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学历无忧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邮编为250200,该校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8678号,是一所由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山东省教育厅共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二、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前身是1960年创建的山东省广播学校,1982年更名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2008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建立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学院隶属于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省教育厅共管,是省内唯一一所广播影视及大众传媒类国有公办普通高校。2014年10月,山东省出版技工学校并入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学院现有章丘校区、燕子山校区和文东校区。燕子山校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燕子山西路,文东校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章丘校区作为主校区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大学城,2008年建成使用,占地面积共计一千余亩,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校园环境优雅,人文氛围浓郁,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新生报到率超过90%,全日制在校生规模6000人以上。毕业生分布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省市县广播影视机构、动漫创意机构、网络与新媒体等相关单位,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
学院设有播音主持系、影视制作系、新闻传播系、信息工程系、动画系、艺术设计系六个教学单位和实训中心、图书馆两个教辅单位。设有播音与主持、影视节目制作、影视编导、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影视动画、影视灯光、录音技术与艺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等23个专业,涵盖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的传播、制作、艺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以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群、新闻传播专业群、广播电视技术专业群为骨干的“三足鼎立式”专业群建设格局。学院已拥有播音与主持、摄影摄像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3个省级特色专业和广播电视网络技术、播音与主持2个省级教学团队,9门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主持与播音专业和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被国家财政部、教育部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是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山东广电培训中心,设有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职业技能鉴定所、山东省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广播影视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广播影视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并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展了11个专业的本科现代远程教育、3个专业的专升本函授教育、4个专业的自学考试(独立本科)网络助学教育,同步以山东广电培训中心为平台面向社会提供艺术类考前辅导和在职人员技能培训等服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专任教师175人,其中教授4人,其他系列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以上职称69人,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65人,专业带头人21名,聘请了高水平客座教授3名,兼职教师20名,引进高水平传媒行业大师组建六个“大师工作室”,并建有十多个校内教师工作室。“双师型”教师在专任专业课教师的占比达38%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专业课教师均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学院建有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符合省级广电媒体标准的综合实训中心,包括可满足直播要求的600平方米高清演播室、200平方米标清演播室、100平方米虚拟演播室,并设立了数字视频非线性编辑工作站机房、苹果后期包装机房、三维动画实验室、摄影棚等实验实训场地达60多个。学院图书馆各类图书音像资料80余万册(件)。
学院建有先进的校园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和以国家有线电视网为依托的交互式远程教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搭建了主干宽带1000兆、拥有3500多个信息点的校园“数据资源共享云平台”,实现了校区间有线无线全覆盖,校区间的网络账号、校园一卡通账号、宿舍电控账号、校内教务、网站、资产等各项系数据无差别通用。在线教育平台和质量监控平合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应用环境,为教师参与混合教学法改革以及教学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手段。
学院坚持“依托传媒,服务传媒”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在办学模式上突出“校媒融合”办学特色,按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适应全媒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内搭建包括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记者站、新媒体、实训中心在内的“六位一体”全真型全媒体校园教学平台,以项目为纽带,全面实施“不同专业、不同能力阶段、校内校外”相融通的"融通立交”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全面参与影视领域各类型各题材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拍摄等环节,熟练掌握各类实践教学项目的操作流程,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提供有力保障。
学院实行开放办学,联手行业合作构建学生专业实践和就业的平台培养传媒应用型人才。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广电网络中心及各地市电视台、影视中心等100多家传媒行业企业建立了校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前台后院”式的教学与实践无缝衔接。校内建立了包含“创业园”、“孵化园”的创业学院,近30家示范企业、大学生实体及模拟企业项目入驻,满足学生观摩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教师顶岗锻炼及校企合作进行项目开发等需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学生”到“媒体人”的身份转换。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组织的“山东教育总评榜”活动中,学院荣获“最具专业特色院校”和“就业前景十佳院校”。
