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网的基本概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东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确定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采取重大举措,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东莞市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成为广东省教育强市,至2007年底,全市32个镇(街)全部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一)幼儿教育。
2008年,全市有幼儿园599所,其中公立集体办园163所,民办园436所,省、市一级幼儿园92所。3~6周岁在园(班)幼儿共156362人,入园(班)率达 95.02 %。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取消了学前班,实行六周岁入小学。全市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4.9%,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7.1%,幼教师资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义务教育。
2008年,全市小学共有349所,在校生52864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户籍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有初中164所,初中在校生184480人,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为99.15%,毕业率为99.78%。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437人,适龄残疾儿童和残疾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8.75%和98.1%。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的要求。全市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87%、大专以上率为93.66%;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3%、本科率为77.64%。
(三)高中教育。
2008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有67所,在校生109689人,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1所,在校生63962人,中等职业学校26所(含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45727人。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有34393人,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33215人,其中普通高中19792人,中等职业学校13423人。户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6%。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约为6:4。全市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57%、研究生率为3.55%;中职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0.96%、研究生率为3.94%。东莞中学、东莞实验中学、东莞一中、东莞高级中学、厚街中学、常平中学和塘厦中学等7所高中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中等职业教育。
全市有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1所,其中国家级重点10所,省级重点1所,重点中职学校在校生2万多人,占整个中职教育在校生人数的66.1%以上。开设的专业有电子、计算机、会计、金融、服装、家具、模具、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美术装潢、机械、商贸、旅游服务与管理等40多个,其中有省级重点专业9个。全市有2个中职实训中心,即东莞理工学校的“东莞市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虎门威远职中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实训中心”。我们根据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及其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我市中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制订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设置方案》,规划各中职学校主要骨干专业设置。我们积极推进小规模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自2002年10月实施以来,共组织了七期联合办学,共有3317名中职学校学生参加了联合办学。支持和鼓励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与我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市县职业学校开展“2+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积极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行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扩大“订单式”对口培养,将企业的生产车间引进校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车间参加实践。目前,我市中职学校普遍与企业、行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人才供求关系。同时,我们认真做好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方案,2008年,共对28098名中职学生进行了资格审核,共发放了国家助学金3638.4万元。
(五)成人教育。
2008年,全市有成人高等教育机构5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2所。全市32个镇街成校都建设成为市级以上示范性成校,31个镇(街)的成校分别与北京大学等37所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大专班,在学人数达到21000人,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开办的民办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有294个,各镇(街)成校和各民办成人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和新莞人培训,举办各类岗位培训班和讲座,全年共培训各类在职在岗人员62万人次。全市共有27135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列第三位。被成人高校录取共20248人;共有53295人报名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规模居全省第三位。
(六)民办教育。
