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文言文赏析《谏逐客书》(有关山东省专升本历史专业的问题!!)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山东专升本-文言文赏析《谏逐客书》(有关山东省专升本历史专业的问题!!)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山东专升本-文言文赏析《谏逐客书》
- 2、有关2011年山东省专升本历史专业的问题!!
- 3、成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讲解:《谏逐客书》

山东专升本-文言文赏析《谏逐客书》
创作背景: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韩国派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意图通过建设水利工程耗费秦国人力,进而实施“疲秦计划”。秦王嬴政在发现这一阴谋后,基于宗室大臣的建议,认为客卿大多有游间之意,遂下令驱逐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虽心怀惶恐,但临行前主动上书劝说秦王不应逐客,写下流传千古的《谏逐客书》。
我听说官吏在讨论驱逐客卿一事,私下里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寻求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招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五位贤人并非秦人,但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最终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新法,移风易俗,国力富强,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秦惠王采用张仪之计,攻下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席卷九夷,控制鄢、郢,东据成皋,割取肥田沃土,使六国合纵瓦解,六国朝秦。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加强王室,蚕食诸侯,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何负于秦哉!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失去丰厚的实力,让秦国失去强大的名声。
现今陛下得到昆山之玉,拥有随、和之宝,垂有明月之珠,佩戴太阿之剑,乘坐纤离之马,树立翠凤之旗,陈设灵鼍之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本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生产的东西才可使用,那么夜光之璧就不会装饰朝廷,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之女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而骏良駃騠也不会充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人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功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大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他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侍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而愿意忠于秦的却很多。如今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减少百姓以充实仇敌,内部自己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树敌,求得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有关2011年山东省专升本历史专业的问题!!
2011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指导思想
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二、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①具备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②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③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及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使用方法;④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对于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三、内容范围
⒈ 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⒉ 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
Windows XP的版本、特性、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XP的启动与关机;Windows XP的桌面、开始菜单、快捷按钮和快捷方式;鼠标的基本操作,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剪贴板的使用;窗口的组成、对话框和控件的使用;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
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
⒊ 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字处理软件的发展;Word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和退出。
Word 2003窗口的组成;文档的建立、打开和保存;录入和编辑操作;查找和替换操作;操作的撤消与恢复;文档的查看方式。
字体格式、段落格式的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利用边框和底纹美化文档;制表符和制表位;分节、分页和分栏;样式和模板的使用;版式设置;建立和使用自动图文集;用“修订”和“批注”对文档进行批阅。
Word 2003表格的创建和编辑;表格的格式化;表格中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文字与表格的转换;表格的排版技巧。
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插入艺术字;绘制图形;文本框、数学公式、图表的插入和编辑。
页面设置和打印;邮件合并功能;索引和目录;域的概念及使用。
⒋ 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Excel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Excel 2003窗口的组成;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念及各自的关系。
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工作表的插入、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和隐藏等基本操作,行、列的锁定和隐藏;单元格区域的选择;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编辑及数据填充功能的使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查找与替换。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边框的设置。
建立Excel 2003数据库的数据清单,记录单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与编辑;页面设置,使用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
Word 2003与Excel 2003的协同操作。
5.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PowerPoint 2003的主要功能、启动与退出,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
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等对象数据的使用;模板、母板、背景与配色方案的选用。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超链接和动作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播放和打印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打包和发布。
6.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Access 2003数据库的组件。
7. 计算机网络、Internet初步知识、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物理与逻辑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本地连接的设置与网络配置的检查;网上邻居的使用,文件共享;
