真的不难,我考完还检查了一遍,感觉自己客观题全对,至少能考75分,结果啪啪啪打脸;另一方面也很丢人,因为22考研安徽大学文博专业的英语平均分是77,我拖后腿了!),可能是因为我没做总结,自己也没有接触过新题,还有就是过于自信了(因为四六级都过了,从小到大也一直觉得自己英语还凑合的,感谢考研让我认清了自己,我就是个英语渣渣!)。
2)经验篇
建议英语单词越早开始越好(可以早于四月份),刚开始先把所有的单词过两遍(截止时间到七月份),然后反复背核心词汇,真题里面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摘出来反复记。阅读可以七月份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正所谓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定一定要把阅读的分数提上去!!!大家都说斌斌老师讲得不错,但是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新题型八月中旬开始,老师们讲的内容都差不多,可以去听听刘琦的,但都很玄学,还是要自己多练习。作文可以十月份开始,一定要自己整理模板,老师推荐潘潘,自己可以在网上多积累一些语料,考场上可以随机应变,写出更加出彩的句子,让自己的作文更好!
PS:英语一定要多练习、多总结,一定要把错题和错误选项分析清楚,不要像我一样,觉得自己会了就不做了,不要过于自信,要对阅读保持敬畏之心!以上是我自己的复习安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英语复习计划。
(2)政治
1)经历篇
一战的时候,七月多随大众买了肖秀荣四件套,在哈哈哈哈中听完了徐涛老师的课,很敷衍地刷完了1000题,简直惨不忍睹,错了的题目就看一下答案,然后就是:哦,原来是这样!从来不会翻书,只是看了一遍答案,之后又刷了肖八,别人最低三十多,我二十多,我记得有一次,刷完第三套,我24分,我同桌38分,我立马哭出了声,我太拉了。被现实打醒,认真看了一遍徐涛的小黄书。之后又买了徐涛的押题,但是没时间复习了,一眼都没看,肖四是考前一周背的,只背了两套,还没背熟,我真的背不会政治,官言官语太难了!结果21考研,肖秀荣大题全压中了,然而我没背会,不会写,选择题也一塌糊涂,只考了64分。对不起,我是个辣鸡,我拖社会主义后腿了!
二战的时候,八月份听了一下徐涛老师的马原课,然后自己刷了一遍1000题,之后又二刷了1000题里面的重点部分,听了腿姐的技巧课,非常有用,强推!!!又刷了一下历年真题,把技巧带到真题里面自己体会。之后看了几遍腿姐的背诵手册(很适合我),又刷了肖四、肖八、徐六、腿四,基本把市面上那些考研政治主流老师的选择题都刷了两遍。大题背了肖四,四套都背了,但马原没压中,现场一边抄题目一边瞎编的,还有一个大题自己好像没记熟,答了一半没时间了,最后政治政治分数也还不错,我很满意。
2)经验篇
政治暑假就可以开始慢慢听课了(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得听,不要都听,个人建议只听马原部分就可以了,其他几部分自己看书),边听边刷1000题,错了的部分在书里面标注一下。然后听腿姐的技巧课(九月份),一定要听,特别适合我这种“政治盲”,把技巧用到之后的选择题刷题过程中,你的选择题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在这期间多翻翻腿姐的背诵手册,多看看肥肥的笔记(真的很好,条理清晰,很适合我这种政治懒人)。选择题(十一月份)建议把主流老师的题目都刷一下。大题的话(考前两周),腿姐和肖秀荣老师的可以都背背,腿姐这两年压的特备准!以上是我认为还不错的政治复习安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3)专业课(专业课才是王道,一定要多下功夫在专业课上!!!安徽大学文博的考试范围涉及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文物学、文化遗产这五块儿。)
1)经历篇
一战的时候,七月中旬换了学校和专业,下旬开始看书,八月中旬的时候基本把参考书目都过了一遍(只是看了一遍,在书上划了划线,内容啥也没记住),然后就买了复习资料,一边看复习资料,一边看论文,自己整理,作总结。八月底的时候开始背书的,边背边看论文边总结。九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真题,不会的题目就查论文、看书,自己写答案。十月中旬的时候一轮背诵结束了,只是背过了而已,啥也没记住。之后又翻了一遍参考书目,这时候看比第一遍好多了,背过一遍笔记,至少知道重点是什么了。十月底又开始二轮背诵,在这期间,依然是边背边总结,反复背,一直持续到考前前三天,因为政治没背,就狂背政治,专业课没时间背了,到最后也没记熟,还因为英语考完心态没稳住,导致专业课也没考好,名词解释一塌糊涂,但是最后专业课分数还挺不错的(虽然可以更好)。其实现在看来,专业课主要是因为开始的时间晚了,整个复习时间都很仓促,而且自己本身对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这些都不熟悉,尤其是博物馆,太“哲学”了,书里面有些内容都看不太懂,论文也是。考古对我来说,就是太多太杂了,比如那么多考古学文化、瓷窑遗址、城址、考古学家我都混淆了。专业课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一味地背书真的不行!