至2008年底,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有436所,民办中小学有237所,其中,办学层次为小学的有115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多层次学校8所,中职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非户籍学生有49.15万,其中小学生39.18万,初中生7.96万人,普通高中生0.65万,中职学生1.36万,民办中小学接收了大部分非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34.65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学生的73.5%。 近年来,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不断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目前,东莞教育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前列。东莞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家 “以县为主”的教育办学体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统筹城乡发展,使市镇两级财权和事权划分更加合理,村级不再承担办学的责任,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效益,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起,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市、镇、村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所需经费全部由市财政预算安排;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镇(街)初中经常性办学经费由市财政按经市核定的学生人数和年生均教育成本的90%拨付,余下10%及超出市核定成本以外的经费由镇(街)负担,镇(街)小学所需办学经费由镇(街)财政承担。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市级财政增加教育经常性经费投入8.4亿元。
(二)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
为提高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整合现有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根据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东莞市在2007年7月颁发了《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决定从2007年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按照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及省、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省示范性中职学校的标准,新建高中阶段学校15所,扩建12所,全面整合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式办学,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优质化。争取在2011年前,将全部公办高中阶段学校都建成优质学校,将东莞打造成全省高中教育高地。截至2008年底,已有麻涌中学等6所学校的新建、扩建工程的选址和扩建规模已获市政府批复同意,7所学校的建设项目已经上报市政府。停止了清溪、凤岗、桥头、横沥4镇普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由塘厦中学和常平中学面向以上4镇招收高一新生。
(三)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我们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扶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2008年,召开清理整顿无证办学工作会议,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全年共清理整顿无证中小学(幼儿园)146所,全市基本消除了无证办学行为。制订并实施《东莞市民办中小学督导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共评定7所民办中小学为“东莞市三星级民办学校”。发挥民办学校奖励专项资金作用,开展先进民办学校评比,对20所以招收新莞人子女为主、规范办学、成绩突出的民办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四)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2005年底,东莞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资金、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6年和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对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五)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
长期以来,东莞不同镇街之间、不同学校之间教职工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部分镇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市财政为此增加对镇(街)经常性教育经费拨款1.09亿元。为使教师福利待遇得到进一步保障,东莞市委、市政府又决定从2007年9月起,将教师住房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使全市教师工资统发机制更为完善,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这两项改革政策,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一些镇(街)教职工工资水平得到提高,稳定了全市教师队伍,促进了城乡教育、区域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
(六)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6年9月1日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从2007年9月1日起,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从2008年9月1日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完全免费义务教育。
(七)积极探索解决新莞人读书的有效办法
东莞市按照“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精神,并根据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采取在公办学校借读和举办民办学校的办法解决新莞人子女(即流动人口子女)读书问题。各镇(街)都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利用剩余学位尽量招收新莞人子女入学。为了减轻新莞人的经济负担,还规定经镇(街)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入学,并到指定公办学校借读的农业户口新莞人子女,其父母在同一招生学区所在地有固定住址,且连续暂住5年以上,并有合法就业经营证明和计划生育证明的,按本市普通生书杂费标准收费。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专门招收新莞人子女就读的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提高民办学校的质量,使之成为解决新莞人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渠道。至2008年底,东莞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有237所(含民办中职学校7所),全市中小学非户籍学生49.15万人中,在民办中小学就读的有36.21万人,占全市非户籍中小学生的73.8%。
(八)实现普及高等教育
东莞市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增强普通高考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东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9%,实现普及高等教育。在此基础上,2008年高考再上新台阶,全市参加高考总人数23632人,其中普通类19803人,高职类3829人。在普通类考生中,本科以上上线总数7035人,比2007年增564人,增幅8.7%;第三批B线以上上线(总上线)人数15047人,比2007年增1772人,增幅13.3%。在普通类考生中,共录取16702人,录取率为84.3%,比全省平均录取率高13个百分点。本科层次录取8080人,专科层次录取8622人。高职类考生录取1414人,比2007年增408人,增幅40.6%,占全省录取总数的1/11。今年我市每万户籍人口升大学为92人,升本科为43人,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分别排列第一、第二位。全市户籍人口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53535人,每万户籍人口普通高等院校本专科在校生312人。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根据《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高中阶段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着眼长远,全面统筹,因地制宜,合理布点,整合原有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实行规模化、集约式办学,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优质化建设,打造全省高中教育高地。按照全盘考虑、分步实施的原则,全市计划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公办学校27所,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校舍及其设施建设。