学院以“唯真尚能”为校训,倡导“务实、严谨、灵动、和谐”的校风,“心致诚、业致精”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的学风,坚持立德树人,以践行为重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构建以“思想品德、知识体系、综合素质、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在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中持续进行了以“走进班级、走进学生宿舍、走进贫困生”的“三进”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一坛(青年学生成长论坛)一团(校园学生社团)一课堂(国学院第二课堂)”育人工程和“一系(教学系)一品(品牌文化)一特色(专业特色)”的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形成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灵魂、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内核、以职业核心能力教育为基础、以特色活动教育为载体的“四足鼎立”特色素质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德业兼修、全面发展,打造了山传德育品牌。学院先后获得“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等称号。
学院以服务社会为使命,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术影响力持续上升。2015年学院成功中标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关于完善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实现了承接省级重大课题研究的突破。截至2016年底,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0余项,组织完成了18个专业67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受教育厅委托,牵头进行全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工作。学院先后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学院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走“强化内涵、彰显特色、发挥优势、提升质量”的发展之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山东省和国家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是专科。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省教育厅共管。是省内唯一一所广播影视及大众传媒类普通高校,国有公办。
目前,学院共5个系23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传媒艺术制作和传媒数字技术两大专业群,专业设置涵盖齐全,专业结构特色鲜明,其中,主持与播音专业和摄影摄像专业被评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
学院还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开展了11个专业的本科现代远程教育、3个专业的专升本函授教育、四个专业的自学考试(独立本科)网络助学教育,并以山东广电培训中心为平台面向社会提供艺术类考前辅导和在职人员技能培训等服务,始终活跃在传媒人才培养及文化传媒产业建设发展的第一线。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广播学校,始建于1960年9月,当年共招生100名。1962年经济调整时期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停办,改为干部培训班。1982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并于当年9月正式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恢复办学后,为适应山东省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人才短缺的实际需求,学校临时借用省电台东郊发射台的几十间平房,因陋就简,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于1982年9月,招收了广播电视发送专业新生60名,开始了它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1987年,我校迁址位于济南东郊燕子山西侧校区,初步完善了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学校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餐厅,配备了学生图书室和阅览室,能满足15个常年在校班近800人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
专业设置不断改善,办学层次走向多元化。建校初期,由于条件所限,学校只有“广播电视发送”一个专业,1986年改为“广播电视技术专业”,远不能满足满足全省广播电视事业多方面人才的需求。1984年学校又增设“广播电视新闻编采专业”,1992年又增设“广播电视播音专业”,1997年增设“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和“有线电视工程技术”专业,这期间,1987年根据国家对中专招生的要求,于1987年秋季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俗称小中专)与高中中专(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同时招生。高中中专于2000年停止招生,学校完全招收初中中专生。
在办好普通中专的同时,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开办了多层次、不同规模的成人教育,1988年和1991年先后招收了广播电视技术专业学制一年的成人中专班,主要面向基层广播电视局(站)的业务骨干,脱产学习。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自2001年开始,学校与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联合办学,招收高职(专科)层次的学生,学制3年,主要专业有网络信息技术,电视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影视广告等。所招学生在我校学习一年,从第二学年起转至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就读。学生毕业后颁发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毕业文凭。自2001年—2007年,先后招收的学生共计733人。通过这种办学形式,使学校逐步摸索出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点、规律。
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又是山东省广播电视系统培训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函授站,承担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在职人员培训两项任务。
成人教育(函授、远程教育)发展不断壮大,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专业层次不断拓宽。北京广播学院山东函授站于1988年在我校建站,并于当年招生。十几年来,函授站加强管理,认真组织教育,聘请名家教授授课,保证教学质量,自1992年以来在北广组织的对全国相应的函授站每两年一次的评估中,历次被评为先进函授站。在济南教育局对驻地高校函授站的评估中也历次被评为优秀函授站。为保证教育质量,学校聘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或行业内专 家授课,北京广播学院也派教师来校为学生授课。学生毕业后颁发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证书。成人教育专业也由单一的新闻采编专业,增加了播音主持、电视编导、广告学、广播电视工程等专业。2004年2月,北京广播学院山东函授站改为北京广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山东分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山东分院。
