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考公共关系(专科)050303考试科目?
公共关系(专科)专业考试计划专业代码:050303主考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总学分:71-74启用时间:2022年10月调整序号课程代码及名称学分考试方式备注使用教材作者出版社版本112656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笔试必考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学考试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孙蚌珠冯雅新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2022年版2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笔试必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学考试学习读本本书编写组刘瑞复左鹏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2022年版304729大学语文4笔试必考大学语文徐中玉陶型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4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4笔试必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赵守香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500058市场营销学5笔试必考市场营销学毕克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600107现代管理学6笔试必考现代管理学刘熙瑞杨朝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700182公共关系学4笔试必考公共关系学廖为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800642传播学概论6笔试必考传播学概论张国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900643公关心理学4笔试必考公关心理学张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000644公关礼仪4笔试必考公关礼仪李兴国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100645公共关系策划6笔试必考公共关系策划陈先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200646公共关系写作4笔试必考公共关系写作周安华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300647公关语言4笔试必考公共关系语言蒋春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400853广告学(二)4笔试必考广告学(二)丁俊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500012英语(一)7笔试英语(一)自学教程张敬源张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500034社会学概论6笔试社会学概论刘豪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5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4笔试经济法概论(财经类)李仁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1600633新闻学概论6笔试新闻学概论高金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版1600638企业形象与策划(CIS)6笔试任选2门企业形象与策划孙国辉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专业及课程顶替说明:本专业考试计划经过多次调整,旧计划中的某些课程在现行计划中已不存在,已取得这些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但又没有用这些课程办理过毕业证,这些课程就可以顶替现行计划中的课程,具体顶替规则如下:1.已合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任意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可顶替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只合格其中一门课程,可顶替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已合格大学语文(专),可顶替大学语文课程。3.已合格哲学和经济学(公)课程中任意一门课,可顶替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4.已合格公共关系原理,可顶替公共关系学课程。5.已合格传播学,可顶替传播学概论课程。6.已合格交际礼仪,可顶替公关礼仪课程。7.已合格公关写作,可顶替公共关系写作课程。8.已合格公关语言学,可顶替公关语言课程。9.已合格公关策划,可顶替公共关系策划课程。10.已合格谈判技巧、企业文化、公共实务、现代广告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可顶替相同门数的专业必考课或专业选考课。11.已合格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可顶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专业及课程顶替说明:本专业考试计划经过多次调整,旧计划中的某些课程在现行计划中已不存在,已取得这些课程的单科合格证,但又没有用这些课程办理过毕业证,这些课程就可以顶替现行计划中的课程,具体顶替规则如下:1.已合格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概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任意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可顶替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只合格其中一门课程,可顶替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已合格大学语文(专),可顶替大学语文课程。3.已合格哲学和经济学(公)课程中任意一门课,可顶替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4.已合格公共关系原理,可顶替公共关系学课程。5.已合格传播学,可顶替传播学概论课程。6.已合格交际礼仪,可顶替公关礼仪课程。7.已合格公关写作,可顶替公共关系写作课程。8.已合格公关语言学,可顶替公关语言课程。9.已合格公关策划,可顶替公共关系策划课程。10.已合格谈判技巧、企业文化、公共实务、现代广告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可顶替相同门数的专业必考课或专业选考课。11.已合格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可顶替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自考专业设置都有什么?
财经类:
财会(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管理会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统计、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12门。
财会(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会计、审计学、管理学原理 9门。
注册会计师方向(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统计、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国家税收 13门。
注册会计师方向(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管理 9门。
财税(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选)、应用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家预算、国家税收 12门。
财税(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收管理、国家税收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10门。
商业经济管理(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国家税收(选)、公共关系学、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商业企业管理 12门。
商业经济管理(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经济法、应用统计、市场调查学、商务谈判、价格决策与管理、市场预测与管理决策、广告学(选)、消费经济学(选)10门。
金融(专科):哲学、政经、(材经类)、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概论(选)、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货币银行学、银地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银行信贷学 12门。
金融(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高等数学(二)、宏观经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含上机)、经济法概论、金融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信托与租赁、财政学 11门。
国际贸易(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财政与金融、应用统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选)、大学语文、基础英语(国贸专业)、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 13门。
国际贸易(本科):中国革命史、外贸专业英语、商务谈判(国贸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含上机)、外贸函电、市场营销学、涉外经济法、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国际计术贸易、世界市场行情、国际运输与保险 12门。
经济计算机管理(专科):政经、高等数学(一)、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基础英语(国贸专业)、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等13门。
国际金融计算机管理(专科):政经、高等数学(一)、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实务、基础英语(国贸专业)、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结算等13门。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基础英语、高等数学(一)(理工类)、线性代数、数字逻辑、P语言、数据结构基础、微型计算机使用入门、C语言、离散数学基础、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微机应用软件、计算机组织等16门。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本科):
中国革命史、英语、高等数学(二)(理工类)、高等代数、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译方法、数据库概论、软件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等13门。
建筑工程(原工民建)(专科):
哲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理工类)、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一)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电工学、建筑定额与概预算、工程招标与合同等16门。
建筑工程(原工民建)(本科):
政经、语文、外语(英)、高等数学(二)(理工类)、工程数学、算法语言、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钢结构、理论力学(二)和结构力学(二)、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11门。
无线电技术(专科):
哲学、政经、基础英语、高等数学(一)(理工类)、普通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子线路实验、P语言、信号与系统、电视原理、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 15门。
英语类:
基础科(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综合英语(一)(二)、水平考试(一)(二)、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写作基础等10门。
本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第二外语、《日语》上下册、高级英语、英语翻译、口译与听力、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欧美文化入门共12门。
关于专接本的规定:
英语(不含外贸英语、文秘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可以直接报考。
其他专业加考水平(一)、水平(二)、综合英语。
医学类:
中药专业:
哲学、政治经济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医炮制学、中药制剂学共12门,参加市高教自考成绩合格,发北京市中医药大学盖的章。
中医药专业:
在中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另加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西医内科基础以及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炙学等五门课中之二门共七门课。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英语、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旅游经济学、专业英语(旅游英语)、英语听说、旅游法规(选)、公共关系学(选)旅游市场营销(选)。
现代酒店管理方向加学:饭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饭店工程设备管理(选)、旅游应用文写作(选)、企业会计(选)。
餐馆经营管理方向加学:饭店管理、餐馆管理、饮料概论(选)、原材料学(选)、食品营养与卫生(选),共16门课程。
文法类:
文秘专业改为文秘档案专业: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合格者由市高教自考委和中国人民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由人大盖章,国家承认学历。
档案管理学(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逻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 保护技术学、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档案文献编纂学、科技档案管理等11门课程。
档案(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中国近代史、档案文献复制技术、外国档案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档案事业史、行政管理学等8门课程。
行政管理(专科):