(三)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深化职校招生、学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产教合作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办学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培养“名师”、“名校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彻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实现教师待遇“两相当”。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六)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适应全球化趋势,加强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教育和人才的国际对话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适应国际竞争的开放性人才。不断促进教育的地区交流与合作,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范围。
广东广贸的服装批发可以吗
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民族英雄袁崇焕、抗日名将蒋光鼐、著名画家邓白、举重冠军陈镜开等都是东莞籍人,著名的岭南画派也发端于东莞可园。东莞1985年撤县建市,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现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386个村委会、205个居委会。全市总面积246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常住人口694.98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174.8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520.11万人。截至2011年,港澳同胞约10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中文名称: 东莞市
外文名称: Dongguan
别名: 莞城、浪都、香都《莞香》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广东珠江三角洲
下辖地区: 石龙、樟木头、虎门、长安、厚街
政府驻地: 东莞市南城街办鸿福路99号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0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
面积: 2465平方公里
人口: 822万(2011年)
方言: 广府话(东莞话)、客家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可园、粤晖园、虎门炮台、孙中山先祖故居、袁崇焕纪念园
火车站: 东莞火车站,东站,石龙火车站
车牌代码: 粤S
市花、市树: 白玉兰、荔枝
城市代码: 441900
著名人物: 邓世昌、袁崇焕、孙中山、蒋光鼐
商界名人: 陈瑞球、方润华、梁乃鹏、王志东
目录
东莞基本情况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辖4个街道、28个镇)
城市人口、面积
城市语言
城市精神
城市气候
城市水文
矿产资源
动植物资源
东莞经济
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5强的城市
东莞之最
历史文化历史背景
城市荣誉
民间艺术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名胜古迹重点文物
东莞美食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
东莞名人IT
商界
政界
建筑界
演艺界
东莞富豪
东莞星级酒店
东莞优秀企业东莞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辖4个街道、28个镇)
城市人口、面积
城市语言
城市精神
城市气候
城市水文
矿产资源
动植物资源
东莞经济
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5强的城市
东莞之最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城市荣誉
民间艺术
社会经济
交通运输
名胜古迹 重点文物
东莞美食
友好城市
著名人物东莞名人
IT 商界 政界 建筑界 演艺界 东莞富豪东莞星级酒店东莞优秀企业展开 中心广场
编辑本段东莞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东莞市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东莞地处东经113°31′ -114°15′北郊22°39′-23°09′。最东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镇潢涌村大坦组,与广州市、惠州市隔东江为邻;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龙岗区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走廊中西间。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 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行政区划(辖4个街道、28个镇)
东莞人民大会堂
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三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 广东省东莞市下辖28个镇和4个街道;镇(街道)下辖440个村和156个社区;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1年1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长安镇、 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蛘颉⒑槊氛颉⒙橛空颉⒅刑谜颉⒏��墩颉⒄聊就氛颉⒋罅肷秸颉⑼�牛墩镇)。 东莞市区由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组成;东莞市人民政府驻东莞市南城街道胜和社区,鸿福路99号。
城市人口、面积
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822.0237万人(东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由hugao1999贡献)。东莞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城市语言
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和客方言。粤语区面积、人口均占全市的绝大部分,客方言主要通行在东南部与惠州、深圳相邻的丘陵地带,约占全市面积的18%。在32个镇街中,纯粤语镇街有石龙、长安、沙田、洪梅、道�颉⒙橛俊⑼蚪�、中堂、望牛墩、石碣、高�丁⒋罄省㈠疾健⒉枭健⑵笫�、石排、常平、横沥、东坑、桥头等20个。兼有2种方言的镇街中,莞城、东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等9个镇街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讲粤方言;清溪、凤岗2个镇大部分讲客方言。全市仅樟木头是纯客方言镇。
城市精神
厚德务实 海纳百川
