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升本> 专升本

“爱伴孩子共同成长”好老师幼教研究中心顺利开展第二期周末实践课

第二期实践课 | 多彩活动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5月27日,好老师幼教研究中心第二期课程实践活动在总校幼教办公室顺利开展。活动主要围绕美术、蒙氏、科学、体育四个主题展开。
 
闫荣霞老师主教的美术课程——画“妈妈”测认知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闫老师表示:”如果教师的授课,或者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的工作是幼儿认知输入的话,那么绘画和语言则是幼儿认知与思维显性化、输出的过程。绘画不仅仅是对幼儿艺术的培养,更是我们判断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依据。所以家长们平时可以为幼儿准备一个涂鸦墙,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认知与情感,但不要以“像不像”来评判幼儿的画,或者越俎代庖的替幼儿绘画。家长要做的就是准备好环境与材料,包括可以涂鸦的地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以及画笔工具。另外,家长还要鼓励幼儿绘画,不打断幼儿绘画,绘画完成后加以引导,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帮助家长了解幼儿,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闫老师还给出了“各年龄阶段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对照表”,家长可以根据对照表来判断孩子的认知发展进程,并根据对照表调整孩子的教育内容。
 
各年龄阶段幼儿绘画发展特点对照
 
年龄 绘画发展特点
1岁 杂乱线,单一线,手眼控制不了;比较让孩子进行手臂运动,和让孩子利用手臂画出一条线,后者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1岁半 连续画圆,一圈一圈的画圆;
2岁 封闭画圈,想象说明
备注:3岁以前,都是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是天然的,无意识作画;
3岁 有目的画,画得更自如:画人(自我意识发展):画的人只有眼睛和嘴巴,还意识不到其他器官的存在;眼与认知的发展所致;
4岁 都欧式人像,不符事实,局部夸张;画出的人像是一个头(头上有耳朵,眼睛,嘴巴,鼻子)加两条腿;(看到的、意识到的才会,意识不到的,没有认知的不会画)
4岁半 有了区域划分,和空间遮挡:同一个时空里的东西,和不在同一个时空里的东西,都可能在一个画面上
5岁 空间概念基底浅,目录罗列,可以画一维二维平面,开始画地平线就是一个例子;
6岁 透视画法,感觉写实,车子里有了驾驶员,消防管(画他自己知道的:他的认知)
7岁、8岁 观察更仔细,认知进一步发展,表现形式就是画的细节更丰富了
9岁 写实和成人相同的方式观察
 
紧接着,由栗静老师、贾艳立老师、周晓燕老师分班主教的蒙氏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内容主要是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训练——抓珠子和加珠子。旨在锻炼孩子的5指“抓”的动作和三指、两指“捏”的动作。

栗老师在给大班孩子上完课后总结道:“在夹珠子的工作中,可能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讲,挑战难度不是很大,孩子们的主要重点是努力不让珠子掉落,工作完成速度也很快,只是不同孩子在进度上有所差别。但孩子们在动作的规范性和秩序性上还有所欠缺,比如拿筷子的动作,这几个孩子都不是很标准。当然,也是因为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上纯蒙氏的课程,对于规则性和秩序性的培养也不是一次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建议家长平时在家可以教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比如从哪里拿的东西用完了之后要整理好放回原位。”

同时,对于中班孩子的蒙氏活动课堂操作表现,贾老师也进行了总结:”中班孩子在用筷子夹珠子的时候,个别孩子拿筷子的姿势不是很标准,使用筷子不熟练,在别的小朋友完成工作后还没有完成。在夹的过程中,男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到要有一只手扶住碗这个细节,只有一个小姑娘观察仔细并且操作的很标准。睿睿在筷子使用上需要加强锻炼,几次尝试夹豆子失败,就有了挫败感,但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又恢复了信心,坚持做完了工作,后期需要加强三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周老师在给1-3岁亲子班上课时说道:“孩子第一次上亲子课,四处走动,不配合老师的指令,哭闹等都是很正常的,家长可以让孩子慢慢融入课堂氛围。孩子在课堂上不做动作,但家长要跟着老师做,给孩子起一个示范的作用。孩子不管在哪里上课,都不是上一次两次就能明显的提高多少技能,而是日积月累的。家长要把老师教给的知识点,比如亲子舞蹈、蒙氏课的动作练习拿回家经常给孩子演示,一方面延续课程的指导性,另一方面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
 
随后,由栗静老师、周晓燕老师分班主教的科学活动——接管道正式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宝宝班孩子首先认识了管道的颜色,直管和L型管;然后再连接起来;最后做通水试验。中大班孩子认识了生活中的各种管道,辨认了水管的直管、L型管,T型管,并将管道从水厂连接出来,接到三个小区,连接成功的做通水试验。孩子们两人一组,积极开动脑筋,商量协作,有的小组能够很快的完成水管连接并且通水;但有的小组孩子对T型管和L型管及直管的搭配不合理,所以连接好后没能顺利通水。周老师表示:”接管道活动是对孩子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方面能力的训练,没有成功完成通水试验的孩子,在后面的课程中就需要多涉及思考及动手能力的训练,以提升此方面的能力。”
 
最后,孩子们在做完了以上美术,蒙氏,科学课程之后,由栗静老师主教的体育活动——森林寻宝课程正式拉开帷幕。家长志愿者拉着迷彩棚,孩子们通过在棚下走、跑、爬来躲过棚里系着的”铃铛障碍”,跨过助教老师组成的“树枝障碍”,穿过层层关卡,到达终点找到宝藏。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在快乐愉悦的活动氛围中,第二期实践活动课程圆满结束。


“爱伴孩子共同成长”好老师幼教研究中心顺利开展第二期周末实践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