哲学、政经、基础英语(选)、自然科学基础(选)、自然科学发展史(选)、大学语文(选)、写作(选)、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人事行政学、市政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13门课程。
行政管理(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社会学、经济法概论、逻辑学、法学概论、领导科学、行政组织学、中国行政史、现代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等11门课程。
中文(专科):
哲学、政经、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等10门课程。
中文(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现代汉字学、秘书学、逻辑学(选)、民间文学(选)、儿童文学(选)、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选读(选)、训诂学(选)、文艺美学研究(选)等10门课程。
法律(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婚姻法、经济法概论、国际法等13门课程。
法律(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逻辑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自然科学发展史、劳动法、环境法等12门课程。
新闻(专科):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新闻理论、写作、现代汉语、社会心理学、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法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
新闻(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日、俄选考一种)、逻辑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政治学、外国文学、大众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古代汉语、新闻伦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激光照排技术(含上机))九选二(学分不低于13学分)
一、背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对于"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给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希望在商务管理和企业金融管理方向发展的人员提供具有国际标准的专业教育和资格认证,教育部考试中心决定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与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利用剑桥方面的优势,培养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此,97年的1月和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简称UCLES )共商在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合作设计部分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事宜。
经过会谈,双方同意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首先在商务管理方向选择部分专业课程作为试点,由双方合作设计。为了使合作课程的可靠性、有效性得到学术机构、大学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承认,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保证合作课程的设计达到考试中心指定的学历层次。为了保证这一标准,合作课程的大纲、试卷由双方专家共同论证、设计,经中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两个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能从事商务、金融管理工作,并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研究、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毕业后,适合在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商贸公司、科贸公司、货物进出口、技术引进、国内国际融资、劳务输出以及国内其他各类大的商务活动和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财务公司或其他各大公司、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及一般业务工作。
三、课程设置、学分和首次开考时间一览表
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大学语文三门课程仍参加每年4月、10月的全国统一考试。
合作课程的首次开考时间为2000年1月8日,共安排两门,上午8:30-11:00考试课程为企业组织与环境,下午2:00-4:30考试课程为商务交流(所需教材即日起向全国考办媒体供应站订购)。之后,每年1月、7月各考一次。具体时间为1月第二周的星期六、星期日,7月第三周的星期六、星期日。课程具体考试安排:
商务管理专业
金融管理专业
考试安排
课程名称
学分数
课程名称
学分数
考试安排
商法 *
5
金融法 *
5
自2001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市场营销 *
5
管理会计 *
3
自2001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人力资源管理 *
4
财务报表分析 *
5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国际贸易实务 *
6
金融概论 *
6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企业组织与环境 *
4
企业组织与环境 *
4
自2000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商务交流 *
4
商务交流 *
4
自2000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数量方法 *
6
数量方法 *
6
自2000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经济学 *
5
经济学 *
5
自2000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会计学 *
6
会计学 *
6
自2001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管理信息技术 *
4
管理信息技术 *
4
自2001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财务管理 *
6
财务管理 *
6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英语(BEC)
7
英语(BEC)
7
总计
62学分
61学分
注:1、加“ * ”为“剑桥商务管理证书”课程,“商法”或“金融法”任选一门。
2、有“ * ”的课程为中英双方合作课程。
四、证书颁发
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其中,中英双方合作课程(加 “*”课程),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联合签发合格证书。
取得指定的9门合作课程合格证书(加“*”)的学员,由UCLES 颁发“剑桥商务管理证书”(省考办转发)。
15门课程成绩全部合格,学分累计75学分以上,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全国考委发给专科毕业证书。同时,由UCLES 授予“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
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如愿自费留学英国,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将向英国有关高等院校推荐。
五、课程特点: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两个专业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首先,这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注重培养人。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外,还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公众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适应商务和金融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收集有关材料用于计划、决策、监督和控制;帮助学生开发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工作重点安排、决策、有主见、应付压力、独立工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自主的判断力以及自我激励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将来开拓事业,面对竞争所必备的。
其次,考虑到学生自学的特点,课程设计的入门起点低,循序渐进。教材采用英国适当教材加以翻译或重新编写。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适合开放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辅导材料的特点是交互式:学生在学习辅导材料的时候,如同有老师在身旁指导一样,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信息,了解自己掌握程度,明白自己从哪里可以获得需要的帮助,决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进度。当然,考虑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同时组织相应的面授辅导。
第三,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单独选择自己愿意学习的课程。每学习通过一个课程模块,都可以获得由中英双方联合签发的单科(模块)合格证书;学生在通过8门指定的课程并通过BEC考试,可以获得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剑桥商务管理”证书;在取得商务管理证书之后,可以选择商务管理方向或者金融管理方向继续学习。在学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之后,中方将发给专科毕业文凭,UCLES 将颁发的“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或者“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
六、考试对象
该专业的设置主要是面向在职从事商务管理、金融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这方面工作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人员。目前在北京、天津、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重庆、广东九个省(市)设考。
七、开考时间
“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专业将于2000年1月开考。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将于近日内确定部分省市先行试点。(62513998)
八、考生如何学习考试
报名学习考试的有关事项,各地考生可向当地自学考试机构咨询,并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是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为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计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教育部颁布实施。
二、学历层次和学业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为专科学历,其学业标准是,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要求,专科层次强调技能要求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根据上述学历层次和学业标准,专科层次共设置16门课程,73学分,其中,网上作业占16学分。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6门课程单科合格证书,学分累计达到73学分的考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各省级考委和主考学校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三、专业培养目标和自学考核要求
本专业要求考生在政治思想上,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财会(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管理会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统计、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12门。
财会(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会计、审计学、管理学原理 9门。
注册会计师方向(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统计、财政与金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 、国家税收 13门。
注册会计师方向(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应用统计、成本会计、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管理 9门。
财税(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会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选)、应用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家预算、国家税收 12门。
财税(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收管理、国家税收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10门。
商业经济管理(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大学语文、高数(1)、基础英语(选)、经济法(选)、国家税收(选)、公共关系学、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商业企业管理 12门。
商业经济管理(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高数(2)、经济法、应用统计、市场调查学、商务谈判、价格决策与管理、市场预测与管理决策、广告学(选)、消费经济学(选)10门。
金融(专科):哲学、政经、(材经类)、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基础英语(选)、经济法概论(选)、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货币银行学、银地经营管理、国际金融、银行信贷学 12门。
金融(本科):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高等数学(二)、宏观经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含上机)、经济法概论、金融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信托与租赁、财政学 11门。
