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升本> 专升本

2019年江西科技学院专升本《素描》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江西科技学院专升本的考生
    二、考试方式和时间
    实践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考试题型
    考试题目:静物写生(或默写)
    考试内容:默写素描静物一张,画面中物体必须含有一个陶罐,一块面包,水果若干,画面自行组织。
    纸张大小:8k大小
    使用材料:铅笔、炭笔或其他单色材料
    考试要求:
    1.构图饱满适中10分;
    2.比例、结构、透视准确20分;
    3.明暗层次分明,黑白灰关系明确20分;
    4.能较深入的刻画对象的空间体积感和虚实关系30分;
    5.能较好的把握整体关系20分。
    四、参考教材
    各种素描参考书皆可
    五、复习大纲
    1.观察--美的发现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选择静物道具时,我们要开拓思路。可以入画的东西其实很多,传统静物常有:水果、蔬菜,鱼肉、家禽,其中生活用品还包括餐具、锅碗刀勺、瓶杯盘罐等。现在静物可表现的内容扩展了很多,皮鞋、运动鞋、背包、帽子、手套等都可以成为绘画的道具。甚至那些破的、旧的废弃品反而可以使画而更具有丰富的内容。把我们的视野再放开点,生产工具之类,如铁锤、钳子、板手,甚至铁丝、电线等等部有从中表现出美的可能。
    寻找静物画的道具也是寻找美的过程,生活中破旧的、不值钱的东西很可能会在静物画面中极具价值。只要你有心留意,一定会发现有更多的东西可以用来构成静物画面。
    2.构图的选择
    构图是绘画创作中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也是体现作品艺术构思的重要一环,在学习素描静物写生时要不要讲究构图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不重视构图,总是习惯坐下来就画,而对构图不推敲。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画的是习作,而不是创作,其实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习和掌握绘画技法,更不能忽视在这过程中逐步培养我们学生的审美眼光。
因此我们建议在写生前,画一些小的构图草稿。一组静物要求能设计出三到四个构图,并从中寻找富有新意的画面,从而方能体现出你对这组静物的感受。在构图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均衡与变化
    在画面上道具的分布有多有少.但在整体感觉上仍应该是均衡有序,不会让画面有一面重一面轻的感觉.如同我们看杆秤,被称的物体与称砣的分量虽不一样,但可以通过调节它们各自与中心的不同距离来取得均衡。画而也是如此,各边的道具多与少、大与小可以通过它们各自在画面上位置来实现整个画面的均衡与协调。比如画面中左右两边的道具,其大小,多少的比例相差较大。处理画面时就可以将大的,多的向画面中间靠一点。小的、少的,则故在靠近画面边缘一点,两边就显得均衡。均衡不是对称,而是视觉的平衡感受,我们应学会利用这种感受,设计出丰富多变的画面。
    4.大小与多少
    当我们在布置静物组合时就应考虑道具的大与小、多与少的搭配,从而有利于将画面处于变化中。在构图中要充分利用观察角度来体现这些变化。如一组水果作为静物道具(当在课堂里,一组静物有供多人画,在你不能随意动静物时)。你可以尝试从左到右,通过角度的选择,来改变画中的水果的相对位置,由此产生多与少的对比关系,从而丰富了画面的变化。要注意在画面中大的道具与小的道具不能数量上等同,数量上的对比有利于丰富构图变化,使画面既均衡又不现呆板。      
    5.高低与疏密
    道具很多的静物组合,在构图上要注意疏密有致的变化,物与物之间的空隙若平均,画面就可能张得太工整而缺乏灵动。在选择主要静物道具时,为有利于构图,每个道具的高低都不要相同。不同高低的道具本身可以调节画面的空间分割,在写生中推敲构图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位置的推进与后退调节视角,也可以通过调整视角的高低来寻找自己所需的画面构图。当然还可以主观地改变写生对象的实际高低,来完善构图。或者主观地去掉某些道具以便更好地安排疏密关系。
