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考研古代汉语专业学校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今天,学历无忧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川考研古代汉语专业学校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考生,一起来了解下吧!

四川考研古代汉语专业学校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古代汉语专业考研科目是哪些?

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吧。你应该去你要考的那个学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会有详细的考试科目,包括考试的范围和参考书等等。
一般情况来说,考古代汉语的研究生主要有三科:
1、语言学概论
2、古代汉语
3、现代汉语
每一科的参考书的选择依据你要考的学校的标准选定。
当然啦,英语和政治也是要考的啦……

古代汉语考研学校排名

古代汉语考研学校排名如下:

1    北京大学    A+

2 北京师范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华东师范大学 A

5 南京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7 山东大学 A

8    四川大学    A

9 中国人民大学 A-

10    首都师范大学    A-

11 南开大学 A-

12    孝拦滚南京师范大学    A-

13 武汉大学 A-

14 中山大学 A-

15 清华大学 B+

16    北京语言大学    B+

17    中央民族大学    B+

18 吉林大学 B+

19    东北师范大学    B+

20    上海师范大学    B+

21 苏州大学 B+

22    浙江师范大学    B+

23    福建师范大学    B+

24    山东师范大学    B+

25 河南大学 B+

26    华中师范大学衡拍    B+

27 暨南大学 B+

28 西南大学 B+

29    陕西师范大学    B+

30    天津师范大学    B

31   巧余 河北大学    B

32    河北师范大学    B

33    内蒙古大学    B

34    黑龙江大学    B

35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汉语言文学考研,该选择哪个方向?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研8大方向解读

1、中国古典文献学:

专业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献、唐宋文学文献、元明清文学文献等。所学课程:古籍校释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整理实践、古代专书研究、中国目录学史、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等。

就业前景: 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报考热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一直以来招生人数不多,报考者大多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考生,其硕士点大多设在研究所,因此每年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2、文艺学:

专业简介: 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就业前景: 多进入文化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编辑、宣传策划等工作。

报考热度 :★★

文艺学专业由于理论性非常强,学科内容抽象,所以在文学类专业中报考热度一般。选择此专业的考生,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因此报考人数虽然不多,却是精英云集。同时,由于各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录取比例通常在15%左右。

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专业简介: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 中华民族 文化。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研究方向: 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与文论、世界华人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文学与东方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欧美文学、国外中国学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职于高校、科研单位、新闻出版行业、涉外企业等。

报考热度 :★★★

这个专业的优势体现在它的开阔度和开放性上,但对外语的要求很高。外国语言系也有类似的专业,更适合对外国文学研究本身有兴趣的报考者,其报考热度一直稳定适中。

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业简介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 交叉学科 ,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 对外汉语 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就业前景 :多在高校、科研单位、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新闻出版机构以及中学、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研究、培训等工作。

报考热度: ★★★★

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缺口上百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同时增加了对外汉语方向,报考热度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师范大学 2007年报考人数达到891人,创历年新高,录取比例一般低于10%。

5、汉语言文字学:

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字学为语言类的传统学科,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方向。它包括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 训诂学 以及现代汉字学、汉语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等一系列学科,主要研究从上古到现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与文字系统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现代汉语侧重于研究现代普通话和方言,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联系紧密;古代汉语侧重研究古文字( 甲骨文 、金文、隶书等)、古音韵、训诂、词汇等,与历史文献学、 考古学 和古代文学关系密切。

研究方向: 汉语方言 、汉语史、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音韵文字训诂、中古汉语词汇语法、汉语语音学、汉语发展史、汉字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

就业前景: 一般就职于高等院校、国家文化出版部门、中学、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

报考热度 :★★★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基础学科,其专业性质突出,名校名师众多,就业和深造的出路较好,研究生毕业进高校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历年来报考人数也十分稳定。

6、 中国少数民族 语言文学:

专业简介: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和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翻译、文学创作、新闻等工作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主要学习有关民族的语言、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接受从事专业工作所需业务能力的训练。该专业地域性较强,仅有少数高校开设。

研究方向: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族别史、藏族语言文学研究、 维吾尔语 研究与应用、文献翻译研究等。

就业前景: 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

报考热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色鲜明,兼具语言与文学两方面的专业性质。开设院校少且多在西部地区,由于语言的限制,报考者大多为本地或本民族考生。其学术研究专业性强,招生人数非常有限,因此其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少。

7、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是 中国传统文化 中最具魅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专业以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文学体裁的演变、历代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典籍、文论、各个时期文学承前启后的关系等为研究对象,因而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熟悉某一段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及近代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等。

就业前景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新焕发活力,此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毕业生多从事教学、文化宣传、学术科研、新闻出版采编等方面的工作。

报考热度: ★★★★

很多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认为,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它的实用价值。事实上,从近几年的形势来看,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似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取向。这使原本热度稳定的古代文学专业越来越火,2007年北京大学的录取比例高达3∶100。

8、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注重学理研究与现实问题的紧密结合。它主要是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与文学思潮予以重审,对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思潮流变、文学群体、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乡土文化、启蒙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以开阔的视野,结合新兴的 研究方法 ,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置于不断加剧的“现代化”和“ 全球化 ”进程中来思考,以此来认识和回应当代社会巨变所带来的新的文学、文化问题。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为 国家重点学科 。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儿童文学、戏剧影视文学、科幻文学、民间文学、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乡土文化等。

就业前景: 一般就职于企业、高等院校、文化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报考热度: ★★★★

由于现当代文学招生人数多,时代感强,知识涵盖时间段较短,便于入门和复习,成为众多跨专业生的首选。加之本专业继续深造的空间广阔,该专业的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近两年的情况尤为突出,2007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比例分别为6%、9%和7%,其热门程度由此可见。

二、汉语言文学系可以选择的跨考专业

1、哲学

众所周知,文史哲不分家。学习中文专业的,势必对古代的哲学,具体来说是中国哲学有所了解,再加上同样不考数学,复习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哲学专业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他们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理论研究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

2、法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法律专业都是文科类专业,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法律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法律知识有很多繁杂的理论和概念,这需要很好的领悟能力,文学领悟能力极高,善于跟文字打交道的中文学生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法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新闻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新闻学也是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跨考的第一选择。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门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

4、心理学

随着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市场急需大批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同时一些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单位也极需这方面的人才。心理学已逐渐上升为热门专业。学汉语言文学的同学们转考应用心理学的话好处还是很多的!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与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本科院校是国内末流211,本科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选择川大语言学作为考研方向,一是因为自己对语言学很感兴趣,同时想要考一个学硕以便今后进一步的学深造,二是因为我家在四川,四川大学可以算是川内最好的学校了。初选学校的时候也有纠结,因为川大考大综合,而我自己的文学方面的基础不太扎实,我也在问自己我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同时我也考虑到大综合是一个趋势,与其自己留那么多后路还不如背水一战。

关于全年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进度,所以依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规划复习进度是最科学的,千万不要盲目效仿别人的。一般来说,9月份之前都是打基础的,暑假是打基础的最好时间,这段时间可以开始背诵专业课了,专业课背诵越早越好,最好是考研复习的第一天就开始。9月份开始,身边会有陆陆续续保上研的、找上工作的、弃考的等等,不要因为环境因素而动摇自己的信念,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踏踏实实备考,珍惜时间。11月份基本上就进入冲刺阶段了,这段时间把知识点巩固好只很重要的。12月份一定要早早开始背诵肖四,电子版会最先出现在网络上,早点拿到电子版资源开始背,不要有侥幸心理只背肖爷爷的第几套,四套卷都背是最稳妥的,而且并不难。考试前不要被任何事情影响,稳住心态最重要。提前订好酒店,考试那两天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一切都按平常来对待。