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Internet提供的服务;IP地址、域名、Internet 地址的分配与管理,URL;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CHINANET、CERNET、CSTNET和CHINAGBNET;WWW与IE浏览器、信息的保存以及搜索引擎的概念及使用;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下载,FTP;
HTML文件的构成及基本结构,常用的HTML标记及语法。FrontPage2003的启动与退出,网页与网站的概念,站点的建立及网页的编辑,对象的插入,超链接的建立,网页的布局,表单页面的建立,网页的发布。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网络基本道德,防火墙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犯罪的概念、特点、手段、危害,黑客的概念及其行为特征。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分类、危害、防治,软件知识产权的有关常识。
四、题型
题型 分值
单项选择题50题 50分
多项选择题20题 20分
判断题20题 10分
填空题20题 20分
五、参考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第六版、第七版)
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指导与上机实验(第六版、第七版)
附件9:
2011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
大学语文(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总要求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
(二)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包括语言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六部分。其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侧重于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考核,要求考生能解释文言文中常用实词的意义,特别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掌握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等);文言虚词考核,要求考生能辩识“之、其、者、所、以、于、而、乃、则、焉”等常见的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文言句式考核,要求考生能够分辨和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
(二)作家作品知识
作家作品知识侧重于考核作者的姓名、生活年代、生平事迹、思想主张、文学流派、主要成就、历史地位和影响等方面内容。
(三)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侧重于议论文、记叙文、诗歌、小说和戏剧的文体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四)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侧重于立意与选材、构思与布局、文体与表述、语言与风格、修改与文风等方面内容。
(五)作品阅读分析
作品阅读分析侧重于以下方面的内容:每篇课文的作者和文体类别;课文的主题或主旨、思想意义;课文的主要表现手法、写作特色;课文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象征、设问、反诘、反语、层递等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课文中常见的各类表现手法,如对比、铺垫、侧面烘托、夹叙夹议、语义双关、托物言志等手法的特点和作用;课文中引用典故、诗文等的解释或出处;课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或表达作用等。
(六)作文
作文主要是考核应考者的写作能力,也是对应考者知识阅历、思想修养、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的综合检验。
作文考核的重点是议论文、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作文考核的基本要求是: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语言通顺,表达准确,标点恰当,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三、考试题型
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词语解释题、填空题、文言短句翻译题、简答题、简析题、作文题。
阅读篇目可参考现行使用教材的课文。
记叙文单元:
1.《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2.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3.《管晏列传》(《史记》)
4.《苏武传》(《汉书》)
5.《又是一年芳草绿》(老舍)
6.《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7.《怀念萧珊》(巴金)
8.《洞庭一角》(余秋雨)
9.《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议论文单元:
10. 先秦诸子语录(《论语》等)
11.《谏逐客书》(李斯)
12.《驳<复仇议>》(柳宗元)
13. 《留侯论》(苏轼)
14.《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
15.《文学的趣味》(朱光潜)
16.《失败了以后》(林语堂)
17.《论言谈》(培根)
诗歌单元:
18.《采薇》(《诗经》)
19.《渔夫》(屈原)
20.《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1.《蜀道难》(李白)
22. 《长恨歌》(白居易)
23.《醉花阴》(李清照)
24.《天狗》(郭沫若)
25.《雨巷》(戴望舒)
26.《光的赞歌》(艾青)
27.《西风颂》(雪莱)
小说戏剧单元:
28.《游园(选)》(汤显祖)
29.《席方平》(蒲松龄)
30.《伤逝》(鲁迅)
31.《围城(选)》(钱钟书)
32.《春之声》(王蒙)
33.《老人与海(选)》(海明威)
34.《赫克托耳之死(选)》(荷马)
35.《哈姆雷特(选)》(莎士比亚)
附件10:
2011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
高等数学(公共课)考试要求
总要求:考生应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一)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法,分段函数。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简单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
(3)了解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象。
(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二)极限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x→-∞)时函数的极限。
(4)掌握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
(5)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
(6)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三)连续
(1)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掌握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3)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导数与微分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
(4)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6)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
(二)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意义。
(2)熟练掌握洛必达法则求“0/0”、“∞/ ∞”、“0•∞”、“∞-∞”、“1∞”、“00”和“∞0”型未定式的极限方法。
(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的方法,并且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6)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不定积分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二)定积分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了解可积的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
(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6)理解无穷区间广义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7)掌握直角坐标系下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四、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一)向量代数
(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会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2)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方法。