国际贸易(专科):哲学、政经(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财政与金融、应用统计(选)、计算机应用基础(选)、大学语文、基础英语(国贸专业)、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 13门。
国际贸易(本科):中国革命史、外贸专业英语、商务谈判(国贸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含上机)、外贸函电、市场营销学、涉外经济法、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国际计术贸易、世界市场行情、国际运输与保险 12门。
经济计算机管理(专科):政经、高等数学(一)、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管理学原理、经济法概论、基础英语(国贸专业)、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等13门。
国际金融计算机管理(专科):政经、高等数学(一)、企业会计学、应用统计、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实务、基础英语(国贸专业)、计算机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国际结算等13门。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基础英语、高等数学(一)(理工类)、线性代数、数字逻辑、P语言、数据结构基础、微型计算机使用入门、C语言、离散数学基础、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微机应用软件、计算机组织等16门。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本科):
中国革命史、英语、高等数学(二)(理工类)、高等代数、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编译方法、数据库概论、软件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数据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等13门。
建筑工程(原工民建)(专科):
哲学、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一)(理工类)、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一)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一)、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电工学、建筑定额与概预算、工程招标与合同等16门。
建筑工程(原工民建)(本科):
政经、语文、外语(英)、高等数学(二)(理工类)、工程数学、算法语言、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钢结构、理论力学(二)和结构力学(二)、多高层房屋结构设计 11门。
无线电技术(专科):
哲学、政经、基础英语、高等数学(一)(理工类)、普通物理、电路分析基础、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电子线路实验、P语言、信号与系统、电视原理、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 15门。
英语类:
基础科(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综合英语(一)(二)、水平考试(一)(二)、阅读、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写作基础等10门。
本科:
毛泽东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第二外语、《日语》上下册、高级英语、英语翻译、口译与听力、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欧美文化入门共12门。
关于专接本的规定:
英语(不含外贸英语、文秘英语)、英语教育等专业可以直接报考。
其他专业加考水平(一)、水平(二)、综合英语。
医学类:
中药专业:
哲学、政治经济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医炮制学、中药制剂学共12门,参加市高教自考成绩合格,发北京市中医药大学盖的章。
中医药专业:
在中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另加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西医内科基础以及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炙学等五门课中之二门共七门课。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工艺美术类:
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素描、色彩、图案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中国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
服装专业加学:
服装概论、裁剪制图、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加学:透视效果、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
装潢广告专业加学:
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潢、书籍设计共十三门课程。
旅游管理类:
旅游管理专业(专科):
哲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英语、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旅游经济学、专业英语(旅游英语)、英语听说、旅游法规(选)、公共关系学(选)旅游市场营销(选)。
现代酒店管理方向加学:饭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饭店工程设备管理(选)、旅游应用文写作(选)、企业会计(选)。
餐馆经营管理方向加学:饭店管理、餐馆管理、饮料概论(选)、原材料学(选)、食品营养与卫生(选),共16门课程。
文法类:
文秘专业改为文秘档案专业:参加档案管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合格者由市高教自考委和中国人民大学颁发毕业证书,由人大盖章,国家承认学历。
档案管理学(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逻辑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 保护技术学、社会科学情报工作概论、档案文献编纂学、科技档案管理等11门课程。
档案(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中国近代史、档案文献复制技术、外国档案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档案事业史、行政管理学等8门课程。
行政管理(专科):
哲学、政经、基础英语(选)、自然科学基础(选)、自然科学发展史(选)、大学语文(选)、写作(选)、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人事行政学、市政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13门课程。
行政管理(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社会学、经济法概论、逻辑学、法学概论、领导科学、行政组织学、中国行政史、现代管理学基础、秘书学等11门课程。
中文(专科):
哲学、政经、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等10门课程。
中文(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现代汉字学、秘书学、逻辑学(选)、民间文学(选)、儿童文学(选)、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选读(选)、训诂学(选)、文艺美学研究(选)等10门课程。
法律(专科):
哲学、政经、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婚姻法、经济法概论、国际法等13门课程。
法律(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逻辑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自然科学发展史、劳动法、环境法等12门课程。
新闻(专科):
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新闻理论、写作、现代汉语、社会心理学、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法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
新闻(本科):
中国革命史、外国语(英、日、俄选考一种)、逻辑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政治学、外国文学、大众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古代汉语、新闻伦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激光照排技术(含上机))九选二(学分不低于13学分)
一、背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对于"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给工商企业界人士以及希望在商务管理和企业金融管理方向发展的人员提供具有国际标准的专业教育和资格认证,教育部考试中心决定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与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合作,利用剑桥方面的优势,培养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此,97年的1月和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与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简称UCLES )共商在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领域进一步发展合作关系、合作设计部分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事宜。
经过会谈,双方同意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培养目标,首先在商务管理方向选择部分专业课程作为试点,由双方合作设计。为了使合作课程的可靠性、有效性得到学术机构、大学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承认,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保证合作课程的设计达到考试中心指定的学历层次。为了保证这一标准,合作课程的大纲、试卷由双方专家共同论证、设计,经中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实施。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商务管理”和“金融管理”两个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才兼备,能从事商务、金融管理工作,并具备一定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研究、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毕业后,适合在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商贸公司、科贸公司、货物进出口、技术引进、国内国际融资、劳务输出以及国内其他各类大的商务活动和银行、证券、基金、保险、财务公司或其他各大公司、企业等单位从事金融管理及一般业务工作。
三、课程设置、学分和首次开考时间一览表
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大学语文三门课程仍参加每年4月、10月的全国统一考试。
合作课程的首次开考时间为2000年1月8日,共安排两门,上午8:30-11:00考试课程为企业组织与环境,下午2:00-4:30考试课程为商务交流(所需教材即日起向全国考办媒体供应站订购)。之后,每年1月、7月各考一次。具体时间为1月第二周的星期六、星期日,7月第三周的星期六、星期日。课程具体考试安排:
商务管理专业
金融管理专业
考试安排
课程名称
学分数
课程名称
学分数
考试安排
商法 *
5
金融法 *
5
自2001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市场营销 *
5
管理会计 *
3
自2001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人力资源管理 *
4
财务报表分析 *
5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国际贸易实务 *
6
金融概论 *
6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企业组织与环境 *
4
企业组织与环境 *
4
自2000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商务交流 *
4
商务交流 *
4
自2000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数量方法 *
6
数量方法 *
6
自2000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经济学 *
5
经济学 *
5
自2000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会计学 *
6
会计学 *
6
自2001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管理信息技术 *
4
管理信息技术 *
4
自2001年7月开始,每年7月考一次。
财务管理 *
6
财务管理 *
6
自2002年1月开始,每年1月考一次。
英语(BEC)
7
英语(BEC)
7
总计
62学分
61学分
注:1、加“ * ”为“剑桥商务管理证书”课程,“商法”或“金融法”任选一门。
2、有“ * ”的课程为中英双方合作课程。
四、证书颁发
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其中,中英双方合作课程(加 “*”课程),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联合签发合格证书。
取得指定的9门合作课程合格证书(加“*”)的学员,由UCLES 颁发“剑桥商务管理证书”(省考办转发)。
15门课程成绩全部合格,学分累计75学分以上,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全国考委发给专科毕业证书。同时,由UCLES 授予“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
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如愿自费留学英国,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将向英国有关高等院校推荐。
五、课程特点: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两个专业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首先,这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注重培养人。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专业能力之外,还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公众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适应商务和金融环境变化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收集有关材料用于计划、决策、监督和控制;帮助学生开发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工作重点安排、决策、有主见、应付压力、独立工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自主的判断力以及自我激励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将来开拓事业,面对竞争所必备的。