城市气候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1996~2000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最暖为 1998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最冷为1996年, 年平均气温为22.7℃。一年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出现在1999年8月2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3.1℃(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日照时数充足,1996~2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 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0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1997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1996~2000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1997年,年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1996年,只有1547.4毫米。
城市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博罗县、惠阳市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分出南支流后,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的支流汇流,经市境石碣、高�丁⒅刑谩⒙橛康拇笫⒆⑷胧ㄗ友螅荒现Я餍毕蛭髂希�在峡口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莞城、道�颉⒑窠帧⑸程镉阢羰⒆⑷胧ㄗ友蟆1备闪饔肽现Я髦�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矿产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其中,金属矿产Ⅲ类8种,矿床点34处:黑色金属矿产10处(铁矿点9处,钛铁矿1处),有色金属矿产23处(铜矿点4处、铅锌矿点4处、钨矿点10处、锡矿点4处、钛矿点1处),贵金属黄金矿化点1处。非金属矿产Ⅵ类11种32处:冶金辅助原料矿产9处(耐火粘土4处、泥炭土4处、石油1处),化工原料矿产14处(黄铁矿点6处、重晶石矿点3处、钾长石矿点4处、石盐矿点1处),建材非金属矿点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粘土1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动植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东莞经济
东莞夜景(19张)2010年东莞GDP达到4246亿元,同比增长10.3%,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二十一,全球500强城市,排名195位。而且是跻身前200强的中国城市中,唯一的地级市。 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63.23亿元,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 2008年东莞全市宏观经济数据 GDP : 3763.26亿元 (全国城市排名前19名), 增长5.3% 财政总收入 600.8亿元, 增长11.36% 进出口总额 1133亿美元, 增长6.3%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268元,增长1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2418元,增长7% 东莞国际会展中心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指标是:本市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人均GDP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75%和4%;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和6%. 镇(街道) 生产总值 村组两级(前五名) 净资产 第一名 虎门镇214.77亿元 凤岗镇雁田村 21.8亿元 第二名 长安镇 202.10亿元 中堂镇潢涌村 17.2亿元 第三名 东城街道 189.26亿元 长安镇乌沙村 16.02亿元 第四名 南城街道 183.03亿元 长安镇锦厦社区 14.7亿元 第五名 厚街镇 157.63亿元 长安镇霄边社区 13.01亿元
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5强的城市
01东莞市 35690 (粤1) 02深圳市 32302(粤2) 03上海市 31838(沪) 04温州市 31201(浙1) 05广州市 30658(粤3) 【镇街位次】 虎门镇 长安镇 石龙镇 塘厦镇 东城街道 莞城街道 常平镇 南城街道 厚街镇 清溪镇 石碣镇 樟木头镇 凤岗镇 大朗镇 万江街道 大岭山镇 高�墩� 寮步镇 中堂镇 东坑镇 茶山镇 黄江镇 麻涌镇 横沥镇 桥头镇 道�蛘� 沙田镇 企石镇 石排镇 望牛墩镇 洪梅镇 谢岗镇
东莞之最
【世界最大羊毛衫】 【第三届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名第一】 【全球最大UPS制造基地之一】 【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 【城市创新能力列全国地级市第一】 【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全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落户东莞】 【中子源国际合作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首届中国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周】 【全国第一个服装设计制造基地】 【国内首台多功能车载发电及压缩机组】 【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研究院】 【东莞水道特大桥创国内建桥史四项第一】 【全国地级市首艘海洋环境应急艇】 【首个移动客户过千万的地级市】 【国内最大的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中国首条水下铁路隧道开凿】 【全国最大汽配城】 【中国最佳物流名镇】 【沃尔玛分店最多的地级市】 【全国首次网上拍卖保税货物】 【全国唯一实现农(居)民医保全覆盖的地级市】 【全国首创地方养老保险金】 【低保标准居全国之首】 【见义勇为抚恤金标准全国最高】 【全国最早实行出租屋人身意外保险】 【全国最大的民营医院】 【全国首个作为临床研究生培养基地的镇级医院】 【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人口免费健康体检的镇街】 【国内首个音乐剧节】 【“十月文学奖”首次离京举办】 【国内第一家动漫图书馆】 【全国首个图书馆ATM启用】 【中国翻跟斗最多的小学生】 【国内第一次由民间促成的国际俱乐部之间的球赛】 【全国首创社区交通警务区】 【国内首个镇级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分局】 【全国率先对市域地名总体规划】 【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一】 【省内最高楼面地价】 【全省电耗降幅最大】 【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数居全省第一】 【人均审结案件数居全省第一】 【户籍人口每万人升大学数居全省第一】 【全省首家镇属国家示范高中】 【全省首座建在遗址上的博物馆】 【省内首个镇级档案馆】 【广东省唯一获“摄影之乡”称号的镇】 【福利彩票销售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居民生活质量居全省之首】 【珠三角最大石化仓储基地】 【珠三角首个异地航空货运站】
编辑本段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古代香市 现代香都”《莞香》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史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辈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民国期间,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 1949年10月17日,东莞全境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0年3月,东莞县隶珠江专区。1952年,撤销珠江专区,东莞县隶粤中行政区。1956年2月,撤销粤中行政区,东莞县隶惠阳专区。1958年11月,东莞县曾短期隶广州市。1959年1月,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1963年6月,复置惠阳专区,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城市荣誉
近年来,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连续五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也已通过验收。
