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为中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很多考生在报考成人高考前,对成考有很多疑问,其中西北民族大学就是大家比较想了解的问题。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西北民族大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被甘肃省确定为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20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建有2个校区、1所附属医院,设有22个教学单位、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0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3300余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6亿元,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在职教职工近2千人。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8万余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涵盖11个学科门类,拥有7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
学校现有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被确定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被确定为特色学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有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
202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00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荣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藏文文献》,被誉为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学校三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多民族、多语种的三卷30册约2500万字的学术著作《格萨尔文库》于2020年11月出版面世。学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列为“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提供了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70%以上的生产用血清。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类核心期刊(AM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被学术界称为西北区域学术研究期刊“一点(《敦煌研究》)、一线(《丝绸之路》)、一面(《西北民族研究》)”中的“一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学校师生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嘉奖。学校多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学校参与“三区三州”、武陵山片区和甘肃省临夏州、甘南州临潭县等地脱贫攻坚帮扶,在2020年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考核中获“优秀”等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附属医院选派6批次32人白衣执甲、驰援武汉,并率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彰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大爱。
学校秉承“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立足学科、建设体系”的理念,构建结构合理、项目丰富、管理高效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先后同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选派师生赴国(境)外开展科研合作、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国(境)外智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西北大地办学,弘扬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智库,绘就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写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奋进之笔,为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学校肇始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开办的藏民问题研究班和藏民学校,1950年1月改建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1950年8月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20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20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建有2个校区、1所附属医院,设有22个教学单位、3个独立建制的科研机构,拥有各类图书和电子图书400万余册、博物馆馆藏文物3300余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6亿元,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在职教职工近2千人。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
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坚持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始终坚持把为民族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靠得住、干得好”的专门人才作为使命自觉,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8万余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涵盖11个学科门类,拥有73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招生。
学校现有2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甘肃省“双一流”学科建设中,民族学被确定为优势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民族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被确定为特色学科。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资格和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博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有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2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3个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甘肃高校新型智库。学校是“甘肃省民族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主持单位。
2020年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4000项。学校研发的《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荣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荣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学校编辑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藏文文献》,被誉为敦煌文献整理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在学校三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多民族、多语种的三卷30册约2500万字的学术著作《格萨尔文库》于2020年11月出版面世。学校民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被列为“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批骨干企业”,提供了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灭活疫苗70%以上的生产用血清。
学校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类核心期刊(AM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9年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被学术界称为西北区域学术研究期刊“一点(《敦煌研究》)、一线(《丝绸之路》)、一面(《西北民族研究》)”中的“一面”。《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连续多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在玉树抗震救灾中,学校师生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嘉奖。学校多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非遗保护传承试点单位”。学校参与“三区三州”、武陵山片区和甘肃省临夏州、甘南州临潭县等地脱贫攻坚帮扶,在2020年甘肃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考核中获“优秀”等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附属医院选派6批次32人白衣执甲、驰援武汉,并率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彰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大爱。
学校秉承“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立足学科、建设体系”的理念,构建结构合理、项目丰富、管理高效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先后同美国、英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选派师生赴国(境)外开展科研合作、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国(境)外智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西北大地办学,弘扬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模范之地、服务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特色智库,绘就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新篇章,写好西部地区民族高等教育奋进之笔,为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class="content">
一、学院概况
建校初期,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政权建设培训干部,1978年后,在原有干部培训基础上开展了学历教育,1996年经国家民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20年更名为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2020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干部教育培训为重心,成人高等教育为支撑,自学考试为补充的办学结构,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学院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依托学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拓展干部教育培训规模,依托相关部门设立在学校的培训基地和学校为延伸服务而设立在民族地区的培训中心,开展特色鲜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旨在培养大批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机构设置与师资队伍
学院内设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培训部、远程网络教育中心,目前有正式职工10人,社聘职工12人。教学过程以依托学校优质教师资源为主,面向社会聘用各类优秀教师为辅,形成了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藏语言文学(专科、本科)、阿拉伯语(专科)和金融、会计、法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开设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护理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环境工程、动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6个本科专业,先后在甘肃、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等地设立了函授站(教学点)14所。2020年起作为试点单位面向我校在校普通本科生开展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通过与第三方助学机构联合开展网络教学。
干部教育培训。多年来,学校建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委全国双语法官培训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院校;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甘肃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5个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在新疆喀什、新疆博尔塔拉州、青海省海南州、西藏拉萨、内蒙古阿拉善盟设立了5个培训中心。在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在甘肃法官学院(舟曲)设立了双语法官培训基地。以学员来兰参训或“送教上门”方式开展培训,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拓展训练及体验式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
建校初期,学校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政权建设培训干部,1978年后,在原有干部培训基础上开展了学历教育,1996年经国家民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学院,2020年更名为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学院,2020年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学院)。经过多年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以干部教育培训为重心,成人高等教育为支撑,自学考试为补充的办学结构,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学院继续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依托学校开设的本科专业举办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拓展干部教育培训规模,依托相关部门设立在学校的培训基地和学校为延伸服务而设立在民族地区的培训中心,开展特色鲜明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旨在培养大批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机构设置与师资队伍
学院内设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培训部、远程网络教育中心,目前有正式职工10人,社聘职工12人。教学过程以依托学校优质教师资源为主,面向社会聘用各类优秀教师为辅,形成了稳定的师资队伍。
三、人才培养
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藏语言文学(专科、本科)、阿拉伯语(专科)和金融、会计、法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开设金融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护理学、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环境工程、动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6个本科专业,先后在甘肃、内蒙古、山东、河南、新疆等地设立了函授站(教学点)14所。2020年起作为试点单位面向我校在校普通本科生开展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二学历”教育试点工作,通过与第三方助学机构联合开展网络教学。
干部教育培训。多年来,学校建立了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民委全国双语法官培训基地;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院校;新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基地;甘肃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5个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在新疆喀什、新疆博尔塔拉州、青海省海南州、西藏拉萨、内蒙古阿拉善盟设立了5个培训中心。在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在甘肃法官学院(舟曲)设立了双语法官培训基地。以学员来兰参训或“送教上门”方式开展培训,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拓展训练及体验式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西北民族大学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西北民族大学成人高考怎么样 值得报考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