公共课

(一)、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

1、现代汉语

每本参考书都需要先看一遍,重点关注杨本和张本。胡本和黄廖本我就只是看,没有做笔记。

杨本:

第一遍,边看边做笔记(笔记比张本更细节一些)

第二遍,整理笔记,浓缩为逻辑框架笔记

张本:

第一遍,看(记的笔记是逻辑框架笔记)

第二遍,对照着笔记看细节(因为张版很细,所以笔记的逻辑性很重要。)

两本整合,

第三遍,两本书的对比,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

第四遍,反复看笔记,回忆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只有自己能回忆的知识才是自己掌握了的。

至于每本书看多久,我觉得看自己的速度和细心的程度。总体而言,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时间要长很多。还有,张本还有一本练习题可以买来做做,我在做真题前总共做了两遍,第一遍是在看完第二遍书后做的,按照每一章的顺序做完。第二遍是在9月开学后再拿出来做一遍,看自己知识点遗漏的部分。

2、古代汉语

王力老师的古代汉语重点关注第一二册,三四册里的重点篇目学姐都会发,所以也要看看。平时也可以找一些文选尝试翻译。今年的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分值分别是60和90,所以一定不要对古代汉语掉以轻心。对于古代汉语的计划就是把古代汉语的教材分为三个板块。

文选

看原文加上看学姐给的翻译。要弄懂每篇的内容以及重点词语与句式

常用词

能够知道本义,并且一些相近词语的辨析。

通论

这块知识比较难,但是能够有自己的思路就会很简单了,比如可以分为语音,词汇,句式等几个方面整理。

Ps:可以买王力版本的参考书,里面还有习题之类的可以练练。

(二)、文学评论写作

书目都是按照川大的参考书来看的,就不推荐书目啦。

最开始面对这一科,真的让我很无语哈哈。因为我真不知道从何下手。看的参考书也没看懂。不过在收集了一些资料以后,把每个流派大致了解了一下,然后根据流派整理笔记。这一科完全就是多看书多背。如果有资料的话就更好了。

至于写作部分,购买了学姐的文学评论写作的修改,真的很优秀!!!学姐耐心也好,并且每一篇都有详细的点评,这个写作一定要练手的,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儿。然后总结自己的写作特点,整理出几个模板,也许考试就能用上自己的模板啦。(ps: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写作时间。)

(三)、英语

我的英语并不好,所以最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也比较担心这一科。

但是英语是一科最注重量的积累的科目,所以背单词和积累素材就会在后期产生很明显的效果。前期我主要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都看了一遍,大概有一个词根记忆法的印象。

暑假之前的时间我的重心都是背单词,然后做阅读,买一本专门的阅读书来做。暑假开始刷真题。

第一遍 从97到17的真题,每天做两篇阅读

第二遍 从05年到17年的真题,每隔三天做完一套。(第一天完整做完,第二天翻译阅读,第三天看翻译,背诵作文)

第三遍 从05到17年的真题,研究出题思路。发现自己的错误点集中在什么地方。

第四遍 大致过一遍,看下重点单词。

有些同学刷了很多遍,但是其实后期我已经有了对于做过的阅读已经有了一些记忆,所以我没有多刷几遍而是做新的阅读的同时研究出题思路。

(四)、政治

政治我是跟我们隔壁寝室的几个同学还有同学的同学哈哈哈哈哈一起报的新东方腿姐的政治网课班(穷学生的省钱大法),是从暑假开始上课,暑假上的是基础课,每天一个半小时。

开学后就有强化课、预测课等等。我觉得政治可以报班(虽然我政治差点没过线哈哈哈哈),因为政治的复习属于后期才开始,如果在政治上自己学习,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有老师的话会给你提取一些重点,给你的复习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规划。节省你很多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并且上课的形式更容易吸收一些。