    6.光线与色调
    在布置静物,要考虑黑、白、灰的色调的整体效果。这里有两个方面因素:其—是道具的固有色的黑白灰搭配,其二是光线造成的黑白灰关系。在画面中,黑,白.灰三者的比例要避免等分,特别是黑、白两种色调不要比例相等。在色调的组合中,衬布也起到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7.模仿与创新
    在绘画学习中,有许多前人的优秀的静物绘画作品构图提供我们参考、模仿画面的构图,这对我们理解构图的要素是有利的。不仅仅是素描,中外大量的油画、水彩画、蛋彩画等都可作为构图的参考和模仿资料。而另一方而我们还应训练自己构图的设计能力,努力使画面构图产生出新意。上而提到的一些规律既需要掌握,也可以打破,并达到新的境界,当然,若基础的原理尚未掌握就谈不上有突破了。因而没有理由忽视构图的基本原理。
    8.透视的运用
    透视的基本原理
    A视平线---是指与你眼睛平行的一条虚拟的线。在这条线以上所看到的物体.越远越低,在这条线以下的则相反,越远越高.视平线是消失点,也称灭点(示图说明)。
    B平行透视--- 你所看到的物体有一面完全平行于你的视角,并且只有一个灭点,这就是平行透视。我们拿一个六面体为例:当六面体的某个面与你的视角平行时,这个面的四边的实际比例没有变化,而你能看到的另一个面就不与你的视角不平行了,这个面的四条边长就发生变化,透视的灭点离物体越近,变化越大,在有透视的一面,在透视的怍用下原来的长度客观观察上变短了,但感觉上并没有变短。
    C成角透视---我们还是以一个六面体的立方形为例,当你所看到它的两个面部不与你的视角平行时,就形成了成角透视。成角透视必定是有两个灭点。
    D圆的透视---我们在写生中经常会画到圆的物体,如杯子、罐子、瓶子、锅子等等。对初学者来说,容易犯两个方面的错误。一,当圆接近视平线时,圆的形状越来越扁.没有经验的初学者往往会画得很圆。二,在视平下方,如画杯子为例,底部的圆的弧度应与口的弧度相联系,底部应比口部的弧度更大一点,但初学者却习惯将底部画得平。下图说明圆的变化特征。
    用透视原理来检验画面
    A检查各静物道具的位置,如果所放置的这组静物低于你的视平线,则画面中后面道具的底部水平线不能低于前面道具的底部。
    B在静物组合中如果有盘、罐、杯等圆柱体之类的道具,它们顶部的圆形与底部圆形的变化,是由它们与视平线的距离来决定的,越靠近视平线越呈扁状,最后在视平线上变成一条线,而越远离视平线的,则其外形越圆。如在视平线以下的一个杯子,它的底部的弧度应大于杯口弧度。初学者容易疏忽顶部的圆形与底部的圆形的比较,结果造成透视上上下不统一的错误。
    C同样大小的物体,在透视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的现象,如一组苹果,有前有后。互相比较,就能画好它们的大小比例。如不作比较,画什么看什么,远的和近的没有区别,画面会失去纵向的空间感。
    运用透视的原理设计构图
    比如你面对一组静物,当你在同一位置观察这组静物时,坐着的平视角度与站着的俯视角度,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构图,这就是透视的作用。当你在同一角度,你与静物距离拉近,画面由于透视造成的前大后小的比例关系加大,而你与静物距离拉远,前后大小的比例差距也会缩小,这些规律同样可以在构图时为你所用。
    9.质感的表现
    质感在静物表现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特别在训练阶段尤为强调,我们在课棠上选择不同质地的道具来考验学生对各种不同质地材料的感受和表现。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质感主要体现在“高光”和“反光”色调的变化上。
    不同质感有不同的高光
