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
1,试论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拼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游牧民族迁徒多、定居少,他们没有办法和精力积累更多的固定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他们在骑马、养马和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l、他们常年迁徒,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地文化的吸收与共享,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官营和民营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场贸易。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不管是上层经典文化或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其核心特征就是农业文明。
2,试论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答: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水土资困和灌溉条件不尽一致。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各自地区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耕培水稻,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浇灌等。
3.试论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答: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如甘肃民间的“唱春官”民俗。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4,农业文化事象何以大都与岁时节令有关,试举例简述之?答: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地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农业文化事象大都与岁时节律有关。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并把此看成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例如,我国南北方各地在春分前后举行的开耕仪式打春牛,这一仪式在二十四节气确定之前就有了。先秦时由天子率公卿到郊外迎春,后来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从春种到秋收还有灌溉仪式、禳灾仪式。大灾之年向天抗争而举行驱虫仪式或祈雨仪式以向天要粮。秋季新谷登场后,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入冬有冬,藏仪式,感谢天地并祈祷来年丰收。其他以农业为本的文化形态也都对岁时变化十分敏感。
5,试述历代农书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答:(1)水土利用的统筹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农业经营不能违反自然规律。(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农作物的栽种不能孤立地看待,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诗人接物,如何处世,如何持家等都是农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3)“荒政”思想。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因为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故中央农政国策中应有“备荒、“救荒”部分。《农政全书》提出,官方应吸取民间生物学抗灾法。(4)人力胜天说。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
来的优良传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力足胜天等。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巧种实于,可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6.试论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农政思想其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孔子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这是一种明确酌农政言论。儒家一直把人口兴旺、农业发达当作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到唐代,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这一时期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天元占经》、《四时纂要》是此阶段较重要之文献。宋元明清时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优势。
7.试论我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答:我国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韧具雏形。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已进入高峰期。从传世和出土文物看,青铜器中有各种农具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具。到了汉代,青铜器制造衰退,丝织业获得发屈。汉代以后,西北边疆形成丝绸之路,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制陶业出现亦很早,灰陶与白陶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绢纹瓦,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时制砖技术成熟,发现了条砖,汉代出现圆像砖。制铁业在春秋时期已较普遍。其他手工行业在汉唐后迅速发展,诸如:制盐、制陶瓷、造纸、制茶。西汉出后从印度等地传人棉花栽种,随之棉纺业出现,明代以后江苏松江形成棉纺中心。晚清时我国棉布畅销欧洲。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向现代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8.试论我国日常文化的形式及特点?答: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公有制度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民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使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富有天道人伦色彩。这种生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有一定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更多地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建立的。这也使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
9.试论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答:我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是:(1)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足食”观,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国策,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2)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古诗写盘中之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是从来之不易角度讲的,与今日从爱惜自然资源有差别,但仍是强调不要浪费粮食。(3)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我国则利用饮食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所独有。如把无能者叫“酒囊饭袋”,饱食终日者叫“脑满肠肥”。人要成才应经受“饿其体肤”的锻炼等。儒家历来主张要回避各种享乐的诱惑,提倡节衣缩食。(4)食疗观。中国人很早就懂得饮食与养生之道。我国古代食谱大都强调节制饮食,古人把宴饮的节制当成礼节,视作严肃的社会规范。总之,食疗观是强调进食与人体之间的平衡,生理与文化间的平衡,勿过分。
10.试论中国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答:饮食行为,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管饮上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1)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一套程序:供奉食品、唱诵经词等。这种食品祭祀,先秦就有。它除用于祭祀外,还用于军事、政治、外交和人生仪礼,人生红、白事和寿诞等民间延续至今。(2)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代把上层阶级称为“食肉者”,把庶民百姓喻为“食荣者”,这反映了饮食的阶层性。(3)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等是中国人始统节日时品尝的特殊食品。节月食品能体现群体之间的分享、庆祝、纳吉、驱邪等行为,凝聚着多种乎民精神。节日饮食有各种讲究,行为上的讲究是强调合家团聚,并伴随首相应的祭招仪式。观念上的讲究是求吉利,如春节包饺子要多做,要剩下,这叫“留余头”,做菜有鸡有鱼,表示“吉庆有余”等等。(4)民间组织饮食。一种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如办庙会、过善会时的饮食。一种是带有民间习惯法功能的,如解决家庭、村落网的矛盾或商议什么事项等。侗族每年四月初八有本村妇女聚餐的“乌饭节”活动。(5)待客饮食。即以宴会友,这也有一套礼貌做法。(6)馈赠饮食。逢节日、喜庆日或访友会亲往往赠送食品以表达心意。以上饮食行为大都延续至今。11.答: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大都以家庭为单位,两三甚至四五代共同进餐。幼年代后期的大食堂制,较大地冲击了传统饮食文化。60年代后又恢复家庭单位饮食传统。80年代后核心家庭增多、两代共餐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倾向于快捷。逢年过节,各家大都回归传统饮食的习惯。
12.试论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服饰文化不可能是纯审美装饰性的,它虽然与本民族的自然性格有关,我国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其标志包括:(1)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2)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 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3)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4)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利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13.试述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答:和自然范围内服饰标志一样,它同样脱离不了本民族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其标志包括:(1)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子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蓉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2)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3)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丧礼表达了中国人的敬祖观念。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4)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5)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6)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现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14,如何理解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答:交通行旅是随着人类的迁徒、运输和沟通的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徒步到今天的海空运载,经历了漫长岁月。因之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交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家庭看成生命安全的庇护之地,把家庭所在地当成“故土”依恋。一旦离家外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团此,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就显示其复杂的内容来: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
15.试述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答: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寻找,具体可以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是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孩子不思于夫妻而属于家族。家成员的作用也是由血缘家庭决定的,以男性为中心进行权力的传递和财产的继承。家长的社会地位及权力由长子继承。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为您收集的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成考自考相关信息,可持续关注学历无忧网(www.zc77.cn)。
以上就是学历无忧网整理的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简答论述题(含答案)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自学考试相关信息,敬请查阅学历无忧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