不过也别像我这样对于政治不太重视,差点没过线。

915中国语言文学

范围一定要广,内容不必过深。

重视基础概念考察,结合本科学习阶段的笔记、提纲等进行复习。(跨专业建议询问本科汉语言文学的同学,最好能借笔记)

(1)文学部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从19年的大综合内容分布来看,文学的占比略高,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建议从头到尾粗略地翻看一遍中国文学史,这有助于你在心里建立一个总体的文学史框架并据此背诵具体概念。大综合考察的是基础,原则上不会刻意出一些冷门的概念来为难学生,因此你要抓住的是主要朝代、主要作者、主要社团、主要作品、主要风格,不必在一些冷门、生硬的知识点上花费过多时间。(譬如19年考的朦胧诗派,可以说是老师在课上反复强调的内容了)往年的真题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学长学姐们往往也会整理梳理出重点概念作为考研复习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你个人的负担。

(2)语言学部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现汉和古汉的概念由于没有一个时间线的架构,相对会有一些零碎,所以我个人建议结合课本(杨文全《现代汉语》)进行回顾,针对本科学习期间所做的笔记、标出的重点复习即可,无非是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几个模块,细枝末节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本科期间学得比较透彻的同学会很轻松,现代汉语的概念不需要你死记硬背,理解之后能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表达出来就可以。相反,本科期间对某些概念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不要自己死磕,学长学姐、同学和老师都是你可以请教的对象,这比独自钻研更加有效。古代汉语通论中的基础概念需要熟记,尤其是往年考试中出现过的内容。再考文言文翻译的可能性不是太高,如果要考的话大部分同学的能力应该也是足够可以应付的,不放心的同学可以买一两本王力的古代汉语,空余时间读一读古文,也可以借具体的文段来复习古文中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等。(譬如19年考了宾语前置的类型,如果能举出例子就会好说很多)(3)新增部分(外国文学/美学/比较文学/文献学)新增内容的占分相对是比较少的,不建议在这些科目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课程之间是有连续性的,文献学概念与古代汉语有重合,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有重合,美学和文学理论有重合,即使其中有课程你可能并没有学习过,但是它本身也只要求你掌握一部分基础概念即可。19年考研因为时间比较紧急,最终只来得及稍微看了看学长学姐总结出来的基础概念和押题方向就急匆匆地进了考场,索性考察题目不难,外国文学考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神曲》的艺术特色刚好是本科时老师重点介绍的,印象比较深刻。但是20届时间充足,同时大综合的考试内容也会逐渐调整细化,因此还是广泛涉猎更为保险。

635文学评论写作

文学评论写作的内容相对来说固定,即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写作。

名词解释和简答是对基础知识的检验,阎嘉本的《文学理论》和往年真题配合复习几遍应该是足以应对的。如果真的出现个别你从来没有见过的概念,从字面尝试分析,尽可能地联系你所知道的理论去做一些回答。

论述题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题目大多比较新颖,能押中题目或者考到重复题目的可能性比较小,建议根据真题答案提炼出比较常用的几套理论,例如艾布拉姆斯的视点理论。如果你的基础理论足够扎实,那么在论述部分是一定会有话可讲的,但注意一定要牢扣题目,不要突然跑偏。

文学评论写作应该是很多同学担心的一项内容,1500字建议尽量控制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完成,毕竟总体题量还是比较大的,如果速度太慢可能会导致来不及完成结尾部分,分数会大打折扣,因此你必须保证自己的文学评论写作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

文学评论写作不是读后感,也不是散文或者随体,因此它的理论性是第一性的,文学性倒是次要的,切勿本末倒置。

在开始写作之前,你需要一个理论立足点,也就是你整篇文学评论的切入点,这个“点”可以是结构特点、语言特点、人物特点、叙事特点、思想特点等等。就好比我们分析海明威的小说,会从冰山理论或者电报体来着手。