二战的时候(我一战是复试被刷了,录取最低分是374分,所以安徽大学文博是从21考研开始卷的,不是22考研!),五月份在慕课上听了一下安徽大学文博系的老师讲的博物馆和考古的课,做了一下笔记。6~8月份我在实习,所以没怎么看书。七月份到八月底,我基本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看一篇博物馆的论文,看的是严建强老师的《缪斯之声 博物馆展览理论探索》这本书里面收集的论文,然后自己作总结,提炼观点,将观点改成题目,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写答案。后续的文保复习也是这样的。九月份回家之后,刚开始的一周用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开始慢慢背书了,但是效率不大高,而且刚回家还有各种事情,正式复习是从九月中旬开始的,学了一周之后得肾结石了,又停下来了,后面一周时间只能站着看看书,所以就看了一遍参考书目。九月底才开始复习的,但是整个九月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干,至少我把一战用过的复习资料,还有实习期间自己总结的东西全都过了一遍。10月1号到12号又把这些东西都过了一遍,在这期间,重新分析了一遍真题。13~18号做了思维导图,每个版块都做了思维导图(我的思维导图是框架式的,并没有很细),10.20~11月5号照着思维过了一遍资料,真的很难!因为我之前都是先看一遍答案,划一下关键词,然后自己复述,基本很快就能记住了。
用思维导图背书,就是一个题目,一个框架,几个关键词,其他的都要自己联想,所以这轮背诵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差点放弃这种方法了,但是坚持下来之后,在下一轮的时候就很轻松了,有逻辑、有框架、有关键词,真的很好记!强推思维导图,一定要做!!!然后这种复习方法一直持续到考前三天,在这期间,我每次背累了的时候都会停下来看论文,自己给自己出题,然后总结答案,这种方法也很棒,因为不管是答真题还是自己出的题目,都能锻炼自己的答题思维,这样才能做到会答题。最后三天我把所有的复习资料看了一看,然后就上考场了,最后专业课还挺高的,但其实我专业课在考场上又出状况了,不然还能更好!这是我考完自己分析了一下题目,给自己的估分情况以及自己的目标分数:
2)经验篇
专业课越早开始越好(四月份),一定要好好看书,做笔记(截止时间到七月中旬),做思维导图(七到八月份),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同时一定要多看论文看总结(贯穿整个复习过程),这样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答题的过程中,引用一些论文中的观点,这样会让你的答案更加丰富、饱满。专业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好方向和侧重点,不要复习偏了,反复背、反复记,多复盘(直至考完)。
考题分析
(1)题型
安徽大学文博考题从20考研开始就发生了变化,考生可自行选做题目。题型包括名词解释(11选6)、简答题(11选6)、论述题(5选3)。从近三年的考题来看,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都是比较简单的,书和论文里面基本都能找到答案,论述题很灵活,也比较难一些,基本都是跟着热点走的,所以一定要多看论文,多关注行业热点。
(2)参考书目
考古:陈虹《当代中国考古学》、项隆元《中国物质文明史》
博物馆:严建强《博物馆理论与实践》
文物保护: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或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
文物学:李晓东《文物学》
文化遗产:都可以!
PS:一定要多看安徽大学文博系老师的论文,一定要多看多总结!!!
4、 复试经验
(1)进面及录取情况
21考研,安徽大学文博招生16人,因为考古学调剂的原因,最终录取了20人,27人进面,复试录取率1:1.35,进面最低分365分。
22考研,安徽大学文博招生14人,因为考古学调剂的原因,最终录取了19人,22人进面,复试录取率1:1.15,进面最低分370分。
(2)复试内容
1)英语自我介绍部分(难度系数三颗星)
准备好自我介绍,抠字眼,自我介绍中的每个点都要准备好,老师可能会根据自我介绍来提问,还有一些常见问题,有时候真的很发散。
2)个人陈述(难度系数一颗星)
自行准备好就可以了,这一趴不提问。
3) 专业课(难度系数五颗星)
抽题,这个看运气,抽到什么回答什么。具体要准备初试的内容、文博系各位老师的论文、行业热点等。
(3)复试特点
近三年都是线上复试,初试比重大(7:3),最终录取基本和初试排名不会差太多,除非复试表现过差。老师们都很好,很温柔,不要紧张,自信回答就好了!