编辑本段民间艺术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中国曲艺之乡、东莞木鱼歌、东莞木偶戏。 赛龙舟
2001年,东莞市提出打造“文化新城”的战略,并大力发展社会公益文化;2008年东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深受群众喜爱的百子论文公益文化活动被评为“中国文化创新品牌”;2010年,东莞制定文化强市战略,全力打造文化名城。 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东莞龙舟竞渡、莞邑醒狮艺术、樟木头客家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百子论文、卖身节、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随着东莞物质生活的丰富的提高,东莞人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自发性的重视的热心。使东莞的民间文化艺术得到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因此,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虮还�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南国红豆――粤剧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舞狮(龙、麒麟、凤)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赛龙舟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区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客家山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荔枝节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地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 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这是一个从明代起随时代变迁不断演变而来的有趣民间节日。相传明朝万历年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坑及附近生活极度贫苦的农民就聚集在东坑村的大榕树下,等候大户人家雇佣耕田、打工、雇主看中谁,就用水泼湿被雇者的衣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民间的“卖身节”。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富裕,“卖身节”就逐渐演变成为庆贺美好生活的“翻身节”和“泼水节”。
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教育】 中心广场
全市拥有各类学校57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4所,电视大学1所,普通中学134所,中专、中师、技校及职业中学21所,小学414所,另有幼儿园511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3.7万人,基本建立起从幼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到成人终身教育的比较完整协调的教育体系。在1995年,全市已普及了高中教育。 2005年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1%,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28753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6∶4;成人教育持续发展,全年培训量达50.40万人次。成人高考报名人数为22442人,实考21004人,录取19014人,比上年增加1364人,考生录取率为90.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总人数为57515人次,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三。 科技:2005年引进各类人才11.67万人,新增高级人才2875人,新增高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的3400人,本科学历3.6万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83.9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0064人,中级职称105725人,初级职称142442人。另外,聘用院士7名。 【文化】 玉兰大剧院
东莞市有东莞电视台、东莞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东莞日报、东莞时间网、东莞阳光网等媒体,各镇有电视站、文化站。全市有村镇文化中心80个、图书馆(室)473个,文化广场447个、博物馆16个,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 东莞是全国有名的篮球城市、游泳之城、举重之城,全国文明城市。 卫生:2009年年末全市有医疗机构总数2106个,其中门诊、诊所、卫生站、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2033个,卫生技术人员35766人,医院病床18080张。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8个,覆盖了全市300多个村(社区)。全年诊疗总人数上升8.0%,全市多镇评选为:全国卫生镇区。 【体育】 2009年全年东莞运动员共获得122枚金牌、104枚银牌、128枚铜牌。其中夺得国际赛金牌8枚;夺得全国赛金牌20枚;夺得广东省赛金牌94枚、银牌92枚、铜牌113枚。 【产业】 科技馆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 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香港、台湾、朝鲜、南韩、也门、越南、老挝、泰国、肯尼亚、英国、美国、瑞士、利比亚、芬兰、蒙古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香港的伟易达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并定为总部。到2005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约210多亿美元。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亦在南城的繁华地段成立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更有设计著称的广告优秀企业:东莞市子曰广告有限公司和拓博广告。为东莞的发展,无不添加了快速的步伐,增加了美丽。 【农业】 图书馆
2009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5.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3%。其中种植业产值13.20亿元,增长3.2%,占52.2%;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37.5%,占0.8%;牧业产值5.00亿元,增长6.8%,占19.8%;渔业产值6.06亿元,增长3.3%,占23.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6万亩,粮食产量1.19万吨;水产品产量7.33万吨,增长1.4%;蔬菜产量40.03万吨,增长2.3%;生猪出栏数28.08万头,增长8.4%;家禽出栏数752.20万只,增长2.7%。 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家。年末全市共有2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2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国家级2家。年末全市共有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26个、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38个、有机食品10个。 【工业】 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2624亿元,工业总产值551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 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清溪成人高考学校 东莞教育网的基本概况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