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定能被录取了,我比最低投档线高3分,能录取吗...
对的,如果你是小升初或者中考,的确是这样的,但是高考不是
,高考是分学校和专业的,以往的录取成绩其实参考价值不大,主要看全省的排名,所以建议你还是慎重考虑。

如果说过了投档线,这也是根据报考的人数来定的,学校如果招生的话会优先考虑分数高的。所以说如果报的人数多了,有可能就不会录取,但是如果填写的是专业服从调剂的话,几率会增大很多。
最低投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缺喊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高校录取步骤:
投档是录取的第一步,高校录取一般有四步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伏薯野。
2、拟录取,即院手脊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即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人不能录取,这些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怎么理解投档分中渣数线
第一个特点是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自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
投档分数线的第二个特点是,同一所院校不同志愿的投档分数线可能也不同,主要是指那些第一志愿投档录取不满额的院校。
因此,如果一个考生的分数达到了一本录取控制分数线,未必一定能够被一本院校录取,达到二本录取控制分数线也未必一定能够录取到二本院校,关键还要看他是否能达到所报院校的投档线,甚至到达投档线也有可能落选,因为投档线一般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1.2投档,其中低分段的20%落选的概率很大。
不是的,在录取时,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向招生院校批量投档,投档过程橘余氏中自然形成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院校的投档线。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过了投档线,少数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被招生院校退档。
据了解,生源充足的院校被投档的考生一般会多于招生计划数,如果招生院校不能增加招生计划,那么分数较低的考生就有可能被退档。
扩展资料
有的考生填报专业志愿时,只选择热门专业和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部分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圆散录取分数较高,如果高校无法满足其填报的专业志愿,考生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就可能会被退档。
个别考生因为相关科目成绩不符合要求无缘录取。一些招生院校的部分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如数学、外语等。考生报考这样的院校,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投档线,但录取时发现没有达到院校对毁郑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学校也可能不予录取。
考生需要明白,高考分数线超过卖桥悄了投档分数线,并不一定会被录取,因为投档分数线只是代表着考生有资格去报考这一层次的大学,并不代表着考生就一定能够达到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每所大学都有各自的录取分数线,同为一本类大学,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肯定要高于普通一本大学。
假如一所学校的调档线为560分,如果你考了560分,那么你就有资格去报考这样一所大学,但是学校的真正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为580分,所以考生即使上了调档分数线,也不一定能被录取,还要看考生能否超过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高50分左右是最好的,
一般是按投档情况,学校根据自己的需要招收需要的生源数,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选录,
低于投档线被录取的可能性不是很高。
高考低于投档线分数基本上不可能被录取,除非录取人数不够,然后补录时降分,但一般也不会降分到5分。当然也有很幸运的,就是很少有人和你竞争,学校得完成录取指标,就可能降分较多,那就可以被录取。
投档状态
1、自由可投
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后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
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
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弊首档案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仿缺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
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租大数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