5、 学姐忠告
第一,请不要为了逃避就业或者因为从众心理而考研,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考研动机,不然很难坚持下去。虽然现在都在追求高学历,就业形势也不好,但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考研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考研这条路它更需要的是内在驱动力,它会不断push你。
第二,选一个适合自己且不压分的学校,把握好方向,好好努力,坚持下去,你必是硕!
第三,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规划,按部就班,每天完成目标任务就好了,不要贪多,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要买太多资料,把已有的东西消化掉就可以了。
第四,做好查漏补缺和复盘。
第五,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侧重点,老师们的研究方向都不一样,出题肯定也很不一致,不要拿文博三大本来复习安徽大学文博,不然你的复习方向很可能就偏了!
第六,一定要有答题思路,总分总,框架式地按点作答,不要一股脑儿啥都往上写。
第七,一定一定要休息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以的话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去锻炼身体。不要一味地拉长学习时间,保证效率就好了。
以上是我的经验(避坑)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具体的复习规划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找到最适合、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就事半功倍了!考研不易,希望你们都能坚定目标,好好努力,加油加油加油!
大学生是国内考研好还是国外读研好?
大学已经算是半个社会了,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的难题。其中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毕业后到底是国内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还是申请外国学校进行读研。我就自己对考研和读研的看法分享一下,给大家具体分析分析,主要分为:考研、读研的趋势、考研、读研的区别、国内、国外名校对比、正确看待升学和个人建议。
一、考研、读研的趋势
根据国内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 硕士研究生 报考人数为341万人,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越为377万人,并且这个数值还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内的考研“内卷”程度越来越大。同时录取难度也是非常大,2020年考研落榜率高达73.4%,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考上名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同学也都考虑过出国留学读名校硕士将来回国找工作,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一定要慎重考虑。其中考研人数数据可以参考下表。
从另一方面想想,我们考研读研都是为了能提高自己的学历,在面试官那里得到认可。一般而言,面试官首先从简历上看到的就是 应届毕业生 的毕业学校,一些大厂就需要国内985、211或者是重点院校的。如何没有满足学校这个条件,即使是硕士、博士都有可能被面试官pass掉。但是对于海外读研来说,可以很容易申请到世界排名前200的学校,而在国内保研都不一定能上985或者重点院校,这也是很多同学选择国外读研的趋势所在。
二、考研、读研的区别
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考上名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同学肯定考虑过出国留学读个名校硕士将来在回国工作。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出国读研、国内考研或考公务员只能选择一个,也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
出国留学或者国内读研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准备,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条件好好考虑,选择了就好好准备。下面本着个人跟大家简单谈谈国内考研和国外读研的异同。
1) 文凭的角度
不管是在国内考研还是在国外读研,其目的都是获得文凭,都是被认可的。相对来讲,在国外读研可以申请到 QS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靠前比较好的学校。简单点说,在国内考研考个985都不一定能进入QS排行榜前200名,但是在国外进行申请就相对容易进入QS前200名的高等院校,前一百名的院校比较难。然而在国内想要进入一个很好的院校就需要自己的本科成绩相对较好才行。
2) 费用的角度
费用方面不容置疑,国外读研的费用相比较国内读研的费用高很多(这点主要看自己想去的哪个国家留学读研而不同,比如说:美国、 英国留学 费用相对比较高;在新加坡、韩国的留学费用就相对比较低。)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一年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高昂学费还是很难承受的。
相对而言,在国内考研读研州闭睁在成本方面就会比国外读研低很多。一方面,国内读研的学费比国外读研的费用低很多。另一方面,国内读研的生活态瞎费用是比国外读研的生活费用低的,而且国内很多学校都会设立奖学金的项目,据我了解,研究生每个月都会有补助,虽然金额不多,但是也能补贴一点生活费用的。
3) 学制的角度
国内、国外的读研在学制方面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一方面,国外读研的学制相对国内都是比较短的,适合那种急于获得硕士学历的学生;国内的研究生普遍的学制都是在两到三年,需要学习的科目多、研究的范围和项目也是比较多的。另一方面,国内是有保研、保博的定义存在的,平时多多努力学习就可以不用参加考研考试直接录取。但是在国外是通过递交申请(相当于offer的形式)的方式获得院校就读资格的,相对而言就没有保研、保博的说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册岁在国外想要读博士,需要申请后就读大概50个月,如果坚持下来了就是博士生了。