    在不同质感的物体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高光状态大不一样,瓷器的器皿高光突现,与周围灰调拉得较开。如果是室内自然光,高光往往来自于窗的反射,因为此时窗最亮。如果是灯光作业,高光往往反射的是灯光。高光的形状是依据器皿的形状而形成,主要反映在器皿的转折处。抛了光的金属也是如此,与瓷器不同的是金属更硬。而一般金属工具,如刀、锤、钳等高光则不明显。玻璃制品,如杯子的高光也很强,但它没有暗。画它主要观察它与背景的明暗关系。还有些东两没有明显的高光,如木料制品(上了油漆除外),各种静物道具的高光也是 各式各样的。不同物体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高光,在物体的受光部的质感也就基本体现出来了。
    不同的反光体现不同的质感
    瓷器、不锈钢器皿、陶罐等制品的反光也很强,周围的东西反射进去,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内容。我们在表现反光时要注意,不要把反射在物体里面的内容画得与实际对象的色调雷同,因为通过反射后表现出来的东西要虚得多。绸缎与棉布相比,前者的反光更强点。水果 、蔬菜、木制品等反光就弱。石膏反光也微强,但石膏与陶器、瓷器、不锈钢之类的反光有所不同,前者反光强是因为固有色是白色,后者是因为表面光滑,如同镜面有反射效果。
    面与面的转折反映出不同质感
    在不同质地的物体,它们的转折面也反映出不同的质感,同样是水壶,铜制的、铝制的、不锈钢制的、陶制的、瓷制的、玻璃制成的等等。我们仔细比较一下它们的转折面的特征,它们一定是各不相同,忽视这些区别,质感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10.在表现衬布方面,我们将毛呢料与绸缎料互相比较,你会发现它们的皱褶各有特点,一块折过的布和一块折过的铁皮,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就是质感的差别。在表现这些物体的质感,要强调这些特点,才能将质感表现得更具感染力。   
    11.不同光线的特点
    光线是营造气氛的重要因素。在布置静物时,要充分考虑光线对画面表达的作用。灯光下的静物画面,光线集中,光线比自然光强烈,物体的明暗交界线和投影线都比较实。
自然光下的静物画面,由于光线散漫,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显得柔和,投影的边缘可能比较虚。
调动光线的各种因素,比如投影,往往成为整个连接画面要素,另外侧面光能加强物体的体积感。对初学者来说画这种光线比较容易出效果。正面光使物体固有色成为明暗的主要依据,在这种光线下,明暗交界线已经移到物体的边缘,有时甚至移到物体后面,在正面可能看不到明暗交界线,因此不要硬造出明暗交界线。  
    11.空间的渲染
    如果你还要学习色彩静物写生,那么你必须在学习素描阶段,就重视对画面中的空间感表现进行必要的训练。
    要画出空间感,必须重视两个方面:其一,透视使画面有了纵深度。其二,把握好虚实的处理。每个道具在任何光线下,都会与周围背景形成虚实关系,把这些关系充分表现出来了,画面的空间感也就表现出来了。比如画一组苹果,先观察苹果的一周轮廓,把它们的深浅与背景相比;哪一段比背景亮,哪一段比背景深,哪一段与背景的明暗程度接近,或者一样深浅。如果把这个关系画对了,平面上的苹果就会感觉是放在空间中。初学者往往只注意苹果的明暗交界线,而忽略了苹果的轮廓变化,画出来的苹果就好像剪纸一样平贴在画面上。每个苹果之间也存在虚实关系,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受光强,有的受光弱,有的处在暗部。这些因素使每个苹果在画面上的虚实都不一样,如果我们不进行比较,画出来的结果可能每个苹果都一样.这样的画面是没有空间感的。
    12. 量感的体现
    画面可以轻快但不能轻薄,没有分量感是绘画所忌。这类问题大都是由色调层次简单或雷同造成的。画面的量感主要体现色调的层次上.层次越丰富,画面才越有分量,这些层次表现在面与面之间的交接变化上是否充分体现出来,同时也表现在明暗交界线相临的灰调变化是否充分体现出来,以上都做到了,画面上的分量感才能显现出来。但是做到这些的同时必须处理好画面的虚实关系,我们在学习素描要素时已经介绍了虚实之间互相比较的方法。虚与虚比较,实与实比较.就会发现虚与虚之间并不雷同,实之外可能还有更实的,这些方法是画出量感的基础条件,没有这基础,画面就会僵硬,色调再多,也不是丰富.不会产生真正的量感。

2019年江西科技学院专升本《素描》考试大纲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