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上夜校(上夜校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七十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很多地方的学校到了冬天,为了将晚上放学到夜间休息的这段空闲时间,也充分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就发起了上夜校行动。
我上小学时是在农村,一个既偏远又封闭的村子,五十年代末村里建立了小学,学校有五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二十多个学生。
到了冬天,昼短夜长,下午三点多学生们就放学了,吃过晚饭写完作业后大多无事可做,有的去找附近的同学踢毽子去了,有的去饲养院的马圈里玩起了捉迷藏,还有的背上自己用冰块制作的冰马喊上几位好友去村外的小山上去滑雪去了,也有的在村里三五结伴地闲溜达。
总之,放学后的四五个小时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了。
后来,有的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和学校的领导商议,决定组织学生上夜校。
学生们听说要上夜校都非常兴奋,因为从来没听说过,也不知道上夜校有什么具体内容和形式,或者有什么感觉,只觉得晚上上课一定很有意思。于是,按照老师的安排,开始准备上夜校。
上夜校最突出的问题是:夜路的照明和学生放学回家时的安全问题。
在晚上没有月亮的时间里,农村的夜空非常漆黑,对面不见人,伸手不见五指,又是冬天,北方地区又特别寒冷,所以会有安全隐患。
于是老师们就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盏在放学回家路上照明用的灯。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除了煤油灯就是为数不多的马灯,而马灯也并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
而且,好多人家点煤油灯还要掐算耗油量呢,大排量煤油灯也是一些人家用不起的,把捻子搓细一点,灯头调小一些,节约用油。
后来有个“站栏柜”的人,不知从哪里引进了一批娇小而精致的红色的小煤油灯,形似马灯,底座像个葫芦,可以加两个墨水瓶的煤油,上面还有一个灯罩,既可照明还能挡风。
我们就叫它小洋灯。
这个小洋灯当然完全可以当作路灯使用的。
于是,很多人家就去供销社购买小洋灯,两块钱一个,再买一瓶煤油,就齐备了。
吃过晚饭后,学生们戴上厚厚的狗皮帽子,再穿上棉衣和棉鞋,生怕冻着,好像有多远的路要走,然后招呼上附近的同学,一起提上灯排成队去往了学校。
有的学生依然不忘在路过水井时,在冰滩上打几个哧溜滑,把灯和书包交给同学,自己跑到冰上,滑到一半摔倒了再爬起来,一点也不疼,穿的太厚了,倒是给打哧溜滑摔跤做了保护。
有的学生甚至在去学校的路上,天还没黑就点着了小洋灯,营造上夜校的氛围。
老师们早已来到了学校,每个班的值日生也点着了火炉打扫了教室,等到学生们到齐时,每张桌上的灯把教室照的通亮通亮的。
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学生都上夜校,一年级的孩子太小不用上,老师们担心晚上回家路上发生安全事故。
六点半左右,开始正式上课,老师通常要把白天学过的内容选重点再重讲一遍,然后辅导没有听懂的学生。
课间气氛比白天轻松融洽很多,老师们偶尔也会和学生唠几句家常,学生们也觉得老师没有平时那样威严可怕了。
老师在黑板前讲着讲着,身影便逐渐模糊起来,云里雾里的感觉,像是站到了天宫里。原因是教室里的二十多盏灯冒出来的烟媒,在教室的上空形成了薄薄的烟雾,慢慢地就把老师和学生们隔开了。
老师不免被烟媒呛的一阵咳嗽,于是走到门口把门打开透透气,但是天气太冷,打开一会儿就得关上。
上夜校的时间一般在二个多小时左右,到了快要放学的时候,学生们的脸上也都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烟煤,有的还被烟煤呛得又是咳嗽又是流泪,但是大家的那股兴奋劲儿全然抵消了烟煤带来的不适。
放学后,老师让学生们在教室前排好队,依照来时的走法,排成一字形队伍走回去。
一路上大家手里的灯像一串串火把,把道路照的很亮,遇上有月亮的时候,只有几个人觉得新鲜依然亮着灯走,其余的则为了省油熄灭了灯。
同学们悄悄的默不作声,只顾赶路,有的走到途中不免会因为光线不好摔一跤,甚至会把灯罩摔碎了,心疼不已,捡了半天碎片又扔了,第二天让爸爸或妈妈再去供销社买一个。
曾经有位家长去供销社买灯罩时一直抱怨灯罩的质量不好,供销社站兰柜的人从货架的最上方取出一个灯罩说:“这个灯罩倒是质量好,只是价格高了点。”
学生家长问道:“高多少?”
就在这时,灯罩忽然从站兰柜人的手中滑脱,一溜烟从柜台上落到柜台旁边的口袋上,又滑到口袋旁边的小凳子上,最后掉到黄泥地上还滚了一段路程,结果灯罩完好无损。
学生的家长立即惊奇地说道:“好!就它了就它了!这个结实!多少钱?”
站兰柜的人慌慌张张从柜台里绕出来,心疼地捡起来查看了一番,欣喜地说道:“真的没碎,没碎没碎!两个灯罩的钱,两块!”
“值!”
学生的家长买了回去,果然这个灯罩熬废了两任小洋灯,仍然完好无损。
学生们回家后已将近夜间九点,很多时候妈妈早已在火炉下烤热了馒头,开水也烧好了,于是高高兴兴地一边吃夜宵,一边和家人们谈论上夜校的新奇事,吃完后上炕睡觉。
上夜校给学生和老师以至于家长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伴随我们上夜校的煤油灯、马灯和小洋灯,也光荣地载入了上学的史册之中。
我将小洋灯保留了好长时间,偶尔会拿出来看看,回忆它身上沾满的那个年代的气息和味道。
多少年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原来的小学校也分崩离析甚至坍塌了,失去了原来的面貌,而上夜校的情景依然留在了每个学生的记忆当中……
作者:语滔
2022…10…11
于包头昆区万家康药店
………………………………………………
作 者 简 介
陈树祥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上夜校(上夜校是什么意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笔名:语 滔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包头市书法协会会员
包头市音乐协会会员
包头市作家协会会员
包头市昆区作协副秘书长
包头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
语滔天下中医学会会长
1990年医校毕业,进修于包头市一附院。
1995年创办“陈医生儿科门诊”。
1995---2012期间兼职报社记者
2010 年创办艺川文化传媒,并开设艺川音乐教室。
2010---2014期间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声乐
2016年出版散文«厂汉此老》
2017年出版长篇小说«石头村的齐天大圣»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上夜校(上夜校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