4) 难易的角度
相对而言,国内考研难度比较大,想要考一所重点学校更是不容易。国内在每年参加报考考研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个专业和一个学校。这样看来,国外申请学校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你可以同时申请好几个在不同国家、对本科成绩要求不同的多个学校,想要申请比较好点的学校,特别是在QS排名中前一百的学校就需要本科成绩出众。但是在选择不是很有名气的学校还是很容易申请到的。
总而言之,不管是国内考研还是国外读研都是升学的一种,都是通过学习拿到文凭后找工作。在选择方式时要结合家庭经济状况选择,如果家庭比较殷实,想趁着年轻出去体验一下或者闯一闯也是可以的,申请一个外国学校;如果家庭条件不是那么好,也想出国的,可以努力通过考研在将来通过其他方式出国学习也是可以的;最后如果自己本身也不怎么想离家那么远,也可以在国内考研学习后工作的。
三、国内、国外名校对比
1) 学校数量对比
在国内目前的数量上看,隶属于985的学校一共有39所,隶属于211的学校一共有116所。国外的大学总体来说好的大学还是很多的,但是在各个国家上、还有就是他们的申请成功率上是比国内的985、211比较低的。相对而言在国外申请名校的成功率上是比国内大学偏低的。
2) 学校排名对比
在国内学校在全世界排名前五十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17)、北京大学(30)、 复旦大学 (44)。这里拿 澳洲 的大学的名校排名说说,澳国立大学(24)、墨尔本大学(39)、 悉尼大学 (42)、新南威尔士大学(45)、昆士兰大学(48)等。在世界排名上这个说,排名靠前的还是一些国外的大学,数量上也是比较多的。
四、正确看待升学
前面已经说过,国内考研的“内卷现象非常严重”,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正确的看待考研、读研,并用经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内卷现象。
1) 正确看待学历
首先,大学生考研或者国外读研都是升学形式的一种,需要正确的看待学历。 马克思 说:“人们重视怎么认识世界,但问题恰恰是怎样改造世界。”一方面,很多同学都是抱着不立志于搞科学研究,不愿意作冷板凳,想着将研究说或者博士读完就出社会直接找工作就业。但是往往在就读硕士期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期间坚持锻炼好学术能力和工作需要的职业技能在将来找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也是比较容易实现个人价值的。如果自己十分热爱科研,想要在学术领域有很深的探索或发展,可以选择进入高校、研究所工作,还可以选择读博士;但是这一切如果都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做出的决定,对于进入社会产生恐惧,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没有准备好,那么读博士还是需要慎重。另一方面,读研读博都是要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学习,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比如说:在校期间考取了很多相关的技能证书,这些证书就是证明你能力的凭证之一。学师范的同学可以考 教师资格证 、普通话等级证书;学习外贸的同学可以考 商务英语 证书、外贸相关的技能证书;甚至是想要进入国家单位的可以提早准备复习参加 公务员考试 。这些都是有目的的学习,有效减少迷茫性。
2) 科学认识就业
不管是读研还是考研都是为了以后出社会找工作就业做准备,因此科学的认识当今时代的就业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也是需要提高自身的创造价值能力,提高个人的能力,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念。一个很好的比喻就是:“我们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往哪里搬。”毕业后能进大厂就进大厂,能进 体制内 就进体制内,如果都不行那就 灵活就业 。一个特别的例子:疫情期间,国家鼓励 地摊经济 ,鼓励摆地摊不是真的让大家去摆地摊,而是要重视多元化,灵活就业,摆脱贫困思维。再想想以前中学时代学习的历史课本上:“中国是属于农耕文明,有一句话叫:“恒产着有恒心,很早以前就有升官发财的观念。“很多同学都是持有”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所以,在读研前一定要要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如果这条路不好走,我们就换条路,如果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可以趁早转行,这才是正确的就业观。最后,转变观念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个人建议
如果你是一个超级学霸,又不差钱,那当然是追求世界排名更好的学校,去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
如果你是一个成绩一般般,经济条件也一般般,又想出国又在犹豫要不要在国内读研的话,还是下不了决心。我给你一个踏实点的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选择。比如:自己的专业是高科技类型的专业AI、 计算机科学 、软件工程;或者是跟世界接轨的专业商业、金融、经济等,那我建议你可以加个油门努努力看看能不能申请到世界排名更高的学校就读。
那如果你是一个成绩一般般,经济条件有压力,但又不想放弃自己,想要努力拼搏一下。在这里我建议你在毕业后可以先工作一到两年时间再到国外留学,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下再出国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主要考虑:学校排名、申请难易程度、费用等。记住不要忘记推荐信哟。
我想了解一下全国各大学的考古系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西北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南开大学 复旦大学 山西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全国好像一共有13所大学有考古系。每个大学的强项不同。
考古专业比较公认的实力梯次:
第一阶:北大、吉大
第二阶:山大、川大、西北大
第三阶:除以上外较早开设考古专业的大学,诸如武大、厦大等
第碰渣枯四阶:近年来随考古文物热兴起而开设专业的学校,这类最好不要考虑
另外谈一谈各个大学考古专业的情况:
北大考古学老大的地位是很难动摇的!不过你说过不考虑了.