其次,考虑到学生自学的特点,课程设计的入门起点低,循序渐进。教材采用英国适当教材加以翻译或重新编写。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我们组织编写了适合开放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辅导材料的特点是交互式:学生在学习辅导材料的时候,如同有老师在身旁指导一样,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信息,了解自己掌握程度,明白自己从哪里可以获得需要的帮助,决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进度。当然,考虑到案例教学的特点,我们同时组织相应的面授辅导。
第三,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以单独选择自己愿意学习的课程。每学习通过一个课程模块,都可以获得由中英双方联合签发的单科(模块)合格证书;学生在通过8门指定的课程并通过BEC考试,可以获得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剑桥商务管理”证书;在取得商务管理证书之后,可以选择商务管理方向或者金融管理方向继续学习。在学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之后,中方将发给专科毕业文凭,UCLES 将颁发的“剑桥高级商务管理证书”或者“剑桥高级金融管理证书”。
六、考试对象
该专业的设置主要是面向在职从事商务管理、金融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有志于从事这方面工作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人员。目前在北京、天津、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重庆、广东九个省(市)设考。
七、开考时间
“商务管理”“金融管理”专业将于2000年1月开考。教育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将于近日内确定部分省市先行试点。(62513998)
八、考生如何学习考试
报名学习考试的有关事项,各地考生可向当地自学考试机构咨询,并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指定的地点办理报名手续。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以高等教育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是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为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考试计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结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教育部颁布实施。
二、学历层次和学业标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为专科学历,其学业标准是,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考虑到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殊要求,专科层次强调技能要求和对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根据上述学历层次和学业标准,专科层次共设置16门课程,73学分,其中,网上作业占16学分。
凡取得本专业(专科)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6门课程单科合格证书,学分累计达到73学分的考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各省级考委和主考学校颁发专科毕业证书。
三、专业培养目标和自学考核要求
本专业要求考生在政治思想上,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专科的"新闻专业"学生自考
新闻学专业的介绍,对你可能有帮助。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新闻学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试题来源 大纲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课程备注
1 0000 毕业论文 必考 1 / / / / / /
2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考 2 全国命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3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考 3 全国命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 0182 公共关系学 必考 4 全国命题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大纲 公共关系学 廖为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5 0642 传播学概论 必考 4 全国命题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6 0658 新闻评论写作 必考 6 全国命题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评论写作 秦圭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7 0659 新闻摄影 必考 5 全国命题 新闻摄影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摄影 盛希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8 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必考 6 全国命题 外国新闻事业自学考试大纲 外国新闻事业史 张允若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9 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必考 4 全国命题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汤世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0 0015 英 语(二) 选考 14 全国命题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11 0244 经济法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法概论 杨紫煊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2 0312 政治学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政治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政治学概论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3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选考 5 全国命题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王宁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4 0529 文学概论(一) 选考 7 全国命题 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 童庆炳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5 0662 新闻事业管理 选考 4 全国命题 新闻事业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事业管理 屠忠俊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6 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加考 6 全国命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7 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加考 10 全国命题 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写作 张默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8 0655 报纸编辑 加考 6 全国命题 报纸编辑自学考试大纲 报纸编辑 郑兴东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参考资料: http://www.zk114.com/asp/zk/jh/jhcx-kcsz.asp?mzkcs=052&mzybm=D050305&mzymc= 新闻学&mzylx=长线本科
就业方向是:各个新闻媒体和新闻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信息产业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等。
相近专业: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编辑出版学 传播学 媒体创意 广播电视编导 国际文化交流
新闻学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类别 学分 试题来源 大纲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主编 教材出版社 课程备注
1 0000 毕业论文 必考 1 / / / / / /
2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必考 2 全国命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3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必考 3 全国命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 0182 公共关系学 必考 4 全国命题 公共关系学自学考试大纲 公共关系学 廖为健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5 0642 传播学概论 必考 4 全国命题 传播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6 0658 新闻评论写作 必考 6 全国命题 新闻评论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评论写作 秦圭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1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1学分。
7 0659 新闻摄影 必考 5 全国命题 新闻摄影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摄影 盛希贵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8 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必考 6 全国命题 外国新闻事业自学考试大纲 外国新闻事业史 张允若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9 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必考 4 全国命题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汤世英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0 0015 英 语(二) 选考 14 全国命题 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
11 0244 经济法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经济法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经济法概论 杨紫煊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2 0312 政治学概论 选考 6 全国命题 政治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政治学概论 王惠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任选2门,总学分不低于11学分。
13 0321 中国文化概论 选考 5 全国命题 中国文化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文化概论 王宁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4 0529 文学概论(一) 选考 7 全国命题 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文学概论 童庆炳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
15 0662 新闻事业管理 选考 4 全国命题 新闻事业管理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事业管理 屠忠俊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16 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加考 6 全国命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丁淦林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7 0654 新闻采访写作 加考 10 全国命题 新闻采访写作自学考试大纲 新闻采访写作 张默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18 0655 报纸编辑 加考 6 全国命题 报纸编辑自学考试大纲 报纸编辑 郑兴东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非新闻专业专科毕业生须加考此三科。
参考资料: http://www.zk114.com/asp/zk/jh/jhcx-kcsz.asp?mzkcs=052&mzybm=D050305&mzymc= 新闻学&mzylx=长线本科
就业方向是:各个新闻媒体和新闻机构,新闻出版单位,信息产业以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
在哪可以找到《大众传播学导论》(陈龙著,苏大版)自...
你好!我是南京自考新闻专业的,专科我已拿到毕业证了,本科还有一门就全部考完了。《大众传播学导论》(陈龙著,苏大版)我去年考的,书还是挺枯燥的,试卷的难度还是有些的,书要多看,切忌!下面是大纲,对照着看吧,个人觉得书还是要吃透,不能完完全全照大纲来!
00642 传播学概论大纲
2007-06-09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
一、课程内容
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拉斯维尔的这一5W研究体系被推翻了,人们发现,传播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包含原有拉斯维尔的5W的内容,也包含了传播的控制,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等问题,近年来又涉及到全球化等议题。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不断丰富。
传播学的研究流派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从广义看,它是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具体地说,经验学派是运用实证方法,即运用可以量化、可以观察、可以测定的材料来对有关现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该流派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个研究流派。该流派注重将实证方法与思辨性方法相结合,研究领域集中在: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代表性的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等。
