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际贸易专业: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简介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考国际贸易专业: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简介 自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简介,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学习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战略上认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做好我国的对外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教学要求:
1、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
2、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理解中国改制前的对外贸易体制;
3、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内容和含义;掌握各阶段的对外贸易体制。
1、掌握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
2、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3、结合中国国情,运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
4、了解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了解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的考核要求:
1、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2、平时成绩(30%)=出勤(10%)+作业(10%)+课堂表现(10%)
3、期末成绩(70%)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提交学期末论文,论文要求能够针对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论证,要求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最后针对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
自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简介
国际金融课程主要介绍了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储备的管理、国际储备水平的管理、外汇标价方法、汇率制度、外汇交易的方法、外汇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和欧洲货币市场的有关问题、特点、形式、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对外贸易的短期和中长期信贷、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在进出口中的作用,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内容以及瓦解。有关国际债务的问题和如何解决,国际金融组织和欧元的产生和背景和内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国际金融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储备、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等。
国际金融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熟悉国际金融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金融交易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以课堂授课为主,并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讲授重点、难点,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知识和原理。在教学方法上要求预习、自学、讨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自考国际贸易专业:中国对外贸易课程简介 自考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简介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