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现在比较偏向于边疆考古,他们成立了一个边疆考古研究中梁穗心,是林沄。朱泓在主持。另有科技考古的分子生物学方向,位于国内前列。
山东大学是兴起中的学校。其考古专业现在由栾丰实、方辉等主持。他们将聚落考古做的红红火火,并且致力于中外合作。
西北大学有个考古文博学院,至今好像尚没有博士点。但是因为它位于古都长安,因此也不能小视。况且,西北大学的科技考古在全国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武汉大学考古笑洞专业实力么
四川大学是老牌的考古名校之一,冯汉冀、童恩正等著名专家曾先后主持。童先生在时,曾经一度想跟哈佛大学合作,张光之先生主持的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然而当时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反对,川大超过北大考古学的唯一一次机会也失去了,呵呵,估计当时夏鼎先生考虑到当时国内外的特殊情况,不与采纳也是有苦衷的。
郑州大学地处中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今有韩国河等主持工作,可有一些作为。
南开大学文博系,今有刘毅先生主持工作。然而,其方向博物馆学,属于文物学领域,并无考古专业。
厦门大学,其考古专业师资力量相对不是很强。
中山大学的人类学系人类学方向绝对全国领先,然人类学系内的考古学专业就值得商榷了。
复旦大学文博系现在有贾兰坡先生的高徒陈纯教授主持,并且有雄厚的经济支持,实力不容小视。
南京大学考古专业自蒋赞初先生创立开始,就有很高的起点,曾昭煜、商承祚等专家学者先后在南大任教。老专家退休后,南大在一段时间走了下坡路。然而,近些年来,特别是水涛先生担任南大考古系主任以来,南大又开始中兴,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图书资料,都迅速增加。作为老牌的高校,南大有中央大学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大有作为。
山西大学也有考古专业,然师资力量相对一般,图书资料也不是很多。
南京师范大学近年也频频引进人才,成立文博系,而且非常活跃。汤惠生、裴安平、周裕兴等中青年学者在南师大任教,迅速增强了南师大的实力。
最先具有考古学博士点的四所高校为: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这四所高校为老牌的考古高校。
建议你选择吉林大学的考古系。。。除北大外就是吉大比较不错了,录取分数是吉大专业里面较低的。具体分数都不是很清楚,因为一直在变。。
我现在上高三。。也是文科。。历史学的是文科里面比较不错的。不过没这方面打算。。。从我这里考虑,你现在要做的是要好好学历史。多背。。主要书上的东西不够,每看到一些东西最好多了解背景和原因。。你对考古感兴趣就最好学历史的时候多注意社会背景和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因为一般手工业或者农业商业的产物,跟当时的社会背景 经济状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再一个学历史,你看书要把书上内些小框框里的阅读栏目注意看了。。。
多读读考古的书..