(3)掌握二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
(二)平面与直线
(1)会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会判定两平面的垂直、平行。
(2)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3)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会求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
(4)会判定直线与平面间的关系(垂直、平行、直线在平面上)。
五、多元函数微积分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二元函数的极值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作要求)。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
(2)理解偏导数、全微分概念,知道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3)掌握二元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计算方法。
(4)掌握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
(5)会求二元函数的全微分。
(6)掌握由方程F(x,y,z)=0所确定的隐函数z=z(x,y)的一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
(7)会求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
(二)二重积分
(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2)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
六、无穷级数
(一)数项级数
(1)理解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
(2)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数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
(3)掌握几何级数、调和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
(4)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使用莱布尼茨判别法。
(二)幂级数
(1)了解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收敛区间。
(2)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差、逐项求导与逐项积分)。
(3)掌握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不要求讨论端点)的方法。
七、常微分方程
(一)一阶微分方程
(1)理解微分方程的定义,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
(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的解法。
(3)掌握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二)二阶线性微分方程
(1)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2)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教程你自己到书店里买专升本历史复习资料就行了,建议你早点考,现在专升本的名额每年都在减少,据说几年后就会取消专升本,就像今年,好的二本学校都不招生了,就剩枣庄学院之类学院和三本学校招生,你要是打算考就尽快吧,别忘了给分呀
成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讲解:《谏逐客书》
2017年成考专升本语文课文讲解:《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
《作家作品》
李斯,战国时楚国人;对于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重要作用;
其散文长于说理,富有文采。
《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
“书”这里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重点)
《主旨》
要认真阅读课文后面的注释1,理解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重点)
本文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而成就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列举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该重物轻人,并从理论上面说明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而指出逐客是不利于秦国事业发展的,逐客是错误的。
《疑难词句》
1、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窃:私下;过:错误)
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以:因此;殷盛:富足;乐用:乐于为国效力)
3、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获:俘获;举:攻取;治强:富强)
4、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散:使——散;从:合纵;西面:面向西;施;延续)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向使:当初假使;却:拒绝;内:纳)
6、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跨:统一;制:制服)
7、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让:排斥;择:选择;就:动词,成就;却:推却;明:光大)
8、却宾客以业诸侯。(业:动词,使——建功立业)
9、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来:使——来)
10、强公室,杜私们。(杜:杜绝)
《全文翻译》
我听说官吏们商议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从前秦缪(穆)公征招贤能之士,从西方西戎那里招来了由余,从东方楚国宛地选用百里奚为相,从宋国接来了上大夫蹇叔,任用来自晋国的丕豹为大将,公孙支为大夫。这五位贤人,并不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但秦缪公任用他们,吞并了二十个国家,在西方称霸。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办法,移风易俗,百姓得以财富增多,国家得以富庶强大,百姓乐于为国家服务,诸侯亲近并服从(秦国),俘获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扩大了千里国土,国家至今安定富强。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把黄河、伊水、洛水一带的土地收归己有,向西吞并了巴和蜀,向北占有了上郡,向南攻取了汉中,!收服了少数民族,控制了鄂地和郢都j伺东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割据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东方六国的合纵,使它们面向西方臣服秦国,功绩延续到今天。秦昭王得到了范雎,废除了穰侯魏冉的帅印,放逐了同母弟华阳君,巩固了王室,杜绝了豪门权贵的专权,逐渐吞灭诸侯,使秦国完成称帝的大业。这四位国君,都凭借的是客卿之功。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如从前四位君主拒绝这些宾客而不接纳,疏远不使用他们j这样就使秦国得不到富强的结果,秦国也就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罗致昆仑山的美玉,拥有了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悬挂着夜明珠,佩带着太阿剑,骑上千里马,竖立翠凤彩旗,设置灵鼍大鼓。这几件宝物,没有一件是秦国出产的,可是陛下却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允许存在的话,那么,夜光璧就不会用来装饰朝廷;象牙做的器具就不会成为您赏玩喜好之物;郑、卫两国的美女就不会充满您的后宫;千里骏马就不会充盈在您的马棚;江南的'金、锡就不会作为您的器皿;巴蜀地区的颜料就不会用来彩绘您的朝廷;用来装饰后宫,充满堂下,心情愉快的让您赏心悦目的美女,如果一定是秦国土生土长的才可以容纳的话,那么镶着宛珠的簪(的美女,嵌着珠玑的耳环(的美女),穿着东阿丝绸(的美女),织锦绣花装饰(的美女),就不会来到您的面前;并且随着世俗的变化,打扮得更加时髦风雅、美丽苗条的赵国女子就更不会陪伴在您的身边了。那些敲击瓦罐,弹竹筝,拍大腿高唱呼呜呜来使耳朵痛快的声音,是秦国真正的音乐,而《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这样的乐曲,都是别国的音乐。如今丢开那敲打瓦制的乐器而去欣赏《郑》、《卫》的音乐,放弃弹筝而采用《韶虞》二《武象》等古典乐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只是为了眼前的舒服痛快,适于观赏罢了。现在选择人才
以上就是山东专升本-文言文赏析《谏逐客书》(有关山东省专升本历史专业的问题!!)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学历无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