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发现范式、阐释范式、批判范式。
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借鉴来的,大体分为实证方法和批判方法,而以实证方法为主。传播学的传统方法有: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始于80 年代初,由开始的介绍西方理论到建立本国的理论体系,其历史还不算长,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播学的研究工作日益重要,一股传播学研究的潮流正在到来。
二、考核要求
(一)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识记:传播学的基本内涵
领会:传播学研究的一些特点
(二) 传播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历史与现状
识记:传播学研究对象、任务、历史形成,研究的中外现状
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先驱: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卢因、施拉姆。
领会: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三)传播学的研究流派
识记:传播学的几种流派
领会:经验学派的特点
批判学派的特点
(四) 传播学的研究范式
领会:传播学各种研究范式的特点
(五)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识记:传播学研究的几种方法
领会:传播实证研究的8个主要步骤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实地调查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控制实验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应用:掌握几种方法进行受众调查、效果研究
(六)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比较
识记: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新闻学研究的特点
领会:二者的不同
第一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是什么
传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从地球上刚刚出现人类,到目前人类向太空的探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传播活动。传播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没有不传播的世界。传播是人类世界存在的物质基础,传播维持着人们的生活,并活跃人们的生活。人类离开了传播将一无所成。正如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所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传播学产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关于传播的定义有一百二十余种,有所谓“共享说”、“劝服说”、“反映说”、“交流说”、“互动说”等。
第二节 传播与语义学、符号学研究
传播中的信号与符号。信号是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其特点是将复杂现象用简单的方法表示,使要理解的内容较为简单、更为易懂。内容与信号一一对应,并随时变化,变化的范围也较窄。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表示某种意思。符号不仅仅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的存在与否,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索绪尔的符号观与皮尔斯的符号观有很大的不同。索绪尔认为符号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的符号,二元对立的副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皮尔斯将符号分为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和指征符号三种类型。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但共有的是符号,是能够有共同的指说对象,而不是全部含义。符号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
符号的外延意义:指符号透过概念与客体的代表性关系。较具客观性。
符号的内涵意义:指符号与概念之间的评价性关系。常受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符号与信号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甚至可以看作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如果离开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条件,信号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而符号则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以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久远的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则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掌握和运用。
符号和信号的另一个区别是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示的各种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遮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符号具有信号无法具备的抽象能力。
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
1、意义的象征性理论:认为符号象征着客观事物的形状,符号意义的研究都在阐释符号如何在人们的心目中用以描述事物。
2、意义的经验理论:认为意义最重要层面是在于语言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3、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其意义是什么的回答。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能力和行动,经验范围,反馈,传播效果。
传播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第四节 传播的主要模式
1、亚里斯多德模式
2、拉斯韦尔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
4、格伯纳模式
5、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
6、韦斯特利——麦克林的传播模式
7、赖利夫妇的社会学模式
8、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传播
识记: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各种不同定义
(二) 传播与语言符号学研究
识记:符号的内涵、外延;意义的象征性理论、意义的经验理论、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一般特性
领会:信号与符号的本质区别;
(三)传播的基本要素及传播方式
识记: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众,信息与渠道,制码与译码、噪音、反馈、经验范围、传播效果等要素。
领会:各种传播方式及其异同
(四) 传播的主要模式
识记: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格伯纳模式
领会: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
(五)传播过程与传播技巧
识记: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过程技巧要求
领会:传播技巧及其作用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
一、课程内容
内在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人的内在传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其情形往往十分复杂,探讨人的内在传播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人的其他传播行为。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狭义人际传播特指面对面传播。特点:传播具体直接性;获得反馈的机会多;传播的规模小;传播的范围容易控制。
组织传播:一定组织中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交流,如宣传部门的文件传达。特点: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联系着公共关系学。主要形式与技巧:会谈、会议和文件。
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体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者与受传者常常是面对面的单向传播,如剧场。在公众传播活动中,最具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就是演讲。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大众传播:只借助媒介来实施的传播行为。其特点:有专门的传播机构,受众众多而分散,大规模信息传播。特点:有媒介、受众多而无组织性、不易获得反馈、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者有组织机构。大众传播的功能:认识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化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 内在传播
识记:内在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内在传播的特点
(二)人际传播
识记: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人际传播的特点
(三)公众传播
识记:公众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
(四)组织传播
识记:组织传播的定义
领会:组织传播的特点
(五)大众传播
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
领会: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三章 传播与信息
一、课程内容
传播内容是位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客观存在物,是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传播内容是由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和承载信息的符号两部分所组成的。无论是意义还是
符号,都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的。
第一节 信息的内涵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信息是客观的,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关于信息目前学术界有多种定义,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在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内容的名称。”还有人给信息下定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如有属性、组织性、时空与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差异性。事实上,想给信息下一个包罗万象而又具有实用意义的一元化定义,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信息有两个层次的原则性定义。第一个层次是哲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宇宙间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多样性,它不依赖于是否被谁接受、反映而存在。第二个层次是行为科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可以减小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形式的反映,它只有依赖于信源、信道、信宿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被人类感知的信息才是信息。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
1、信息传播中的信号和符号
卡西尔说,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信号(signal)活动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而符号(symbol)则是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符号,就没有历史。另外,信号所处理的是个别的、不关联的、零星的表像或感觉,而符号所处理的是成系统的彼此相关的表像、感觉我概念。符号的抽象程度远比信号高得多,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信息传播中的编码和译码
传播系统是把信息从一个系统传播到另一个系统的一种复杂设施。将各种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传送和接收。我们把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专题片有机的组合经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做编码。与编码相反,把信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就称为译码或解码。一般说来传播与接受两个系统必须具有共同的编码和译码机制与程序,有共同使用的符码系统才能进行传播。
3、信息的提取
首先是要判断你所得到的是一份包含什么内容的讯息;
其次要找出解译这份信息的密码;
最后是信息的还原。
第三节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源:信码的集合在信息论中被称为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称为信息量。用公式表示,即I = - log2P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
信息与新闻的异同: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有些是不公开的;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新闻要求让一般人能看懂,信息有时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新闻传递必须依靠大众传媒,而信息可以通过任何途径传递。
信息量大的事件往往具有新闻价值。信息量小的事件往往不具备新闻价值。
二、考核要求 :
(一)信息的定义
识记:信息、信息量等概念
领会:信息与物质存在的关系
(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识记:编码、译码等信息传递的概念
领会:信息与讯息的本质差异,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三)信息与信息源