如何寻找这个“点”——我的个人建议是,先阅读一些历年的优秀学生作品,看一看别人的思路,学习如何在有一个总体的思路上进行三分论述并有所总结升华,记下一些可以利用的文学理论。

在这之后,选定一篇小说(建议是往年真题,作为练笔的先不看)尝试写作,练笔在于精而不在于数量,刚开始你可以只打大纲草稿,但你至少要保证写出一篇完整的练笔并最好请学长学姐帮忙批改,从而来完善自己的思路模板。

如果你身边有同样考汉语言文学的朋友,可以考虑围绕同一文本进行交流讨论,听听对方的写作想法,这种实时的互动一方面可以帮助你开拓思路,一方面也是锻炼你的思维敏捷性。这是我在和研友一起复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个人的思路有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交流也就等于帮助你掌握多一套思路。

最后再提一点关于复试的想法吧,初试是以课本和老师为中心,复试就是以你自己为中心,以你的自我介绍去准备问题的回答。复试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参考书目,老师的提问也很随意和发散,所以初试基础打牢固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复试就是一个展示的机会,向老师展示你的应变、你的表达、你的知识储备,不要害怕,你就是你自己呀,带领老师去认识特别的你吧。

四川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分享?

现在距离考研已经有三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准备复试,休息之余,还是打算写一个经验贴给大家做参考。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个情况吧

本科双非,本专业是汉语国际教育(以下简称汉硕),考四川大学的汉硕。

因为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出于对专业的熟悉和喜爱以及对跨专业难度的担忧,所以考研一开始就定下了考本专业。在择校方面,我大致从考研当年2月份开始看学校,考虑的因素有地域、社会认可度、招生情况等三个大方面。首先,地域。考虑到以后我还是会在四川工作、生活,为了以后得到更为丰富的工作信息资源等,一开始择校看得便是四川的学校。其次,社会认可度。我想要考一个本专业社会认可度较高的学校,挑选之后,将学校范围定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第三,招生情况。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招生人数较多且每年的招生情况比较稳定,没有突然减少的情况。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由于刚刚设置本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较少,不超过10个。(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这两所院校报考人数较其他学校较少,分数线一般还是国家线,但是实际难度并不低,2022年西交统考招生分数均在390以上,需要仔细考虑)考虑到西财和西交是财经和理工学校,且第一批毕业生发展情况还没有定数,所以最后将目标定在了川大和川师上。出于考研就是要挑战自己,努力向上冲的想法,最后将目标院校定为四川大学。

川大的汉硕专业在全国排名前十,因此每年报考人数也是逐年升高。(21考研很有可能破千)但是川大每年录取人数基本不变,保持在一百人左右。而且汉硕专业还有一个特点是跨考的特别多,不想考数学的来跨考汉硕、不想画图的来跨考汉硕等等,因此竞争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川大汉硕近六年的录取分数线

年份 总分 公共课 专业课

2019 350 58 87

2018 330 45 68

2017 345 55 83

2016 355 60 90

2015 325 55 83

2014 320 52 78

分数忽高忽低的原因是试卷的难易程度,2018年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试卷都相对来说比较难,所以单科划线也比较低,总分自然就低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学校开始招收大量的推免生,川大同样如此,推免生占的名额多了,因为总体招生基本上是100左右,因此统考生就会少招一些,分数自然就上去了。今年就我所了解到的考川大汉硕的,今年川大的初试分不会低于365,高分段的很多,基本芦没上都是370+380+,甚至还有三个400+的(这个是实锤了的,膜拜大佬),所以考川大的汉硕是越来越难了。(不是在劝退大家,只是希望大家能知道这个情况)

复习安排

政治:

我的政治是从暑假才开始准备的,前期一点儿没看,暑假跟着徐涛开始学习,做了很多笔记,

结果到后期完全没时间看,所以笔记这个东西在精不在多,我当时就是傻乎乎的把所有笔记都抄了一陪隐纳遍,讲义上写满了字,很有成就感,但是没有卵用。所以听课,划重点,后期刷题才最重要。到了九月份开学了,我开始慢慢刷1000题,真的刷的太慢了,导致我最后一千题只过了一遍。 所以携早大家一定切记要提早做准备,按计划完成自己给自己定的刷题量,不要感觉时间还多,就慢慢刷,其实真的算下来,时间真的过得很快。我到后期冲刺阶段的时候一千题还没过完一遍,心里就很慌,而且正确率也很低,更是没底,希望大家能汲取教训。不过后期我的心态调整过来了,在冲刺阶段狂背肖四肖八,刷各个老师出的预测卷,蒋中挺老师、徐涛老师、腿姐等等,他们的预测卷我都有刷(只刷选择题),所以最后政治也没拖后腿。

英语:汉硕考的是英语一,而且英语划线向来很高,所以英语大家一定要好好准备好好复习。我从18年12月份开始准备的考研的时候就开始背单词,因为我英语成绩不好,很担心英语会拖我后腿,所以在英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最开始我是跟朱伟的视频记单词,我刷了几节课之后果断放弃,对我个人来说,这样背单词效率太低,而且浪费时间。(这个因人而异,只是我不适合这种背单词的方式,有的人就很适合,所以这个得多去尝试多了解才会知道最适合自己的是什么学习方式),后来过年在家,我买了道长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

我当然不是十天就真的搞定了,我经常是背到第五天,第六天就不行了(所以大家在备考期间心态崩了是很正常的事情,崩完之后重新继续就行,只要不放弃,一起都还来得及),在经历好几个“十天”之后,我终于是背完了那本书上的单词,或多或少是有些用处吧,因为我准备的时间早,所以这么一折腾下来,我也才刚到三月份开学时间。回学校之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

很多人觉得真题很重要,不要那么早做。我希望大家清楚,英语真题和专业课真题是很重要,但是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不一样的。像英语真题,因为量很多,所以我最开始做的时候是把近三年的留下,打算等十月份再精研它,其他的就采用倒叙的方法做。每套试卷我都会花大概一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去钻研,把阅读当中的不会的词汇都查出来,然后用道长推荐的背单词方法去背,多背几年的真题单词,你就会发现卷子上的大部分单词你都已经掌握了,虽然可能不会写,但是会认就行,写作的单词后期再背也完全够用。近五年的英语真题的阅读,我每句话都有分析它们的结构成分及单词在那句话中的意思。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不是说你做完就完事儿了,还要花时间去巩固复习,所以英语真题不早点儿开始动手去做这些东西,才真的是叫浪费。关于作文,我到了十一月份就开始每周写一篇,然后拿去批改网上批改,找出自己的语法问题,然后背诵修改好的作文(这样做是熟悉自己写的句子,到考场上才有话可写)。

专业课:

354 汉语基础:参考书目:《现代汉语》 (黄国荣老师和廖旭东老师版本 简称黄廖版本)

《现代汉语》 (杨文全老师版本 川大指定书目)

《古代汉语》 (一二册 王力老师版本)

不论是杨本还是黄廖本,《现代汉语》都非常重要,虽然书名一样,但是书里面的有些内容和观点是不一样的,大家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要以黄廖版本为基础,打好底子,然后再看杨本。因为本科不太好,所以我对黄廖版本的现汉掌握的也不够,正好那个时候有看到川大的一个机构有我们这个专业课的课程,我就跟着他们学,可以说是把我从现汉的火海中解救出来了!之前一直考黄廖版本比较多,但是看近几年的一个出题趋势,考的杨本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了,而且考的很偏很细,今年还考了杨本绪论里面的一个很小的知识点(专业一的填空分值是两分一道,错一个就很肉疼),所以不管是黄廖版本还是杨本,大家都要认真的去准备和复习。古汉的内容考的分值基本上都是在20—50分,不多也不少,它考的很多内容大多数都在每章的通论里面,(很多,所以也需要划重点),但是古汉的复现率也有点儿高,所以大家在做真题时,一定要把真题上出现过的古汉的知识点和内容读懂掌握。对现汉和古汉的学习和掌握基本上是贯穿了整个复习期间,但是现汉更多的不是去背诵,而是去理解掌握,现汉每章后面的习题也要去做一下,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那章的内容。现汉必须要过三轮以上,古汉尽量两轮以上。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参考书目:《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刘询老师版本)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老师版本)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老师版本)