2001年,原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在我校设定工作站。山东省广电局、学校拨专款建立多媒体教室和微机房,配备教学设备。微机室100M接入因特网,2M光纤专线接入中国传媒大学校园网,同时建了视频会议系统一套,对多媒体教室也进行了改造。同年就招收专升本新闻学(电视节目编辑方向)、广告学、通信工程三个专业成人学员共计209人。这些学生采取网上选课,利用光盘课件和文字教材学习,定期上网与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交流学习情况,进行课外辅导或上网点播视频辅导,下载助学资料,进行网上学习。第年集中2—3次到工作站参加统一组织的考试。学员毕业颁发中国传媒大学相应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山东省广播电视系统培训中心成立于1993年,隶属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是我省广播电视系统唯一的培训基地,与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合署办公。
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借助学校的办学力量,充分利用我省广播电视系统的雄厚资源,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一是举办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培训班。截止2005年底,共举办了二十六期,全省广播电视系统有1700多位播音员、主持人先后参加。二是开办非线性编辑培训班和电视摄像艺术与技术培训班。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对各县市区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进行培训。三是举办县市区局长培训班。对基层广电局长进行政策、业务等各方面的培训。四是数字电视与机顶盒业务培训班和有线电视技术培训班,对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同时,培训中心还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远程教育中心协作,利用卫星电视开展不脱产的培训。自1993年起,陆续开展了卫星地面值机员培训(1993-1994)、新闻从业人员岗位培训(1997-1998)、数字化技术培训(1999)、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培训(2000)、广播电视管理干部培训(2001)、中波台值机员培训(2002)、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2003、2004、2005、2006),全省共有二万一千多人参加,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广播电视队伍的素质建设。
1997年,培训中心成立了山东省广播影视系统普通话测试站,负责全省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测试2500多人次。2001年,经劳动部批准,培训中心成立了广播影视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我省广播影视系统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2003年,培训中心组织了全省广播影视系统新闻采编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和播音员、主持人上岗资格考试,全省广播影视系统6000多人参加。
除此之外,培训中心还积极与相关大学合作,针对在校高中学生的艺术类(播音主持、电视编导)高考专业测试考前辅导班等。自2000年以来,为各大高校输送学生近千名。山东省广播电视系统培训中心已成为我省具有广播电视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培训机构。
2002年9月,时值职业教育向高职大专层次发展的快速时期,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为适应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需要,提高办学层次,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优化办学条件,加快全省广播电视高、中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步伐,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山东广播电视系统培训中心于2003年1月向省广电局党组提出了建设高职学院的设想,省广电局于2004年3月向省教育厅提出了筹建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的申请,2004年11月,省教育厅鲁教计字[2004]28号《关于同意筹建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的复函》同意由省广电局筹建“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2005年4月,省发改委鲁计社会[2005]268号《关于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筹建)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对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筹建)新校区建设项目预以立项。在积极争取新校区项目立项之前,学校经过反复考察、比较,确定将新校区地址确定在章丘大学城。在省广电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新校区于2005年9月28日开工建设。
2007年3月省政府在专门研究我校发展的省长办公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同志提出,为适应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应将“山东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改为“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同年6月,时任山东省副省长黄胜在我局报送的学院建设书面汇报材料上作出批示,也建议将学院名称定为“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省传媒职业学院位于济南市经十东路章丘大学城,占地面积950余亩。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期进行建设。截止2009年4月底,己完成教学楼三栋27498平方米,食堂13089平方米,综合楼6304平方米,学生宿舍五栋28208平方米,共计75000平方米的施工和装饰任务。并全部通过验收交付使用。新校区标志性建筑2.3万平方米的图书行政楼主体结构封顶并进入装饰阶段;校园道路3.2公里铺设完毕,一期工程所属管网施工完毕;9800平方米的演播中心大楼、体育场将于7月底交付使用,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已交付使用;按照计划,总计10.8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将于2009年7月底全部完工。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自筹建以来,得到省广电局领导高度重视,列为省广播电视局三大重点工程之一,省局领导多次到新校区建设工地调研,在建设资金、土地征用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学院的建院评估准备工作中多方协调省政府有关部门,使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顺利通过建院评估。
2008年1月25日,山东省高校设置委员会对山东传媒职业学校的建立进行了评审,到会专家、领导以高分通过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的建设评估。
2008年2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字[2008]48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明确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省教育厅与省广播电视厅共管,以省广播电视厅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8年4月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获教育部备案,2008年首批招生专业为5个,2008年9月学校招收第一批专科生789人。
2012年12000平方米的演播中心大楼,建成并装修完毕投入使用。
全院教职工在局领导的关怀下,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为建设一流的传媒高校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为大家带来的山东传媒职业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编导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