识记:信息与信息源的概念
领会:信息源的特点
(四)信息和新闻的异同
识记:信息和新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四章 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
一、课程内容
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它相对于受传者而存在,主要指传播活动中传播人员或机构。传播者是组织机构中的人,是组织化的个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传播者对于讯息有制作上的自主权;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三、传播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媒介组织等的控制;四、职业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卢因最早把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gate keeper)。守门人对传播的信息具有把关、筛选的作用。
传播者的任务: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加工、制作信息;对传播内容和过程进行控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第三节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主要有:采访权、编辑权、知识产权、消息来源保密权、安全保护权。
职业传播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满足公众知情权、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节 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1、传播者首先要有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
2、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
3、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4、要有信息敏感性。
第五节 “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理论1958年由卢因提出,他在研究美国家庭主妇决定选购什么样的家用食品这一社会行为有何特点时发现,信息总是顺着一些有门的通道而流通。而这些门欲守门人个人决定。卢因的想法被怀特取来用于对传播着的研究上。
“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受门人把关行为的主观性,“守门人”的把关工作对于媒介的社会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节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包括:
1、 对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2、 公平与公正报道
3、 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新闻报道内容取向的量与质;媒体的为与不为;对受众反应的关注。
二、考核要求
(一) 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识记:传播者的含义
领会:职业传播者构成特点,哪些可算作是职业传播者
(二) 职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
识记:职业传播者的任务、职业传播者的作用
领会:职业传播者在收集、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三)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识记:职业传播者的基本素养
领会:如何培养传播者的素质
(四)“守门人”理论
识记:“守门人”理论的基本内涵
领会:“守门人”理论主要内容
(五)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
识记:职业传播者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领会: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媒介一、课程内容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赖以实现的中介,它既是工具,又不是工具。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媒介的发展过程,则勾画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从人类原始时代到现代社会,媒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媒介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1、印刷媒介的发展
历史上的印刷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三种。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昌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播等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电子媒介的发展
电子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传真等,而计算机、电讯、控制技术的使用又把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新媒介”80年代在西方出现,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
第二节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
大众传媒的旧媒介指的是传统的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等以及旧的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
1、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的特点有:
一是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
二是可重复阅读;
三是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四是能满足读者的特殊举和需要;2、电影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
3、广播的特点:
首先是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其次,广播传递信息还有声情并茂的特点;
再次,广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电视媒介的特点:
第一、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第二、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第三、电视媒介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5、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各种传统媒介的特点:
第一、时间与空间;
第二、参与程度;
第三、速度;
第四、延续时间的长短;
第五、权威性。
第三节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
大众传播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
特点有:(1)受众的自主性高;(2)服务条件现成;(3)传播手段科学;(4)传播速度快捷;(5)互动性强;(6)虚拟性影响大。
新闻媒介中的网络媒介特点:(1)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2)网络媒介消除了地理疆域的界限;(3)多媒体传输使使得信息量更大,更具有吸引力;(4)网络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5)网络媒介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
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斯韦尔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功能,认为主要有几大功能:侦察环境、协调反应、传衍经验,他将这些功能解释为所 环境的瞭望者、政策的维护者、知识的传授者、精神的调剂者。
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五大功能: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师功能、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赋予价值和地位;维护社会规范;激励和麻醉精神。
第五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尔逊认为大众文化是集新旧传播媒介于一身,集中体现通俗化、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样式。豪塞认为大众文化包括通俗艺术和大众艺术两部分,前者包括“通俗小说”、“轻音乐”等文化形式,后者指电影、广播和电视的传播物。莱恩则认为大众文化是20世纪较为新型产业的文化样式,即“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大众文化的背后是很强的商业动机,产生的文化具有商品性而不具备“艺术作品”的特性;其次,大众文化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情感必然带有虚假色彩;再次,大众文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具有模仿性,模式化的特点。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一,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第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与传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第三,大众文化在客观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的正负功能随着社会情境变迁而改变。大众文化的社会条件是政治民主和平民教育的普及;大众文化与高级文化格格不入;大众文化商业活动的产物,消费者选择是有限的;大众文化由于是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所以是肤浅的文化。第六节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
1、麦克卢汉与他的媒介“三论”
a媒介即信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本身的特性,而同具体内容无关,就功能意义说,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信息的广泛流通对社会的影响是相等的。
b“冷”、“热”媒介说
“热媒介”:能够提供“高清晰度”信息,不需要人的思维作过多的补充,即受传者参与程度低的媒介。
“冷媒介”:指的是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供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即受传者参与程度高的媒介。
c 媒介——人体的延伸;
面对面交流是五官的延伸,文字和印刷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的眼睛的延伸。
2、英尼斯的“偏向说”
偏倚时间的媒介:在时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长久保存,但却不便于携带的媒介。如羊皮纸、石头等。
偏倚空间的媒介:在空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跨区域传播和运送的媒介,如印刷媒介,电话,广播和电视等。
3、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众的行为。他认为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它削弱了自然场所与社会“场所”之间素来紧密的联系,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
二、考核要求
(一)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历程
识记:媒介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媒介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发明,重要任务,如蔡伦造纸,戈登堡发明机械印刷术,贝尔电话,爱迪生与电影等。
领会:媒介发展的趋势(二)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
识记:旧媒介的范围、各自的特点
领会:传统媒介的特点
(三)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
识记:新媒介的范围,新媒介总体特点
领会:网络媒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四)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识记:大众传媒的五大功能
领会: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
(五) 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
识记: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高雅文化的差异,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领会:大众文化的各种影响
(六)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
识记:麦克卢汉的几个著名观点,英尼斯的媒介观点,梅罗维茨的媒介观点
领会:各自媒介理论的借鉴之处与缺陷。
第六章 传播的对象——受众分析
一、课程内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活动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内涵受众是传播对象——受传者的集体概念,它是传播过程的五要素之一。包括:潜在公众、有效公众、特定公众。
受众内涵: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就不完整。
受众外延: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新传媒的观众(读者)等。
受众观念的发展历程:靶子论、缓冲体论、使用与满足论、亚文化群体论、受众商品论。
霍尔的文本解码方式假说。
文化研究派的“民族志的受众研究”
第二节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构成特点
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数量上难以统计;
2、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万分复杂;
3、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富有个性的单个人,这就决定了受众的“无组织性”;
4、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活动通常是闲暇时在家庭中进行;
5、受众在接受活动中其态度是积极的。
第三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
个人差异论 由美国学者霍夫兰于1946年率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核心认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性,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个人差异的存在,造成受众对同样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德福勒把这些差异归为五种:(1)个人心理结构方面的;(2)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3)认知态度价值标准方面的;(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方面的;(5)文化素质方面的。(输不了了,有字数要求,到时你联系我吧)