这里有几本还不错:
一,中国考古探秘纪实丛书
古墓、珠宝、古尸、陪葬 ,神秘的面纱背后是璀璨的古代文明。。。。。。
1、《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八千个兵马俑发现,发
掘的详细经过。。。。。。
2、《寻找北京人:“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1929年,北京周口店发掘出来的“中国北京猿人”轰动了当时的世界,被誉为“整个地球人类的震撼!”然而。。。。。。
3、《岭南震撼:南越王墓发现之谜》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形式,叙述了南越王墓发现、发掘那曲折而动人的经过,也充分展现了南越王国风起云涌、大喜大悲的历史画面。
4、《日暮东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之谜》
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率部,以剿匪及军事演习为名,荷枪实弹进入东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打开乾隆、慈禧两座地宫,劈棺抛尸,将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宝洗劫一空,酿成了中外文明史上惊天动地的大案。 。。。。。。
5、《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这是一部全景式、多侧面反映新中国以科学考古手段发掘第一座帝王墓葬--明定陵的长篇纪实文学。
6、《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再世之谜(修订本)》
位于陕西扶风县的千年古刹法门寺宝塔,在一个风雨之夜突然崩塌,考古人员无意间在塔下发现了秘密玄宫,这便是埋葬着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和大唐帝国无数珍宝并已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本书从不同侧面,披露这座迷宫的发现、发掘经过,以及佛祖真身舍利东来中国的秘密过程,为中国历史及世界佛教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空间。
二,《天国的灵光:佛像》
本书是走进珍宝世界系列图中的一册,全书以大量精美的照片介绍了汉、十六国时期至元、明、清代2000多年间的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佛像,每件佛像均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及多篇局部放大照片,便对读者的欣赏。全书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既具收藏性又具有知识性及鉴欣赏性,是文物爱好者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三,《唐李宪墓发掘报告(精)》
本书是关于李宪夫妇葬墓的发掘报告。本书记录了该墓的墓葬形制、葬具、墓内装饰壁画以及种类繁多的随葬品,其中有陶瓷器、铜、银、玉、玻璃料器等妈妈,这些都为唐代的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四,《徐州狮子山楚王陵--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序 我们的心愿引子壹 汉兵马俑坑的发现贰 发掘清理兵马俑叁 寻找兵马俑陪葬坑的主墓肆 陵墓的初探、试掘到正式批准发掘伍 内外墓道发掘告捷陆 会战主墓室柒 清理的珍贵文物捌 解答楚王陵墓的两个问题后记
五,《中国(世界)历史未解之谜》&《中国(世界)考古未解之谜》
六,《帝国的辉煌》
本书是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及秦文化的考古科普图书。秦始皇陵与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众介绍了秦国历史以及秦所创造的
七,《定格历史(隐藏于古墓中的奥秘)》
八,《满城汉墓--中国重大考古发掘记》
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九,《走进古蜀都邑金沙村:考古工作都手记》
继发现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之后本书纪之初,在成都平原又传来了令人再次震惊的考古大发现: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蜀国邑遗址,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骇然现世……考古工作者将此遗址命名为“金沙村遗址”。
本书作者亲自参与了金沙村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们以如花的妙笔,将田野考古和丰富的知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书。 作者将带你一起穿越数千年时光隧道,走进古蜀都金沙村,去体会古蜀人的社会生活
十,《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本书集中展示了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问世30余年来的研究成果。
十一,《西藏考古与艺术》
找寻失落的文化——西部西藏前佛教时期重要考古遗迹调查报告(1992-2002)札达盆地岩画的发现及对西藏岩画的几点认识丁冬:西藏西部一处前佛教时期居住遗址的发?? 西藏西部陶器制作工艺的观察和初步研究 De-ga g.yu-tshal(榆林窟)之会盟寺的比定图像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松赞干布塑像的再观察
十二,《北京原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大发现》
周口店北京直立人(俗称“北京人”)遗址发掘与研究,是世界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也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重大事件之一。此遗址被列入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境内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眼前的这本小册子,作者尽力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这一段牵涉众多学科和专业性很强的历史,融会了国内外相关的重要考古发现,写成一本雅俗共赏的书