《外国文化史》 (孟昭毅老师版本)

等等

专业二的考点很散,想拿高分不容易,它的填空和选择考察的更多的是考生的一个知识的积累量。引论是最无聊最枯燥的一本书了,要是不知道重点,就会感觉一本书都是重点,我听了学长的课,把引论中的重点勾画出来,学起来也有侧重点,也没那么累了。到了后期,我直接把引论撕成一章一章的,按计划背诵,到后期基本上就是每周复习背一章,引论我基本上背了八九遍以上。要略那本书,看着内容好像挺有趣的,但是知识点特别散,根本无重点可言,但是又不能不看,所以我一般是在每天晚上看一章,当时放松放松(外国文化史同样的使用方式)。跨文化那本书等到后期和案例分析配套使用。

关于专业课的真题的使用,最好是在暑假再慢慢开始,那个时候专业课书目已经过了一到两轮了,大概的考点和重难点也清楚了,从2010年开始做,每周做一篇,精研,留最新两套来,九月和十月做完第一轮真题,加强对专业一和专业二的背诵及知识点的掌握。在十一月再做一遍真题,包括最新两年的,因为我是跟班走的,十二月的时候也给我出了两套模拟卷,最后进行查漏补缺,几轮下来也差不多了。

复试经验分享

川大汉硕2022年复试线是365,一共95人进复试,最终录取60人。

川大汉硕,初试占比70%,复试占比30%

复试参考书是《语言学概论》刘颖和《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是作为补充的。两本结合着看更好。

准备复试时,不要把现汉和引论丢掉了,这两本书的知识还会考!

复试分为英语复试和专业课复试两个。两个是分开复试的,所以有两场。

英语复试为5分钟,占复试总成绩的10%;专业课复试为20-25分钟,占复试总成绩的90%。

英语复试环节:自我介绍+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专业课复试环节:自我介绍(做PPT)+抽题+回答抽的题+老师多次提问+学生多次回答。

复试的难度不大,认真准备了复试,一般都可以回答出大多数问题。

专业课复试,每个人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老师会根据你的自我介绍,给你提你的专属问题,但有和我们专业课相关,命题没有一个准确的偏向,因为老师是想到什么问什么。

复试就是把专业课复习好,然后想一想这个专业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怎么用。

最后,如果学弟学妹想要报考川大汉硕,那就一直努力,不要放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备考过程中,你的身边一定会有同学隔三差五就要换学校,有同学可能考研准备到一半就闹着要去工作了。你能做的就是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少受外界的干扰。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全力以赴。不要担心考不上,不要提前焦虑。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一定会上岸的。

我在备考期间完全放弃对身材的管理,每天三顿都有好好吃,保持健康,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会更高效。我一直以为我这样天天吃那么多会长胖,实际上并没有,因为你有在用脑,基本上每天到了饭点就会饿了,学习真的也很累人,如果你在考研期间还想着减肥,特别是像我们这个专业要背的东西还这么多,那你到后期完完全全是吃不消的。所以美丽什么的,考上研之后自然会拥有的!

希望看到这儿的小可爱们能有所收获,加油学习,能在初试中考出390+的好成绩!

加油加油!!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川考研古代汉语专业学校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成人高考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四川考研古代汉语专业学校 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经验分享?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