五是能够形成一定的权威性。
00642 传播学概论大纲
2007-06-09
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
一、课程内容
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拉斯维尔的这一5W研究体系被推翻了,人们发现,传播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既包含原有拉斯维尔的5W的内容,也包含了传播的控制,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传播等问题,近年来又涉及到全球化等议题。可以说传播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不断丰富。
传播学的研究流派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从广义看,它是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学派。具体地说,经验学派是运用实证方法,即运用可以量化、可以观察、可以测定的材料来对有关现象或传播行为进行考察,总结和发现其中规律的研究流派。该流派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个研究流派。该流派注重将实证方法与思辨性方法相结合,研究领域集中在: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代表性的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派、政治经济学派、多伦多学派等。
传播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发现范式、阐释范式、批判范式。
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大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借鉴来的,大体分为实证方法和批判方法,而以实证方法为主。传播学的传统方法有: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始于80 年代初,由开始的介绍西方理论到建立本国的理论体系,其历史还不算长,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播学的研究工作日益重要,一股传播学研究的潮流正在到来。
二、考核要求
(一)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识记:传播学的基本内涵
领会:传播学研究的一些特点
(二) 传播学研究的任务、对象、历史与现状
识记:传播学研究对象、任务、历史形成,研究的中外现状
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先驱:拉扎斯菲尔德、拉斯维尔、霍夫兰、卢因、施拉姆。
领会:传播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三)传播学的研究流派
识记:传播学的几种流派
领会:经验学派的特点
批判学派的特点
(四) 传播学的研究范式
领会:传播学各种研究范式的特点
(五) 传播学研究方法
识记:传播学研究的几种方法
领会:传播实证研究的8个主要步骤
内容分析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实地调查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控制实验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应用:掌握几种方法进行受众调查、效果研究
(六) 传播学与新闻学的比较
识记:传播学研究的特点、新闻学研究的特点
领会:二者的不同
第一章 人类传播的基本原理
一、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是什么
传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从地球上刚刚出现人类,到目前人类向太空的探索,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传播活动。传播是物质世界的普遍现象,没有不传播的世界。传播是人类世界存在的物质基础,传播维持着人们的生活,并活跃人们的生活。人类离开了传播将一无所成。正如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所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是人类有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传播学产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关于传播的定义有一百二十余种,有所谓“共享说”、“劝服说”、“反映说”、“交流说”、“互动说”等。
第二节 传播与语义学、符号学研究
传播中的信号与符号。信号是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存在与否的信息。其特点是将复杂现象用简单的方法表示,使要理解的内容较为简单、更为易懂。内容与信号一一对应,并随时变化,变化的范围也较窄。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本要素,单独存在于传播关系的参加者之间,表示某种意思。符号不仅仅表示某事、某物、某条件的存在与否,它还使人能够引出指说对象的概念。索绪尔的符号观与皮尔斯的符号观有很大的不同。索绪尔认为符号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的符号,二元对立的副系统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皮尔斯将符号分为图象符号、标志符号和指征符号三种类型。
符号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但共有的是符号,是能够有共同的指说对象,而不是全部含义。符号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
符号的外延意义:指符号透过概念与客体的代表性关系。较具客观性。
符号的内涵意义:指符号与概念之间的评价性关系。常受感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符号与信号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甚至可以看作是人和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信号活动一般只能在相当固定的时空场合,并结合特定的客观事物进行。如果离开了此时此地的特定条件,信号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而符号则具有超越时空的力量。人所创造的符号一经约定俗成便可以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久远的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信号可以通过生物遗传的方法掌握,而符号则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掌握和运用。
符号和信号的另一个区别是符号可以表达信号所无法表示的各种抽象概念,可以用来表示事物表象遮盖下的性质、特征和范围。符号具有信号无法具备的抽象能力。
意义理论与社会互动
1、意义的象征性理论:认为符号象征着客观事物的形状,符号意义的研究都在阐释符号如何在人们的心目中用以描述事物。
2、意义的经验理论:认为意义最重要层面是在于语言和经验之间的关系。
3、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其意义是什么的回答。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与通道,制码与译码,噪音,能力和行动,经验范围,反馈,传播效果。
传播方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非语言传播。
第四节 传播的主要模式
1、亚里斯多德模式
2、拉斯韦尔模式
3、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
4、格伯纳模式
5、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
6、韦斯特利——麦克林的传播模式
7、赖利夫妇的社会学模式
8、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二、考核要求
(一)什么是传播
识记: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各种不同定义
(二) 传播与语言符号学研究
识记:符号的内涵、外延;意义的象征性理论、意义的经验理论、语言的使用意义理论;语言的一般特性
领会:信号与符号的本质区别;
(三)传播的基本要素及传播方式
识记:传播的情境,传播者与受众,信息与渠道,制码与译码、噪音、反馈、经验范围、传播效果等要素。
领会:各种传播方式及其异同
(四) 传播的主要模式
识记: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丹斯模式、格伯纳模式
领会: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互向模式。
(五)传播过程与传播技巧
识记: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过程技巧要求
领会:传播技巧及其作用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主要类型
一、课程内容
内在传播(亲身传播):指信息作用下,人的自身神经思维运动所作的各种反应。人的内在传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其情形往往十分复杂,探讨人的内在传播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人的其他传播行为。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狭义人际传播特指面对面传播。特点:传播具体直接性;获得反馈的机会多;传播的规模小;传播的范围容易控制。
组织传播:一定组织中的成员与成员,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环境之间进行的信息、情感交流,如宣传部门的文件传达。特点:具有很强的组织性;联系着管理科学、联系着公共关系学。主要形式与技巧:会谈、会议和文件。
公众传播:个体对群体进行的传播活动,传播者与受传者常常是面对面的单向传播,如剧场。在公众传播活动中,最具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就是演讲。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吸引注意、保持兴趣、加强印象、建立信仰、指挥行动。
大众传播:只借助媒介来实施的传播行为。其特点:有专门的传播机构,受众众多而分散,大规模信息传播。特点:有媒介、受众多而无组织性、不易获得反馈、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者有组织机构。大众传播的功能:认识功能、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商业化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 内在传播
识记:内在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内在传播的特点
(二)人际传播
识记:人际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人际传播的特点
(三)公众传播
识记:公众传播的基本概念
领会:公众传播的效果流程
(四)组织传播
识记:组织传播的定义
领会:组织传播的特点
(五)大众传播
识记:大众传播的定义
领会: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三章 传播与信息
一、课程内容
传播内容是位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的客观存在物,是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传播内容是由信息所包含的意义和承载信息的符号两部分所组成的。无论是意义还是
符号,都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客观世界的存在状态这两种因素构成的。
第一节 信息的内涵
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信息是客观的,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关于信息目前学术界有多种定义,香农认为“凡是在一种情况下能减少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都叫信息。”维纳认为:“信息是我们用于适应外部世界并且在使这种适应为外部世界所感知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内容的名称。”还有人给信息下定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如有属性、组织性、时空与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差异性。事实上,想给信息下一个包罗万象而又具有实用意义的一元化定义,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但信息有两个层次的原则性定义。第一个层次是哲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宇宙间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多样性,它不依赖于是否被谁接受、反映而存在。第二个层次是行为科学范畴的定义:信息是可以减小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形式的反映,它只有依赖于信源、信道、信宿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被人类感知的信息才是信息。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
1、信息传播中的信号和符号
卡西尔说,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信号(signal)活动只能局限在固定的时空场合,而符号(symbol)则是联结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符号,就没有历史。另外,信号所处理的是个别的、不关联的、零星的表像或感觉,而符号所处理的是成系统的彼此相关的表像、感觉我概念。符号的抽象程度远比信号高得多,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符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信息传播中的编码和译码
传播系统是把信息从一个系统传播到另一个系统的一种复杂设施。将各种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传送和接收。我们把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专题片有机的组合经表达一定的思想、意思的工作叫做编码。与编码相反,把信道传来的信号变换成编码前的形式,这个过程就称为译码或解码。一般说来传播与接受两个系统必须具有共同的编码和译码机制与程序,有共同使用的符码系统才能进行传播。
3、信息的提取
首先是要判断你所得到的是一份包含什么内容的讯息;
其次要找出解译这份信息的密码;
最后是信息的还原。
第三节 信息源与信息量
信息源:信码的集合在信息论中被称为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称为信息量。用公式表示,即I = - log2P
第四节 信息与新闻
信息与新闻的异同:新闻是公开发表的,信息有些是不公开的;确定了的事实不能算信息,但可以是新闻;新闻要求让一般人能看懂,信息有时则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新闻传递必须依靠大众传媒,而信息可以通过任何途径传递。
信息量大的事件往往具有新闻价值。信息量小的事件往往不具备新闻价值。
二、考核要求 :
(一)信息的定义
识记:信息、信息量等概念
领会:信息与物质存在的关系
(二)信息的获取和传递
识记:编码、译码等信息传递的概念
领会:信息与讯息的本质差异,获取信息的途径,信息传递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三)信息与信息源
识记:信息与信息源的概念
领会:信息源的特点
(四)信息和新闻的异同