十三,《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作品系列--张光直作品系列》
这是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的随笔集,收录其80及90年代所写书序、讲演稿、报刊文字及访谈记录。内容涉及考古人类学研究理论与发展,学者介绍,学界轶闻掌故、考古时事及对学术的前瞻。以随笔的形式,读者不仅可了解张光直学术上的直知灼见,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诙谐、宽容、乐观、热富有社会使命感的尊长。这是“张光直作品系列”中的一本。
十四,《秦公帝王陵》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秦公、秦王和秦帝陵墓的专著。作者通过实地考察,获取了充足、完备、翔实的一手资料,详细介绍了秦陵四大陵区即西垂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和咸阳陵区的陵墓、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墓、陪葬坑等情况。特别是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秦始皇陵,其规模之大在世界帝王陵中也属罕见。秦始皇皇陵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认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文明的重要窗口。
十五,《趣味考古》
本书包括趣探事源,趣谈考古,趣觅古迹,趣话文物几个篇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考古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探究了考古中的来龙去脉之谜。
十六,《考古的故事:中国卷·彩图版》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国考古。编者在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考古者、考古过程、考古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真切感受到考古探索过程中难以言表的身心体验。
十七,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系列报导
1:众神的宫殿
作者:理查德·艾尔曼
1999年3月3日,人类考古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发现正通过卫星向全球现场直播……著名预言家凯西在上个世纪曾说,20世纪末,人们将开启狮身人面像隐藏了数千年的“档案馆”,以揭开人类起源与智慧之谜。而埃及古老的谚语则告知我们:每当世纪交替之时,神秘的金字塔或通往远古的墓道就会被发现,从而找到一段人类失去的历史。
2:废墟的真相
作者:吕贝克·斯特夫
你即将看到: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篇章——14个失落的城市在百余年间相继被发现,它们无疑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胚胎,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黎明时期。14个城市,14个扑朔迷离的故事,每一次发现都是考古史上最为动人心弦的一章,它们共同奏响了史前文明的挽歌。本书几乎囊括了自考古学诞生以来所有伟大的考古发现,可以说是一把打开远古、通向未来的钥匙……
3:水晶头骨之迷
作者:凯瑞·路易斯·托马斯
克利斯·马顿
美洲土著人世代流传着一个故事: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当地球文明达到极致时,它们会重新出现,并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九十年代,英国的两个电视制片人果然在中美丛林的古庙废墟中,找到了一个精美绝伦的水晶头骨,他们追踪调查,终于发现十三个水晶头骨已全部现世,每一个头骨都来历不凡且具有不可理喻的一些灵异表现。 这一发现和金字塔上的狮身人面像一样神秘莫测,引起全球考古学界的一场激烈论战……
本书是关于这一发现探索过程的真实全纪录,作者摄制的同名电视纪录片已在英国BBC及欧美各大电视网播映,引起举世瞩目。
4:破译圣经
作者:苏拉米·莫莱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笼罩着令人炫目的神秘光环,上帝从天国来到人间,又从人间回到天国,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将天国的幻象多次投印到人间的大地上,而且还将其深深地投印在地球先民的脑海里,成为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从“大西洲”到“太平洲”;从《神秘埃及》到巴比伦泥版;从漫天烈火的所多玛到惊天动地的通古斯;从密咒遍布的帕姆帕沙漠到丛林深处的卓尔金星……
在这本书中,穿过历史的迷瘴,我们将通过《圣经》与那些上帝的羔羊进行对话,从亚当到基督,从但丁到诺查丹玛斯……他们将讲述天国的神圣,他们还将述说天国的神秘。
学考古的人最好考研,然后进科学院或好一点的大学研究院去工作。。只要你有成绩,待遇还是很高的。。。可从事的 教授。研究员。古文物修复(国家奇缺,全国有能力的有点名气的也就50个人左右)。田野工作(大多就是挖人家坟么..)... 这个工作还是比较难找的,所以要文凭高一点(最好要考研),专业一点。。这个东西可能在前期是轻松不了的。不过如果你真正热爱这个东西,那总会有成绩的... 最后祝福你咯...希望你可以考上你喜欢的专业。。 也希望我的话对你有用处。。
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补充~!!!
我也是学文的。。现在比较热门的文科专业最好是经济。。。对外贸易经济大学,西南财大啊,上海经贸啊。。。都不错,出来后就是银行工作,或者是企业会计。等..然后就是语言。。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都是很不错的。最好学小语种。。出来也就是翻译了或者秘书,主持什么的.待遇不错..还有法律~ 不过学法律很苦。。。然后还有心理学。。才兴起的,要求不高。。
学文一定要往高攀~! 中等分可难报志愿了。。我现在高三,特艰难。。。 如果不是真正喜欢,成绩正真好,或者理科很差,建议你还是学理~!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科技考古考研专业学校排名 我想了解一下全国各大学的考古系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科技考古考研专业学校排名 我想了解一下全国各大学的考古系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