识记:信息和新闻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四章 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
一、课程内容
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它相对于受传者而存在,主要指传播活动中传播人员或机构。传播者是组织机构中的人,是组织化的个人。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中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决定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传播者对于讯息有制作上的自主权;二、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合作;三、传播活动常常受到来自媒介组织等的控制;四、职业传播者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第二节 职业传播者的任务
卢因最早把传播者比喻成“守门人”(gate keeper)。守门人对传播的信息具有把关、筛选的作用。
传播者的任务: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取舍;加工、制作信息;对传播内容和过程进行控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第三节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和责任
职业传播者的权利主要有:采访权、编辑权、知识产权、消息来源保密权、安全保护权。
职业传播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满足公众知情权、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政党利益、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第四节 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1、传播者首先要有对传播事业的敬业精神;
2、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
3、要有渊博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
4、要有信息敏感性。
第五节 “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理论1958年由卢因提出,他在研究美国家庭主妇决定选购什么样的家用食品这一社会行为有何特点时发现,信息总是顺着一些有门的通道而流通。而这些门欲守门人个人决定。卢因的想法被怀特取来用于对传播着的研究上。
“守门人”理论的核心内容:强调受门人把关行为的主观性,“守门人”的把关工作对于媒介的社会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节 传播者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
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包括:
1、 对新闻真实原则的维护2、 公平与公正报道
3、 媒介活动的社会责任伦理:新闻报道内容取向的量与质;媒体的为与不为;对受众反应的关注。
二、考核要求
(一) 职业传播者的特点
识记:传播者的含义
领会:职业传播者构成特点,哪些可算作是职业传播者
(二) 职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的任务和作用
识记:职业传播者的任务、职业传播者的作用
领会:职业传播者在收集、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三)职业传播者的素养
识记:职业传播者的基本素养
领会:如何培养传播者的素质
(四)“守门人”理论
识记:“守门人”理论的基本内涵
领会:“守门人”理论主要内容
(五)职业传播者的伦理规范
识记:职业传播者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领会: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媒介一、课程内容
传播媒介是传播过程赖以实现的中介,它既是工具,又不是工具。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媒介的发展过程,则勾画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各个阶段。从人类原始时代到现代社会,媒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媒介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环境、科技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
1、印刷媒介的发展
历史上的印刷媒介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三种。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昌曾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播等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2、电子媒介的发展
电子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传真等,而计算机、电讯、控制技术的使用又把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新媒介”80年代在西方出现,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
第二节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
大众传媒的旧媒介指的是传统的印刷媒介报纸、杂志和书籍等以及旧的广播、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介。
1、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的特点有:
一是读者可自由控制阅读;
二是可重复阅读;
三是可充分提供某一问题的相关信息;
四是能满足读者的特殊举和需要;2、电影的主要特点是视觉性和逼真性。
3、广播的特点:
首先是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其次,广播传递信息还有声情并茂的特点;
再次,广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电视媒介的特点:
第一、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第二、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
第三、电视媒介更能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5、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比较各种传统媒介的特点:
第一、时间与空间;
第二、参与程度;
第三、速度;
第四、延续时间的长短;
第五、权威性。
第三节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
大众传播新媒介是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运用于传播事业的结果。
特点有:(1)受众的自主性高;(2)服务条件现成;(3)传播手段科学;(4)传播速度快捷;(5)互动性强;(6)虚拟性影响大。
新闻媒介中的网络媒介特点:(1)网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2)网络媒介消除了地理疆域的界限;(3)多媒体传输使使得信息量更大,更具有吸引力;(4)网络能够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5)网络媒介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
第四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早在20世纪40年代,拉斯韦尔从宏观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对整个社会的功能,认为主要有几大功能:侦察环境、协调反应、传衍经验,他将这些功能解释为所 环境的瞭望者、政策的维护者、知识的传授者、精神的调剂者。
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五大功能:守门人功能、决策功能、教师功能、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促进时代潮流的发展;赋予价值和地位;维护社会规范;激励和麻醉精神。
第五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为主要传播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以文化时尚为传播内容的文化样式。
西方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归纳为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尔逊认为大众文化是集新旧传播媒介于一身,集中体现通俗化、大众化和流行化的文化样式。豪塞认为大众文化包括通俗艺术和大众艺术两部分,前者包括“通俗小说”、“轻音乐”等文化形式,后者指电影、广播和电视的传播物。莱恩则认为大众文化是20世纪较为新型产业的文化样式,即“文化工业”。
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差异:大众文化的背后是很强的商业动机,产生的文化具有商品性而不具备“艺术作品”的特性;其次,大众文化由于商业利润的驱使,情感必然带有虚假色彩;再次,大众文化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文化,具有模仿性,模式化的特点。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第一,大众传播是大众文化得以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第二,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的复制与传播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主动的、有选择的。第三,大众文化在客观上影响着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
大众文化的正负功能随着社会情境变迁而改变。大众文化的社会条件是政治民主和平民教育的普及;大众文化与高级文化格格不入;大众文化商业活动的产物,消费者选择是有限的;大众文化由于是标准化和规格化的,所以是肤浅的文化。第六节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
1、麦克卢汉与他的媒介“三论”
a媒介即信息
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本身的特性,而同具体内容无关,就功能意义说,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信息的广泛流通对社会的影响是相等的。
b“冷”、“热”媒介说
“热媒介”:能够提供“高清晰度”信息,不需要人的思维作过多的补充,即受传者参与程度低的媒介。
“冷媒介”:指的是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供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即受传者参与程度高的媒介。
c 媒介——人体的延伸;
面对面交流是五官的延伸,文字和印刷是人的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的眼睛的延伸。
2、英尼斯的“偏向说”
偏倚时间的媒介:在时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长久保存,但却不便于携带的媒介。如羊皮纸、石头等。
偏倚空间的媒介:在空间上控制较为便利的媒介。可以跨区域传播和运送的媒介,如印刷媒介,电话,广播和电视等。
3、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
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众的行为。他认为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很大,它削弱了自然场所与社会“场所”之间素来紧密的联系,重新组织了社会环境。
二、考核要求
(一) 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历程
识记:媒介各个不同阶段的特点,媒介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发明,重要任务,如蔡伦造纸,戈登堡发明机械印刷术,贝尔电话,爱迪生与电影等。
领会:媒介发展的趋势(二) 大众传播旧媒介的特点
识记:旧媒介的范围、各自的特点
领会:传统媒介的特点
(三) 大众传播新媒介的特点
识记:新媒介的范围,新媒介总体特点
领会:网络媒介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四)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
识记:大众传媒的五大功能
领会: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
(五) 传播媒介与大众文化
识记:大众文化的基本概念,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高雅文化的差异,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领会:大众文化的各种影响
(六) 几种主要的媒介理论
识记:麦克卢汉的几个著名观点,英尼斯的媒介观点,梅罗维茨的媒介观点
领会:各自媒介理论的借鉴之处与缺陷。
第六章 传播的对象——受众分析
一、课程内容
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读者、听众和观众的统称。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活动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大众媒介的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信源,因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一节 大众传播的受众内涵受众是传播对象——受传者的集体概念,它是传播过程的五要素之一。包括:潜在公众、有效公众、特定公众。
受众内涵: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它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就不完整。
受众外延: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新传媒的观众(读者)等。
受众观念的发展历程:靶子论、缓冲体论、使用与满足论、亚文化群体论、受众商品论。
霍尔的文本解码方式假说。
文化研究派的“民族志的受众研究”
第二节 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构成特点
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受众在数量上难以统计;
2、大众传播的受众构成万分复杂;
3、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富有个性的单个人,这就决定了受众的“无组织性”;
4、大众传播受众的接受活动通常是闲暇时在家庭中进行;
5、受众在接受活动中其态度是积极的。
第三节 关于受众的理论
个人差异论 由美国学者霍夫兰于1946年率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核心认为,媒介信息包含了特定的刺激性,这些刺激性与受传者的个性特征有着特定的相互作用。个人差异的存在,造成受众对同样的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德福勒把这些差异归为五种:(1)个人心理结构方面的;(2)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的;(3)认知态度价值标准方面的;(4)社会理论所形成的观点或主张方面的;(5)文化素质方面的。(输不了了,有字数要求,到时你联系我吧)
五是能够形成一定的权威性。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社会自学考试传播学专业 在哪可以找到《大众传播学导论》(陈龙著,苏大版)自...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